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7

北京青年123
首页 > 学术期刊 > 哪些经济管理期刊刊登海啸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婷婷1029

已采纳

一、题目在通常仅有2000~5000字的期刊论文中,不超过20个字的题目首先映入期刊审稿者、读者、职称评价领导的眼睛。根据我的经验,题目要抓住几个原则:大视角、小切口、老资格、新观点等几个要点。1、大视角:选择的题目应该是着眼于当前国内外最为紧要的前沿研究领域,而不是拘泥于一个冷门领域或研究价值不高的课题范围内,否则在本就文字不多的期刊论文中,极易由于缺乏资料、数据、课题而无法深入操作,即使凭着把铁棒子磨成掏耳勺的精神写了出来,也会由于视角过小、研究价值低而导致在评职称的时候被“隐形扣分”。比如:打破了以往企业“金字塔”型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其具有高活力、高工作积极性、高效率的特点,也是当前企业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领域,视角宽广,涉及经济管理的方方面面,资料、数据甚多;而另一个领域公司制对企业活力的刺激作用,则是一个老生常谈,视角狭窄,资料、数据不足,现实意义不大。故在选题时,选择前者更宜。2、小切口:文章研究的题目切入点宜小不宜大。题目过大,如动辄战略、均衡等,看似宏大,但实则内容过多,包括万象,在字数不多的期刊论文中,实际上如果面面俱到则会变成“样样通样样松”的大而不专。故文章不能一味求大,一篇论文也不可能解决作者所在岗位所有的问题。比如:某铁路行业会计针对当前铁路私有化的趋势,要写一篇职称论文,他选题为“浅析企业税务重组”则切口较大,但如果他按照切入的顺序,即行业、类别、课题、研究程度的顺序,则可选为:行业——铁路类别——企业课题——重组税收研究程度——筹划这样题目便成了:铁路企业重组税收筹划,言简意赅,切口小而研究意义大。总结起来就是:要精美的纯味小配菜,不要乱炖怪味大杂烩。3、老资格:所谓“老资格”,指的是在题目选定过程中,尽量不要采用诸如“浅析”、“浅论”、“概论”、“概述”、“简评”、“思考”等语气不强的语言,而要在题目中用“斩钉截铁”的语气,直接命中论文课题的核心。正所谓“越是有经验则越是喜欢一击中地”。比如:对江苏省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体系完善的思考,该题目有“思考”,表示仅仅是一种建议性的、不确定的论文,审稿编辑和读者在看到之后,留给他们的印象是作者自信心不足、研究不深,故学术意义不大,他们会带着这种心理去看全文,在这种消极的暗示作用下,审稿通过和得到好评的可能性可想而知。故该题目改为:江苏省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体系完善的三种方案,则更能显示出作者的“老资格”。4、新观点:顾名思义,“新观点”就是要体现出作者所在行业、专业研究的新思路、新解决方法、新看法,而不是跟着前人亦步亦趋、人云亦云。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哪怕错误的新观点所带来的冲击效应,都远远强于正确的老生常谈。故在确定职称论文的题目时,尽可能体现出“新”的特色。比如:要写一篇针对中石化绩效考核的职称论文,但已有不少文章,老生常谈的探讨中石化绩效考评的意义和流程,如作者跟从则很难通过审稿编辑。但如果以新的观点和新的做法,融入该研究题目,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基于BSC和KPI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以中石化苏州分公司为例”,该题目便较符合“新观点”的特点,让审稿者和读者有眼前一亮的功效。期刊论文题目的另一个选题原则,便是切记纯理论的题目。纯理论题目,无论是会计电算化,还是胰腺分泌物控制,或是紧急心理干预,还是铁矿勘探时磁场的特征,都需要有数据和实例支撑,期刊论文是一个人工作经验、学术功底的体现,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作者晋级职称的可能,纯理论的题目,一看就不够深刻,不够专业,工作经验不足。所以,只有理论结合实际的题目,才能既表示出理论功底又展现出实际工作的经验来。好了,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关于职称论文的整体结构、关键字、内容选择、撰写顺序、抄袭率的解决、材料搜集与选择、各种不同专业职称论文的写法(如医学、护理学、教育学、建筑工程、电气、心理学、经济类、管理类、社科类),我们六个将在本帖依次更新。下次预告:如何解决期刊论文关键字和整体论文结构的问题。估计可能是心理学硕士小李来分享交流。祝大家顺利评定晋级职称!二、关键词、摘要大家好,今天由我来和大家分享交流写作经验。按惯例先自我介绍一番:我是六人写作小组的成员文学博士小韦,在校博士研究生,硕士学历,英语六级,计算机国家三级,教师证,中级英语翻译,现在主要为出版社和导师编辑、校对中等职业教育教科书,兼职为一家石油类国企做秘书。关键词、摘要,看似简短,但要完全写好,还是要费一番周折的。在我看来,职称论文的关键字和摘要,要抓住专、精、简、整四个字,摘要字数在200字以内为宜,而关键词在3~5个为宜。具体如下:1、摘要:有人说摘要是研究的背景,还有人说摘要是对文章的概括。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困难。我的经验是,用“三分法”去写摘要为宜。即“过去”、“现在”、“将来”。例如我曾经为厦门航空公司的一位空乘领班写过的一篇发表在某民航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空乘语言服务的进阶技巧》,这篇文章的摘要便执行了“三分法”:首先,“过去”民航空乘语言服务现状如何,结果导致“现在”出现了服务质量堪忧情况,开展进阶技巧的培训,可以有效的解决“未来”空乘语言服务的质量。这么写的话,用对过去、现在、将来的三分叙述,既阐述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又对目前论文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预期目标,写作动机明确,研究内容充分,无赘述和罗嗦语言。此外要注意,摘要中不要出现公式、定理、图标、表格、引用文献的具体出处和编号等,否则摘要将会演变成一个目录一样的内容简介,切记!PS:我早期写论文时,曾经犯过一次这个错误,把一个定理放在摘要里,结果被投稿编辑一下退稿,哭……2、关键词关键词就是摘要下面那几个名词,它们都是从全文中提取的。主要的功能是方便读者和职称评定者检索。网上有不少人已经将关键词的提取写法写烂了,在我看来都是浮云,实际上,关键词的写法并不困难。我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个方法:各取法。各取法,就是在职称论文的标题、各个章节中,各自提取出最为重要的一个词,这个词实际上就是该部分要主要说明的东东。例如:《李鸿章对中国近代铁路的贡献》这篇历史类核心期刊文章中,分三大部分:修建铁路的背景、修建铁路的过程(两次论战)、修建铁路的意义(政治、经济、文化)。如何提取关键词?用上面的方法就是找出各个部分要说明的一个最重要的词,如有重复则只记一个。修建铁路的背景部分的关键词:李鸿章,铁路,西方列强。修建铁路的过程部分的关键词:李鸿章,铁路,洋务运动,论战。修建铁路的意义部分的关键词:李鸿章,铁路,现代国家体制,经济流通,文化联系。去掉重复的,共选取3~5个词做关键词,则这篇职称论文的关键词便是:李鸿章,铁路,洋务运动(现代国家体制,经济流通,文化联系,论战都属于洋务运动的一部分举措和实效)。最后要说明的是,关键词要另起一行,在摘要下面单独列出。好了,晚上我还要为导师校正中职新语文教材,今天就说到这里吧。下次预告:如何解决期刊论文整体论文结构。如果我忙可能是杨学妹来写。祝大家顺利评定晋级职称!职、称论文咨、询我头像

103 评论

蛋蛋徐要发疯

经济管理 核心期刊如下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 经济改革与发展(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3 管理世界 4 特区经济 5 经济学动态 6 经济体制改革 7 经济问题探索 8 经济学家 9 经济问题 10 经济纵横 11 经济研究 12 上海经济研究 13 特区理论与实践 14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5 江苏经济探讨 16 湖南经济 17 当代财经 18 经济管理 19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 经济与管理研究 21 南方经济 22 浙江经济 23 中国劳动科学 24 港澳经济 25 宏观经济管理 26 经济评论 27 经济改革 28 改革与理论 29 改革与战略 30 中国工业经济 31 中国房地产 32 物资流通研究 33 城市改革与发展 34 北方经济 35 财经科学 36 财经研究 37 中国物资流通 38 中国经济问题 39 经济经纬

305 评论

已然晕菜

经济与管理学专辑类的核心期刊、CSSICI级别期刊列举如下:

经济与管理综合:《当代经济管理》、《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家》。

企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管理》、《管理评论》。

管理学:《管理世界》。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管理科学》、《宏观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期刊:《经济问题探索》、《管理学报》、《公共管理学报》。

经济学南大核心期刊投稿有哪些推荐?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与管理评论》是山东财经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管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传承创新学术、培养学术队伍、展示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

主要刊发国内外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政策研究成果,探讨新时代经济领域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增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学院主办的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综合经济类学术期刊。跟踪并探索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结合。

设“财政与税收”、“会计与审计”、“西部经济”、“丝绸之路研究”、“金融研究”、“宏观经济”、“秦文化与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三农问题”、“社会保障”、“贸易经济”、“旅游经济”、“法学论坛”等栏目。

《产经评论》是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和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大型产业经济类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从产业经济发展实践出发,追踪理论前沿,传播产业经济学科的创新成果,为国内外学者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经济问题》创刊于1979年,月刊,是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学术期刊。主要设有理论探索、改革与发展、企业经济、农业经济、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世界经济、山西经济、财政与税务等栏目。

《会计研究》杂志创刊于1980年3月,是财政部主管、中国会计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中惟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权威期刊。

内容涵盖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公司治理、审计等多个领域,读者群体主要是国内外具有较好理论基础的会计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

357 评论

李出于蓝

当然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了。

113 评论

海上花的故事

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让我们再次领略到其凸显出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本质、影响及其所应采取全新风险控制对策的重要性。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正面临一个深刻的调整周期,我们面临的将是更持久的金融风险考验,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在牢牢控制本国金融命脉的前提下,通过透明完善的制度安排确保国家金融体系安全。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肩负着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任务。在这种严峻的金融形势下,如何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规避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既是紧迫的现实问题,又是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新问题。本文就人民银行如何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作些初浅的探讨。一、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几个基本理论(一)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个别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就控制金融风险作了制度性安排,前者监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后者监控个别金融风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个别金融风险作一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概念与特征。1、二者的区别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其风险发生是以威胁一个经济体系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达到一定限度后就能转化为金融危机而生成全面性的金融风险。而个别金融风险仅是指由于某项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收入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两者损害性区别在于:前者危害一个经济体系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后者危害单个金融机构的经济主体可能遭到预期收入损失。系统性金融风险通常会危及国家利益和主权信用。这就是其“系统”特征。个别金融风险特征为其仅是涉及参与市场活动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这就是其“个别”特征。(申请 简历 计划)2、二者的联系金融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领域,任何一项金融活动中都蕴含着个别金融风险。这种风险与盈利动机相伴,而且往往成正相关关系。个别金融风险如不及时监控化解,往往会跳跃联发成系统风险,如此次美国华尔街危机、墨西哥新比索货币危机、日本金融泡沫危机、阿尔巴尼亚“金字塔投资”危机、中国内地个别中小金融机构挤兑风潮酿成区域金融危机等。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有些是个别金融风险传递生成的,而有些则是多头传染,系统联发,加倍扩张,连锁反应,形成“蝴蝶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理论1、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理论主要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市场失灵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而“信息经济学理论”既研究对在非完全信息(imperfectinformation)条件下的经济分析,还研究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information)条件下的经济分析。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是应用性信息经济学。用该原理分析,可以知道,在金融市场上一切金融活动,包括借贷双方的契约性金融活动,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其结果往往是作为金融机构的市场经济主体掌握信息不充分而遭受损失,即信息资源缺损导致信贷资源缺损,信贷机构失效。这是因为在公共信用环境不完善情况下,金融机构不可能耗时耗费资金去追逐每一个客户的完全信息。同理,金融机构不能充分占有政府、市场、内部控制人和“风险经济人”(暂时道德缺失的有限理性经济人称谓)的信息,就有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者个别金融风险。 (演讲 总结 心得)2、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规则理论(即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经济规则,也就是通常所谓的产权。按照阿尔钦的定义,产权是“一个社会强制实施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力”。它是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受损以及在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原则。因此,要对产权中的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看是否完整,即权利所有者对他拥有的权利有否排他的使用权、收入的独享权和自由的转让权,如有,即为完整。虽然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但作为监工的行长、经理基本上仍不能取得“剩余追索权假说”理论所昭示的“剩余索取者”的报酬,团队的金融活动质量和数量得不到有效的测量和帕累托改进,即便存在潜在的系统金融风险威胁,也没有资源给“剩余索取者”以激励其极大地调动潜能、管理资源和智能控险与化险从而完成理论上的“监工”职责。3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分利联盟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分利联盟理论,说明了导致国家兴衰关键在于“分利联盟”(distributional coalitions)。这讲的是由一批希望集体行动来增加自身收人的份额而不惜伤害社会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组织。这类分利联盟的建立,在于消除了“选择性刺激”和“人类控制”的方法,克服了形成集体行动的两大障碍;人们普遍怀有“搭便车心理”和理性的无知,如追逐金融机构所谓的集体福利而进行集团性或团队性违法违规。这些在经济金融活动中已成为司空见惯的“正常行为”。分利联盟活动既损害了经济增长,也在相当大程度上累积了系统性金融风险“重症”。(作文)(三)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危害系统性金融风险已呈高度复杂化趋势,诱导性因素多,不确定因素高,涉及面宽,如涉及金融市场、工具、衍生品、机构、利率、汇率、银行体制、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战略、政府干预方法、金融衍生组合技术(对冲和套期保值)等。其危害性如下(1)影响国家、政府主权信用:(2)影响经济体系的安全;(3)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活的稳定;(4)削弱了社会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5)震撼了经济金融,对后续经济、金融的增长有较大的破坏性作用;(6)影响到一国或一地区金融双边或多边的关系交往;(7)造成大量的失业和破坏持续性就业机会的增加;(8)影响到政府对国家的行政治理;(9)有可能殃及邻国、邻地区、邻行业的安全与经济生活的稳定;(10)损失大量的为控制和吸收系统性金融风险而准备的金融储备资源。系统性金融风险危害巨大,国际社会己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并建立风险监侧评估研究网。面对此次金融风暴,国际社会更是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宏观调控,联手抗险。中国的金融改革进程也把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一项战略问题对待,并通过正在建立的技术、制度等手段来吸收各种内在金融风险要素,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点,防范其危害性的发生。(申请 简历 计划)(四)国际上对待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态度1980-1997年间,经历过金融业严重问题的全球国家有133个,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3/4。其中发生“危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36个国家共41例;发生“严重”问题(即过渡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家共108例。上述这些国家为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所耗费的资金达2500亿美元(2万多亿元人民币)。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所有制转轨国家。金融业潜伏的、累积的、沉重的金融问题最容易造成联发性、多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尤其是因为个别金融风险传递导致齐头并发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随着综合经营、统一监管模式逐步成为国际金融发展的趋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作为中央银行法定职责,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根据《欧共体条约》有关条款,在明显的支付系统发生障碍时,欧洲中央银行有权作为最后贷款人。日本银行法规定:当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内阁令规定的金融业务实体由于偶然的原因遇到意想不到的暂时性资金短缺时,如果当该项短缺不能迅速解决将可能严重阻碍金融机构的业务操作时,则日本银行可以向其提供无担保的贷款,期限由内阁令制定,前提是这一预付对于保证金融机构之间资金的顺利结算是十分必要的;当有必要维持一个有序的金融体系时,包括如果认为金融体系将要发生严重问题的时候,首相和财政部长可以请求日本银行采取必要的维持金融体系秩序的行动,包括提供贷款。根据首相和财政部长的请求,日本银行可以采取必要的维持金融体系的行动,包括在特殊情况下提供贷款。韩国银行法规定:在一个直接威胁到货币和银行业稳定的重大紧急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向某一金融机构提供临时性信贷;由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发生故障或者发生其他事故,导致支付资金短期性不足而对银行处理有关事务造成重大障碍,在此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向金融机构提供临时性信贷。波兰国家银行法规定:波兰国家银行也可以向银行提供再融资,以实施该银行的重整计划。英格兰银行法没有明确规定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责,但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局之间的谅解备忘录指出:英格兰银行在特别情况下,为了限制某些特定机构的问题或者风险波及金融体系的其他部分,英格兰银行将采取官方的金融操作活动。 (演讲 总结 心得)二、人民银行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优势(一)人民银行最后货款人职能决定了其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的核心地位自1995年以来,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其最后贷款人功能实际上也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贷款,用于解决商业银行的临时资金短缺(如清算资金不足);二是向陷人支付危机甚至清偿能力危机的金融机构提供救助性资金,主要用于兑付有问题金融机构对自然人的债务。正是由于人民银行向有问题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的救助性资金,到2001年我国成功地控制了金融机构大量倒闭的局面(这一局面在1998年达到了高峰),遏止了自然人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及信托公司存款的挤提。(二)人民银行负责监管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利于其监测和控制来自于金融市场的金融风险因素人民银行监督管理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一方面可以在第一时间监测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水平,分析流动性不足是个别金融机构的现象还是金融业整体流动性不足现象,从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运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满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化解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于无形;另一方面,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以信用方式融通短期资金的场所,当个别金融机构支付不足不能按期归还拆人资金时,会相应地引发其他金融机构的支付风险。由于人民银行依法拥有对同业拆借市场准入资格的行政许可权,可以通过设定准入标准,防范支付能力不足的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这样,人民银行就能事前控制支付危机(支付危机往往是金融危机的诱因,也是表现方式之一)的蔓延和扩大。(申请 简历 计划)(三)人民银行维护支付、清算体系的正常运行也有利于其监测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水平,及时预警、控制流动性风险虽然支付结算是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一项基本服务功能,支付清算是人民银行为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功能,但是支付结算和支付清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支付结算还是支付清算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重大问题(如:商业银行大规模的压票压单或违反规定退票,人民银行清算系统崩溃等)均会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造成负面影响。人民银行制定支付结算规则、运营清算系统的优势有利于其监测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利用日间透支等手段为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资金。(四)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无法防范和化解席卷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银监会的成立表明我国分业监管格局的真正形成,这无疑会提高我国监管金融机构的专业水平。但在银、证、保三家专业监管机构各自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监管职责的同时,分业经营的坚冰正在逐步打破,必将对分业监管格局下的金融稳定形成挑战。其挑战有二:一是专职监管部门只能对其监管下的各类别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监管,无法顾及金融业的整体风险,也无法对金融市场的风险进行有效监管;二是一旦实施综合经营,三家专职监管部门中的任何一家都难以对不属于其监管范围的金融机构开展与其监管范围内金融机构同类业务实施有效监管,从而会产生对同一品种的金融业务由于由不同类别的金融机构经营而享受不同的监管待遇的问题。而人民银行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风险视野开阔的特点(系统性风险必须导致货币政策实施受阻)决定了其最适合担当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任。 (演讲 总结 心得)一、 人民银行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对策(一)需要巩固一个平台:防化风险的基础设施。从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金融风险较大的背景下,更凸显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为了更好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我们需要构造和强化一个基础平台,即防化风险的基础设施。这里所说的基础设施包括先进的法律法规、清算支付技术、会计审计、市场体系等。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和发行的银行,承担着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是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当然承担者。但中国人民银行并不能完全依靠提供再贷款救活一批金融机构这一手段就能实现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采取各种手段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才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治本之源。《中国人民银行法》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角度,设计了近十个条文,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维护金融稳定可以采取的各种法律手段,人民银行在法律上已初步获得了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尚方宝剑。但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我们除不断推进和完善法制建设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快支付清算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现代化大额支付系统的推广工作,为支付清算系统的稳定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健全银行卡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银行帐户管理系统,确保正常的结算秩序;三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促进金融机构稳定健康发展,不断健全防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制度基础;四是加快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步伐,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以此促进其加强信贷管理,提高核算水平和内控能力。(论文选)(二)建立二种机制:风险的分析监测机制和预警通报机制当前,证券公司可以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通过证券回购或拆借融通资金,保险资金也可以间接入市,今后还要加大证券投资比例,并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渗透交融越来越密不可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其中一方出现风险,单个市场主体自身的风险,都有可能通过债务链的形式,最终连带引起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只有建立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监测机制和预警通报机制,才能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1、建立及时有效的分析监测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必须以掌握全面及时的风险信息为基础,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析监测机制。一是要建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综合分析制度。建立月度或季度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例会制度,或者在现有经济金融运行分析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专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分析内容。当前要重点加强对具有普遍性或全局性的风险隐患的经济与社会因素、信贷投向、跨市场风险、交叉性金融工具风险的监测分析;二是建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统计监测体系。建立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分析。不仅要进一步拓展金融统计的范围,还要健全银行信贷咨询系统的功能,强化其对信贷资金流向和流量的监测分析,为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持。三是建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专题调研制度。根据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和统计监中发展的苗头性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全面系统地揭示其风险状况;四是建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检查机制。人民银行在调研分析和风险监测过程中,发展金融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影响金融稳定时,可以建议监管部门进行检查,人民银行据检查结果对有关问题及其风险状况作出判断;五是建立与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各监管部门及时通报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为人民银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信息基础。(演讲 总结 心得)2、建立灵敏快捷的预警通报机制。人民银行通过对金融风险的监测分析,及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形成预警信号,并将预警信号向外传递通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便期采取措施及时化解,以遏制风险的蔓延。预警信号的对外通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直接对金融机构通报。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苗头问题,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商业银行行长联系会议等途径向商业银行通报,要求其关注风险隐患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并要求其反馈信息;二是向行业协会通报。对于需要商业银行通过强化自律、避免恶性竞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可以向行业协会通报,使行业协会督促采取措施防化风险;三是向金融监管部门通报。对于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参与防范和化解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要通过监管联系会议等途径向金融监管部门通报,建议或要求其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防化风险。(三)把握三个环节:风险的防范、化解和处置人民银行职能转换后,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转变”上。一是由过去注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定转变为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二是由过去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转变为从宏观的角度密切关注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等之间的关联渠道,探究其中的相互影响规律,防范和化解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三是适应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形势,由过去的侧重于立足国内研究金融问题转变为全面考虑国内国际因素对金融的影响,特别是防范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冲击。按照上述要求,人民银行在做好这项工作时需要把握防范、化解和处置三个关键环节。一是防范环节。当前要转变过去的思维方式,集中精力,以宽广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全面、深入研究防范风险的重大问题。比如,怎样实施风险预警,及早诊断风险?怎样建立符合我们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怎样准确识别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银行、证券、保险三者交叉运行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风险防范等等。二是化解环节。化解指的就是通过采取措施,使已经进入市场的金融机构继续运营,免遭退出市场的“命运”。人民银行开展风险的化解工作,不能像过去那样直接针对某一具体的金融机构,而是要找准定位,从宏观的高度,提出化解金融风险的方法策略和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已经存在的风险。三是处置环节。处置指的是救助无望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由于人民银行是最后的贷款人,因此在处置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比如,要协调风险处置中财政工具和货币工具的选择,实施对运用中央银行最终支付手段机构的复查,参与有关机构市场退出的清算,管理人民银行与金融风险处置有关的资产等。 (论文选)(四)理顺四个关系:与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内部职能部门、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一是与政府的关系。多年的监管实践证明,政府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政府责任与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稳定是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因此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是政府的政治责任。其次,在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拥有行政、司法和经济调配权的重要组织,依靠行政资源所带来的权威性和信誉,是平稳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力量。第三,按照目前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地方金融机构风险的工作机制看,地方政府负有重要责任,人民银行防化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必须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通过沟通协调,建立起政府重视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与三家监管委员会的关系。这次监管体制改革以后,形成了“一行三会”的架构。关于人行与“三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职责划分,特别是人行与银监会的职责划分问题,职责不清,必然产生工作的真空或交叉重复,降低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水平,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二是协调合作,无论是从金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看,还是从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看,建立起“一行三会”之间的顺畅、高效协调合作机制非常重要,这是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是人民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虽然人民银行每个部门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但是综合地看,这些工作与防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人民银行内部职能部门之间要搞好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维护金融的稳定。四是与国际相关金融组织或央行机构的关系。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了缩短在工作中的摸索时间,少走弯路,需要认真研究各国央行的做法和经验,并结合实际,吸收借鉴,不断提高我们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尽快使维护金融稳定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申请 简历 计划)

177 评论

相关问答

  • sci经济学期刊有哪些

    sci论文期刊包括以下: 1、北京科技大学学报(MMM英文版)2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2、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4代数集刊(英文版) 3、地球物理学报 6地质

    食品监督所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经济管理期刊国内刊号

    你好!主要有下面几个《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教育类期刊杂志,季刊,十六开本,国内刊号为CN37-14

    id独自等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哪些经济管理期刊刊登海啸论文

    一、题目在通常仅有2000~5000字的期刊论文中,不超过20个字的题目首先映入期刊审稿者、读者、职称评价领导的眼睛。根据我的经验,题目要抓住几个原则:大视角、

    北京青年12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经济学类期刊有哪些

    1、美国经济评论 英文原名《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11年创刊,现为美国经济学界最古老、最受人尊敬的经济学专业期刊之一,也是世界

    家D玫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经济学sci期刊有哪些

    比较著名的有〈〈财经科学〉〉、〈〈财经理论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等等,很多的!

    卉峰呢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