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0

西角阿希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电波科学学报增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mini罗

已采纳

结题 报告 可以是论文或研究报告,也可以同时都写,也可以只写其中一个,只要能够表达出你的研究成果就可以。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创新项目结题 报告 范文 ,仅供参考。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篇一: 科研中成长,实践里圆梦 ——我们的科研小 总结 关键词:学生科研 教师梦 团队协作 成果满意 项目概述 家校合作,是一个农村小学 教育 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农村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作为一名教育学本科生我与本班同学们积极关注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思考如何拉近家教之间的距离,为此我们努力搜集资料,开展研究,确立了“农村小学家校信息交流现状调查和实践对策”为研究专题 项目成员基本情况:我们团队人员共有4位同学,均为2010级教育学本科生。在项目确立与进行中指导老师张正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倾力支持,保证我们学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与完成。 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国内研究理论体系不断完整,研究家校合作论文不断增长,家校合作模式不断转新,并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探讨家校合作的模式和存在问题。 国外研究日本PTA(Parent Teaehe:ASsoeiation),即父母与教师联合会。PTA在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日本PTA组织的许多成功 经验 为我国开展家校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形质兼备,寻求法律与制度保障,将网络服务引入家校合作,拆除学校壁垒,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透明化。日本一些学校实行教学参观活动,随时允许任何人(不只限于家长,社区里的任何人都可以)来校参观教学活动。美国“家长参与教育”(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逐渐成为美国教育重要形式为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美国的很多中小学与学生家长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它主要包括: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和学校为学生主动培训家长两个方面。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 项目研究意义: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况,并且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建设性意见。课题案例研究,有利于努力搭建农村小学家长与教师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加强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互动,对完善农村小学学生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更加有利于农村素质教育的推行。本课题案例研究,了解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生的程度,构建学校、家长双向、互动管理学生模式,为民主管理学生提供借鉴,从而回归学生主体性地位。 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在科研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大家齐心协力。作为项目负责人我的主要工作是协调大家工作,搜集文献资料,最后由我撰写项目论文并发表,陶永辉的主要工作室制定访谈问卷,王涛协助整理访谈资料并交给我进行论文整理,张亚玲作为一名本地人是我们项目的“向导”帮助联系学校人员,进行实地访谈。在项目合作中大家利用两次假期前往访谈记录,我们圆满完成任务,项目顺利结束,发表论文两篇。 收获和体会:我们自申请此项目始已然过了将近一年了。正如我们预定的那样,我们研究的课题正健康进展着。 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制定了研究课题问卷“农村家长参与教师信息交流现状问卷”,在项目进展中我们小组成员于2013年初进行实地调查,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7余份,实地调查情况良好。我们积极与当地小学生开展交流,形成阶段性论文“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生态环境——家长于教师的积极作用”。目前我们小组正在整理资料,结项论文已发表。 在项目的实地进展中我们良好的达到了预期目标。课题准备阶段时,课题小组成员采用文献调查法,分工协作,搜集整理论文50余篇,初步形成具体的研究思路制定了研究课题问卷“农村家长参与教师信息交流现状问卷”、“农村家长家校合作问题访谈表”。课题实施阶段,我们实地走访学生、家长了解当地家校合作状况,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我们主要完成预期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况,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建设性意见。根据前期走访访谈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整理,完成撰写论文。 在项目进行中我们学会很多研究 方法 ,体会教育研究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我们走到学生中了解他们,这比书中的知识更加具体深刻,了解家长的心态,把握学生的心理,紧跟时代,在研究中我们更加明白未来的教师不是一名教书匠,我们要做一名具有前瞻视野、研究型教师。 项目预期成果完成情况和创新点: 本项目选题属于前沿性问题,并且可操作性强。通过对农村小学家长与教师信息交流现状调查,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学生评价方法途径。 我们主要采取口述了访谈方法进行研究,同时我们将调查访谈洛南县石坡镇农村的小学家长、一线教师获得真实资料。 对家长和一线教师访谈,资料收集客观、全面。 附录(参考文献目录等) [1]赵士高.农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阻抑性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钱焕琦.当前家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伦理调适[J].南京师范大学,2006 [3]胡隽之.农村中小学学校教育与 家庭教育 的现状与 反思 [J].零陵学院学报,2004 [4]张旺.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5]王建平.美国家长参与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 [6]史景轩.日本PTA研究[J].河北大学,2005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篇二: 项目名称:__________ 项目编号: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 专业年级:__________ 所在学院:__________ 起止年月: 电 话:__________ E-mail: 填表时期: 福建农林大学 一、基本情况 二、项目执行情况简介 三、研究 总结报告 四、经费使用情况 五、学院评审意见 六、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注:表格空间不够可扩展。 供参考的成果形式(以附件形式附后,与结题报告书一起装订成册提交)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形式之一:论文 学术论文排版要求 题名(二号黑体,居中,不超20字) 学校名称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四号楷体-GB2312,居中) (1.第一作者单位 至院系部处,省 市 邮编; 2.第二作者单位 至院系部处,省 市 邮编)(此处插入作者简介脚注,符 号定义为空白) (5号宋体居中)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四号楷体-GB2312,居中) 摘 要(小五号宋体):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观点及结论。写作时,应简写目的,写明采用的具体方法,详细写所得到的结果和结论,要突出反映 文章 的创新性。要求语言简明、扼要、准确、客观、逻辑性强。总之,摘要应写得内容充实,不要过分抽象或空洞无物,避免使用“对……具有……意义,价值”等评价性用语,避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写法。定稿时要注意纠正语病,删减啰唆重复的语句和 句子 。(小五号宋体) 关键词:词1;词1;词1(3-5个反应所研究的领域和关键特征的词,小五号宋体) 下接正文(引言、导论性)或一级标题(引言、导论性)。论文Word文档页面设臵为A4纸型,页边距各2,文档网格设臵为46字×43行,行距16磅,正文用五号宋体,其中阿拉伯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遵守我国著作权法,注意保守国家机密。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等。 标题一(四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下接正文或二级标题。参考其他文献,包括引用原文或参考、综述、作者简介(小五号宋体,加黑):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研究方向。 评论他人观点,要在文中加引注标记,采用顺序编码制,符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为[1][2]……,用上角标,与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序号一致。参考文献只列出已经公开出版且在文中加注的文献,著录格式另附。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须注明图名、表名,按顺序标明序号如表1、表2……、图1、图2……,图名、表名及内容、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号字。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给出作者简介信息。 1.标题序号(空两格,加黑) 下接正文。我刊论文标题层次采取如下方式: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1.”,三级标题“(1)”,请按此层次顺序设臵标题。 (1)作者简介示例 作者简介:周吴郑(1970-),男,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研究。 (2)参考文献著录原则和方法 [1]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J].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文章起-止页码. [2]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 [3]谭丙煜. 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本条为中文图书著录格式) [4]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本条为硕士、博士论文著录格式) [5]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N]. 人民日报,2005-06-12(第几版).(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 [6]作者姓名. 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7]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A].主编. 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 起-止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 [8]外国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姓全拼大写,名缩写,姓与名之间隔半格,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 起-止页码.(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篇三: 摘要 我们科研小组五位成员全部来自于电子信息学院2011级的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队长是**,队员有*******;我们的指导老师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的**副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空间物理。我们科研小组的课题是“电离层斜向返回电离图合成技术研究”。地球大气层在约80公里以上的热成层大气已经非常稀薄,在这里阳光中的紫外线和X射线可以使得空气分子电离,自由的电子在与正电荷的离子合并前可以短暂地自由活动,这样在这个高度造成一个等离子体,在这里自由电子的数量足以影响电波的传播。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方法是一种在地面向上斜投射电磁波信号,并在同一地点接收回波的探测方法。它主要记录后向散射回波的幅度、时延、频率与时间的相互关系和散射回波的多普勒频谱,可用于监视远距离电离层的宏观状态,研究电离层传播信道特性。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包含了大量的电离层信息,对研究电离层特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认识到了电离层的物理特性是千变万化的,从而导致由电离层探测获得的电离图具有多变性,目前还不能完全利用这些信息。返回散射电离图的模拟能解读电离层结构和电离图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的反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项目选题的背景; 20世纪3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电离层。自20世纪40年代起,武汉大学就开始了电离层研究。1960年,龙咸宁在黄陂主持创立了我国首个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站,并在196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手动的电离层斜返探测仪。之后,由龙咸宁、侯杰昌等教授主持,先后成功研制出简易手动斜返探测仪(1968)、电离层自动同步斜测仪(1978)和 FXZ(1980)实时选频系统。斜向返回散射探测利用电离层对信号的折射与反射,能探测到大范围的地物和运动目标,能够获得由频率和群路径决定的返回散射回波能量,形成斜向返回散射能量图。该探测机理能为短波通信预报资料,管理雷达频率,监测远距离的运动目标。高空电离层的等离子密度受到高度以及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太阳周期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电波的传播以及各种卫星通讯。电子系统工程日新月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电波传播的问题,电波传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通讯、国防以及各种电子系统工程的运行效果,因此研究电波传播对无线电通信系统起着奠基的作用。借用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我们可以对电离层中的电波传播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项目成员内部分工; **:专业知识掌握牢固。有深厚的数学知识储备,精通 C,C++,Fortran,Matlab等编程语言。作为本次科研任务的负责人,刘祎需要从总体上把握、协调本团队的各项事宜,包括重大决策,人员调度,任务分配,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凝聚力,使本团队能够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具体的科研任务中,刘祎主要负责射线路径方程及编程,并获取有关的数据。 **主要负责相关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以及对射线路径方程的求解进行编程,能通过设备实时得到电离层的数据,并收集相关电离层与电波传播的各方面资料。 **负责对射线路径数据的模拟与合成,以及图像处理。通过相关软件处理数据进而得到相关电离层电子浓度进而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 **老师主要是为我们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点拨和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实测数据,以及射线路径求解方程等。 三、项目的创新点与特色; 我们项目主要是利用武汉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研究电波传播问题。首先我们利用电离层的IRI模型,获得电离层的电子浓度分布规律,基于费马原理编写并修改射线跟踪程序,数值生成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图像,并进一步研究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规律。利用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进行观测,将真实的射线路径与模拟的图像进行对比,验证斜向返回探测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项目的创新点是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能有效并准确的测量出电离层中的各种参数。利用程序建模的方法模拟出电离层中均匀体的电子浓度分布以及射线在其中传播的不同特性。实验设计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 四、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与创新成果; 首先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有关电离层及电波传播的基本知识, 并通过对IRI模型的学习和利用,数值模拟出了一些不同模型的电子浓度分布图,从而了解了一些电离层的分布结构。其次通过不断地熟知射线追踪程序,我们已经在原有的程序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讨论了在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射线的群速度及射线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和在不同的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变化,并且获得了一些射线路经图和斜返电离图。 我们利用电离层的IRI模型计算得到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利用射线追踪技术在特定的电离层传播环境下合成了射线路径图, 讨论在电离层背景环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峰高、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等)与射线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射线在均匀体中传播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利用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在这里,我们利用了武汉大学电离层实验室研制了一种新型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WIOBSS,由于WIOBSS系统在非常小的发射功率下也能够实现远距离的电离层探测,在探测模式上,该雷达采用等间隔收发探测模式,不但能够实现无距离盲区的探测,而且还能够取得所用伪随机序列的最大增益性能这样使得我们的实验数据能够更加准确! 我们模拟了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固定的经度上,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在纬度上的变化;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纬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关系;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经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关系;射线到达地面的距离与初始仰角和峰高的关系;射线在经度和纬度上传播过程中群路径与频率关系。 通过讨论我们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结论和成果。我们获知在短波波段,由于频率较高(电波波频大于电离层高度上磁旋频率),故在考虑波的折、反射时,可以不考虑磁场的影响,电离层可视为各向同性介质。另外碰撞只造成能量的吸收,故计算波的折、反射也无须考虑碰撞效应。因此我们首先在忽略磁场和碰撞的条件下,给出了射线追踪方程,并基于 Runge-Kutta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预测了不同电离层扰动模型下的返回散射电离图,得到的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二者吻合很好。具体的成果将在结题报告中展示。 在结题后我们会将课题继续进行下去,以便取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取得更好的成就。 已经正式发表论文在《电波科学学报》增刊,并被第十二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讨论年会录用。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其实,在项目刚开始时,很茫然,但我们在准备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是希望了解并熟知我们的专业知识有哪些用途。因为对整个项目的了解程度有限,只是在周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一些皮毛而已。再着就是对做科研的过程很是陌生,所以在起步阶段大家都是手忙脚乱的,我们也是在这一阶段,对自己有一个充电的过程。我们阅读了很多有关的书籍和论文,比如说刘选谋老先生的《电波传播》、.拉特克里夫的《电离层于磁层理论》和清华大学俎栋林教授的《电动力学》等等,感觉受益匪浅,了解了很多关于电离层和电波传播的有关知识,这其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在周晨老师的详解之下就明白了;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很多计算机辅助软件(Matlab、Mathmatic等)和熟悉众多计算机语言(Fortran、C++、C等),不论是以后做研究还是工作都非常有好处。 由于该项目数据量比较大,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很考验组员们的耐心。我们在使用Matlab画图时,有时需要导入几兆的数据,才能画出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对Matlab的使用技术,还让我们知道了正确处理数据是多么重要,细心和耐心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为射线路径求解编程时,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不仅是因为专业知识的匮乏,更是编程能力的薄弱,不仅程序算不出结果,甚至经常出现各种不过bug无法解决,也意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对于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在刚开始写程序时,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整体项目有个宏观认识,程序的主体框架和结构非常重要,我们是通过时间以及经纬度来计算出该点实时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了解我们的需求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才能写出好的程序,才会对整个科研项目带来帮助。对于射线路径求解编程的主体程序是由周晨老师提供的,因为这样就帮助我们把整体框架弄好了,我们所要完成的就是实现具体功能,并使用该程序来计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将我们的实测数据导入Matlab画图时,要进行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实,并且调试,错误重新带入数据,核实,调试,如此反复。因为如果其中一个数据出现了错误,最终的结果会很不一样,这样对科研很有坏处! 通过项目的完成,我们知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波传播正在进一步扩展研究和应用领域。例如,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地震过程中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等,都有可能获取进展。 根据我们的科研成果,意识到了建立更加完善和更加精确的电波监测系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获取更加完整的媒质和传播特性数据,总结出更加接近实际的数学模型,利用电子计算机,迅速提供环境数据和电波预测数据。同时,随着专业知识的加深,在做科研的同时需要更加密切地同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天体物理、大气物理等的研究相结合,这样更能发挥电波传播在这些物理研究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体现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 尽管在途中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有时候想放弃,有时候彷徨有时候浮躁,有时候迷茫,太多的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甚至有时候让我们不知所措,比如Fortran大家不熟悉,Matlab画图没学过,电离层知识知之甚少,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更是么怎么听说过,还好通过周老师的指导帮助,同学们的支持下,朋友们的鼓励下,最重要的是大家不懈努力之下大多数难题(不管在技术上得还是在心里上)大家都克服了。

150 评论

艳醉迷风

研究成果:作为负责人主持或主要人员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子课题、国防预研项目和教育部教改项目等‚已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和专业会议发表研究论文近40篇。国家发明专利4项:“小功率微波等离子体源”、“非周期性电容加载的移相器”、“一种基于近场耦合的小型化螺旋天线系统”、“一种基于微带矩形双环缝谐振器的频率选择性表面结构”课题项目:基于微系统的小功率微波等离子体源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1-2007‚12小功率微波微等离子体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1-2013‚12项目资金及来源:20.小功率微波微等离子体的研究‚36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19.基于微系统的小功率微波等离子体源的研究‚2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18. 调控电磁波-若干基于坐标变换和超材料技术的天线与散射问题的研究‚6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要人员).17.数字式磁场测量仪的研制‚2万元‚华东师范大学实验设备研制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16.打印机电磁干扰分析‚上海测试技术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可重构)分形天线研究‚ 21+17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总装备部预研基金项目(主要人员).14.光子带隙材料的形成机理、传播、发射和吸收特性‚30万元‚973子课题(主要人员).13.可调谐铁电材料及铁电移相器研发‚12万元‚上海市科委专利二次开发项目(主要人员).12.封孔瓦微波无损检测研究‚15万‚海军总装备部(主要人员).11.消声瓦无损检测研究‚40万‚海军总装备部(主要人员).10.CPY-1型消声瓦粘贴质量微波无损检测仪制造‚2万‚海军总装备部(项目负责人).9.现代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2万‚国家教育部(主要人员).8.周波跌落模拟器的控制电路‚ 万‚上海三基电子工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7.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消声瓦表面的研究‚ 万‚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负责人).6. 中学多媒体课件开发‚3万元‚上海学友软件公司(项目负责人).5.“微波工程基础”(主干课程建设)‚2万元‚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项目负责人).4.《微波工程基础》课程的实验研究‚万‚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项目负责人).3.《微波技术》课程多媒体CAI应用软件建设‚万‚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项目负责人).2.微波化学反应设备‚ 万‚华东理工大学(项目负责人).1.中学多媒体课件研究‚100万‚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电视大学(主要人员).发表文章:1、Electrostatic Surface Trap for Cold Polar Molecules with a Charged Circular Wire‚Chinese Physics Letters‚、ICP源平面微带螺旋天线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应用科学学报‚、小功率平面螺旋电感耦合微波等离子体源的建模分析‚电波科学学报‚20074、基于微带环缝谐振器的小功率微波等离子体源的建模与仿真‚电子与信息学报‚、基于CSRR的小型化低通滤波器的研究‚材料导报‚、宽带Wilkinson功分器的研制‚材料导报‚、新型三频微带天线的小型化研究‚材料导报‚、Micro-strip Spiral Resonator in Miniaturize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ource‚ 2006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Stat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Proceedings‚ 20069、圆柱腔内微波等离子体激励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PHS、3G和WLAN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分析‚电信快报‚、周波跌落模拟器的研制‚电子技术‚、微波等离子体改进消声瓦橡胶表面湿润性的研究‚表面技术‚200313、微波等离子体用于橡胶表面改性处理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微波等离子体对橡胶的表面改性研究‚微波学报‚、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消声瓦表面的研究‚化学世界‚、一种医用椭圆环微带辐射器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A Study of Rubber Surface Modification Using Microwave Plasma‚The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Laser‚ Lightwave and Microwave Conference‚ 2001‚ 、基于微带环缝谐振器的小功率微波等离子体源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基于虚拟源树的射线跟踪算法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多馈口微波加热圆柱腔的研究‚压电与声光(增刊)‚、小功率平面螺旋电感耦合微波等离子体源的研究‚ 电子学报‚ 2009.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The 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ICMMT2007)‚ 2007‚ 广西桂林.2、基于圆环缝隙结构的小型超宽带天线设计‚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2007‚ 浙江宁波.3、第13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2007‚湖南长沙.4、Micro-strip Spiral Resonator in Miniaturize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ource‚ 2006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Stat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2006‚ 、“用于微波等离子体激励的微带环缝谐振器的设计”‚200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2006‚深圳.6、“A study of rubber surface modification using microwave plasma”‚ 2005亚太微波会议‚2005‚江苏苏州.7、“圆柱腔内微波等离子体激励的研究”‚首届上海航天科技论坛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报告会和学术年会‚2005‚上海.8、平面螺旋电感耦合微波等离子体源的建模研究‚第十二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2005‚四川成都.9、中国无线电管理2004上海论坛‚2004‚上海.10、“医用椭圆型微带辐射器的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2004‚江苏南京.11、“微波等离子体用于橡胶表面改性处理的研究”‚200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2003‚上海.12、The Michigan-Freiburg-Kyoto Micro Alliance Annual Meeting‚ 2008‚ Ann Arbor‚ Michigan‚ 、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2009年11月17-20日‚广东顺德.所获奖励:2006年度华东师范大学优秀任课教师奖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二等奖

338 评论

爱上牛肉面

《宋词的文化定位》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宋词文化与文学新视野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竹窗簃词学论稿》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2000年12月第二版。 《宋词三百首》新注今析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2001年第6次印刷;《宋词三百首》图文本,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4年2月,第二版。《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独著)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成语故事》(二人合著,第一作者)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二人合著,第一作者)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语文教学新思维》(主编)接力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传奇》(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1999年第6次印刷,2004年3月第二版。《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传奇》(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1999年第6次印刷,2004年3月第二版。《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曲子词盛于宋代的文学史意义《词学》第25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论宋词的羁旅行役《词学》第23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宋人的词体审美观念之重新审视——美学视阈中的宋词形态研究之一《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02期修复宋诗发展史研究中缺失的一个链接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四期 总第51期一部厚重的诗话文献(论文) 《2005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心血浇灌牡丹红——沈丰英昆曲表演艺术魅力及成因初探《中国戏剧》2008年第1期 总第608期宋型文化的标准产儿李清照 北京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7年第11期。欧阳修的“太守之乐”《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11版粤西词人群体研究导论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二期总第41期苏轼“词似诗”新论 《光明日报》.第7版《文学遗产》专栏。宋代三位女性词人文化心态新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第42卷,第2期论清真词的叙事性 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词别是一家 《光明日报》,2003年.《文学遗产》专栏。宋词所表现的宋代女性观念之历史文化审视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宋代词话的审美范畴 韩国《诗话学》2001年第三、四辑合刊。宋词文体特征的文化阐释《文学评论》1998第四期。宋代文化观念嬗变与宋词繁荣 台湾《中国文化月》199811月号。文化定位—-宋词研究的新构想 台湾《宋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第四辑。论放翁气象《文学遗产》1999第二期。章太炎文学思想论略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1999《章太炎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思精神远晚唐独步——杜牧七绝散论 《湘潭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读《唐诗评选》蠡测王船山唐诗研究的特征《船山学报》1984年第2期。桔树·暮年·南枝之思——庾信《枯树赋》新探清真词艺术论《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11月增刊《语言文学论集》清真词风格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四辑]论清真词沉郁词风的形成与演变《湘潭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本文获全国首届夏承焘词学奖论文二等奖王国维“意境”说我见《湘潭大学学报》1986年增刊《中国古典文学论集》试论近十年韵文学研究现状与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研究动态》1987年第3期老子“无为”辨《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文摘报》1986年6月5日中国诗体嬗递规律论略《文学评论丛刊》[31辑] 1989年3月第1版王观求异创作心理评鉴《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本文获199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委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国文化性质与渊源 蓝天出版社1990年6月第l版《文化园》膘胧迷离 一往情深 《名作欣赏》1991年第2期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说刍论 齐鲁书社1991年5月第l版《李清照学术研究论文集》当代诗词的困惑《诗词报》1991年第22期 《桂海诗刊》1991年12月第3期全文转载.曾国藩与洪秀全比较研究浅尝《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增刊《曾国藩研究论文集》曾国藩与洪秀全比较《光明日报》1987年8月5日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学研究》 金缕曲·题永州柳宗元纪念馆旧庙兴宏宇。幸劫灰,尚存堂壁,留公居所。汲尽清湘冰壶玉,还坐西岩独苦。阅万象、泉石俦侣。垂钓寒江天地白,算此情、羞为长铗酤。宴游处,气吞吐。凌云健笔江山助。更熔裁、湘灵遗韵,楚臣吟谱。面壁静心空四海,寄语黔驴麋鼠。雁字断,长安间阻。莫向穷荒叹羁旅。听童髫鹤发相鼓舞:纪念馆,君为主。 水调歌头·桑梓天子山世已无天子,此有天子山。云外奇峰无数,飞阁出层巅。我欲袖携香楮,直入神堂深处,三拜唤魂还。蓦睹将军立,高处舞金鞭。过仙桥,寻旧迹,问群峦:天子豪情安在,走马下深渊?鬼斧神工施处,堂殿拏云披雾,猿狖叩关难。独立沉思久,岭上白云闲。 沁园春·寿瞿髯师夏承焘教授——谨步施议对兄原玉奉和华国文章,匡时怀抱,共仰瞿公。算平章千古,诗书典籍;俯仰百代,坛坫豪雄。朱墨纷纶,龙蛇飞动,都在先生几案中。咳唾处,动雄风台宕,劲拂层空。 人间春意方浓。倚昆岳、华筵聚玉钟。记团结湖畔,快心词组;天风阁底,低首群峰。气概凌霄,虚心似竹,旦夜长铭启沃功。斟北斗、挹西江为寿,万丈乔松。 西河·吊圆明园凄厉地。霜风觱篥嘹唳。残烟衰草立寒阳,暮岚昧晦。画粱雕栋去无踪,参差石柱相倚。 抚断壁,心如焠。残火亘古犹烒。离黍故宫莽苍苍,事逐流水。血火尽处土成灰,荒园依旧憔悴。 舞龙跃虎霞成蔚。细凝眸、巨园雄峙,转使客情如霁。向长空、借取金觥,盛饮瑶池玉液,无人醉。 临江仙·唐圭璋师85华诞奉祝检点沧桑来几案,笔生万壑风雷。钟山一耸大江回。秦淮夜月,伴伊北窗偎。 更阑不知天欲曙,纷纶朱墨频催。八旬又五鬓成丝。如林著作,处处说宗师。 望海潮·寄南极中国长城站云间鼍咽,波谷鲨舞,南极自古销魂。风裂怒涛,鲸催恶浪,冰川困锁沧溟。长舰举霓旌。有企鹅接待,海豹逢迎。莫道亲人信杳,天宇电波频。 探幽海底情深。揽奇虾异贝,锦艳霞明。龙宫宝珠,烂然焕采,从容如数家珍。玄秘已澄清。看擒龙妙手,复建“长城”。向晓风雪过处,一笑大洋横。 齐天乐·端午国魂难逐江流去,年年又回重五。角粽香盈,菖蒲叶老,依旧荆南风物。人争济楚。喜排浪龙奔,撼天舟鼓。画扇褶裙,紫蓝红绿遍江浒。 谁识贾生怨苦?夜深来吊月,哀辞如诉。世论纷纭,人间底事,扬子居然反赋?是非谩语。渐引入田田,芰荷深处。写入春盟:晏时莫醉舞。汉贾谊谪长沙,为赋以吊屈原,其辞甚哀。汉扬雄赋《反离骚》,以义责原,何必自沉?自岷山投诸江以吊之。 翠楼吟(并序)丙午岁,神州大劫。予以弱冠之年“大串联”之桂林。登独秀峰,空怀摩顶之志而已。时客驻王城之师院,颇善其境古雅清幽,乃心向往之。廿年后,南迁广西师范大学执教中文系,定居桂林,遂酬愿焉。一日,携妻儿再登独秀峰,兴会迥殊。秋风徐来,绵雨沾衣,凭栏纵目,众山匍匐。不知有迁客之思也。因赋此曲,兼呈桂林新知云。雨洗秋空,尘清桂苑,佳峰廿载重诣。南游天未老,仅苔黯千年石陛。危岩高峙。看迭彩飞霞,老人凝睇。多佳丽。绣楼华厦,斗豪争贵。 壮岁。欣有良朋,倚岭南长笛、入云歌吹。翠岚烟幛里,醉乘雾拏云胸臆。登临情味。更雨足新苗,芳催桃李。漓江畔,晚来应见,满园兰蕙。 点绛唇·端午事越千年,芳魂还系江边树。动地舟鼓。都道楚声苦。 菖蒲香盈,情黯逐臣赋。心如煮。问天不语。争渡群龙舞。 八声甘州·金陵明故宫怀古抚颓砖断瓦认前朝,道是故明宫。看蓬蒿盖野,城阙宛在,残照凄朦。细辨龙雕凤刻,栩栩舞姿雄。碧藓斑驳处、偶听鸣蛩。 休道农夫揭竿,扫皇权万里、盖世勋功。问朱家祖业,天下共谁同?护城河、至今呜咽,叹飞禽尽后折良弓。低回处、御前驰道,车马从容。 浣溪沙·听唐圭璋师忆旧北去南来不记年。秦淮夜月冷千山。风帆一叶济长川。 江水有情伤往事,钟山无意变桑田。石头城上雨如烟。 踏莎行·时寓金陵冻雨凝寒,高台泣露。隔窗笙管悠悠诉。岭南频寄锦书来,可堪梦里无寻处。 门掩寂寥,灯燃离苦。古今万卷从头数。几声寒鸟号高城,一川衰草环霜树。 千秋岁引·青州谒归来堂访易安遗踪梦破春残,风拂酒醒。漱玉池边绿苔冷。东归不愁雁信杳,南来固觉駞山暝。过堂风,如钩月,弄清景。 依旧画梁双燕并。依旧海棠开靓镜。可惜空蒙碧窗影。常钦壮吟血泪句,今寻故迹青州境。远山长,故山邈,河山永。易安有句云:“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抷土。” 千秋岁·悼彭靖师岩石先生(用秦少游韵)岭南天外,忽报谪仙退。云色变,山心碎。低回寻手迹,呜咽思容态。人不见,望穿岭树迷烟霭。 绛帐聆謦欬。长路同车盖。拂袖去,遗则在。麓山高可仰,巨石摧难改。公去也,蕙园兰畹泪浮海。 暗香·鲁迅先生逝世55周年祭(用姜白石韵)暗香真色。算夜长惯睹、吃人筵席。旧垒杀来,倚马拖刀反戈击。横槊常须四顾,难辜负、千秋词笔。呐喊后,怒向刀丛,新句乍吟得。 阡陌。客急急。恨狗苟蝇营,聚散如贼。慕牛俯匐。荒野躬耕任鞭叱。充腹全凭绿草,犹挤出、甘甜乳汁。最相忆、松竹月,写公履历。 水调歌头·题九马画山一壁峥嵘异,九马逐云天。引来世上无数、游客竞流连。我问骁雄天马,江畔何时欢会,畅饮不思还?掉头却无语,傲若醉中仙。 振鬣嘶,奋蹄舞,驾云骖。恒心似铁,坐成千古默参禅。任尔风来八面,最喜波临南北,飘洒亦悠然。明日腾空去,蹄下可生烟。 江城子·资江飘流轻舟飞处水花柔。画山浮。碧江流。弯多滩险、骑浪御风游。人在镜中观自在,天渺渺,水悠悠。 久困书斋易白头。乐山丘。放歌喉。饮露餐霞、万象若朋俦。常向自然舒腿脚,胸襟阔,韶华留。 八声甘州·登资源八角寨是何年绝巘寨称雄,犄角八方伸?作耽耽虎视,飘飘鲲舞,跃跃龙腾。一览乾坤顿小,蚁影绕蜗村。喧嚷人间世,数点烟痕。 摘取小星怀袖,约中宵残月,同醉金樽。教青山见我,想与论词文。待他年、邀朋重上,须放晴,检点众山春。归时路,贪看妙景,几次惊魂。念奴娇·题《风韵寰瀛》赠广州诗社赖清泉诗翁寰瀛风韵,萃神州壮采,九天云色。人物山川着意处,吞吐真珠琼璧。软语晴萤,刚弹饥鼠,白眼蝇营客。文章盛事,魏王曾未识得。 一纸到手长吟,邀风伴月,如坐兰香陌。书剑影中真我在,泼墨便成心迹。嘉惠文坛,播馨诗海,潇洒横霜笛。高山流水,世人争赏标格。 越南行 (三首)蝶恋花·过东兴界河秀水弯环流碧渚。桥贯西南,未锁天涯路。隔岸牛羊依草溆。绿冈平野闲云度。 出境未觉行旅苦。风景依然,互市如熟侣。相见不能通细语,临别一笑堪回顾。 巫山一段云·题河内还剑湖剑客携云去,湖水漾碧涟。巍峨笔塔写青天。微雨话当年。 怀玉山祠古,净水荷盖鲜。越中游客竞留连。墨趣识前缘。 临江仙·胡志明旧居留照云绿凌霄高树,天蓝芳草池塘。幽兰百合自馨香。小楼伫淡雅,大业展辉煌。 帏幄指挥安在?条桌藤椅数张。尺幅兴波抗强梁。当年军秘处,今日旅游乡。(以上三首以《越南行赋》 发表于越南《西贡解放日报》2003年春节增刊33版)水龙吟·武夷山吊柳永黄金榜上无缘,笔传千古伤情怨。烟花巷陌,虎蹲龙骧,醉深梦浅。才子词人,玉雕铁铸,庶民肝胆。把卿相事业、蜗名角利,都交付、莺和燕。 惆怅故人心眼。睹芳菲、繁华又现。崇楼迭巘,珠缳绮绕,云蒸霞灿。裙屐遨游,水奇山异,蜚声遐远。待先生重到,临轩赋笔,写家园赞。 石州慢敬赠海外华文文学家协会桂林寻根访问团,寄王一桃先生凉雨吹寒,山笑水迎,海外归客。华堂横幅流金,故旧重逢情涩。心潮荡漾,乍起雪地惊鸿,留痕万点斑斑迹。梦断醒来时,怀抱着中国!情激。豪迈如昔,发须虽白。回首当年,学子清音脉脉。乡情绵密,玉簪幸绾漓江,岭南红豆长年摘。更频赋衷情,寄春风词笔。 水调歌头·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寄延安父老乡亲盘古劈天地,五帝拓洪荒。红军战略迁移,千古写辉煌。拼死驱行二万,血沃秋藤夏草,寒夜启星光。陕北猛狮吼,涛怒卷东洋!民族魂,盘石固,帅旗张。挥戈逐日,持久联合斩豺狼。宝塔山前流水,窑洞窗棂积雪,犹在话沧桑:缔造共和国,由此奠基墙。 蝶恋花春到长沙,与谌东飙、刘青松老友及湖湘讲堂同仁会饮“两棵树”,临别有赠春绿江南天绿水,一笑相逢,叶色烟光碎。客里不知孤眠味,狂歌痛饮瑶台醉。得意人生能几岁?花落花开,惆怅添憔悴。两棵树边知己会,春山从此增妩媚。 生查子(三首)上海金山词学会,迄今二十三年矣,今华东师范大学又襄盛举。余忝列盛会。会后十数日,蒙议对兄电邮振振兄首唱《生查子唱和录》赐寄,谨步原玉奉和商飙动蕊香,方过团圞节。回首聚金山,兴会殊无别。啁啾听燕吟,鞺鞳鸣金铁。沧海壮词心,莫负弯弯月。 吴松谒陈子龙墓,再和高陵寂寞寒,凛烈苍松节。不见柳如眉,定恨知音别。松江急夜涛,古埠藏铮铁。故国泪凝冰,化作坟头月。 昆山千灯古镇访顾坚旧居,有怀昆曲鼻祖水磨一调新,拍按心音节。绣口韵轻圆,迥与诸腔别。善歌赋热肠,古道陶真铁。(顾坚著作名《陶真野集》)绝响启天声,散入风人月。 (顾坚自号“风月散人”)齐天乐·梦兰亭,怀右军醉蘸灵性舒怀抱,将军墨酣蚕楮。一合人天,无关风月,雅禊流觞今古。似闻天语:叹真迹湮沉,雷音如诉。梦绕林泉,踏云惊觉换鹅路。 欣逢明世徽举。展兰亭帖拓,珍赏无数。俯仰前贤,承传正脉,不负千秋遗谱。白鹅欲舞。盼书圣归来,墨池佳处。畅叙幽情,洒春风玉露。西吴曲·哀悼恩师吴熊和先生当年立雪天姥,记温存尔汝传心愫。自西溪别后,云天常现虹语。雾气晴光,相对说词源音谱。最忆禹陵访贤踪,共辨石刻烟霞古。 武林寓所,铭几度从师,寻释宋人故步。学海路。幸蒙开启山林,拈花微笑,面壁终成不负。灵堂遥拜,倩万里雁西翔,燃一瓣心香,飞泪洒兰圃。 沁园春·壬辰尾立春後六日癸巳春节冻雨初晴,鸟雀窥檐,昨日立春。见隔窗松鼠,枝头敏捷;邻家花狗,後院频狺。上网无聊,种花嫌早,猛听荆妻呼扫尘。匆匆去,快稳操笤帚,洒扫乾坤。 豪情散落如云。仅留得安闲自在身。注半塘注词稿,鲁鱼豕亥;一枝徽笔,子戌寅辰。铅杵生涯,鸡虫得失,老眼平生远小人。龙飞处,喜金蛇狂舞,气象雄浑。 注:晚清临桂词人王鹏运。华山行(三首)登华山西岳华山远,我今一登临。攀援有索道,升降如腾云。学虎爬天梯,听禅扪石磬。穿崖壁擦耳,闯关金锁门。意舒猿步健,天淡太华清。才过苍龙脊,又至博弈亭。胸中无芥蒂,临难不缩身。谈笑越峰壑,吐纳涤凡心。峰凌最高处,一笑万险平! 过玉女峰石蕊天风送香气,我来绝境赏莲花。玉箫鸾凤和鸣处,四岳三江映彩霞。西岳庙望华山诸峰拔地参天俯旧秦,刀削斧劈耸坚城。石莲竞放云台上,亘古奇葩壮国魂。 己丑重阳节西山登高师徒谈笑上高台,秋气横斜入客怀。云淡菊新香易老,诗迟帽旧句难裁。西山有幸藏佛刻,古刹无心引鹤来。绝胜风情君记取:菩萨书剑夜光杯。 贺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举办“越南第一届汉语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成功金秋盛会聚升龙,还剑湖波映彩虹。教法切磋明义理,新知考据求融通。交流跨国标模楷,对比索源显宗风。文庙光华照大地,越中友谊万年同。 龙年贺岁头白簪花送兔年拿云心事仰龙山举杯对雪难成饮万点灵鸥沐海天雪扫阴霾玉宇空人游太极海门东银笺欲问新年事年在仁山智水中国际华语作家协会上海分会成立志贺经国文章逢盛世,春深万彩溢芬芳。常忧痼疾心滴血,欲铸新辞梦绕梁。惊鹜神游人忘倦,玉壶冰醒字生光。遥天寄意鸿传语:沪上星群更辉煌。人物评价沈家庄先生是当代最富个性的词学家之一。他专注于宋词的社会文化学研究,对宋词的文体特征进行了宏观的文化观照,注意抉发隐藏于词作背后的文人心态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使时代文化精神与艺术解读融成一片。其论域沟通古今、融合中西;资料考证与艺术分析、背景探索与理论建构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显示了古典文学研究中,传统治学经验与现代科学成果相联系的研究新视野所具有的巨大张力。…… 沈家庄一改古典文学研究的传统作风,从文化风貌入手,去把握整整一个时代的文学———宋代的文学,宋词,这是很有气魄的。应当承认,学有专攻,但只讲“专攻”难免圉于一隅;若要有所发现,有所成就,还要讲“对接”。搞古典文学研究的,一定要了解现当代,尤其要熟悉现代的理论;搞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定要有古文功底,伏案功深,那样遣词造句就精彩得多。沈家庄的研究个性就在于他从对单个作家作品或流派的研究中,推进到对整整一个时代的文学特质的把握,而且用西方的现代文化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这是常识;而要准确深。 叶萌在《读书》(2006.6)上介绍《宋词的文化定位》(沈家庄著)一书说,任何时代的文学艺术都处于某种文化关系中,文学艺术作品不论如何“独立”,都不可能与社会文化毫无关系,相反,文学作品中承载着丰厚的文化意义。只有将文学放到它原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把握和分析,才能揭示其真实的文化蕴涵,才能对其真正的意义生成、价值实现和定位做出科学公正的评估和判断。一直以来,文学评论界都深受儒家诗教说的框囿,及建国以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在文学领域的错误影响,词这种文体一直受到并非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对待,如学人多斥宋词正宗本色的“艳词”(或“婉约”浏)为“小道薄技”、“淫词鄙语”。《宋浏的文化定位》即指出要对宋词做出全面中肯的评价,就必须将其定位在宋型文化的庶族文化构型及平民文化纬度进行研究。本书用历史事实具体分析了宋代上层精英文化趋向世俗化的社会新潮是如何影响了广大官僚和平民的生活态度及价值取向,说明“宋代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交流融会的趋势愈来愈强烈,即呈现精英文化向通俗文化靠拢,通俗文化向精英文化渗透的大趋势”,而宋词“则充当大传统与小传统二者耦合的中介”。词之所以成为“一代之文学”,即在于它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范式“宋型文化”的发展同步,词正是“宋型文化”在文学上的表现。 文学是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质的反映。词作为宋代的代表文体,也反映了宋代文化的特征和个性。吴熊和先生曾说,词正是在包含诸多因素在内的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文学-文化现象。”(《唐宋词通论·重印后记》)沈家庄教授新著《宋词的文化定位》就是一部从文化的角度,对宋词的价值进行认真定位和研究的力作。此书视野广阔,视角独特,阐发了一系列启人心智的新见解,扩大了词学研究的视野,对于整个古代文学研究亦有启发意义。

299 评论

相关问答

  • 力学学报增刊

    1. 章梓茂, 马兴瑞,高玉臣,理想塑性介质中平面应力静止裂纹的尖端弹塑性场, 《力学学报》Vol.22, No.1 1990。2. 章梓茂,马兴瑞,王铎,层状

    jettyjia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西南大学学报增刊

    学术论文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女权运动对它的影响》,《渝西学院学报》,2002年3期。 《从语言学角度论浪漫主义术语的演变》,《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

    橘子哈哈1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电波科学学报增刊

    结题 报告 可以是论文或研究报告,也可以同时都写,也可以只写其中一个,只要能够表达出你的研究成果就可以。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创新项目结题 报告 范

    西角阿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电波科学学报

    科学电报杂志于1877年8月28日首次出版。

    哟西小得瑟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大学学报社科版增刊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增刊是增加篇幅或册子。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增刊是指报刊遇到纪念日或特殊需要之时临时增加的篇幅或册子。

    xieyouliab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