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缇紫mariposa
1.病毒感染占传染病的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而且大部分为急性感染;2.并且当前没有有效地治疗方法;3.病毒学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有力工具;4.病毒的持续性发展造成免疫抑制。提到病毒,也许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熊猫烧香、灰鸽子....哈哈,大家肯定注意到了,我说的是计算机病毒,他们当然不会感染到人体,我今天要说的是生物学上的病毒比如流感病毒,HIV、乙肝病毒。不管是计算机病毒还是生物病毒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喜欢搞破坏,计算机病毒会弄得你的电脑信息泄露、死机甚至崩溃。而生物病毒他们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比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天花病毒,这种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气中以惊人的速度传播,每4名病人当中便有一人死亡,而剩余的3人却要留下丑陋的痘痕天花,18世纪,欧洲蔓延天花,死亡人数曾高达1亿5千万人以上。甚至更多。病毒的厉害可见一斑。 由于病毒是目前已知结构最为简单的生命单位,基于它在细胞外的相对简单性和细胞内的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的突出特点,由此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复制、信息传递、突变以及其它分子生物学问题的理想对象。自从1953年DNA的双螺旋结构理论建立以来,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得病毒学的研究步入分子病毒学的发展时期.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研究,其结果不仅促进了病毒学的研究,反过来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说明病毒学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性。 一、腺病毒载体 腺病毒载体是全世界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实验室广泛使用的一种病毒载体,腺病毒具有易感性、致病力低、宿主范围广、稳定性好、易进行重组DNA操作、病毒滴度高、易于浓缩和贮存以及介导基因转移效率高、能容纳较大基因片段等优点。因而腺病毒载体在疫苗制备,外源基因表达,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等方面被广泛研究和应用,被认为是基因治疗最有前途的病毒载体之一。 腺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广泛存在,是迄今在形态结构、基因组成和复制机理等生物学特性方面研究得最为详尽的病毒之一。腺病毒无囊膜,直径80~110 nm,呈二十面体对称,线状的双股DNA与核心蛋白形成直径60~65 nm的髓芯,被包裹于衣壳内。 二、逆转录酶 又称 R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是以 RNA 为模板合成DNA的酶。这种酶是 1970 年美国科学家特明 (H. M. Temin) 和巴尔的摩 (D. Baltimore) 分别于动物致癌 RNA 病毒中发现,他们并因此获得 1975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病毒逆转录酶含 Zn2+,以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从 5’- 到 3’- 合成 DNA,反应需要引物。这个酶在许多方面与 DNA 聚合酶相似。艾滋病毒也是一种反转录病毒。有的逆转录酶已提纯,可作为合成某些特定 RNA 的互补 DNA 的工具酶,也可用于 DNA 的序列分析和克隆重组 DNA。 三、M13噬菌体与DNA测序 M13噬菌体是一种丝状噬菌体,内有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长6407个核苷酸,含DNA复制和噬菌体增殖所需的遗传信息。 M13改造的载体可以作为质粒载体使用,如 M13mp18/19,M13含有单链环状DNA。M13mp是野生型经修饰而成的,复制型(RF)为双链环状DNA,可作为克隆载体,常用于双脱氧测序,含有部分LacZ基因,在LacZ基因上含有多隆位点。M13mp18与M13mp19的多克隆位点含有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但方向相反。 M13mp18/19也可以包装成噬菌体制作单链DNA模板用于DNA测序,是PCR技术建立之前的主要测序手段,Sanger用此材料建立的测序方法获诺贝尔奖。 四、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是全世界范围内各实验室广泛使用另一种真核表达载体。昆虫杆状病毒是最大的环状单一双链DNA 病毒,其基因组在90~230 kb 之间,具有编码上百种蛋白质的能力。该病毒基因组可在昆虫细胞核内进行复制和转录,其巨大的DNA复制后组装在杆状的核衣壳内。由于昆虫杆状病毒DNA 具有大量的非复制必需区,能容许基因缺失或替换,能容纳大片段外源DNA 的插入和表达,且表达的蛋白具有翻译后修饰。 五、病毒疫苗 分子病毒学在理论上的迅速发展,给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实践带来了新的突破。如果说,由受染动物组织制备的病毒疫苗为第一代产品;由受染组织培养细胞制备的为第二代;那么,采用DNA重组技术生产的病毒疫苗则为第三代。采用病毒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病毒疫苗,对预防病毒性疾病将做出重大的贡献。如每个人小时候都注射接种的乙肝病毒疫苗。 病毒学对分子生物学的贡献远不只此,从历届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就可以看出来,比如:1966年. 劳斯(美国人)发现肿瘤诱导病毒(VIT);.哈金斯(美国人)发现内分泌对于癌的干扰作用 1969年德尔布吕克(德国细菌遗传学家)、赫尔希(美国遗传学家)、卢里亚(S美国微生物学家)发现了病毒的复制和遗传结构复制机制和遗传结构; 1975年关于肿瘤病毒(TV)和细胞遗传之间的相互作用 1989年.毕晓普、.瓦慕斯(美国人)发现了动物肿瘤病毒(ATV)的致癌基因源出于细胞基因,即所谓原癌基因 2008 年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因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HPV)引发子宫颈癌、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总之,病毒学对现代分子生物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尤其是在这个时代,病毒说来就来,非典、禽流感、甲流这些闹的人心惶惶的恐怖名字面前,分子病毒学的研究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病毒、防御和抵抗病毒的侵袭、拿病毒为我们所用。(二)病毒的危害与防治摘要:1.病毒感染占传染病的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而且大部分为急性感染;2.并且当前没有有效地治疗方法;3.病毒学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的有力工具;4.病毒的持续性发展造成免疫抑制。谈到历史上或现在一直使人感到恐慌的天花、鼠疫、艾滋病、禽流感等等骇人听闻的疾病,我们都会想到---病毒---一个让人不寒而粟的名字,总是与疾病和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病毒能侵入人体,在寄主细胞内快速繁殖,使寄主细胞破裂死亡,再继续感染其他细胞体,其感染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有些很难在机体内彻底被消灭,这也是某些病毒性疾病的可怕之处。
肥猫啃鱼头
2020年五月柳叶刀发布了陈薇团队新冠疫苗试验结果柳叶刀是这一研究成果来自中国科学家。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团队研发了前述Ad5新冠疫苗,并率先开展了I期和II期临床试验。接种后第14天,快速、特异的T细胞应答达到峰值,接种后第28天,产生中和抗体的体液免疫反应达到峰值。22日中午,柳叶刀方面向澎湃新闻证实,该期刊已确认接受了陈薇院士领衔团队关于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的研究论文,走的是快速评审通道,正在进一步处理中,处理完就在线online发表。22日21时许,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Lancet在线发表前述研究论文。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陈薇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教授王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凤才。有效的疫苗被视为控制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长效解决方案。目前,全球有超过100种新冠候选疫苗正在研发中。3月16日至3月27日,陈薇领衔团队的研究人员从195人中筛选出108名志愿者,进行I期临床试验。这是该类型的新冠疫苗首次在人体中进行测试。受试者51%为男性,49%为女性,平均年龄岁。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36人。其中,低剂量组注射毫升疫苗,其中含5X10X10个经过改造的病毒颗粒,中剂量组注射1毫升疫苗。高剂量组注射毫升疫苗。Ad5新冠疫苗是使用弱化的普通感冒病毒—复制缺陷型的Ad5腺病毒作为载体,生产出的一种经过改造的病毒颗粒。作为疫苗,它们仍然是一个个腺病毒颗粒,但因为基因被删改而造成的缺陷,它们无法复制,无法肆虐。它们仍然很容易感染人体细胞,但无法引起疾病。它们的基因中还夹带了新冠病毒的一段基因—刺突基因spik。因此,该病毒颗粒成了运载火箭,刺突基因成了搭载其中、要发射的卫星。志愿者手臂被注射一针前述新冠疫苗时,经过改造的腺病毒颗粒进入人体,感染细胞,并将刺突基因传递给细胞。然后,该细胞产生刺突蛋白,后者到达淋巴结。淋巴结因此会产生抗体—识别刺突蛋白并与新冠病毒抗争的抗体。论文称,接种前述疫苗后的7天内,低剂量组的30人83%中剂量组的30人83%高剂量组的27人75%出现了至少一种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超过一半54%,58/108的疫苗接种者在注射部位出现轻度疼痛、发烧(46%,50/108疲劳44%,47/108,头痛39%,42/108和肌肉疼痛17%,18/108。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在所有剂量下均具有良好耐受性,在接种后28天内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理想的疫苗能触发人体内两种免疫反应:产生中和抗体的体液免疫反应,以及T细胞应答。研究人员定期检测受试者血样中的成分,来测定疫苗引发免疫反应的强度水平。前述论文显示,接种疫苗后14天内,各剂量组的受试者体内都触发了一定水平的免疫反应,产生了结合抗体。其具体比例是:低剂量组16/36,44%。中等剂量为18/36,50%,高剂量为22/36,61%,一些受试者体内产生了可检测水平的中和抗体,该疫苗还在大多数志愿者体内触发了T细胞应答。接种疫苗28天后,大多数受试者体内出现T细胞应答,或可检测水平的中和抗体。其具体比例是,低剂量组28/36,78%,研究人员还发现,受试者体内如果预先存对腺病毒Ad5的免疫那么该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能会弱化,比如免疫反应的峰值水平降低、免疫反应的持续性缩短。据我们所知,这是Ad5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首次人体试验FIH的首个研究报告。该论文写道。在柳叶刀方面向澎湃新闻提供的资料中,陈薇表示,这些临床试验结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些结果表明,单剂量的Ad5-nCoV新冠疫苗可以在14天内让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这让该疫苗有潜力被进一步研究,开发。陈薇同时表示,应谨慎解释这些试验结果。研发新冠疫苗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即使该疫苗有能力触发前述免疫反应,也不一定意味着这种疫苗能帮助人们抵御新冠病毒。前述临床试验结果,展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但距离疫苗上市,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研究人员也注意到,前述临床试验仅有108名志愿者参与,且试验时间较短,同时缺乏随机对照,因此,在发现不良反应事件,或发现疫苗的保护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一项有500名志愿者参与的、随机、双盲、对照的II期临床试验正在武汉进行中,以观察前述I期临床试验结果是否能够复制,以及接种后6个月内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事件。60岁以上人群也首次作为受试者参与其中。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3月16日,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当日20时18分,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一期临床试验108名志愿者,二期临床试验508名志愿者。首批108名志愿者自3月16日起陆续接种疫苗。随后,他们被安排住进武汉特勤疗养中心集中隔离观察。3月31日起,首批志愿者陆续结束集中隔离观察,回到家中。这些志愿者在接种疫苗后的第28天,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血液样本采集。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前述疫苗的二期临床试验于4月12日启动,是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4月25日,陈薇院士在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直播活动上介绍,自中国向WHO分享了科学家分离的基因病毒序列开始,她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开始进行疫苗研究。3月16日,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一期临床获得正式批准,并于当日为第一名志愿者进行了注射。之后疫苗研发进展比较顺利,在7天和14天的安全性均得到统计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前述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致命的弱点就是传播的速度非常的快,而且潜伏期也非常的长,并且也存在着很大的变异的可能性。
从建立传染病社会医疗保险起步摘要:本文根据发展经济学中的社会保障理论,借鉴印度非正规经济部门医疗保险制度创新的经验,论证在中国大陆建立普及性传染病社会医疗保险制
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所有的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计算机带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安全问题。下面是
关于珍惜的议论文5篇范文 人,往往如此,得到的东西不懂珍惜,一旦失去才知其珍贵。于是,漫漫人生,有多少人这样唱叹:覆水难收,后悔莫及。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某些大成市中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1]. 早期诊断与治疗,早期发现复发与转移,对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