凌空抽筋
我来拉 看 西北农业学报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2004 出生前山羊脑和脊髓的生长发育规律Development of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in Prenatal Goat徐永平 卿素珠 张涌 赵慧英 蒲鹏 郑月茂 摘 要:测量了6~21周山羊胎儿脑和脊髓的相关指标,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山羊胎儿脑和脊髓生长发育具有快慢交替的阶段性变化规律.发育早期脑的生长速度要快于同期脊髓的生长速度.出生前,山羊大脑在长、宽、高3个方向上的发育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脊髓不同节段的生长高峰期出现的时间、数量和增长趋势都不一致,可能与脊髓内不同组份发育先后次序有关.关键词:出生前的山羊; 脑; 脊髓; 发育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389(2004)01-0005-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30280)作者简介:徐永平(1971-),男,陕西省长安县人,讲师,主要从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及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作者单位:徐永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卿素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张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赵慧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蒲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郑月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参考文献:〔1〕汪守义,张永起. 胎儿大脑半球径线生长规律的研究[J].解剖学通报,1981,4(2-3):265~270.〔2〕于涯涛,张永起,孟宪玉,等. 胎儿大脑半球顶叶脑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解剖学通报,1983,6(2):130~135.〔3〕张永起,孟宪玉,于涯涛,等. 胎儿大脑半球额叶脑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解剖学通报,1982,5(4):48~51.〔4〕张永起,孟宪玉,于涯涛,等. 胎儿大脑半球额叶脑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解剖学通报,1982,5(4):48~53.〔5〕姜晓丹,韩淑利. 胎儿额叶大脑皮质在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密度[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2,15(5):13~15.〔6〕姜晓丹,王景霞. 胎儿额叶大脑皮质在发育过程中厚度变化的形态计量研究[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2,15(6):20~21.〔7〕姜晓丹,王荣华. 胎儿额叶大脑皮质在发育过程中的形态计量分析[J].解剖学杂志,1992,15(3):210~213.〔8〕阎家阁,马永臻,李化连. 胎脑颞叶脑沟发育规律的研究[J].临沂医专学报,1999,21(1):1~5.〔9〕阎家阁,马永臻.沈美玲,等. 胎脑额叶脑沟发育规律的研究[J].临沂医专学报,1999,21(3):1~5.〔10〕阎家阁,高莲香. 胎脑顶叶枕叶脑沟及外侧沟发育规律的研究[J].临沂医专学报,2000,22(3):163~167.〔11〕曹贵方. 山羊体形和卵巢发生及卵泡组织化学的研究[D].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59.〔12〕王先荣,崔胤,亢效虎,等.胎儿脑重测量及其发育规律的数学模型[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2(2):45~48.〔13〕杨增明,谭景和,秦鹏春.山羊早期胚胎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J].动物学报,1992,38(1):11~17.〔14〕Pivoko J, Grafenau P, et al. Nuclear fine struture and transcription in early goat embryos[J]. Theriogenology, 1995, 1:661~671.收稿日期:2003年3月7日修稿日期:2003年8月28日出版日期:2004年3月10日请看PDF全文
偶素小cici
中职卫校解剖学基础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解剖学是医学和护理的入门课程,在教学中困难重重。教师如何把枯燥的课程教得好,教得灵活,需要长期在教学实践中勇于不断创新,敢于尝试。医学基础课的老师们也应用了不同的方法,传统教学发法与新的教学方法并用,取长补短。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基础,参考教材情况,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做到校情、学情相统一,简化教材,突出重点知识,使学习结构合理,人体解剖学是学习一切医学及护理知识的基础。教学中注重融入相关临床疾病,调动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掌握人体重要标志性结构和主要器官的投影,为以后临床诊断疾病及相关护理有据可循。学习中由简入难,层层引入,及时总结,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解剖学基础教材特点
解剖学基础是学生进入学校第1年就要接触学习的课程。它是关于人体正常形态和结构的一门科学,教材特点是出现很多的医学专有名词,内容空洞,多而杂,造成学习、理解及记忆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学习效果和成绩较差。并且也将会为后面学习临床课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2中职卫校学生的特点
目前,中职学生质量的下降已成为社会共识。这些学生的初中文化基础不是很好,学习兴趣不强,主动学习能力欠缺。但是她们具有好奇心,可塑性较强。因此,应加强教学引导和学习管理,以提高她们的学习效果。
3常用教学方法
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LBL教学法、PBL教学法、TBL教学法、活体教学法,绘图教学法、归纳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
教学法
LBL教学法全称是“Lecture-BasedLearning”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它是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的系统性讲解知识,对于学生的要求不高,缺点是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全称是“problembasedlearn-ing”,该教学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1]。该教学方法优点是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缺点是对于教师和学生要求较高,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设计合理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方法要求在备课时,提前设想一些相关问题,比如:在讲解消化系统时,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每天都要吃饭,那么吃进去的食物都要经过哪些器官,食物经过哪些变化来维持人体的生命,饮食讲究荤素搭配,那么肉类和素食类的消化又有哪些不同,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学生容易回答,由简单到复杂,提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她们主动学习,在学习中能够多问一些为什么,能够积极探索知识奥秘。
活体教学法
活体教学法是指通过老师和学生在自身或同学之间触摸,然后再经过辨认骨性、肌性标志,最后根据身体不同的部位找出内脏器官、神经、血管等的体表投影,由外到内,由表及里,达到透过“体表看内脏”的目的[2]。该教学方法能够形象展示骨性标志。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图谱,然后通过在自身找到这些结构,结合临床,比如胸骨角,肱骨,桡骨,尺骨,股骨大转子,第四腰椎定位,髌骨,踝骨等。重点可以引入胸外按压的部位,腰穿的定位肌肉中三角肌,臀大肌等重要部位。活体教学法应用于运动系统效果较好。
绘图教学法
该教学法可以克服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疲劳,有利于学生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层次关系,加深记忆[3]。在教学中,神经系统是比较难学的,如果可以引入绘图的的方法,把复杂的结构通过简单的图一步一步画上去,同时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这样更便于理解神经结构和神经传导通路。通过历届教学实践证明,神经系统是学生的难点和重点,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可以一步步画出来相关结构。在学习总论的时候,可以大概绘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断面图,清晰的展示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等。在讲解神经传导通路时,可以从神经传导起点开始画起,画出神经上行或下行的线路图,在交换的对侧的神经时,需要加以强调。同时,学生也要配合老师,自己看一看、动手画一画,大脑想一想,通过“眼、手、脑”结合掌握神经结构和传导通路。有利于学习的简化和深化,加深记忆。
归纳教学法
由于学生缺乏总结归纳的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她们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有理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忆更加牢固。比如膜性结构中胸膜和腹膜,腔结构中胸腔、腹腔和盆腔,门中的肺门、肝门和肾门,狭窄中食管、尿道都有三狭窄,特殊的弯曲男性尿道的弯曲,屏障中血气屏障和血脑屏障,循环中血液循环和脑脊液循环等等。通过比较学习,学生更觉得趣味性强,知识更加条理化。加强学生联系与对比,有助于整体观念的形成。学生对于人体结构的把握更深刻,比如一提到狭窄,能够立刻联想到食管三狭窄分别是什么,距离中切牙的距离,有什么临床意义。也能想起来男性尿道的3个狭窄和弯曲,提示导尿的时候需要什么体位,在遇到狭窄和弯曲的时候仔细巧妙操作,尽量避免尿道医源性损伤。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又称casemetbod,亦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methed)。此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了学生时刻都可以处于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体性。此方法一般大多应用于临床课程教学,较少应用于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近年来,基础课教师对此进行一些尝试。比如余寅等提出在讲授腹膜时,以弥漫性腹膜炎的典型病例导入,并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学生区别腹膜与腹膜腔,并比较男女腹膜的差异,体位对疾病的影响,并分析其解剖学原因。
教学法
美国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BasedLearning,TBL),目前,此种教学方法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目的也是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能和角色进行转变,成为学习的策划者和引导者,那么通过学生的自身参与和探讨,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此种教学法实践中,需要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组中好、中、差生混合均匀,鼓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充当教师角色,小组内任务分工,注重每一环节内容设置,全员参与,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懂得如何获取知识,团队协作,如何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以后的继续教育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教学方法的变化,教学理念有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单一模式变换为多种模式并存。有学者的研究发现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实际应用的需要,也难以体现护理学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解剖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相关章节可加入护理应用内容进行讲授,如:肌内注射术,胃插管术,气管切开术,膀胱穿刺术,导尿术,血压测量,皮内皮下注射术等等,达到教学一致,学以致用。学生不再禁锢于枯燥的知识内容,学习主动而且更有活力和动力,学习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更有信心和热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因校制宜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2]陶发胜,魏德,刘圣祥,等.人体解剖学活体教学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2):121-122.
[3]李岩,徐飞,李磊,等,论解剖学绘图教学方法的意义[J].解剖学杂志,2014,37(1):124-125.
宝宝晨123
(1) 皮纹与运动智能研究方面《皮纹在体育运动选材中的研究动态与现状综述》——董树英; 季淑琴;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Xi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1990 年 03 期摘要: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各国运动训练的条件、方法、手段等差距日益缩小。运动水平提高的探索已从个体遗传的先天条件中进行研究和探索。经大量研究证明,人体包括手掌上的纹线持点,具有特异性、稳定性、遗传性。也就是说,婴儿时期皮纹特征就已经稳定下来了,而且与人的健康水平,智力和运动能力又有很大关系。(2)皮纹与智力关系方面《略论幼儿多元智能的测定与评估》——石吟;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2007 年 02 期摘要:通过对指纹的测量和分析,能够准确地获悉孩子不同部位中脑细胞的含量,了解大脑功能结构中的顺序,从而对孩子的优势潜能有所了解。然而测试报告只是给了家长一个培养孩子方向的建议,让家长能有所侧重地作出最合理的教育投资,发挥孩子的特长,尽量让孩子朝其优势的方向发展。但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家长尽管了解了孩子的智能分布情况,却绝不能仅仅从孩子的优势智能上下工夫,对于那些弱势智能也要给予关注。《应用皮纹进行智力选材的初步探讨》——赖荣兴; 冯绍桢; 李珍妮; 陆建峰; 朱斌; 郑玲芳; 体育科学 , China Sport Science,1992 年 02 期摘要:应用龚耀先氏修订的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AIS-RC)为测试工具,在进行智商测定的基础上,拓取掌纹93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多元逐步回归等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智力与皮纹指标atd角,a—b间纹嵴数等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atd角和a—b间纹嵴数有关,尤其与a—b间纹嵴数关系更为明显。并推导出全量表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回归方程。《1654例汉族儿童指掌纹及其与智力关系的调查》——程立法; 郑兰芝; 杨文秀; 章思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1989 年 01 期摘要:对1654例汉族儿童的指掌纹进行了分析,发现指尖斗型纹男多于女占,尺箕女多于男占,桡箕占,弓型纹占,掌褶纹属通贯掌型的占角大部分在36°到45°之间,>50°者占。如指尖纹为桡箕,弓型,掌褶纹为通贯掌,atd角大于50°者智力低下者明显增多。《皮纹与智力测量的研究》——翟桂鋆; 梅建; 马缃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 & Heredity,2006 年 08 期摘要:皮纹和基因、脑结构有着精确的对应关系,且为多基因遗传,在多基因中有一主导基因在起决定作用。对皮纹与智力的关系进行了19年研究,测量取样40000多人。只要识译皮纹智力遗传密码,代入皮纹智力参数公式就可计算出智力高低、智力类型、艺术和体育天赋、性格特长和最佳学习方式等。智力的密码已在皮纹生物识别层面被破译。物理和生理性测量智力的方法已研究成功。并且已可初步进行智力遗传规律的分析。《皮纹与智力相关关系的多因素分析》——吴瑞琪; 朱丽华; 张丽敏; 黄素珍; 祁继宏; 王晓利; 承德医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1995 年 01 期摘要:本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智商分布于25~121之间的939人的24项指、掌纹性状,结合智商进行相关分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多无线性回归方程。该方程有较好地区分高、中、低智力组的区分率(96.49%),回代符合率也远高于理论值,达81.26%。通过该方程所测得皮纹智商与生理智商一致,二者无显著差异。该方程能较好地反映一个人在智力上的遗传素质。并具有简单、方便,易掌握,不受主客观条件影响、测试结果稳定等优点。是便于在广大基层普及推广的一种智力测试方法,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积极的实用意义。《智力与皮纹相关性的研究》——刘洪珍;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Quf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1 年 01 期摘要:对8~13岁的767名中小学生同时进行智商和皮纹的测定,获取有效皮纹723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相关分析法,来探索智力与有关皮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其结果表明,智商与atd角、a-b间纹嵴数和弓型纹间无明显的相关性,而与双箕斗(Wd)、桡箕(Lr)、通贯手(SC)、第3(I3)和第4(I4)指间花纹的关系较为密切(特别是后二者与智力的相关性从未见有报道),并由此推导出了智商与Lr、I3、I4的回归方程.《高智力人群的皮纹特征》——张丽敏; 杨战军; 陈海辉; 朱丽华; 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2007 年 01 期摘要:目的:探求高智力人群的体表特征。方法:汉族856人,其中IQ>110(高智组)的104人,IQ在90~109之间(中智组)的752人。观察了指纹(17项)、掌纹(7项)及智商共25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有10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经综合分析提出Wde、Wcz、Lsu、PTC4项参数可作为判定高智力人群的生物标记,并提供了各参数的正常值。结论:为早期发现高智力儿童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易于掌握的筛查手段。
天仙mm(1985年6月12日-),女,四川理县人,羌族,羌族名字叫尔玛依娜,汉名余红艳。根据她自己的解释,尔玛是羌人的意思,依娜就是羌语里的锅庄(一种民族舞蹈
1《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为中国解剖学会主办的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旨在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形态学理论依据,本刊欢迎述评、应用解剖、实验
核心期刊 第五编 医药、卫生R 综合性医药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8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R9 药学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1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
问题一:医学期刊分类:听说医学期刊分什么一类二类三类的,不知道有没有个目录,三类四类的都有什么啊? 每个学校的目录都有细微的差别,如果你想要的话我可以把我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