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96

张凉凉2779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报温才妃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之云端

已采纳

日常预防糖尿病,在饮食上,我们需要关注以下这些问题:1、控制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脂肪的超量很容易导致肥胖,所以摄入脂肪和胆固醇类食物一定要慎重。日常要减少荤油和肥肉的摄入,家中烹调的时候,尽量少吃猪牛羊等动物油,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多建议用植物油,每日食用量要控制在25-30g;对于不同类别的植物油,建议购买小包装油并且经常换种类食用;烹调的时候多建议低温烹调,像蒸煮炖这样的烹调方式,尽量避免煎炸炒等高温烹调;烹调时热锅凉油,避免反复油炸。总而言之,减少脂肪的摄入,食用油宜精不宜多。2、摄入适量蛋白质,拒绝超量蛋白质每日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5%-20%,成年糖尿病患者可以按照供给。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动物性食物和优质豆类蛋白,每天建议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以及豆类食品。这些蛋白质生物价值高,而且利用率高,非常易于人体吸收,建议每日优质蛋白的摄入占蛋白质总量的1/3。对于蛋白质,吃好不吃多才是王道。3、合理控制总能量,控制健康体重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概率,所以控制体重至关重要,建议三餐摄入能量要合理,主食粗细搭配,配菜荤素搭配,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保证合理的BMI值,吃动平衡,别给糖尿病埋下隐患。4、每日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与矿物质蔬菜水果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的食物来源,乳及乳制品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也就是多吃应季的新鲜水果、蔬菜,每日建议蔬菜吃到500克左右,水果要吃到400克左右。维生素C可以促进我们体内的抗体合成,抗氧化,增加机体的免疫力。保证奶制品的摄入,每日食用要在300克左右;适量增加海产品、红肉类、坚果类食品的摄入,这类的食品中富含锌,锌被誉为“病毒克星”,可以增强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为身体保驾护航。多食用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像动物肝脏、血液、瘦肉类、深绿色蔬菜等食物中铁含量都比较高,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可以增加机体的抗病菌能力。5、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主食粗细搭配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在60%左右,主食要尽可能地保证粗细搭配,减少精白米面的摄入,补充充足的膳食纤维,促进体内的糖类代谢,保持肠道的健康,粗粮当中富含的膳食纤维有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水平,而且还能改善葡萄糖耐量,建议粗粮每日占摄入主食的一半左右。6、保证饮水量,拒绝饮料增加每日水的摄入量,每日1600ml是最基本的量,秋冬季气候干燥,提倡每天保证2000ml水的摄入,减少或拒绝饮用甜饮料。7、避免饮酒,如饮酒应限量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一定要避免喝酒,非喝不可也要控制饮用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酒精限量为25g。女性酒精量不超过15g。那么如何换算成饮酒的量呢?男性每天饮酒限量=2500ml/酒精度数,女性每天饮酒限量=1500ml/酒精度数。拿10度的红酒来举例,男性每天最多可以喝2500ml/10=250ml,也就是5两左右,所以,下次喝酒的时候先来看看您该喝多少。日常如何从饮食上预防糖尿病?以上介绍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糖尿病的预防,当然不光是饮食上注意就可以了,日常生活中还需要配合起居、情志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调理。

220 评论

腾瑞水暖卫浴

这些典籍的著作者,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正是他们这些人,是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追随的。他们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正是他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他们所留下的杰作是我们共同的财富,供我们一代一代的分享下去。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的著作,我们称之为经典。 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唐宋时期的“唐宋八大家”是这些大师中的大师;诸子的典籍、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这些经典中的经典。 然而这些大师以及他们的经典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是需要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消化吸收的。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虽有些夸张,但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铸造我们的民族精神,而铸造民族精神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这些传统文化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一种优秀的思想。当代著名美学家叶朗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不受《论语》这本书的影响。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论语》是一本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治国之道。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不仅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引起中国和世界文化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潜心研究。儒家思想的另一部著作《孟子》也是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极高的文学价值。“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一直激励后人能刻苦自励,奋发向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掷地有声的言辞,也成为中国士人的人格标准。 然而儒家思想并不仅仅是孔子、孟子这几个大师的言论,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它更是一种经过社会历史深思熟虑的思想,是经过历史千锤百炼的思想,是融合了各种外来思想的集大成者。它对社会的认识和进言是宝贵的意见,它所追求的社会与政权的和谐是追求人性和谐的体现。 [ 转自铁血社区 ]同时与儒家并存的还有: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孙子的兵家思想等等优秀思想。无一不是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 正因为这些精华思想的存在,中华民族才会处于不败的地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国,她从内在到外表一直都是大国,它的文明、思想、哲学到政治体制都是出自一流的思想。有我辈之不懈的努力,相信总有一天中国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中华民族也会以最优秀民族和身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与中国之崛起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立于世的历史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色彩浓烈的伦理特征,重视人生,热爱人,贵生恶死,强调人的本性,中国社会一向以家庭家族为单位,宗法制度的影响极大。这种影响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形成家国同构的格局。忠孝相通,卫国保家就是这种结构的反映,敬祖尊祖,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正是这种伦理标准,视崇尚气节,忠君忠国孝顺父母为美德。一切忤逆分裂投敌的奸臣为败类。中国是一个非常富有人情味的国家,重礼义,重道德,重伦常,重面子和千百年来养成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尚往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传统的人际观念和良风美德,中国的教育历来将德教置于首位。人们往往从孩童时代就接受着“人之初性本善”的教诲。中华民族又是一个热爱生活注重实际的民族,中国人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愚公移山的精神成为美谈,在科技中无论是天文学,医药学,农学,数学,还是纺织,治炼,建筑。包括四大发明,都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文化比较深的是因为大家生活在农村相里相亲渡过,人移动的不太多,所以对人一个地方的观念很深,表现在感情方面的,对于地方有一个情感上的关系,这就是加强了凝聚力,这种观念很深,我们中国同西方比较确实不同的地方是中国人比较认亲,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说六亲不认。六亲对中国人看得很重要,人总要同上一代有关系,从父子关系,母子关系中的亲戚关系产生出一个很大的范围,所谓亲戚亲情。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特点是凝聚性,中国文化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的向心力和整体性,中国人热爱家庭,热爱故土。重视乡土之情,虽远千里也不忘落叶归根。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漫长的中国历史年代,这种凝聚性,向心力和整体观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有权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玄妙之处还不仅如此,有一个高于君权的力量就是“道”。开明的是有道明君,昏庸的则是无道昏君,君权至上,但君权也要受“道”的制约,文学讲究“文以载道”艺术追求“道”法自然,这个所谓道实际上是人道,天理。孟子认为道源于人的本性,老子则认为道产生于天地万物,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摆脱了有神论,中国古代讲求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冥冥世界,以天为大。在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同时也就贯穿正统思想和道德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随处可见,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与历史形成的差异,南方和北方,东方和西方,内陆和沿海,中原和边疆在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以及文学,名著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南方的纤巧,北方的豪放粗犷,东部丝弦平弹,和西部花儿秦腔,各有风味,各具特色,正如水磨大写意和工笔仁女图,虽画法有别,都各有千秋,与多样性共存的是包容性,提倡宽容仁爱,主张中庸之道,做事不走极端,凡事三思而后行,这种包容性和中庸之道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矛盾。有致于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延续。中国大地上有多种宗教,多种生活方式,但始终能相得益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已在中国本土上生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史是一部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心酸史。政府对文明进程起着重要作用。十五世纪之后的中国走向封闭,走向衰弱,二十世纪的晨钟敲响,从远古走来的中华民族,正以其对历史的冷静,沉思,对现实的宽大胸怀,迎接着新世纪,正是这一个古老民族,面对未来所有的历史选择和理性自觉,传统正成为中国崛起与发展的源动力。 顺便给分吧

139 评论

国美京华城

莲的历史 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莲的用途 莲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的肥大根茎,原产印度和中国,我国栽培约有三千年历史,至今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除含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天门冬素外,还含天冬碱、氨基酸、胡芦巴碱、焦性儿茶酚、新绿原酸等生物碱。莲藕在秋冬春初采挖,以肥白纯甘为良,生吃宜鲜嫩,煮食宜壮老。 莲子有效成分对血流动力学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并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莲子的生物碱有抗自由基作用。●莲子心水煎液通过室性血球聚集实验证明对该模型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莲子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莲子含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莲子中的生物碱对大鼠脑细胞膜上的ADT酶有抑制活性。 莲的叶(荷叶)可清热解毒;根茎节部(藕节)可止血、消瘀;雄蕊(莲须)可固肾涩精;花托(莲房)可化瘀止血。 莲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疗佳品。据科学家研究,干莲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作为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有补脾、益肺、养心、固精、补虚等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泻等症。医书载它“补中养神”、“治夜寐多梦”等。晚餐饮一碗莲子汤,或莲子与猪心炖汤服,或莲子糯米煮粥,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326 评论

丹凤眼女汉子

糖尿病逐渐成为影响现代人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作为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在预防阶段至关重要。怎么预防?目前社会上关于预防糖尿病的观点不外乎以下几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多吃水果蔬菜、树立正确的预防意识等。  这些观点得到科学验证吗?是否有证据表明这些方式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卓有成效?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PI郑钜圣与8个欧洲国家的40多位营养学家一起,经过5年的团队合作,检测分析了来自10000多个新发糖尿病病例和13000多个健康对照的血液样本,从血液营养标记物的角度证明了多摄入水果蔬菜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本文特指2型糖尿病)。研究推论出,每天多摄入66克蔬菜水果,糖尿病患病风险就会降低25%。这为公共卫生领域膳食指导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参考。 相关文章《血浆水果和蔬菜生物标记物与2型糖尿病的前瞻性关联:欧洲八国病例队列研究》于7月8日在《英国医学杂志》在线发表,并同步在网站首页进行发布。 追踪八国,记录1万多个病例数据 这项关于水果蔬菜营养标记物与糖尿病预防的研究,郑钜圣在剑桥大学从事遗传流行病学和营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时就开展了。2018年,他加入西湖大学,继续通过国际合作进行后续研究。 "我们通过追踪记录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等八个欧洲国家的10000多个糖尿病病例,并通过13000多个健康人群对照,从营养标记物的角度发现多吃水果和蔬菜确实对预防糖尿病起积极作用。"郑钜圣说。 这10000多个糖尿病例和13000多人的健康对照组是通过接近十年追踪,在40多万人内筛选出来的,因此有长期的数据来支持结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前也有很多团队做过类似的研究,一些团队使用问卷调查,这种实验方法可能会带有实验者的主观意愿,因此实验结果可能存在误差。而其他研究团队的样本可能仅有几百人,追踪时间也比较短,这样统计的数据代表性不强。这次研究参与人数样本多,实验时间长,且通过比较科学的方法验证结果,这在公共卫生领域意义重大。" 郑钜圣解释道。 研究团队记录下实验人群最初血液中7种营养素指标(包括维生素C和6中类胡萝卜素),这7种血液指标很早就被证明是有效的蔬菜水果摄入对应的营养标记物。总体而言,摄入蔬菜水果越多,这7种指标在人体内的含量就越高。 通过定期测量和追踪,研究团队发现体内营养标记物越高,患糖尿病的几率越低,"这就说明摄入水果蔬菜越多,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病几率。"该项目的资深合作者、剑桥大学教授Nita G. Forouhi说。数据统计表明,7种营养标记物总体升高一个标准化单位(对应每天多摄入66克蔬菜水果),糖尿病患病风险就会降低25%。 摄入一定量果蔬,有助于后续的糖尿病预防 尽管摄入水果蔬菜预防慢性病是一个常识,但是大部分人却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持久贯彻。本项研究结果强调,无论人们目前水果蔬菜的摄入量高或低,增加一定量的摄入都有助于后续的糖尿病预防。 英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最好摄入5份水果蔬菜(一份为80克左右),但是实际上50%-60%的人达不到这个标准。 "其实一天摄入这么多的水果蔬菜一点不难,一个苹果就可以算上一份,加上午晚饭一荤两素,很容易达到这个标准,关键是如何坚持培养这种健康的生活意识和习惯。"郑钜圣说。 那么,蔬菜水果怎么吃?有推荐的品类吗? 郑钜圣的答案是没有特别的推荐,水果蔬菜内含的营养成分大同小异,吃的种类最好多而杂。"作为营养学家,绝不会推荐单一食物来源给健康人群,也不会推荐膳食补充剂。因为营养学讲究的是一个整体平衡,而长期食用单一食物会破坏这种平衡。" 尽管对于摄入水果蔬菜的种类没有特别的推荐,但是关于烹饪方法,郑钜圣则推荐食用天然食物:"水果推荐直接吃,尽量不要榨汁或者加工,因为榨汁过程中会损失很多营养物质,而且不知不觉会摄入过多糖分。蔬菜也是,如果不适应生吃,可以蒸煮或者少油煎炒。" 不同地区因为生产条件不同,当季的水果蔬菜也会有差异,不同水果蔬菜会对预防糖尿病的效果有区别吗? "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因为蔬菜水果都含有基本的有机物,类似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而其中细微的差异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中也可以忽略不计。"郑钜圣说。 尽管郑钜圣团队的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欧洲,但是对于全球其他地区的膳食也具备同样的指导意义。"当然,结束这项长期追踪研究之后,我将着手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开展研究,对比是否可能存在差异。"(来源:中国科学报 温才妃)

178 评论

sweetdream8

Ⅱ型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病之一。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普利迪长寿中心营养研究部门的主任加里坎菲尔德博士认为,糖尿病的发病并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完全可以归结为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生活,做一些你已经知道应该做的事情,如控制血糖、吃得健康、保持运动、监测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美国医学专家对降低人们患上糖尿病风险的八种惊人方式进行了总结。1、喝咖啡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近期研究表明:与没有改变咖啡饮用习惯的人相比,在四年内每天增加一杯以上咖啡饮用量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11%。2、食用坚果准确地说,是食用杏仁、核桃和其他树生坚果。研究表明经常食用树生坚果与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即使是食用花生(归类为豆科植物,而非坚果)也会起到有益作用。然而,经常食用并不意味着大量食用;每天吃一小把就可以了,以避免热量堆积。3、不酗酒一项新研究表明酗酒(女性在两个小时内喝下四份酒精饮料,男性喝下五份)会增加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为酗酒会扰乱胰岛素的功能。4、进餐后散步发表在《行为营养与体力活动》国际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每天静坐6-8小时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为19%。即使是在餐后半个小时散步15分钟,也能让餐后血糖水平在至少三个小时内下降。发表在《欧洲疾病研究》协会期刊上的另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餐前进行一段时间短暂但较为剧烈的运动对于控制血糖比一天内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更为有效。5、从事力量训练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力量训练或抗阻力训练能够比有氧锻炼更好地保持血糖水平平稳。事实上,美国运动医学会已经意识到了力量训练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它建议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采用力量训练。此外,力量训练还有助于保持肌肉重量和加速新陈代谢功能,这两项功能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6、不喝碳酸饮料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者进行的一项文献回顾表明:仅仅是每天喝1-2杯含糖的饮料也会让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6%。所以,请放弃喝碳酸汽水,改喝绿茶;或是掺入不加糖的石榴汁或红莓汁的矿泉水。7、少吃肉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学家发现:食用较多数量的红肉(特别是精加工肉制品)会增加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是因为红肉是饱和脂肪、胆固醇和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而精加工肉制品含有的某些防腐剂、添加剂和化学物质会增加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的几率。该研究还发现:用其他食物(如全粒谷物、坚果、低脂乳制品、鱼肉和家禽)来代替肉食能显着地降低人们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

313 评论

龙宝宝lovyle

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二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三 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谈到荷,自然就要提到藕。荷属睡莲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浅水塘中。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 10厘米左右。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 “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这种细丝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四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申女士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植物学家,她的实验室里培育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但是她最珍爱的却是两棵古莲--它们的年龄都在500年左右。“普通的花卉只能存活几年。”申女士介绍说,“这两棵古莲却大不相同,它们的种子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洗礼,现在居然发芽开花了。”沉睡千年的古莲醒了数年前,申女士到北京访问中国植物研究所;临回美国时,北京的同事送给她7粒莲花种子。“据说这些种子是从东北的湖底泥士中挖掘出来的,我知道它们的年龄很老,但是不知道确切的数字。”申女士说,“当时它们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倒是我的实验室同事约翰·萨森发现了它们的价值。”约翰·萨森利用碳同位素测试仪,对古莲种子的年龄进行鉴定,发现它们竟然是1200年前遗留下来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当申女士用刀片切去种子的外壳并把它们浸泡在培养液中后,没过多久它们居然发芽了!遗憾的是,这些种子发芽后存活的时间很短,但是它们已经被列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能够发芽的种子。千年的种子能够发芽?!这激起了申女士极大的兴趣,她决定再次返回中国寻找这些神秘的生命。当时申女士已经是国际植物学界的知名学者,许多科学家愿意协助她完成此项研究工作。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申女士带到美国的第二批古莲种子有21粒,年龄都在200岁到500岁之间。1997年,申女士在德国研究莲花培育技术,通过实施“小手术”,第一粒种子发芽了,但是它只存活了不到3个月。“随后三年中,我在美国加州植物研究所培育了另外三粒种子,但是它们都没有开花--很明显,我使用的方法不当。”申女士回忆往事说,“后来好像很幸运,这两粒种子都开花了,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两棵,其中一棵的年龄是408岁,另一棵则是466岁。”尽管古莲开花了,但是它们与现代的莲花有许多不同,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的环境。“我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使它们能够茁壮成长。”据申女士介绍,莲花能够如此长寿,应该有其特别的原因;如果能发现莲花长寿的内在机制,人类将会受益匪浅,例如可以解决粮食储存问题,减少世界饥饿人口,还有可能延长人类的寿命。关键问题是:莲花长寿的秘密是什么呢?申女士称,可能与土壤的辐射有关。盖曼·哈伯特是一名化学家,他是申女士的工作同事。哈伯特发现,古莲种子周围的土壤能够发出轻微的辐射。“尽管辐射的强度很低,但是数百年之后其产生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申女士解释说,“这或许是古莲种子为何能够存活至今的原因。”据悉,申女士目前还剩下15粒古莲种子,她准备提供给其他科学家,使得该科研项目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它在佛教中它代表着特殊的意义。”申女士说,“现在我们要找出莲花长寿的秘密,造福于全人类。”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莲怎么还会开花呢?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五 莲生长繁殖特别快的原因六、由莲而来的科技发明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植物分类研究的德国波恩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威廉·巴特洛特及其领导的小组,通过电子显微镜对一万多种植物的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终于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莲花叶面上倒几滴胶水,胶水不会粘连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迹。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蜡晶体的叶子干干净净,这正是防水叶面的特点。这一现象引起巴特洛特的好奇心,并作出这样的假设:在防水性和抗污性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经过努力,他发明了一项新技术,生产出表面完全防水并且具备自洁功能的材料。这是一项用途广泛的新技术,它使人们不再为建筑物顶部和表面的清洁问题发愁,也不必再为汽车、飞机和各种运输工具的清洁问题大伤脑筋。莲,又称荷,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古人称荷花为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乃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依据《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的描述,碗莲是指在口径26厘米以内的花盆中能正常开花,同时必须具备以下三项指标:平均花直径不超过12厘米,立叶平均高度不超过33厘米,立叶叶片的平均直径不超过24厘米。碗莲是以藕身做种藕栽培的,在一个生长周期要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长藕和休眠等过程。从种藕萌发开始至立夏、小满期间为萌芽出土阶段。春分以后,当气温升到10摄氏度以上时,种藕上的藕芽开始萌动,清明以后,气温达15摄氏度以上时,开始长出浮时,并抽生藕鞭;当气温达20摄氏度以上时,主鞭抽生立叶,并已有较强的根系,吸肥能力增强。从立叶长出到出现后为旺盛生长阶段。6月下旬,进入梅雨季节,雨水较多,湿度大,气温高,最适宜于藕的生长,此时即进入旺盛生长期。以后,大约每隔5—7天长出一片立叶,而且一片高于一片;主鞭、侧鞭也很快生长,同时新的侧鞭不断出生,并现蕾开花。此阶段要严防大风侵袭,避免折叶伤根。栽培容器现在许多碗莲品种种植株仍嫌高大,因而仅有少数品种可种植于市场出售的菜碗、汤碗之中。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供种植碗莲的花盆,而常见的素烧花盆 (即泥盆、瓦盆)易渗水,所以不宜作为碗莲栽培容器。釉盆、瓷盆、紫砂盆,不易渗水,可选作碗莲栽培用盆。但这类盆一般都留有底洞,选用时可用水泥和砂堵死,或用橡胶垫片堵塞。花盆的形状、色彩要与碗莲相协调,使之浑然一体。可选用方形、圆形盆。花盆的口径在20厘米左右,深为15厘米左右。初种碗莲者可适当放大些,这样易于开花。栽培场地每天接受7—8小时的光照,能促进其花蕾多,开花不断。碗莲最忌在阴处养护,更不能像室内观叶植物一样,放在室内培养。光线不足,荷叶徒长减绿,不能孕蕾。在院落中栽培碗莲,花盆一定要放在光照充足或南向阳台的外沿上。开花季节,需要放入室内观赏的,可采取早进晚出,或晚进早出,每天仍应保持一定光照。碗莲需要有较充足的光照,但也忌雨后暴晴。碗莲系水生花卉,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又怕大水浸沉叶片,故场地应取水、排水方便。碗莲惧大风,场地因尽量选择背风处。栽培土壤碗莲要求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切忌用工业污染土。黄泥粘度大,使用量要适当,过粘会影响藕鞭的伸长和藕的膨大;沙质土疏松,粘性不够,容易遭风害而折损,有碍于根系的生长,一般以黄泥、沙质土按7:3的比例混合使用为宜。如无沙质土,可加黄沙,但比例要略小些。城市郊区,可直接选用蔬菜地的园土;城市中还可用春季盆花换盆的宿土加一半的黄泥作栽培土。每盆用20克左右的腐熟干鸡粪或其他肥料,与盆土充分拌匀作基肥,拣去其中的杂质和石砾,清除土中的小虫和蚯蚓,然后放入盆中。土层一般占全盆容积的3/5左右。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赵家荣试验表明,用干塘泥100份,豆饼水2份,草木灰水6份,猪、牛蹄水2份,烂头发水2份,骨粉1份的配方种植碗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栽培温度碗莲是喜温植物,对温度要求较严,一般8-10摄氏度开始萌芽,14摄氏度藕鞭开始伸长。早期播种时,也要求温度 15摄氏度以上,否则幼苗生长缓慢造成烂苗下游地区,4月中旬以前一般不采用露地播种育苗,主要是因为温度这不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需要。随着温度升高,持续烈日高温(40摄氏度以上),也不利于碗莲的生长发育。22—35摄氏度是碗莲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18—21摄氏度时,开始抽生立叶,开花则需要22摄氏度以上,25摄氏度生长新藕,这时需要日温较同,夜温稍低的气候。大多数栽培种在立秋前后气温下降时转入长藕阶段,表现为盆土明显上涨。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 “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又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爱莲说 够经典吧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别的七、与莲有关的诗歌1、古诗十九首(其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赠送)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2、西洲①曲(南朝乐府民歌)忆梅下②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③。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④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⑤。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⑥彻底红⑦。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⑧。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⑨。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注释】①〔西洲〕地名,未详所在。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②〔下〕落。落梅时节是本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时节。③〔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鸦雏,小鸦。④〔伯劳〕鸣禽,仲夏始鸣。 ⑤〔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⑥〔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⑦〔彻底红〕就是红得通透底里。⑧〔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⑨〔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此二句似倒装。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蓝天像大海,风吹帘动,隔帘见天便觉似海水荡漾。一说这里把江称为海,“海水”即指江水。〔悠悠〕渺远。天海寥廓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梦的“悠悠”。 〔君〕指住在江北的爱人。3、《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摘录(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4、绝句漫兴(其七)(杜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5、采莲曲(朱湘)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拍紧,/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中/采莲,/耳鬓边晕着微红。/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花芳,/衣香,/消溶入一片苍茫;/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影响: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5 评论

飞翔的等待

一 1.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 历史: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品种:北京传统栽培品种。单瓣花型。花蕾桃形,绿色,上部红色,花白色。花开较早,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左右。结藕较早。7月下旬,将新藕二次翻盆,花期可延续到10初左右。有自然变异的红娃莲和粉娃莲。 厦门传统栽培品种。单瓣花型。花蕾桃形,绿色,尖部带红色,花粉白色,初开时类端微红。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其花瓣细长,花托细小,叶茂花繁,极易开花。 广泛栽培的著名品种。重瓣花型。花蕾圆桃形,紫红色,着花较多,花红色。6月中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花色鲜艳,盆栽易开花。 古老的碗莲品种。重瓣花型。花蕾圆桃形,粉红色,花粉白色,花瓣尖端边缘为红色。着花较繁,6月下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盆栽极易开花。 由浙江杭州花圃选育品种。植株矮小。单瓣花型。花蕾长桃形,绿色,花小,白色。非常适于在盆、碗中栽培。开花多,群体花期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用途: 莲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的肥大根茎,原产印度和中国,我国栽培约有三千年历史,至今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除含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天门冬素外,还含天冬碱、氨基酸、胡芦巴碱、焦性儿茶酚、新绿原酸等生物碱。莲藕在秋冬春初采挖,以肥白纯甘为良,生吃宜鲜嫩,煮食宜壮老。 莲子有效成分对血流动力学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并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莲子的生物碱有抗自由基作用。●莲子心水煎液通过室性血球聚集实验证明对该模型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莲子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莲子含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莲子中的生物碱对大鼠脑细胞膜上的ADT酶有抑制活性。 莲的叶(荷叶)可清热解毒;根茎节部(藕节)可止血、消瘀;雄蕊(莲须)可固肾涩精;花托(莲房)可化瘀止血。 莲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疗佳品。据科学家研究,干莲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作为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有补脾、益肺、养心、固精、补虚等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泻等症。医书载它“补中养神”、“治夜寐多梦”等。晚餐饮一碗莲子汤,或莲子与猪心炖汤服,或莲子糯米煮粥,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应用:至秦汉时代,先民们还将荷花作为滋补药用,荷花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 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 饰和造型。荷花不愧为中国的传统名3.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一千多年前结的莲子,到现在如不早已腐朽,也已变成化石,早已没有生命,怎能发芽开花?千年古莲子能开花听起来真像是《天方夜谭》里的神话,是难以置信的。然而,这竟是事实! 多年来,我国报刊上曾多次报道,在辽宁省旅顺附近的新金县普兰店东五里处的泥炭土层中发现尚有生命力的古莲子。至今此古莲子的故乡被称为莲花泡。 早在1923年,日本学者大贺一郎在我国辽宁新金县普兰店一带进行地质调查时,在当地泥炭层中采到古莲子,并使它发了芽。 1953年,有人将从普兰店莲花泡地层里的泥炭中挖到的五粒古莲子送到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的徐仁教授手中。这五粒古莲子经在实验室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然后栽入花盆中。使人惊奇的是,这五粒古莲子,在潮湿的水土条件下,过了几天便都长出了幼小的荷叶。以后,将此五棵幼荷从花盆中转移到池塘里。一个多月后,它们竟都绽蕾开花,二白,二粉红,一紫红,花瓣与现代的莲荷,几无任何区别。到了秋季,花瓣凋谢,都结出了含有莲子的莲蓬。 1975年,大连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工作者在新金县东泡子公社附近的泥炭土层中,也采集到古莲子。后由大连市植物园进行培植,于5月初播种,到8月中下旬竟开出荷花。市民争相观看,古莲开花,一时传为奇谈。大连自然博物馆还先后将古莲子赠送给中国科学院和日本北九洲自然史博物馆。经这些单位播种、培育,也都能发芽、长叶、开花、结子。 直至最近,还有用普兰店古莲子播种后开出荷花的报道。1997年7月13日《羊城晚报》第4版报道,在北京香山脚下的中科院植物园中用普兰店古莲子种出的莲荷,于1997年6月下旬开始开花,到7月初已开了一百多朵。 辽宁新金县普兰店一带的古莲子究竟有多古?据1951年美国科学家李贝发表的用碳14测定世界上古代植物和含碳古文物所处年代的论文,其中提到有一种古代植物即我国普兰店的古莲子,他测得的年代是1041年左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于1974年用碳14测得古莲孢粉的结果是1014年左右。两者的结果非常相近。 我国在地下发现古莲子并不限于辽宁新金县普兰店一带。在本世纪初,在山东省济南城北白鹊山临烁口地下60余丈(原文如此,疑为尺)的泥炭层中,也曾发现过许多古莲子。古莲子种植后能开花,在明代也即有记载。据明人著《北游录记闻》(卷五十五)记述:“赵州宁晋县有石莲子,皆埋土中,不知年代。居民掘土,往往得之数斛者,状如铁石,肉芳香不枯,投水中即生莲。” 经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深人研究,古莲子的发芽率可达90%以上,有的接近100%。 一殷植物的种子在常温条件下的有效寿命为二三年左右。埋在地下上千年的古莲子为什么能活着,经过处理、培育还能发芽开花,这确实是个谜。科学家说,莲子所以能有此惊人的生命力主要是因其自身的结构特殊。莲子外表的一层果皮特别坚韧,果皮的表皮细胞下面有一层坚固而致密的栅栏状组织,气孔下面有一条气孔道,果实(莲子)未成熟时空气可以自由出入;果实完全成熟后,此孔道即缩小,因而空气和水分的出入受阻,甚至微生物也不易进入,使果皮内成了一个“密封仓”。植物生理学家认为,种子失去生命的原因是由于种子里胚的原生质发生了凝固,如果种子的含水量保持不变,则种子的生命力就能延长。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便是温度。地面一米以下泥土中温度比地面空气中的温度低,且较稳定,这些条件也都有利于种子长期保存其生命力。普兰店一带气温较低,雨量又不多(湿度低),氧含量在泥炭层里又很多,因此当地古莲子能保持其生命达十个世纪,可以得到解释。 莲子胚芽内含有特别丰富的氧化型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等物质,对保持莲子的生命力也起重要作用。当莲子萌发时,它所含的氧化型抗坏血酸逐渐转变为还原型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这对莲子胚芽的萌芽有促进作用。谷胱甘肽是一种还原剂,它能使氧化型抗坏血酸转变为还原型抗坏血酸。 在无氧、无菌、低温以及地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产生,种子内部化学成分稳定,未遭受破坏,因此能发芽。 以下为摘要,详情见该网页 另,该资料搜索方便,更深层次的原因不明,许系属专业性太强之由 四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申女士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植物学家,她的实验室里培育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但是她最珍爱的却是两棵古莲——它们的年龄都在500年左右。 “普通的花卉只能存活几年。”申女士介绍说,“这两棵古莲却大不相同,它们的种子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洗礼,现在居然发芽开花了。” 沉睡千年的古莲醒了 数年前,申女士到北京访问中国植物研究所;临回美国时,北京的同事送给她7粒莲花种子。“据说这些种子是从东北的湖底泥士中挖掘出来的,我知道它们的年龄很老,但是不知道确切的数字。”申女士说,“当时它们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倒是我的实验室同事约翰•萨森发现了它们的价值。” 约翰•萨森利用碳同位素测试仪,对古莲种子的年龄进行鉴定,发现它们竟然是1200年前遗留下来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当申女士用刀片切去种子的外壳并把它们浸泡在培养液中后,没过多久它们居然发芽了! 遗憾的是,这些种子发芽后存活的时间很短,但是它们已经被列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能够发芽的种子。 千年的种子能够发芽?!这激起了申女士极大的兴趣,她决定再次返回中国寻找这些神秘的生命。当时申女士已经是国际植物学界的知名学者,许多科学家愿意协助她完成此项研究工作。 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 申女士带到美国的第二批古莲种子有21粒,年龄都在200岁到500岁之间。1997年,申女士在德国研究莲花培育技术,通过实施“小手术”,第一粒种子发芽了,但是它只存活了不到3个月。 “随后三年中,我在美国加州植物研究所培育了另外三粒种子,但是它们都没有开花——很明显,我使用的方法不当。”申女士回忆往事说,“后来好像很幸运,这两粒种子都开花了,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两棵,其中一棵的年龄是408岁,另一棵则是466岁。” 尽管古莲开花了,但是它们与现代的莲花有许多不同,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的环境。“我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使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据申女士介绍,莲花能够如此长寿,应该有其特别的原因;如果能发现莲花长寿的内在机制,人类将会受益匪浅,例如可以解决粮食储存问题,减少世界饥饿人口,还有可能延长人类的寿命。 关键问题是:莲花长寿的秘密是什么呢?申女士称,可能与土壤的辐射有关。 盖曼•哈伯特是一名化学家,他是申女士的工作同事。哈伯特发现,古莲种子周围的土壤能够发出轻微的辐射。“尽管辐射的强度很低,但是数百年之后其产生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申女士解释说,“这或许是古莲种子为何能够存活至今的原因。” 据悉,申女士目前还剩下15粒古莲种子,她准备提供给其他科学家,使得该科研项目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它在佛教中它代表着特殊的意义。”申女士说,“现在我们要找出莲花长寿的秘密,造福于全人类。” 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莲怎么还会开花呢? 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二: 关于莲的成语,谜语,歇后语: 舌灿莲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美妙。 藕断丝连: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又可写作「藕断丝牵」。 出淤泥而不染:形容从恶劣的环境中出身,或处在不良的环境中,却没有受到坏的影响。 三寸金莲:原来古代称妇女缠足的用语,现在则用来形容人的脚很小。 柳腰莲脸: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歇后语。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荷叶包钉子——个个想出头 荷花灯点蜡———心里明 荷花池里养鱼———一举两得 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荷叶包鳝鱼———溜之大吉 莲梗打人———思(丝)尽情断 莲蓬结籽———心连心 莲生水中———不扶自直谚语俗语。 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名言佳句。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弄舟去曷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 艳歌笑斗新芙蓉, 戏鱼住听莲花东。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莲的含义与品质中国人的六月花神,迎着夏日骄阳正展示着她的绝世秀色,“轻轻资质淡娟娟,点缀园池亦可怜”:拙政园“四壁荷花三面柳”,艺圃池中香暗度,怡园正绿香红舞、拥莲媛三千,退思园也有冷香飞上诗句……晴日里,好似水上张青盖,罩却红妆吐彩莲,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古人云:“游莫美于春台,花莫盛于芙蓉”,诚不虚也。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也是三教共赏之物。《群芳谱?荷花》云:“花生池泽中最秀。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表,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成为美丽、纯洁、坚贞的代表。《诗经》有“灼灼芙蕖”,美其形,屈原“制芰荷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取其洁。 魏晋以降,荷花渗入了佛教意蕴。佛教创自干旱、酷热的印度,印度人的绿荫碧水情结与生俱来,自然喜爱那绿叶如盘的出水芙蓉,相传婆罗门教的大梵天即是坐在莲花上出生的。佛教迎合大众的爱莲心理,借以弘扬佛法。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片秽土污泥,而佛教则使人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达到清净无碍的境界,所以用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为喻。 佛教有步步生莲的传说,据《佛本行集经树下诞生品》载,释迦牟尼在兰毗尼园“生已,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花”。另有鹿女步步生莲的传说。《杂宝藏经?莲花夫人缘》记载说,在雪山边学仙的婆罗门提婆延,“常石上行小便,有精气流堕石宕。有一雌鹿,来舐小便处,即便有娠。”足月后生下一女,端正殊妙,人称“鹿女”,长大“即能行来,脚踏地处,皆莲花出”。鹿女后为乌提延王王妃,生五百子,皆成“辟支佛”。步步生莲花寓有走向清净解脱之道的神圣意义。这应该是园林中莲花铺地的神圣涵义。 荷花,在道教中又成为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手中的法器。亦僧亦道的朱耷,选择的居住环境也是“竹外茅斋橡下亭,半池莲叶半池菱”(《题荷花》)。 中华自古爱莲,早在周代的青铜器和陶器上,就有荷花的装饰图样,它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饰和造型。 清张潮称“莲以濂溪为知己”(《幽梦影》),指的是以“濂溪自号”的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小溪上,写了情理交融、风韵俊朗的《爱莲说》。周对莲作了细致传神的描绘,赞美莲花的清香、洁净、亭立、修整的特性与飘逸、脱俗的神采,比喻了人性的至善、清净和不染。把莲花的特质和君子的品格浑然熔铸,实际上也兼融了佛学的因缘,构成了拙政园“远香堂”、“藕香榭”等苏州园林景点意境。周敦颐《爱莲说》犹一曲不朽的“莲花颂”,“赢得芳名万载传”。 莲花雅洁,成为传递爱情之象征物。古有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著名的南朝爱情长诗《西洲曲》,以“藕”双关“偶”,以“莲”双关“怜”,情味隽永,表达了对爱人的怀念深情。 莲之可口已如前述,但以莲入馔,中国文人也吃得风雅。三国时,就有人用荷叶制成酒杯,使“酒味杂莲气”。清代乾隆皇帝用荷叶上的晨露来烹茶,叫莲露清茗。苏州人沈复的妻子,在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她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这是喝的雅韵,是“化世俗为非凡”的审美。沈复还饶有趣味地描写了培养碗莲的过程:“以老莲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年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捣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叶缩如碗口,亭亭可爱。”(《浮生六记》)美学哲理的深刻性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中的灵逸之气全在这娓娓叙写中自然流露出来。荷花“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李渔《闲情偶寄》),不事张扬,委实可敬、可爱.

262 评论

放牧死亡

《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这一点已少有争议。但作为批者脂砚斋,对书中隐事一一点露,为二百多年来广大读者及研究者们旁示迷津的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究竟是何人,他与曹雪芹又是什么关系,至今众说纷纭,莫辩孰真。《红楼梦》现存的版本系,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的,保留脂砚斋评语的脂评系统,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鄂整理补缀的、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的、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统。所谓脂评本,是概括所有带脂批的《石头记》传抄本的总和,这些传抄过印本上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其中有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人们一般便称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为脂评本或脂批本。曾经有人专门写过文章对脂砚斋进行过批判,认为脂砚斋是稍晚于曹雪芹的文人,获得了曹的信任,得以获得部分手稿,假借作者之名评书扬名于世,如果照这样的观点来看,脂本简直就是聚满毒瘤的大毒草,留之百害而无一利。持这种观点的多是从程本一百二十回小说的内容出发,来反驳脂砚斋的评语,认为评语中荒诞不经、自相矛盾、充满自我标榜、严重夸大其辞。但从已考证的脂本系统资料来看,脂本在前、程本在后是不可否认的,而且仅从前八十回程本修改后的文字与脂本相对照来看,也可以比较出高下,读者如果手头有两种版本的话,不妨就小说前部分内容对比一下。另外,在明清小说发展到鼎盛时期,书评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评书人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文字的欣赏,而逐渐演变成对小说整体结构的补充和再创作,这一点从一代奇人金圣叹评点《水浒》和《西厢》假托古本之名腰斩小说并融入自己创作开始,又有毛宗岗父子假托圣叹外书之名修篡《三国演义》、张竹坡笔削《金瓶梅》,《红楼梦》的评点也同样具有小说再创作的特点,在脂评中也曾有感叹金圣叹不复生的语句。作为一部小说,尤其是明清时代的很多小说具有野史传闻的特性,涉及朝野、抨击时政的话题是不可少的,为了免遭文字狱的迫害,达到小说传世的目的,在小说中有意借喻说事的现象是极其普遍的,比如《金瓶梅》就明显具有讽刺明代严嵩家事的内容,但有时往往因为把史实埋藏得过深,读者只注意其表面的情节内容,而无法去留心发现隐写在文字后面的内容,这对于作者的创作本意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以下是出现在脂批本中的脂砚斋和畸笏叟的批语系年表:干支 年 事件 批注者 版本记载 甲戌之前 乾隆十九(1754)年以前 初评 脂砚斋 甲戌本 甲戌 乾隆十九(1754)年 再评 脂砚斋 甲戌本 丙子 乾隆二十一(1756)年 脂砚斋 庚辰本 丁丑 乾隆二十二(1757)年 畸笏叟 靖藏本 己卯 乾隆二十四(1759)年 脂砚斋 庚辰本,己卯本 庚辰 乾隆二十五(1760)年 四评 脂砚斋 庚辰本 壬午 乾隆二十七(1762)年 畸笏叟 庚辰本 癸未 乾隆二十八(1763)年 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 乙酉 乾隆三十(1765)年 畸笏叟 庚辰本 丁亥 乾隆三十二(1767)年 畸笏叟 庚辰本,靖藏本 戊子 乾隆三十三(1768)年 畸笏叟 靖藏本 辛卯 乾隆三十六(1771)年 畸笏叟 靖藏本 甲午 乾隆三十九(1774)年 脂砚斋 甲戌本 脂砚斋并不是唯一给《红楼梦》作评的人,脂批本中除脂砚斋外,还有畸笏叟、杏斋等人,后来在世的流行版本也有梦觉主人等人作评,但其中脂砚斋是最早作评,而且连续数次加评,往往一语中的、入木三分。通过仔细研究脂批的内容可以发现--脂砚斋和与作者关系密切,深知作者著书底里,与作者有共通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并且熟知作者著书过程中采用的多种奇法妙法,经常不厌其烦地引导读者步步深入地发现线索,甚至还参与了《红楼梦》成书的创作过程,了解红楼后事,可谓是最早的红学家。可这个神秘人物却从来没有被世人知晓,甚至连是男是女也没有争论清楚,不可不谓是红学界一大怪现象。 庚辰本二十一回有回前批语: 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失其姓氏,唯见其诗意骇警,故录于斯: 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过,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凡是书题者不少,此为绝调,诗句警拔,且深知拟书底里,惜乎失名矣。 这段话明显是故作遮掩,试想,假如曹公和脂砚斋遇到了这样一个懂得书中三味的知己,欢喜感叹还来不及呢,岂有把诗记得一清二楚,却忘记对方姓名的道理?所以这个客恐怕只能是作者或批者自己,因为怕太过显露引起祸患,故托名于此。从诗的含义上可以看出(如果脂批说此诗句警拔深知拟书底里不错的话): 红楼梦本是自我攻守,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戏里的两个角色一个是做为小说,情义绵绵的贾宝玉,另一个是含满腔仇恨做批的脂砚先生,这两个角色互相打得很热闹,但都是属于整个红楼大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脂批对于《红楼梦》是不可少的,缺少了他,读者就只能看到茜纱公子的情无限,而不可能体会到此书的另一面--脂砚先生的恨几多。那么到底全书应该是谁的恨呢?标题诗里写得很清楚: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当然应该表达的是作者曹雪芹的恨,那么这里所说的脂砚先生岂不是作者在《红楼梦》里的一个分身--脂砚斋么,作者另一部分情感分身的寄托当然主要是贾宝玉。这样看来,全书的结构是极为复杂有趣的,我们知道全书的主要情节是刻在石头上的故事--《石头记》,《石头记》包括《金陵十二钗》和《风月宝鉴》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石头记》被包括在整个《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中,而《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加上脂批才构成完整的作者经历过的凡世一梦,作者在其中,不仅扮演了情节主人公--贾宝玉的角色,而且成为书中石头的角色,幻形入世,更重要的,又通过评语扮演了冷眼旁观者的角色,把自己的爱憎感情,完完整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巧妙的结构,是古今任何小说所不曾有过的。第四十八回评香菱梦中说梦话有批云: 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又是梦,秦之家计长策又是梦,今作诗也是梦,一并风月鉴亦从梦中所有,故曰《红楼梦》也。余今批评亦在梦中,特为梦中之人特作此一大梦也。脂批中有不少牵涉到全书结构和寓意的特点,除作者外别人是不可能批出的。例如:开篇讲到青埂峰下顽石时,就有一系列脂批,表明"青埂"实为"情根","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高十二丈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照应副十二钗,三万六千五百块照应周天之数",这种类似的比喻是只有作者才有可能加上去的。 但通观全书脂批的口气,除有部分男性化口气的脂砚先生所题以外,还有相当多的部分表现的是女性化的口气,并且经常与小说中人物口气和身份相合。例如书中多处评宝钗袭人和平儿处,评者经常把自己身份与小说人物挂沟,代小说人物说一些本未显露出来的话,例如平儿收起贾琏头发,只装做看不见凤姐的讥讽处,有评语:"余自有三分主意",显然是将自己与平儿挂上了沟。前文谈袭人时没有讲到平儿的问题,实际上袭人和平儿也有联系,是属于同一温贤类型的,而且平儿和宝玉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那一枝并蒂秋蕙来表达的,用香菱的话来说就是夫妻蕙。 文中有不少批语,粗看似乎不通,实际上是两个人在笔战,比如宝玉续庄子南华经后掷笔就寝,醒来翻身看时,只见袭人和衣睡在衾上。有夹批曰: 神极之笔!试思袭人不来同卧,亦不成文字,来同卧更不成文字,却云"和衣衾上",正是来同卧不来同卧之间,何神奇,文妙绝矣。 好袭人。 真好石头,记得真真好,述者述得不错。 真好,批者批得出。(原文此处连为一批,为叙述方便,断句如此) 可以看出这是脂砚女士与作者之间关于"袭人和衣睡在衾上"这句话产生的对话,从中也可约略看出脂砚和袭人的对应关系身份。 从脂砚斋的字面上解释也可以看出些端倪,"脂"对应女子,而"砚" 为石见,我们知道作者一向都是以石头自称的,而这个斋也就自然对应的是夫妻斋了。从袭人辩析中我们可以知道袭人背后的丫鬟原型和曹雪芹有夫妻关系,这在小说中是通过平儿扶正和黛死钗嫁等相关内容进行透露的,而由袭人名字的由来也可以看出她在作者的成书过程中是出力最多的,很有可能负责了誊写校对和很大成分的评改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把"脂"字放在前面也就不奇怪了。 另一个值得考证的地方是袭人原型--柳蕙兰先于曹雪芹去世了,脂批中也有一部分对小说结构理解错误的地方,被作者回批订正,这些批语似不会出于柳氏之手。据考证,曹雪芹曾于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初再婚,新妇叫许芳卿,安徽《旧雨晨星集》中记载许芳卿之事: 乡邻许芳卿,随父明夷客金陵,美姿容,工诗善画,嫁一士人,家贫不习生事,治俾家言。后二年,不幸士人卒,芳卿伤之,怀悼诗示余云 ......芳卿夫死后,贫无所依,余乃劝其归乡里终老。 己卯本和庚辰本的部分评改工作由曹雪芹和许芳卿共同完成,到癸未除夕雪芹辞世,这部分工作尚没有最后定稿完成,最终留下了红楼千古难弥的缺憾。关于脂砚斋的身份,红学界主要有四种说法:(一)作者说;(二)史湘云说;(三)叔父说;(四)堂兄弟说。这些都是针对脂砚斋和曹雪芹的关系而言。“作者说”。此说经不住推理,最难成立。在脂批中,多次出现“余二人”,“作书人”,“批书人”语式,作者与批者界限分明,其为两人无可怀疑。又如果这是作者的“狡猾笔法”,则批者亦即作者便成了自写自夸,人格低下,显可见之。只从一部《红楼梦》中所流露出的精神思想来看,“空”念驻于心,溢于言的作者怎肯自掌其嘴。而那种”接蓠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的高傲洒脱,狂放不羁的文人形象也不断不容许自己行此不堪之举。此说最大的根据“作者作书时的心里,旁人怎得知”(俞平伯语),无疑是把脂砚斋当作普通的阅评者,忽略了他与曹雪芹之间的亲密关系。“史湘云说”。周汝昌先生从脂批中挑出若干条类似女子语气的批语,遂认定脂砚斋是女性。如庚辰本第二时六回一条行批:“玉兄若见此批,必云‘老货,他处处不放松我,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黛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一笑。”同回宝玉一句“多情小姐同鸳帐”惹恼黛玉,其旁行批云:“我也要恼”。周先生认为“断呼非女性不合”,“又是个女子声口”。事实上,曹雪芹创作过程中,就无不设身处地为书中人物立言行事,是女子则拟女子“声口”,是小人则仿小人语气,是粗人又没村粗之言,林林总总,不一而拘。批书实质上无异于著书,同样需要投身书境,将自己相关情绪感受逐一批泄,至会心得意处,己口不足慨叹,便惜他人,从又一角度立场以求淋漓。同时,周先生以甲戌本第二回的一条行批“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作据,以为“脂砚斋不在宁荣诸人数中”,但定是书中一重要角色。由此进一步推定史湘云最为适合。“叔父说”。此说所据主要有二。其一,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记:“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叙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书删改至五次......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之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易其名曰《红楼梦》”,又“闻其所谓‘宝玉’者,当系指其叔辈其人,非自己写照也。”两句皆从“闻”字开头,应是引用当时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并非从他舅父明义,明琳处听来,所以作不得确证。这种“闻”更曾一度引起人们对曹雪芹关于《红楼梦》著作权的怀疑,其谬可见(富察明义本可能与曹雪芹交好,有《题红楼梦》诗二十首,诗前注:“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年华之盛......余见其抄本焉”,他不可能传裕瑞“不为何人之笔”语)。裕瑞自言:“雪芹二字,想系其字与号耳,其名不得知。曹姓,汉军人,亦不知其隶何旗”,对曹雪芹如此不了解,我们怎么能听其“闻”语而信之呢?甚至连“前辈姻戚中有与之(曹雪芹)交好者”这种事也要前加一“闻”字方敢出口,岂不可笑?其二,庚辰本第十八回:“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脂批:“批书人领至此教,故批至此,竟放声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据此:脂砚斋呼无春为先姊,而元春形象又是以曹雪芹当王妃的姑姑为原型,这样推算,脂砚斋当然该是曹雪芹的叔辈了。“堂兄弟说”。脂砚斋和曹雪芹是兄弟辈。靖本第二十二回有一条畸笏叟批语:“前批知者聊聊 ,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批语中并称曹雪芹,脂砚斋为“诸子”,而自称“朽物”就语气看,曹脂似是同辈,畸笏叟年辈均长于二人。甲戌本第三回;“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畸作批曰:“余久不作是语,见此语未免一醒。”这里畸笏叟自比贾赦,更可证明其为自比贾宝玉的脂砚斋的长辈。甲戌本第二回:“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脂批:“‘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按脂砚斋称呼“先生”之恭敬,“先生”当为长辈,或者就是畸笏叟。曹寅自号“西堂扫花行者”,他这一支对“西”字极其敏感。后人作书,自然避忌。此时作批时间最早已是甲戌年(1754),上面三条批语中,无论“先生”还是畸笏叟,都不会是曹寅本人或其兄弟,而只能是曹寅子侄中人。脂砚斋也就理所当然是曹寅孙辈,从而平辈于曹雪芹。 另外,单就脂批来看,脂砚斋和曹雪芹为同一辈的兄弟似更合于情理。甲戌本第一回一条脂批:“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一芹一脂”并称,可以想像,他们之间的关系应为平辈兄弟合适。《红楼梦》研究之进入对《红楼梦》早期钞本的研究,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事。一九二○年,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的时候,所用《红楼梦》引文,皆取戚蓼生序本而舍程高木活字本,于此可见,鲁迅当时已重钞本而轻程高本。一九二七年,胡适购得“甲戌本”,翌年二月,发表《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文。此为红学史上研究《红楼梦》钞本的第一篇专论,也是《红楼梦》钞本研究的开始。于此前后,《红楼梦》的钞本陆续有所发现,至今已得以下十二种。(以其发现之先后为序): 一、戚蓼生序《石头记》简称戚序本,八十回,一九一二年上海有正书局石印,其底本前四十回已发现,今藏上海图书馆。 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简称甲戌本,残存十六回,一九二七年胡适收藏,原为大兴刘铨福藏。此本现存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 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已卯本)简称已卯本,残存三十八回,后又得三回又两个半回,现共有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原为董康所藏,后归陶洙,现由北京图书馆入藏。新发现的三回又两个半回,则仍由原发现单位历史博物馆收藏。 四、《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简称庚辰本,七十八回,一九三二年由徐星曙购得,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五、戚蓼生序《石头记》(南京图书馆藏本)简称戚宁本,八十回,南京图书馆旧藏。 六、梦觉主人序《红楼梦》简称甲辰本,八十回,一九五三年发现于山西,现藏北京图书馆。 七、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简称梦稿本,一百二十回,一九五九年春发现,现藏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 八、蒙古王府藏《石头记》简称蒙府本,原八十回,钞配成一百二十回,一九六○年发现,现藏北京图书馆。 九、舒元炜序《红楼梦》简称舒序本,残存四十回,吴晓铃旧藏,朱南铣有影钞本,藏北京图书馆。 十、郑振铎藏钞本《红楼梦》简称郑藏本,残存二十三、二十四两回,郑振铎旧藏,现藏北京图书馆。 十一、杨州靖氏藏钞本《石头记》简称靖藏本,八十回,靖应鹍旧藏,已佚。 十二、列宁格勒东方学研究所藏钞本《石头记》简称列藏本,八十回,缺五、六两回,实存七十八回,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旧藏。又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萃文书屋木活字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世称程甲本者,其底本亦系脂本系统之早期钞本,合此,则《红楼梦》不同之早期钞本,实已可算得十三种。除靖本已佚,只存脂批遗蜕外,其余十二种,或则吉光片羽,或则赵氏完璧,要皆为研究《红楼梦》钞本之珍贵资料,不可或缺者。红楼梦的版本1、甲戌本 甲戌本又称脂残本,脂铨本。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见于各册首回首页首行。因第1回第8页楔子正文中“出则既名,且看石上是何故事”句上,比他本多出“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15字,指明所据底本年代,故名甲戌本。甲戌年,是乾隆19年(1754)。存十六回。即1至8回、13至16回、25至28回。第4回回末缺下半叶,第13回上半叶缺左下角。四回一册,共四册。每半叶12行,行18字。 甲戌本是现存各抄本中最珍贵的一种,最接近曹雪芹原稿的本来面貌。此本祖本可能是脂砚斋的编辑本。理由是每页版心下部都有脂砚斋的署名,有些地方虚以待补,如若干回的回前诗,仅有“诗曰”空悬。林黛玉眉目描写尚未成文,其下半句以朱笔空围。底本无拼凑现象,正文很少修改,有部份批语系从另本移录。 此本第1回有畸笏叟丁亥春的行侧朱批,墨抄总评也有作于丁亥者,说明抄录时间在乾隆23年丁亥(1769)之后。 第1回第1页第1行顶格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2行“凡例”二字,第3行起凡例五则,末题诗一首。陈毓罴认为这一段是脂批,正文当从“列位看官”起。其中第一至四则及题诗,共414字,为此本独有。第五则“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后来本子仅存此段作为引言,与正文混同,遂成了正文开始。凡例之末诗前横书“诗曰”二字,脂系钞本题诗多这种格式,下七律一首:“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尾联“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脍炙人口,为论红著作所常引用。 第1回第4页下第1行“丰神迥异”句下至第5页上末行“大展幻术,将”句之间,较他本多出一段文字,恰好两页,400余字。又第5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与警幻之妹兼美成亲的一段情节,与各本也不同。 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批、回前回后批多种,无署名及日期。其中朱墨抄录双行批是此本一大特色。有九回无批。此本独出的批语都在第6、第8回。所存各回脂批远多于其他脂本,尤有一些重要批语为他本所无。如第1回“满纸荒唐言”诗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这条批语是持曹雪芹卒于壬午年(1763)论者的首要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此本不避康熙帝的“玄”字讳。 书中有刘铨福几条跋,又有其友濮文暹、濮文昶兄弟跋。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在其上亦有批跋。纸黄脆,已经一次装裱。第13回首页缺去小半角,衬纸与原书接缝处,钤有“刘铨福子重印”章。 甲戌本原为清朝大兴刘位坦得于京中打鼓担中,传其子刘铨福。内有刘铨福在同治2年(1863)、同治7年(1868)所作的跋,极有见地。另有刘铨福的友人绵州孙桐生(署“左绵痴道人”)批语30余条。之后流传不详,1927年夏此本出现于上海,为刚刚归国的胡适先生重价购得,是为首次发现的传抄残本。胡适根据上述第1回中文字称此本为甲戌本,开以干支年份定名红楼梦各钞本之先河,并且认为甲戌本“为世间最古又最可宝贵的红楼梦写本”,所以适之先生视此本为平生秘本,向不轻易示人。1948年12月16日胡适南下,临行匆忙,一生藏书俱皆抛下(由北大图书馆收得),只随身带走了这一十六回的甲戌本和他另藏的一部程乙本。1962年胡适去世后,将此本寄藏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现已被上海博物馆购藏。 1961年5月,胡适将此本交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该影印版为朱墨两色套印,附胡适的“影印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缘起”及跋,印数500部。次年6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该版朱墨套印翻印出版,两种:甲。线装一函两册,保留胡适的序和跋;乙。依原大四册,去尽胡适手迹,附有俞平伯先生的后记及红楼梦年表,大陆发行。1973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据62年版重印,删去后记,线装四册;1975年5月出平装一册。1985年9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据台湾商务版。 2、己卯本 又称脂怡本,脂馆本。题石头记,见于封面。每回卷端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字样。 第2册总目书名下注云“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第3册总目书名下复注云“己卯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是乾隆24年(1759)。 存四十回。即1至20回、31至40回、61至70回(内第60四、67两回原缺,系后人武裕庵据程高系统本抄配)。其中第1册总目缺,第1回开始缺三页半,10回末缺一页半,70回末缺一又四分之一页。十回一册,共四册,每半叶10行,行25或30字不等。另有残卷1册,存三个整回又两个半回。即第55后半回、586至58回及59回前半回。 此本第34回末题“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终”,为脂本石头记第一个出现“红楼梦”标名的本子。如果不是后世藏书家所加,则说明曹雪芹生前一度使用过“红楼梦”为书名。 此本与庚辰本有共同的祖本,两本有大量共同的特点。第17、18回尚未分开,共享一个回目,第19回无回目,第64及67回原缺,此与庚辰本同。此本讹夺字较少,文字有多于庚辰本的地方,语意较庚辰本确切。尤其以前五回文字差异较大。底本可能早于庚辰本,公认与庚辰本渊源极深,为庚辰本同祖之本。此本中64及67两回系据另一种钞本抄配,文字与程高本系统相同,见第67回末注云“石头记第六十七回终。按乾隆年间钞本武裕庵补抄”。 此本无复杂的眉批侧批,面貌干净。批语绝大多数在正文内双行书写,计717条,除多一条单字批外,与庚辰本全同。第11回之前无夹批,只有12处写在正文右侧,见于第6回和第10回。这些侧批为别本所无。 所用乾隆竹纸,薄而稍粗,有罗纹,土黄色,颜色深暗。周边褐色,多磨损。夹条比书纸黄暗。朱笔校补文字新旧之分明显,红者时深,紫者时浅。夹条批语朱色颇鲜。 此本中夹有6张笺条,补此书批注不足。第一张为第1回正文“昌明隆盛之邦”批注“伏长安大都”;第二张为第4回“护官符小注”;第三张为第5回题诗一首;第四张为第6回题诗一首;第五张为第2回前指示将总批低两格抄;第六张为第19回一条批注,连所属正文,另纸记在回前。 此本正文始自“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陶洙抄补了前三页半。此本曾由陶洙于丁亥年(1947)、己丑年(1949)据甲戌本和庚辰本份别用朱蓝二笔校过,有校记二则。 己卯本正文避国讳“玄”和“禛”,避两代怡亲王胤祥和弘晓的名讳“祥”和“晓”。据此判定为清代怡亲王弘晓府中的原钞本。怡府是有清一代名闻海内的藏书大家,世代相传百余年。宋元精刻,迭床盈架,且多完帙孤品。弘晓之父怡亲王胤祥为康熙第13子,曹家与之关系非浅,故所据底本可能就出自曹家。此本约于上世纪20年代末三30年代初为名藏书家董康所得,董在抗战中当了汉奸,抗战胜利后瘐死狱中。此本归其友陶洙所有。后来陶洙将书让与北京图书馆。现藏国家图书馆。 已卯本残卷 另有残卷一册,1959年冬出现在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购得。现藏于此馆。 存三个整回又两个半回。即第55后半回、56至58回以及59回前半回。共余52页,装订为一册。行款格式同己卯本,且和己卯本一样,避“祥”字和 “晓” 字讳。据此判定此当为已卯本的失散部份。然此本一体墨色,并无朱批。 该残卷仅有夹批30条,与庚辰本这部份内容的批语类型和条数一致,其中11条小有出入。 3、庚辰本 又称脂京本。题石头记,见于封面。各册卷首标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每回卷端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字样。第5至8册封面书名下注云“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故名庚辰本。庚辰年,是乾隆25年(1760)。 存七十八回。即1至80回,底本原缺第64及67回两回。第68回脱去约600余字,估计失去一页。十回一册,共8册,每半叶10行,行30字。此本第17与18回尚未分开,共享一个回目,第19回无回目,第64及67回原缺,此同己卯本。另,此本无第80回回目。回目双行并列,唯此本与郑藏本如此,诸本皆是单行直书。 此本底本年代相当早,面貌最为完整,文字比较可信。应该是曹雪芹生前最后的一个本子。保存曹雪芹原文及脂砚斋批语最多,脂批中署年月名号的几乎都存在于此本。 此本第22回末惜春谜后缺文,并记曰“此后破失,俟再补。”另页写明“暂记宝钗制谜云:朝罢谁携两袖香。……”“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等文字。后人续补了宝玉及宝钗两首谜诗,就将此谜错改属了黛玉。第75回缺中秋诗,回前单页记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第十九回“小书房名”下空五字,“想那里自然”下空大半行。这些残缺可用以鉴定他本后人补缀之处。 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夹批及回前回后批多种。批语之多为各本之最,总计2000余条,包括了己卯本双行夹批的全部(除一条单字批外)。其中有一批非常重要的批语,如第20回朱笔眉批

204 评论

青烟缭绕

每天多摄入66克果蔬 糖尿病患病风险就会降低25%。新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糖尿病病人防止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便秘等有一定好处,所以糖尿病人不要一概排斥水果。倡导新鲜水果摄入方面,为现有膳食指南提供科学依据,对进一步改善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81 评论

相关问答

  •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等待

    摘    要: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患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表现及结局。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

    miss无敌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科技人才期刊网

    不是,只是一个咨询公司的网站.证书在ETTIC上根本查不到.这个是人力资源部和社保局的官方查询网站,只有这个上面能查到的证书才有权威性.

    美丽心情day00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报社500-999位员工。中国科学报社成立于1959年1月,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唯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新闻媒体单位,具有主办报纸和期刊的特许

    红枫叶马大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科学报温才妃

    日常预防糖尿病,在饮食上,我们需要关注以下这些问题:1、控制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脂肪的超量很容易导致肥胖,所以摄入脂肪和胆固醇类食物一定要慎重。日常要减少荤油和肥

    张凉凉2779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终审

    关于他汀致骨关节疼的临床报道极少,国外有一篇,国内有一篇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报告的 温州医科大学报道的病例中, 仔细分析以下因素后可认为

    框框拆拆远行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