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6

蘁嘬天唑地
首页 > 学术期刊 > 宾语前置句论文答辩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慧心永梅

已采纳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被动句】

不拘于时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介词结构后置句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不必贤于弟子

知识拓展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6]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是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且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7]

拓展资料百度百科 师说

191 评论

一心跟着习大大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类型阅读人数:8598人页数:10页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类型、特点及语义分析常宁市泉峰中学 张彬(此文属学生本人所写,如属抄袭,责任自负。)论文摘要: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本文尝试从其类型、特点及语义等方面进行肤浅探究。宾语前置的类型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以及一些特殊词语作宾语前置。文章力求以高中教材中的例句为主体材料,分析、探讨、归纳不同类型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及语义,以求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宾语前置的用法,进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关键词: 古代汉语 宾语前置 类型 特点 语义 否定句 疑问句 代词 介词宾语 代词复指 特殊词语宾语前置作为文言文倒装句的一种最常见句式,对我们学习研究古代汉语,轻松阅读古典文籍,传承古代优秀的文化知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依据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结构特点,宾语一般放在谓语动词和介词后,受它们的支配;但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宾语却被提前,故而形成倒置。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前置,并非把宾语提到整个句子的最前面,而是把它放到支配它的谓语动词或介词之前。认真学习研究、分析归纳宾语前置的类型、特点,在不断学习中多加积累,举一反三,就能熟能生巧,形成语感,对于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1/10力益处多多。笔者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此主要以湘版新旧高中教材中的文言基本篇目为材料来归纳一下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几大类型: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所谓否定句就是表示否定含义的句子。文言文中,只要含有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无、毋、莫”等,就叫否定句。在这类句子中,如果作宾语的是代词,这个代词一般就放到动词谓语前面。例如:①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③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离骚》)④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⑤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⑥闻道百,以为莫已若。(《秋水》)⑦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例①②③均含否定词“不”;①句中的“自”,②句中的“余”,③句中的“吾”都是代词,分别作动词“信”、“欺”、“知”的宾语,都放到了动词前面,其正常语序应是:①忌不信自,而复问其妾曰„„②古之人不欺余也。③不知吾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意思是:①邹忌不相信自己,又询问他身边的小妾说:„„②古时的人没有欺我呀,③不了解我也算了吧。例④⑤句均含否定词“未”,“之”属代词,分别作“闻”和“有”的宾语,因此,都被放到了动词前面。其2/10 正常语序是:④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之。⑤未有之也。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④老百姓不富足而社会可以安定,从古到今不曾听说过这种情况;⑤不曾有过这种事。例⑥⑦句中均含有否定词“莫”,作宾语的代词分别是“己”、“我”,它们分别被提到动词“若”、“顾”之前,正常语序是:⑥闻道百,以为莫若己。⑦三岁贯汝,莫肯顾我。其大意是:⑥熟悉了很多道理,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⑦多年来我喂养你,你却不肯顾及我。从对上面的例句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子鱼论战》)②未绝鼓音。(《左传•成公二年》)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上三个句子虽然都是否定句,但由于宾语“二毛(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用前置。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在这类句子中,如果宾语是由疑问代词“安”、“何”、“谁”、“焉”、“孰”、“胡”、“奚”、“曷”等来充当,一般来说,宾语要提到支配它的动词或介词前。例如;①沛公安在?(《鸿门宴》)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10 ③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④彼且奚适也?(《逍遥游》)⑤国胡以相恤?(《齐桓晋文之事》)例①句中的疑问代词“安”充当动词谓语“在”的宾语,被提前动词前,正常语序是:沛公在安?意思是:沛公在哪里?②③句中的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分别受动词“操”和介词“以”的支配,被提到“操”和“以”的前面,还原为正常语序是:②大王来操何?③不然,籍以何至此?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②大王前来带了什么?③如果不这样,我项籍凭什么到达这个地步呀?例④中的代词“奚”作宾语,受动词“适”的支配,正常的语序是:彼且适奚也?意思是:它将到哪里去呀? 例⑤中的“胡”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受介词“以”、的支配,“胡以”即“以胡”,是“用什么”之意;句子的正常语序是: 国以胡相恤?意思是: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姓呢?通过分析归纳上述例句可知: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是由代词充当;第二,全句是疑问句。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疑问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前句“吾谁欺?”是疑问句,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欺天乎?”,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天”,所以不前置。全句的意思是:我欺谁呢?欺上天吗? 再如:曰:“奚冠?”曰:“冠素。”前句是疑问代词“奚”作宾语,置于动词“冠”之前;后句宾语“素”是普通名词,不前置。全句的意思是:问道:“戴什么样的帽子?”答道:“戴白色的帽子。”4/10 三、介词宾语前置介词与其支配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文言文中有些介宾短语的宾语被提到介词之前,形成宾语前置。这种情况根据句类不同又可分为两种小类型:一是疑问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二是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对于疑问句中的介词宾语前置,与前面讲的第二大类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介词宾语情形基本一致。例如:①君何以知燕王?②奚以知其然也?例①中的“以”是介词,宾语是“何”,“何以”即“以何”的倒装,全句意思是:你凭什么了解燕王的呢?例②

270 评论

丸子粉丝

大王来何操?(何操,何,宾语前置,拿了什么)

178 评论

相关问答

  • 德语论文答辩句式

    基本就是楼上说的程序:前几分钟是自我陈述就是你写的大概内容,论文的主要目的。之后导师提问当然也是针对你自己的论文的。答辩还是比较容易的,陈述是你自己之前准备好的

    派飞凯特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宾语前置句论文答辩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被动句】 不拘于时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介词结构后置句 而耻

    蘁嘬天唑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菲律宾研究生论文答辩常用语

    关于论文答辩的评语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评语的经历,对评语都不陌生吧,评语可以帮助被评价者不断地逼近理想目标,那什么样的评语才是好的评语呢?下面

    守護天使10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论文答辩ppt结束语金句

    1、礼貌结束 熟悉的陌生感 PPT结尾大部分情况都是使用「谢谢」之类,它的主要功能是表达礼仪,礼貌的结束幻灯片的讲解。 如果你觉得这种结束语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zhuliangli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医学论文答辩结束语句

    正式答辩开始,下面是我的部分发言:尊敬的评委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是X级XX专业的XX,很高兴在这里论文答辩,希望今天能为我20年的学生生涯画上

    听风者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