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9

蓝天勒蓝天
首页 > 学术期刊 > 黄如学位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prileatapple

已采纳

北京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学府,人才济济。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如今的21世纪,北京大学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以及各行各业的翘楚。

蔡元培校长带领着北大开创了一段光辉岁月;严复校长带领着北京大学在危难时刻焕发新生;蒋梦麟校长两度临危受命接管北大,带领着北大转折复兴等等。如今北大的排名在国内居于高位,国际上也越来越厉害,离不开每一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努力,他们用智慧续写着北大的光辉发展史。

今天的主人公黄如就是一位年少有为的女生,25岁时成为北大学子,30岁成北大教授,50岁就成为了北大的校长。

从北大学子到北大老师

对于很多人来说黄如的名字可能不太熟悉,因为她为人低调、媒体也没有对她有过多的报道,甚至连百科词条只有寥寥几句。她的性格温和舒服就像春天的花儿一样清新可人,生活也顺风顺水,没有过多的波折和打击。

1969年,黄如受父母工作调动影响出生在江苏南京,不过她的祖籍并不在江苏,而是在福建泉州。小时候的黄如就像大多数小女孩一样性格文静,在家里人的爱中长大。

学生时期沉稳努力、好学务实的黄如自然也是大家眼中的学霸,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南京工学院,也就是如今的东南大学。就像大部分学霸的既定轨迹一样,本科四年后黄如又在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拿到了硕士学位。

1994年25岁的黄如顺利考进北京大学读博士,当时她的主导师是王阳元院士,王阳元院士是我们中国微电子领域的领军人物。黄如与北大的缘分正式开启。

1997年黄如从北大博士毕业,此时的她面临着人生一个重要的选择,是出国深造还是继续留校任职呢?当时有一股“留学热”如果有这个机会很多人都会选择出国留学,但是黄如毅然选择了留在北大,她热爱微电子工作也爱北大。

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女院士

留在北大任教的黄如依然像以前一样,简单又充满着求知欲,一心扑在同团队学生的研究上。在王阳元老师的考验下,黄如成为973项目子课题的负责人,虽然难度很大,但是这个倔强的小姑娘是不会退缩的。

她认为留校可以不用疲于应对人际关系,只用简单一些,专心沉浸在科学研究就好。一步一个脚印,学会务实是科研成功的第一步。果真优秀的人光芒是挡不住的,2002年还不满30岁的黄如被破格提升为专业的教授和博导。

2008年黄如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且被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从而拿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黄如的一丝不苟和踏实认真不光体现在研究中,身为教授和博导,她也非常负责,处理行政方面的事务。来得最早回去的最晚这件事对于黄如来说是常态。黄如的学生们也都称她是“工作狂魔”,但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黄如自己却很开心,她觉得很充实她也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黄如的精力主要在微电子低功耗器件及工艺研究。她带领的研究团队日复一日的研究实验,借鉴了生物突触工作的离子输运动力学原理,发明出了一种突触晶体管。这项发明对低功耗类脑计算电路和系统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也推动了如何从纳米离子学原理中更好的构建新器件。

多年如一日,醉心于实验室研究的黄如,一步一个脚印攻克了一个个科技领域的难关。年纪轻轻的她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黄如被委以北京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院长一职。这期间她不光要开公共课给200名学生讲课,还要指导研究生论文、博士生研究等。一件件事在她手上也不凌乱,被安排的井井有条。2015年黄如成为中科院院士,这是何等殊荣,同时她也是中科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女院士。

终得玉成,成为北大副校长

2019年黄如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就像黄如座右铭说的“天道酬勤”,她用稳稳地每一步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年纪轻轻就获得了这么多的荣誉,在不了解的人那里可能会把恍如想象成一个严格的高冷麻辣女教授。

但是现实相反,黄如大多数情况下都非常温和,甚至有些“反差萌”。在生活中她就像任何一个腼腆害羞的小女生一样,面对工作人员向自己要几张照片使用的请求时,她也会犹豫不决,露出难色。在学生们和自己开一些新潮的网络玩笑时,漏出“老干部”似不解的微笑。学生们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也都爱找她帮忙,因为在她身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官架子”。

北京大学是黄如梦想一飞冲天的起点,支撑着她的学术研究,黄如也用自己的能力大展身手建设更好的北大,二者相辅相成。

不光是科研成果出众的北大的副校长,黄如还是多个科研杂志如《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的主编,是我们国家863计划的专家组成员。担任过15次国际会议主席、数十次次国际会议TPC委员。

面对这些荣誉,黄如并没有独揽科研成果,她每次都要提和自己一起搞研究的团队和同事,说是大家齐心协力的成果。同时黄如也非常鼓励学生们,支持年轻的科研学者。她觉得青年人拥有着特定的朝气和热情,不能浪费,总要敢做敢想敢做,有着对创新的追求才能做出更好的成果回报北大和祖国。

如今50岁,担任北大副校长的她,科学上是一丝不苟的“大佬”黄如;工作上是坚持在岗位上平凡又不简单的老师;生活中是简单纯粹的黄如。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享受着,令人敬羡。你覆盖不了别人的光辉,这个时代也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

256 评论

mercury211

天道酬勤,付出一定会有回报,黄如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她的座右铭,2019年,50岁的黄如被任命为北京大学的副校长。

97 评论

香蕉2015

论著 《基于协同理论的数字校园建设的协同机制研究》,王运武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首部将协同理论引入教育信息化领域的著作,首部倡导利用协同理论指导数字校园建设的著作。 《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王运武 陈琳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万字,2008年6月第1版。 《现代教育技术》,陈琳 主编,王运武参编第二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9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顾明远 石中英 主编,刘臻 刘冬雪 王运武撰写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期刊论文 《近十年中国远程教育学习者辍学问题研究综述》,周静 王运武,《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研究综述》,杨曼 王运武,《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年第4期。 《让学习更开放和灵活:新兴模式和方法——首届开放及灵活教育国际会议(ICOFE2014)综述》(1万字),王运武,《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智慧校园的智慧性设计研究》,于长虹 王运武 马武,《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9期。 《新兴技术如何变革高等教育——<2014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深层次解读》(万字),王运武 周静 杨曼,《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年第4期。 《中新教育技术发展比较研究》(1万字),王运武,《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5期。 《中国台湾地区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其启示》(万字),王运武,《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4期。 《关联主义知识观要义阐释——网络时代知识变革的视角》(万字),刘菊 王运武,《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2期。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内容与策略》,于长虹 王运武,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3年第10期。 《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概览及其启示》,魏先龙 王运武,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3年第9期。 《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李小刚 王运武 马德俊 靳素丽,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3年第10期。 《教学视频支持下的网络时代个性化学习研究》,李小刚 靳素丽 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第13期。 《“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分析思辩视角》(万字),王运武,发表于《远程教育杂志》(CSSCI)2013年第2期。 《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研究》(万字),方兵 杨成 王运武,发表于《远程教育杂志》(CSSCI)2012年第6期。 《协同学视野下的数字校园建设——数字校园建设中的战略协同与团队协同》(2万字),王运武,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2年第7期。 《实现数字校园协同效应的八种作用机制》(万字),王运武,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12年第3期。 《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王运武 陈琳,发表于《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年第1期。 《数字校园协同效应的产生及其提升策略》(万字),王运武,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2012年第1期。 《科研新手到专家的必备技能——学会学习隐性知识》,王运武,发表于《科技导报》(核心期刊),2011年第28期。 《协同学视野下的数字校园建设——数字校园系统的协同进化与协同发展》(万字),王运武,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1年第10期。 《协同提升数字校园价值——基于数字校园建设案例的分析》(万字),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2011年第9期。 《毕业论文指导平台与普通网络方式实现指导的差异》,梁德深 王运武 詹斌 黄剑文,发表于《现代计算机》,2011年8月中旬刊(核心版,总第371期)。 《我国数字校园建设研究综述》(2万字),王运武,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扩展源)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11年第11期“教育技术”栏目索引) 《基层远程教育机构网络教学支持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韶关市三种远教机构为例》(1万字),梁德深 陈胜兵 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2011年第2期。 《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王运武,发表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第3期。 《基于网络的学科信息传播平台——学科网构建研究》,陈琳 王运武 徐华平,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0年第12期。 《论信息化学习方式及其数字资源形态》(万字),黄荣怀 陈庚 张进宝 王运武,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扩展源)2010年第6期。 《课堂话语分析初探》,孙杰 王运武 赵兴龙,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0年第9期。 《国外中小学数字校园:进展与启示》,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2010年第5期,转载于《教育情报参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10年第11期、《普陀教育技术应用研究》2010年第4期、《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第2期(文摘)。 《中小学数字校园优化发展的思考》,王运武,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2010年第4期,转载于《普陀教育技术应用研究》2010年第3期。 《教育技术工作者角色的历史变迁——兼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王运武,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09年第5期。 《基于实践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思考》,陈琳 周惠颖 徐华平 王运武,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3期。 《教育信息化发展亟需转型》,王运武,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2期,转载于《教育情报参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9年第5期。 《中国教育技术改革发展三十年》(万字),陈琳 王运武,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2期,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 2009-07全文复印。 《多视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视》(万字),王运武 陈琳,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核心期刊、RCCSE权威期刊、CSSCI)2008年第3期,P37-46。 《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王运武 陈琳,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08年第8期。 《对国外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王运武,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08年4期。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王运武,发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CSSCI扩展源)2008年1期。 《我国香港和台湾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其启示》,王运武,发表于《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2期。 《思辨中演进的教育技术学》(1万字),王运武,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学科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7年11期。 《功能情境主义与教学设计》,王运武,发表于《教育技术研究》2007年5期。 《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王运武 王太昌,发表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3月第120期。 《关于美国教育技术概念演化的分析与思考》,王运武,发表于《教育技术导刊》2006年第6期(总第018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王运武,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增刊,收录于《全国基础教育论文集》,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教学论文入选荣誉证书”。 会议论文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tus Investig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and Its Training Strategy. Wang Yunwu, Inaugur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en and Flexible Education, 16-17 January 2014, Hong Kong. Analyses on Hierarchical Model of Teaching Skills Based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Jie Sun, Cui Kang, YunWu Wang.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 Volume 216, 516-521.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Environment, Ecoinformatics and Education (CSEE2011), August 21-22, Wuhan, China. (EI, ISTP) Exploration on 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in Education. Yunwu WANG, Lin CHEN. 2011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CCSSTA’2011), August 4-7, Huangshan, China.(ISTP)(2011年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 《立足学科建设,创建教育技术学人的数字化学术家园——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建设回顾与展望》,陈琳 王运武 徐华平 刘连启,发表于2010年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ETIF2010)论文集《深化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韩锡斌 徐福荫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转型期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王运武,发表于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9)论文集《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陈琳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探析》,王运武,录用于第四届全国教育技术博士论坛(The 4th Doctoral Forum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TDF2008),2008年10月。 《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王运武,发表于《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上册),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6)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报纸1. 《重构教育信息化产业生态链》,王运武,发表于《人民政协报》,第5645期(2010-05-26)第11版。2. 《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王运武,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第217期(2009-06-10)第02版。3. 《治学经验介绍》,王运武,发表于《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报》(XZNU Postgraduate)第2期(2008年11月22日)。4. 《为国储才建奇功 敬文精神永流传》,王运武,发表于《徐州师范大学校报》-第401期(2008-10-20)-第03版:第3版。5. 《教育技术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王运武,发表于《聊城师范学院报》(2002年更名为《聊城大学报》),第9期 总第340期(2001年4月14日)。获奖 《中国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世纪变迁》,王运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编号:JSSKL2014JS003。 《从专科到博士——有梦想总会成真》,王运武,徐州市委教育工会“我的青春故事汇”征文荣获三等奖。 《教育信息化人才立体、多元创新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陈琳、蔡国春、李子运、黄如民、王帆、王运武,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 “教育技术学科网”,王运武 席春荣 徐华平 刘连启 王健,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高等教育组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一等奖,。 《基层远程教育机构网络教学支持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韶关市三种远程教育机构为例》,梁德深 陈胜兵 王运武,第八届全国成人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 “教育技术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创新探索实践”系列论文,陈琳 王运武 张琪 徐华平 黄如民,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基于实践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思考》,陈琳 周惠颖 徐华平 王运武, 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 《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王运武,北京师范大学“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征文二等奖,。 《转型期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王运武,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9)征文一等奖,。 《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王运武,江苏省2009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多视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视——价值哲学、社会学、生态学视角》,王运武,2007年中国教育技术年会征文二等奖,。 《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王运武 陈琳,第六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7)征文二等奖,。 《功能情境主义与教学设计》,王运武,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技术委员会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工科专委会(华东北)2007年会征文三等奖,2007年8月7日。 《移动无线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王运武,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教育技术征文二等奖,,证书编号:063030。 2008年4月,获得研究生朱敬文特别奖学金。(徐州师范大学朱敬文特别奖学金每年评定2名) 2001年,获聊城大学教育技术系(已更名为传媒技术学院)学术科研奖;象棋大赛三等奖;聊城大学网页大赛三等奖,摄影大赛鼓励奖。 研究报告1. 《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规范研究报告》(撰写约万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3月。2.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规划研究报告》(共14万字,其中撰写约7万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3月。3.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评审稿》(万字,主要执笔人之一),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3月。4. 《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规划及数字校园评估规范研究项目调研及专家咨询会纪要》(撰写约9万字),完成时间:2010年3月。5.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免费师范生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实施方案》(共万字,其中撰写约2万字),被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采用,完成时间:2010年1月。6. 《总干事关于建立由教科文组织赞助的多语言学习网络空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草案)》(约1万字,参与撰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采用,完成时间:2009年4月。

139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位论文如何看误

    放心吧,已经提交的论文一般没人追究。

    喝茶的樱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黄河科技学院学位论文

    毕业论文不一定会录入知网。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是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

    呆呆呆cat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黄如学位论文

    北京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学府,人才济济。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如今的21世纪,北京大学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以及各行各业的翘楚。 蔡元培校长

    蓝天勒蓝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学位论文如何选文

    1、理论联系实际 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

    rachelliu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学位论文如何论证

    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课题论证部分主要是对所选课题进行论证和说明,以使读者能够理解和认同该课题的重要性、研究意义和可行性。以下是撰写课题论证的一般步骤和注意

    天下武功201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