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0

棉花糖夫人
首页 > 学术期刊 > 河流动力学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馋嘴鱼了乐

已采纳

研究人员报告说,通过将水储存在地下,植物将导致未来的河水泛滥加剧,使土壤饱和度和雨水径流增加。 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植物生理学在洪水中的新作用。为了适应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树木、植物和草类通过收缩气孔来调节它们消耗的气体量,这是一种通过蒸发来限制水从叶子中释放的机制。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地球系统科学助理教授Mike Pritchard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与他人共同发表了一篇新论文,他表示:“在碳含量丰富的大气中,植物会变得更为节水——通过气孔排出的地下土壤水分会更少。” “在阳光充足的多叶地区,特别是热带地区,数十亿片树叶便意味着地下储存着更多的土壤水分。根据气候模型的预测,在这种情况下,降雨事件将使地面饱和,更多的雨水将流入河流。” 为将来的洪水“蓄势” Pritchard说,在赤道以北和以南30度的大部分陆地上(这也是大部分人群居住的地方),这种所谓的森林效应主导着大气对二氧化碳的反应。他说,这种基于植物的现象可能对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洪水有很大的影响。 Pritchard说:“我对密西西比河的研究很感兴趣,因为它就在我们国家的后院。这个复杂的大盆地拥有多种供给来源,不过由于植物生理学带来的这些影响,貌似东海岸的春雨和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河流供水更加充沛。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密西西比河的高峰流比平常来得更早。春雨能更容易地汇聚到密西西比河流域。” 美国东南部的植物生理学和密西西比盆地北部由大气变暖引起的降水异常的双重影响“都在同等程度上增加了未来洪水的统计数据。” 到2100年,欧洲沿海洪灾“每年可能造成高达1万亿欧元的损失 孟加拉国尝试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帮助遭受洪灾的家庭:预付现金 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地球系统科学以前的一位研究生Megan Fowler说:“我们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全球未来河流流量的影响,并发现,在水循环过程中经常被大家怀疑的——全球变暖导致的地区降水变化或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并非罪魁祸首——实际上,低纬度植物生理学对空气中增加的碳做出的反应的在河流动力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研究小组利用广泛可用的工具得出了他们的结论:一个流体力学模型来提供粒状水流数据,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地球系统模型,该模型是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美国能源部的研究人员开发的。 Pritchard说:“这些都是普通的工具,以前只是没有以这种方式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气候模型使之成为可能 研究中一个不常见的方法是将植物生理效应与温度效应分离开来。科学家们进行了一些实验:在树叶上增加了二氧化碳;然后进行了另一些实验:向大气中添加气体以使气候变暖。然后同时进行这两项研究,试图确定这些因素对结果的相对影响。 Pritchard说:“这些都是上帝亲手做的实验,是建立气候模型的全部意义所在。在自然界中,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我们无法将温度和叶片生理的影响分开,但我们的模型可以很成功地做到这一点。” “现在我意识到,解决诸如热带生态系统中气孔效应的实际规模等不确定性的问题-——在此方面的实地实验数据很少——可能也同样重要。与受到卫星数据更好控制的云层和降雨问题相比,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是时候转向土地了。”

211 评论

Lisa要去旅行

下游地区 下游地区的黄河河床高于两岸地区是地上河,小支流。

238 评论

小吃货圈圈y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 口、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桥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长500米。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262 评论

ellalikesyou

都江堰修建的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口、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桥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长500米。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1条追问追答查看全部3个回答都江堰房价,12月新出房源,今日更新。关注别墅楼盘的人也在看「居理新房-一站式购房平台」,都江堰房价,成都新房信息,全程0元一对一定制服务,都江堰房价,咨询师在线帮您解答买房问题,居理新房,新房新选择。北京居理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成都到都江堰动车时刻表_拼多多能买车票了!可领2张5元无门槛券关注过年回家的人也在看火车票_高铁车票已开售,领券购买,免费光速加速,返现,免单福利送不停!远行的朋友,买火车票官方有补贴,快上拼多多APP抢车票啦。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广告香草居园林专业私家庭院景观工程公司私家庭院,庭院景观,户外花园设计等一站式服务集设计 施工 材料 维护等保障572020-05-28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背景都江堰水利工程摘要: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在四川在全国甚至整个水利历史地位中到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的整个设计遵从的是道家因势利导的哲学思想,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河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成就了成都的天府之国的美誉。作为四川人又是水利专业的学生都很有必要对其工作机理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看见一些报道讲很多人去都江堰参观旅游因为没有专业人士的讲解不能感受到这项工程的意义价值在哪,觉得无趣,希望通过这次论文让自己成为一个比较内行的人,下次去都江堰旅游的时候不仅自己可以更好的领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魅力也可以和其他人分享分享。关键词:都江堰;河流动力学;分流;排沙;一工程介绍注: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之前成都平原灌溉得不到满足,造成旱灾,而岷江河道汛期径流量过大发生洪灾,因此想出修建水利工程将岷江江水引到成都平原的办法,防洪减旱,乘势利导,自流灌溉。(一)第一期工程:宝瓶口注:修建宝瓶口的目的主要是想将岷江江水分流部分进入成都平原,防洪减旱。工程:以烧石开山为主的传统办法,把石头烧破裂以后,将碎石推入江中,形成水道,因而建成了宝瓶口。玉垒山向西伸进岷江的这一块山尾巴,用人工开凿岩石,给拦腰截断,形成一个向东的分水口,也就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部分宝瓶口,留在江心的那一块山体,就叫做“离堆”,有了宝瓶口,岷江一分为二,可以分一部分江水向东,灌溉成都平原了。分析:1、“热胀1 浏览2622020-03-15都江堰的建造历史背景都江堰的建造历史背景: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 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扩展资料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它灌溉着灌县以东成都平原上的万顷农田。原来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 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势骤涨,往往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远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国杜宇王以开明为相,在岷江出山处开一条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以除水害。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为蜀郡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在李冰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历史工程——都江堰。6 浏览31322019-12-11都江堰历史背景是什么?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 口、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桥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长500米。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4 浏览812019-10-02介绍都江堰,要介绍历史背景都江堰的历史背景如下: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在四川都江堰市西北岷江中游。古时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今名。发源于岷山之南羊膊岭的岷江,水源旺盛,自山区转入成都平原,流速陡降,易游易决,在水利工程兴建以前,水灾特别严重。 战国初期,蜀相开明决玉垒山,分引岷江水以排除水患,于是郫县、成都一带,“民得陆处”(《蜀王本纪》)。 到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基本上完成了都江堰的排灌水利工程,于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华阳国志》) 后代屡有扩建,主要设施是在岷江江心,以竹笼装卵石,堆砌成鱼嘴状的分水工程,下接金刚堤,使岷江在此分为外江及内江两股。 外江系岷江正流,在下游辟有许多灌溉渠道,兼具排洪作用;内江为人工渠道,凿玉垒山成宝瓶口,由此向下辟为走马河、蒲阳河及柏条河等,穿入成都平原,成为灌溉兼通航运的渠道。 在都江堰附近,还兴建了排水入外江的平水槽、飞沙堰等工程,使进入内江过多的洪水、泥沙自动泄归外江,以确保内江灌溉区的安全。都江堰附近的河底常易被沙砾卵石充填淤高,每年必须在外江、内江轮流用杩槎断流,以便进行淘挖。 后人制定了“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原则,以及“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治水方针。都江堰以下内、外两江灌溉总面积曾达三百余万亩,后工程失修,灌溉面积逐渐缩减至二百余万亩。 建国后,经整治扩建,现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八百多万亩。21 浏览29032019-谁能简介都江堰建造原因,和当时背景。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37 浏览1495

301 评论

瑷逮云暮

黄河网,黄万里吧,都有你要找的资料。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别听别人瞎掰。

244 评论

梦中天空

黄河小北干流为典型的堆积游荡性河道,由于泥沙问题突出,水少沙多,水沙不协调,对社会、经济、环境和河流健康都造成很大影响,使河道萎缩,河床不断淤积抬高,滩槽高差减小,过洪能力降低,河势游荡加剧,洪水漫滩机率增加,临背差加大,滩地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潼关高程居高不下,严重影响防洪、防凌安全。甚至出现小水大险,灾害严重。在高含沙洪水时,还会引发特有的“揭河底”冲刷现象。因此,关键在于增水减沙,调水调沙,协调水沙关系。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流域一体化综合管理,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为先,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进一步规范人类活动,采取“保、节、拦、排、调、放、挖”等综合措施,统筹协调水沙。强化工程、法律、行政、政策、经济、技术等手段,加速河道治理,建立完善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及干支流水沙调控体系,大力实行开源节流,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尽快实施引水济渭工程,加大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大力开展黄河小北干流引洪放淤,相机进行调水调沙,充分利用水库死库容拦沙,合理调整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尽快降低潼关高程,有效治理利用黄河泥沙,促使水沙平衡,进一步控制理顺河势,塑造相对窄深河槽,提高河道综合功能。同时,可实行群库联合调度,在潼关河段塑造高含沙洪水,促成“揭河底”冲刷,以有效降低潼关高程,保持三门峡库区长治久安,维持河流健康生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2.2泥沙组成及变化特点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主要是暴雨产流产沙,全年泥沙的80%以上来自汛期,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57年至2000年,龙门站平均悬沙粒径小于的占,其中7至10月占,小于的占,其中7至10月占,大于的占,其中7至10月占。潼关站平均悬沙粒径小于的占,其中7至10月占,小于的占79%,其中7至10月占,大于的占21%,其中7至10月占。1986年以来,其泥沙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中游干流汛期来沙量及各分组泥沙量都大量减少。河口镇、龙门、潼关三个站1986年后年均沙量比1968年前分别减少80%、50%、46%(见表3)。二是粗泥沙比例相对减少,细泥沙比例却相对增加。1986年后河口镇细泥沙(d<)、中泥沙(

316 评论

相关问答

  • 空气动力学论文

    空气动力学跟航空相关,投航空学报,北航学报,力学学报,请注意空气动力学学报已经被EI剔除,现在不是EI。中文EI检索的期刊每年都有变化,可以去EI官网查看。

    piaopiao1234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农村劳动力流动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研究缘起就是解释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主要有两种写法: 一、是由于看到与论文中观点一致或相反的资料、事例引发的思考。这种要求把事例或是资料解析一下,并着重

    贪吃的双鱼宝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河流动力学论文

    研究人员报告说,通过将水储存在地下,植物将导致未来的河水泛滥加剧,使土壤饱和度和雨水径流增加。 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植物生理学在洪水中的新作用。为了适

    棉花糖夫人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流变力学论文

    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工程力学包括:质点及工程力学刚体力学,固

    笨笨的200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毕业论文范文

    建议你不要去一般的所谓好单位,那样一辈子你就完了!如果有想法,建议你去外企,如果没有,那么找个国企呆着吧,慢慢熬呗

    冬日恋鬼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