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8

正能量装饰
首页 > 学术期刊 >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樱花落雨

已采纳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全国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试必考的科目之一,它在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学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出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实验教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安排 实验教改

Abstract:This paper *** y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current puter position principle experim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eaching puter organization,and then propose a puter position principle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ideas,and finally summarized.

Key words:experimental teaching;puter organization;experimental arrangement;experiment Reform

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创新设计模式为主要指导思想,将硬体描述语言、先进的EDA开发工具和技术引入实验中,逐步更新传统硬体实验中的陈旧内容、模式及其实验平台,将成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一个发展趋势。改进后的计算机组成实验将实用性、技术的前沿性和实现实验的趣味性很好地结合,对课程的内容有很好的对应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全国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试必考的科目之一,它在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配套实验,属于涉及计算机内部工作机制的硬体类实验。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硬体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验环节才能加深理解,实验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体设计、制造、除错和执行维护等多方面的技能,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及认真、严谨的科研作风。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重点是组成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包括储存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输出系统和连线它们之间的系统汇流排的构成、组织方式和工作原理;该课程的难点是如何掌握以控制流和资料流为主线,将计算机的各大部件联络起来,建立整机概念。所以,该门课的实验教学方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首先教师讲解实验,学生再按照指导书的实验步骤,利用现成实验箱按部就班地进行验证实验,最后教师检查实验资料记录。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求甚解,根本无法直观、形象地描述计算机内部组成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2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针对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作者根据在教学中曾进行过的有效尝试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

我院所用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器材是复旦大学研制的FD-CES多功能计算机实验系统,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汇流排四个部件实验和一个整机实验。以前做实验基本上都属于验证型实验,实验课时,教师先讲一下实验原理,然后学生就按照厂家配备的实验板和实验步骤进行连线和操作,很多学生只是机械的按实验步骤连线和操作,根本不明白每步操作代表什么含义,有什么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运算器、储存器和汇流排实验由原来的验证型实验改成设计型实验。在实验前一周,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对实验原理进行讲解,然后再把实验电路板的线路图影印给学生,让学生事先对整个电路详图有一定的了解,实验时,教师再结合实验板和线路图讲清实验板上各个晶片和讯号的作用,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并完成实验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引入了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发挥现代化的计算机,结合计算机图形技术、网路技术、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将计算机中比较抽象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资料流动的过程和最终结果,更好地掌握整机的概念。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更直观、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这样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3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

实验教学的安排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实验内容,尽量避免过多过杂。内容选择注意举一反三,即以启发思维为主,对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只要能完成预定实验目标即可,不苛求实验过程与步骤的统一。实验教师在实验中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实验前的讲解以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为主,而不需要面面俱到。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去观察、去思考。实验中,则应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同学通过操作行为感受计算机的物理过程。鼓励学生自己修改实验,有时学生对自己设计的实验内容没有把握,一旦经过操作实践后就清楚了。他在实验一起上修改实验步骤,观察修改后的结果,实际上就是了解改动部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种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不是通过说教得来的,而是切身经历的、看到的,学生对它的理解、记忆就要深刻的多。

具体实验具体的实验内容应覆盖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各重要方面:计算器,储存器,时序部件,汇流排和整机实验。型别分为选作和必做。每个实验分属验证型、设计型或综合型。根据以上思考,我们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实验文件的组织等诸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考虑和安排,尝试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编写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现列举几个必做实验内容如下。

实验一:运算器部件实验

***1***实验型别。

设计型实验。

***2***实验目的。

①掌握4位函式发生器74181,先行进位发生器74182,以及多功能8位移位暂存器74198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②掌握16位串/并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3***实验要求。

①用四片4位并行算术逻辑运算单元74181、一片先行进位发生电路74182、两片74198及两片74377等,组装一个组间进位并行/序列可变的16位运算器***每组四位***。

②验证积体电路74181、74198的功能。

③分别测试16位运算器组间序列进位和并行进位情况下的最大进位延迟时间。

实验二:储存部件实验

***1***实验型别。

设计型实验***给定实验方案,自行设计硬体连线和实验步骤***。

***2***实验目的。

①掌握半导体静态RAM6116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②掌握多片储存器的扩充套件技术和片选技术。

***3***实验要求。

①用两片6116***2K×8***构成一个4K×8bit 的RAM。

②测量6116的读/写时间。

实验三:时序电路部件实验

***1***实验型别。

验证型实验。

***2***实验目的。

①增强对计算机时序系统的认识。

②掌握使用中小规模积体电路研制计算机时序电路的方法。

***3***实验要求。

验证一个性能如下的计算机时序电路如下。

①能产生四个机器周期状态:M0,M1,M2,M3。

②每个机器周期状态均含有四个节拍电位:T0,T1,T2,T3。

③每个节拍电位中含有三个完整的时钟脉冲:CP1,CP2,Φ。

实验四:汇流排传输实验

***1***实验型别。

设计型实验。

***2***实验目的。

①通过一个简单的8位汇流排传输线路了解汇流排传输控制技术。

②熟悉几种常用的三态输出期间的效能和使用方法。

***3***实验要求。

给定实验部件,试设计连线和试验步骤,构成一个8位单汇流排系统,利用它完成储存器和暂存器的读写,并通过汇流排实现记忆体和储存器之间的资料交换。

实验五:整机实验

***1***实验型别。

综合型实验。

***2***实验目的。

①了解多累加器计算机的特点;

②了解几种定址方式的控制过程;

③掌握微程式控制的计算机的设计方法,加深了解微程式的特点;

④通过设计和除错了解计算机如何执行指令,如何控制I/O装置工作。

***3***实验要求。

对实验仪资源进行剪裁,自行研制一台实验计算机。要求实验计算机具有以下特点。

①有外部装置。

②运算器采用单累加器结构***KA、KB、KC、KR分别置于左、右、右、左***。

③运算元采用直接地址方式。

④外设和主存统一编址,当a10=0,访问主存;a10=1,访问外设。

⑤自编微指令格式和微程式。

⑥自编除错程式及应用程式。

4 结语

改进后的计算机组成实验将实用性、技术的前沿性和实现实验的趣味性很好地结合,对课程的内容有很好的对应性,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极强的针对性,使学生不仅能亲手触控到如今高速发展的现代计算机主流应用的开发技术,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创新设计模式为主要指导思想,将硬体描述语言、先进的EDA开发工具和技术引入实验中,逐步更新传统硬体实验中的陈旧内容、模式及其实验平台,将成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一个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王青峡,许文林,任蜀焱.连铸连轧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85-186.

[2] 于湛麟.Multisim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的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2***15***:15-17.

[3] 白明,张健.基于GEF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模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9***:81-84.

[4] 陈辉,周自立.基于QuartusⅡ的ALU的实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4***:67-70.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213 评论

年~you(yu)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为了能够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必须不断的培养人才,提高开发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进而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质量改进的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并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启发式教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从层次的观点掌握计算机组成和执行机制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设计和分析方法等系统知识,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可以从系统的观点,理解提高计算机整机的软硬体效能的各种可行途径,了解计算机系统中软体、硬体的功能划分和相互配合关系;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角度初步了解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的主体思想,能站在更高层次上思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整个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起著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教学效果。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是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且课程的内容比较死板,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是与其他相关课程联络紧密,在教学中往往会较多涉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而受到课时限制不可能讲授所有知识点。

第三是课程有些内容相对陈旧,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尤其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一方面,“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特点是内容较多、概念抽象,难学,难懂。为了搞好“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建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改进教学内容,对于教材的内容做适当删减和补充。比如在“指令格式”举例中,教材所介绍的机型目前已经很少使用了,可以适当缩减内容;而对于一些应用比较多的机型的指令格式可以适当增加,这样学生既了解了不同机器指令格式设计上的差别,也对当前应用较多的机器指令格式有所认识,具有更好的实用效果。

再比如在讲解“储存器”这部分内容时,软盘储存器、磁带储存器等也已经很少被使用,对这些内容也可以适当删减,而补充快闪记忆体的储存原理,这样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与实践和应用相关的知识。

另一方面,“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与其他一些专业课程密切相关,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尽量考虑与其先修及后续课程的融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类比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组合语言程式设计等;后续课为程作业系统、计算机网路、计算机体系结构,各专业课程知识之间是密切联络的,如果教学只局限于本课程,就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讲授中应重视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与融合。比如讲解“虚拟储存器”时,可以与作业系统课程中的多工管理相结合;讲解“指令系统”时,可以引用汇程式设计序设计课程中的一些80×86中的指令例项等。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应做到内容突出,通过问题引出重点和难点内容,然后分析问题并启发学生解决问题,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解“溢位”这部分内容时,如果只是简单介绍溢位的概念,学生就不容易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补码加减运算时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为负数,以及两个负数相加结果却为正数来引入溢位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溢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授课时应与学生互动,避免教师一味讲解的情况发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对一些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当教师再讲解答案时,学生可以有更深刻的印象。比如讲解“定址方式”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比较各种定址方式的特点,然后再讲解各种定址方式的主要应用领域,如此就容易记忆了。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比较多且比较抽象,由于计算机设计与实现的很多方法和技术就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在讲解时可以尽量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比如可以用钟表的时间校准来类比补码的实现;用宾馆的房间来类比储存器单元的编址;用交通道路来类比汇流排;用员工职务高低来类比优先级别等。教师对课程的内容做到充分掌握,讲课时就可以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例项来解释复杂的概念,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3.采用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充分采用多媒体的手段来授课是必要的,因为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可以给学生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比如在讲解“指令周期”的资料流时,通过一个工作流程动画的演示,从取指到分析译码到最后指令的执行过程一目了然,学生很容易理解整个过程。但是教师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手段,而是要与黑板讲授方式结合起来。因为某些推导过程如果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放映,不利于学生理解结果是如何推汇出来的。比如Booth法,它是由校正法推导得来的,因此最好在黑板上讲解整个推导过程,学生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4.实验教学注重实用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属于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特别强的一门课。因此,在开展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对实验教学环节给以足够的重视,要有充足的实验学时,提供实验效能良好的实验计算机系统或实验装置,能进行反映主要教学内容的、水平较高的实验专案。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深化计算机各功能部件实验的同时,加强对计算机整机硬体系统组成与执行原理有关内容的实验;在坚持以硬体知识为主的同时,加深对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体的联络与配合的认识。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做到:

***1***及时更新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的选择要考虑是否能利用计算机新的技术,是否能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设定合理的实验专案,实验的内容应与课程重点内容相对应,除了运算器、储存器、资料通路等基本验证性实验外。还应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从根本上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态度,要求大家必须完整记录并整理实验资料,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改进后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将应用性、技术的前沿性和趣味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与课程内容完全对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课程的内容,授课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积极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解争龙.<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

[3]丁柏秀,王文涛等.“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

篇二

《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相关问题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并且广泛的应用到我国各个领域内。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逐渐的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尤其是电晶体技术和奈米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资讯互动能力,进而对传统的计算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随着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势必会给计算机应用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讲述了计算机应用中创新的体现,计算机创新技术应用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提高计算机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问题;创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提升,随着计算机资讯科技和网路技术的普及,增强了人们对计算机技术和网路技术的了解。另外,资讯科技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资讯科技的应用和创新,能够提高我国生产效率和质量,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计算机应用中创新的体现

***1***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

目前,计算机领域内还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比如电子元件不完善等局限性,进而严重的制约了计算机效能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奈米技术的出现,逐渐的应用到我国计算机领域内,先进的奈米技术相比与传统的电子元件更具有先进性,能够有效的解决电子元件效能方面的问题。但是,奈米技术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计算机结构体系的创新

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评定计算机好坏的主要因素就是计算机的执行速度和保密程度。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大部分采用了平行计算结构体系,进而能够有效的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能够增强计算机的保密程度。目前计算机结构体系主要就是集群系统,这种体系不仅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资讯的保密程度。

***3***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对专业人员的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完善,计算机在应用的时候需要相应的工作团队对其进行完善和更新,所以,必须要提高专业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能够切人实际,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计算机创新。

二、计算机创新技术于目前的应用情况

***1***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普及,计算机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内,并且对于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计算机的创新应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就是利用微型处理器完成计算机核心部位的构建。微型处理器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路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所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微型处理器能够通过计算机网路资讯科技的创新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随着奈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计算机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援。但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微型化、智慧化以及高速化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发。分组交换技术方面,需要对每段资料进行相应的控制,才能够真正的做到资料划分,另外,还需要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水平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

***2***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

目前,计算机使用者与网际网路使用者已经成为大型使用者群体,在电子商务方面我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所受到资讯资源和共享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日益明显,并且还存在着相应的安全性因素,要求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要更加适合法制建设的需求,通过法制建设来保障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主要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其所涉及的方面主要就是文字以及影象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应用技术更加看重的是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多媒体技术资讯系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主要要求就是成为媒介快速的完成资讯的储存以及处理等工作。将会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手机和电脑等日常装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媒体技术主要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和辅助设计等领域内。计算机辅助系统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工业、电子工程等方面的应用,在教学、通讯等生活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1***技术开发团队的综合素质不高

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开发团队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虽然目前我国具有诸多计算机技术开发团队,但是,在这些计算机技术开发团队中专业性很高的人才十分缺乏,能够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并且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实际开发过程中的人才非常稀少。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得到普及,计算机专业的人员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人员过多导致管理出现了问题,这些人员大部分并没有受到过统一的教育和学习,处于自学、自我研究的阶段,缺乏相应的实践机会和经验。进而导致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面临着缺乏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

***2***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机会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高校开设了诸多计算机专业课程,但是由于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模式还没有进行完善和创新,导致教学内容比较僵化,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实践运用的能力,进而导致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比较低。另外,时代在快速的发展和变化,造成学生们在高校内所学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最终导致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3***计算机应用技术普及度

计算机作为高科技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但是,在计算机普及的过程中,老年人的普及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某种角度来讲,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度也会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发展的阻碍。四、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方面的措施

***1***提高计算机开发团队的综合素质

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快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速度,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计算机开发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培训,进而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开发团队的综合素质。高校应该积极与开发团队进行紧密的合作,为学生们提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实践活动,从而才能够解决高校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根本问题。

***2***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效能

计算机逐渐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以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电脑保安效能,相应的开发团队必须要提高电脑保安效能,才能够做到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开发团队需要对防火墙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增强防火墙的作用。另外,还应该对计算机闸道器进行多样化开发,根据智慧化的不同对其进行分工处理,进而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计算机的安全效能。

***3***加大计算机的普及力度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偏远经济不发达以及老年人群体等方面还没有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必须要加强计算机的普及力度,能够让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也认识计算机,并且能够实现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通过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全民化目标,有利于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

***4***拓宽多媒体技术的效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技术应该与网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能够获得更广的发展空间。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帮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延伸,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能够让人们切身感受到计算机应用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5***创新技术推动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奈米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传统计算机受到电子元件效能的制约,进而衍生出更为先进的生物计算机以及量子计算机,进而能够促进计算机效能得飞跃发展。奈米技术并不会受到计算机整合和处理速度的限制,必然会成为未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为了能够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必须不断的培养人才,提高开发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进而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

243 评论

Smileの夏天

计算机是一门应用广泛、使用面积广、技术含量高的一门学科和技术,生活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需要我们了解和清楚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基于专业规范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革》

摘要:以教育部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规范为指导,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特点,从以专业规范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分析实验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改编实验设计,加强实验教学过程指导,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以专业规范为指导,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建议。

关键词:专业规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革;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国开始进入资讯化时代,计算机及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深入,计算机学科传统的专业优势已经不再存在。社会和应用对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专家们指出,未来10~15年是我国资讯科技发展的视窗期、关键期。为此,高等学校肩负著为国家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多型别人才的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必须正视问题,积极思索与变革,重新审视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地推进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课程要求掌握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相互联络和作用,最终达到从系统、整机的角度理解计算机的结构与组成,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但从整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要求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与学,还应当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硬体系统的认知能力和设计能力,强化实践意识与能力,培养创新理念与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前沿知识。教育部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6年释出了电脑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战略报告和专业规范,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与教学提出了指导意见。本文探讨以专业规范为指导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进行改革,研究并实践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掌握本课程知识单元,从巨集观层面建立该课程知识体系,使学生准确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全面地构建整机系统,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1、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借鉴国际上计算机专业办学的发展与现状,结合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实际情况,对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单位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制定了具体的《专业规范》。

教指委在电脑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和专业规范中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将计算机学科分为三种类型四个方向,即:科学型***电脑科学方向CS***、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方向CE和软体工程方向SE***、应用型***资讯科技方向IT***。针对每个型别的每个方向的特点和要求,专业规范从学科方法论、培养目标与规格、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专业规范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组成基础”是电脑科学方向和计算机工程方向的核心课程,并且对实验、综合性课程设计和核心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规范要求。在软体工程方向和资讯科技方向,“计算机组成基础”是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SE-CMP***和平台技术***IT-PT***的核心知识单元。专业规范根据课程体系对每一门课程内容、知识要点、学习目标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组织。在专业规范中,“计算机组成基础”的理论教学课时一般为48~56,实验课时一般为8~16,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作业系统、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网路等课程的先修课程,重点涵盖了计算机运算、储存系统组织和结构、功能组织等多个知识单元。本文主要探讨在专业规范的指导下,“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

2、课程内容组成及改革

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教指委的专业规范为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课程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上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是我们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参考。以教指委专业规范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革的原则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改革必须依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特点。其次,课程改革还应当联络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学校育人目标的定位、学校的教学与实验条件、学生的知识基础等。教指委的战略报告中也明确了提出了这种改革思路。因此,在综合分析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我们确定了注重知识结构的特色和执行深度,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因人而宜地进行点面结合的改革原则。第三,在资讯化时代,社会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学生在学校在课堂学到的方法、知识与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竞聘和后续发展的竞争力,例如,企业等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关注学生的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和动手能力,因此,课程改革的推进,应当兼顾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要求。为此,我们基于上述原则,从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从知识讲授和能力培养两个层次上,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革进行了详细设计与组织,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巨集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意识、兴趣和能力。

课程改革与实践

***1***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方法.针对本门课程的要求和特点,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巨集观与微观分层讲授,相互贯穿的教学组织方法。内容组织方面,在巨集观上强调对部件的功能及整机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与讲解,在微观上重点强调实现这些功能的各组成部件的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一些大学同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实施方法和教学改革后发现,这些学校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差别基本不大,核心知识单元主要包括:资料在机器中的表示、储存器的组织与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汇流排系统和外围装置与介面等。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为了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我们本着把握基础、突出重点、明确主线的方针对本门课程知识点进行了分析与优化,尤其是储存系统、中央处理器和I/O技术等知识领域。对专业规范要求的每个知识单元和教材的每一章,明确其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加强与之结合例项内容;对仅仅要求了解的和一些比较容易掌握的的内容,以引导学生自学为主,减少其课堂教学时间;弱化“过时”内容,及时补充新技术新方法,保持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以储存系统和结构为例,首先从巨集观的角度对计算机在资料储存、交换上的需求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储存系统在整机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分析储存系统的功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储存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同时对某型别计算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对储存系统中的具体部件从微观的角度分层次地进行分析。接着对SRAM和DRAM的基本储存元进行解析,由这些储存元构成储存单元,再到晶片,最终扩充套件形成储存器。再结合例项和计算机的实际情况对Cache和虚拟储存器进行详细讲解。在新技术方面,介绍DDR与DDRⅡ的情况,要求学生自己去查阅DDRⅢ等技术资料。最后再将这些各层次的部件串起来,从整体到细节地明确储存系统的功能、工作原理及实现。

***2***从问题出发,实施动力式教学通过研究比较发现,国内外的同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在知识讲授和能力培养两个大方面上有着较大的差异。“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尽快建立计算机的整体概念,透彻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点,从巨集观和微观层面上理解和把握计算机各部件的原理、组成及相互联络,进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学设计应当以“学”为中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课堂教学应当侧重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要灵活地将互动式、启发式和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而不是单一地采用某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灌输。而且有必要设计一些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启发,在课堂内外与学生进行互动与讨论,尤其是一些新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与方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课堂教学的提问与讨论环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课余主动地学习和对问题进行钻研,从而高效深入的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是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如针对计算机外围装置在种类和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借此与学生讨论新技术新发展,引领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等。针对专业规范中知识单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有意提出或设计一些问题和目标,将其作为任务交由学生去分析解答。这是任务式和问题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或个人或合作对任务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通过讨论、学习或搜寻等方法解决任务,并进行总结归纳。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与研究,发现隐含在问题和目标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在中央处理器一章中,要求学生对CPU发展的新动态进行研究。学生通过上网搜寻、查阅文献等手段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CPU的发展历程,对一些实际的引数,如Cache的大小与级数、流水线条数、工作频率、前段汇流排等都有所了解,加深了对CPU的认识。引导学生将单核、双核和多核CPU进行对比,分析它们最新的技术和发展趋势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实物展示与剖析等方法可使抽象难讲的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和形象,使学生寓教于乐,对于改善教学效果非常好。例如,定点乘除法运算的阵列运算方法使用动画演示比直接讲解的效果要好,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补码原码转换关系推导等还是采用传统的黑板比较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将一些需要动画演示的课件交由学生负责完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利用网路进行课程建设、答疑、意见交流已经成为我们基本的教学手段。

3、实验改革与实践

加强计算机专业的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共识,教指委的专业规范将计算机原理实验列为典型的必须的实验,并提高了课时数。实验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体设计、除错和执行维护等多方面的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以及认真、严谨的科研作风。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现在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因此,计算机专业应当强调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设计和指导执行等软环节。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主要有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涉及的内容主要有资料通路、运算器、储存器、微程式控制器,以及整机设计等。

首先,实验内容的选取和设计对实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有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设计。一般来说,从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角度出发,基础性的验证性实验是必须的。对硬体方向要求较高的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开设设计性实验,如对整机进行设计等,以及引入FPGA技术等实现相关实验。其次,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指导是必要的。针对一些复杂的难度较大的实验,可以采取开设实验选修课程,或者是将其列为选做实验。实验课教师则对这些要求进一步学习的同学进行另外的指导,加大课外实验课时,并可以将他们组建学习小组来进行研究性的探索。第三,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指导和规范实验过程是重要的两个环节。教师的教学指导不是事无钜细地告诉学生该做什么,而是将重点内容告诉学生后,重点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从而达到实验目的。而且应当强调过程指导,即注重发现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示和鼓励他们去解决问题,从而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探索计算机硬体的特点和规律。规范实验过程,例如规范实验报告、实践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描述等,是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重要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篇二

《浅说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

摘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以数字逻辑为基础的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结构、作业系统等专业课的学习基础。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将各部件接连成整机的方法,建立CPU级和硬体系统级的整机概念,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体系统的分析、开发与设计能力。同时该课程也是学好计算机硬体系列课程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硬体系统以及软体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学习计算机的各个基本组成部件及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掌握有关软体、硬体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各基本组成部件有机连线构成整机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硬体结构;软体结构;控制单元;指令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顾名思义,计算机组成原理就是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冯-诺依曼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分别是运算器、储存器、控制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现今绝大部门都是此型别计算机。通过对这么课的学习对计算机的组成有个整体的概念。计算机组成原理从内容上看一、虽然计算机的五大部件自成体系,较为独立,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是具有明显的整体性;二、某些设计思想可应用于不同的部件,具有相通性,例如并行性思想。

二、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一***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体”和“软体”两大部分组成。所谓硬体是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它由看得见摸的著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各类光、电、机装置的实物组成,如主机、外部装置等。所谓软体,它看不见摸不著,由人们事先编制的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程式组成。通常把这些程式寄寓于各类媒体***如RAM、ROM、磁带、磁碟、光碟、甚至纸袋***,他们通常存放在计算机的主存或辅存内。

***二***系统汇流排

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之间的互连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各部件之间使用单独的连线,称为分散连线;另一种是将各部件连到一组公共资讯传输线上,称为汇流排连线。

汇流排是连线多个部件的资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当多个部件相连时,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同时向汇流排传送资讯,势必导致讯号冲突,传输无效。因此,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汇流排传送资讯,而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收相同的资讯。

汇流排分为片内汇流排、系统汇流排和通讯汇流排。片内汇流排是指晶片内部的汇流排;系统汇流排又可分为三类:资料汇流排、地址汇流排和控制汇流排。

汇流排的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申请分配阶段、定址阶段、传数阶段、结束阶段。

汇流排与计算机所有的器件资料传输都离不开关系,是计算机工作的基础。

***三***储存器

储存器按储存介质分类:半导体储存器、磁表面储存器、磁芯储存器、光碟储存器。按存取方式分类:随机储存器RAM、只读储存器ROM、序列访问储存器。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主储存器、辅助储存器。按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分类:主储存器、辅助储存器、高速缓冲储存器Cache、控制储存器。其中静态RAM是用触发器工作原理储存资讯,因此即使资讯读出后,他仍然保持其原状,不需要再生,但是电源掉电时,原储存资讯丢失。动态RAM是靠电容储存电荷的原理来寄存资讯。但是电容上的电荷只能维持1~2ms,因此即使电源不掉电,资讯也会因此自动消失,为此,必须在2ms内对其所有储存单元恢复一次原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再生或重新整理。

由于单个储存晶片的容量总是有限的,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要进行位扩充套件和字扩充套件。储存晶片的容量不同,其地址线也不同,通常将CPU地址线的低位与储存晶片的低址线相连。

同样,CPU的资料线数与储存晶片的资料线也不一定相等。此时,必须对储存晶片扩位,使其位数与CPU的资料线相等。

高速缓冲储存器cache主要解决主存与CPU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主存与cache地址对映关系有:直接相联对映、全相联对映、组相联对映。

***四***输入输出系统

I/O装置与主机的***:统一编址和不统一编址。统一编址就是将I/O地址看做是储存器地址的一部分。不统一编址是指I/O地址和储存器地址是分开的,所有对I/O装置的访问必须有专用的I/O指令。传送方式有序列传送和并行传送。I/O装置与主机资讯传送的控制方式有三种:程式查询方式***主机与装置是序列工作的***,程式中断方式***程式与主机是并行工作的***和DMA方式***主机与装置是并行工作的***。DMA方式工作:1、中断cpu访存,2、挪用周期,3、与CPU互动访存。输出装置有印表机,显示器等。

***五***计算方法

计算机的执行需要有运算的参与,参与运算的数有无符号类和有符号类。掌握二进位制原码和补码的加减乘除运算。

***六***指令系统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指明该指令所要完成的操作,例如加减,传送,移位,转移等;其位数反映了操作的种类也即机器允许的指令条数。地址码用来指出该指令的源运算元的地址***一个或两个***、结果的地址以及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指令定址分为顺序定址和跳跃定址两种。其定址方式分为10种,分别是:立即定址,直接定址,隐含定址,间接定址,暂存器定址,暂存器间接定址,基址定址,变址定址,相对定址,堆叠定址。指令格式有零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地址等。需能分析指令格式所含的意义。

***七***CPU的结构与功能

CPU实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基本功能是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CPU的暂存器有使用者可见暂存器:通用暂存器,资料暂存器,地址暂存器,条件码暂存器。控制和状态暂存器:储存器地址暂存器,储存器资料暂存器,程式暂存器,指令暂存器。指令流水处理减少了执行时间,提高机器效率。中断系统在前面章节介绍过,此处在简单补充一些,引起中断的有很多种因素:人为设定的中断,程式性事故,硬体故障,I/O装置,外部事件。中断判优可用硬体实现,也可用软体实现。中断服务程式***地址的寻找方法:硬体向量方法和软体查询法。中断响应的过程:响应中断的条件,响应中断的时间,中断隐指令和关中断。其中中断隐指令就是机器指令系统中没有的指令,他是CPU在中断周期内由硬体自动完成的一条指令。在中断响应之前需要对现场进行保护,中断结束之后需要对现场进行恢复。中断遮蔽技术主要用于多级中断,遮蔽技术可以改变优先顺序。

***八***控制单元的功能

控制单元具有发出各种微操作***即控制讯号***序列的功能。取指周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操作,>>***MAR***->>***IR***->CU6***PC***+1->PC。间址周期:***IR***->>***MAR***->>AD***IR***.执行周期中不同执行周期的微操作是不同的:1、非访存类指令2、访存指令3、转移类指令。非访存类指令:1、清除累加器指令CLA----0->ACC;2、累加器取反指令、算数右移一位指令SHRL***ACC***->R***ACC***,ACC0->ACC0;4、回圈左移一位指令CSLR***ACC***->L***ACC***ACCo->ACCn;5、停机指令0->G。访存指令:这类指令在执行阶段都需要访存储存器。

1、加法指令ADDX。

2、存数指令STAX***3***取值指令LDAX。转移类指令:

***1***无条件转移指令JMPX。

***2***条件转移指令BANX。在执行周期结束时刻,cpu要查询是否有请求中断的事件发生,如果有则进入中断周期。在中断周期,由中断隐指令自动完成保护断点、寻找中断服务程式***地址以及硬体关中断的操作。控制讯号的外特性:a.输入讯号:时钟,指令暂存器,标志,来自系统汇流排的控制讯号。b.输出讯号:CPU内的控制讯号,送至系统汇流排的讯号。

常见的控制方式有同步控制,非同步控制,联合控制和人工控制。

***九***控制单元的设计

组合逻辑的设计又称硬布线控制器,由闸电路和触发器构成的复杂树形网路形成的逻辑电路。安排微操作节拍时注意以下三点:1、有些微操作的次序是不容改变的,故安排微操作的节拍时必须注意微操作的先后顺序。2、凡是控制物件不同的微操作,若能在一个节拍内执行,应尽可能安排在同一个节拍内,以节省时间。3、如果有些微操作所占的时间不长,应该将它们安排在一个节拍内完成,并且允许这些微操作有先后次序。微程式的设计:采用微程式设计方法设计控制单元的过程就是编写每一条机器指令的微程式,他是按执行每一条机器指令所需要的微操作命令的先后顺序而编写的,因此,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式。微指令的基本格式共分为两个栏位,一个为操作控制栏位,该栏位发出各种控制讯号;另一个为顺序控制栏位,它可以指出下条微指令的地址***简称下地址***,以控制微指令序列的执行顺序。工作原理:取指阶段:取微指令---产生微操作命令---形成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取下一条微指令---产生微操作命令---形成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执行阶段:取数指令微程式首地址的形成---取微指令---产生微操作命令---形成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取微命令.........回圈。微指令的编码方式:直接编码方式,栏位直接编码方式,栏位间接编码方式,混合编码。后序微指令地址的形成方式:断定方式,根据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形成,增量计数器法,分支转移,通过测试网路形成,由硬体产生微程式***地址。微指令格式:水平型微指令,垂直型微指令。

三、实际应用

自ENIAC问世后将近30余年的时间里,计算机一直被作为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娇贵装置。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大规模整合工艺日趋成熟,微晶片上整合的电晶体数一直按每3年翻两番的Moore定律增长,微处理器的效能也按此几何级数提高,而价格也以同样的几何级数下降,以至于以前需花数百万美元的机器***如80MFLOPS的CRAY***变得价值仅为数千美元***而此类机器的效能可达200MFLOPS***,至于对效能不高的微处理器晶片而言,仅花数美元就可购到。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计算机走出实验室而渗透到各个领域,乃至走进普通百姓的家中,也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从科学计算,资料处理等传统领域扩充套件到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电子商务,虚拟工厂,远端教育等,遍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以及个人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各个角落。

四、心得体会

电脑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都离不开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不要死记硬背,重在理解,工科类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就会的,还是要理解记忆才会牢靠。在做完这次课程论文后,让我再次加深了对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的理解,对计算机的构建也有更深层次的体会。计算机的每一次发展,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辛勤劳动,每一次创新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计算机从早期的简单功能,到现在的复杂操作,都是一点一滴发展起来的。

五、结语

通过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计算机软体和硬体技术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包括各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以及计算机的艰难发展历程,这门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一切技术的最基本,也是我们必须要掌握好的。在这次课程综述论文过程中,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资料,让我深刻认识到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性,也了解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受益匪浅。

六、参考文献

1、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135 评论

相关问答

  • 计算机期刊参考文献

    网络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质量。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

    围脖猫猫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原创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论文的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质量。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

    wangmiao12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全国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试必考的科目之一,它在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

    正能量装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2021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张爱平,赖欣.JSP调用JavaBean实现Web数据库访问[J].计算机时代,2007,(01).仲伟和.基于JSP网页自动生成工具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

    悦悦哥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计算机参考文献期刊

    [1] 孙凤宏.探索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J].青海统计,2013,(11) . [2] 蔡芝蔚.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02)

    伯纳乌的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