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官8809
我不知道你具体是要的那句,但我想应该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在<<情人>>第一章的话,具体的你自己筛选一下吧: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个形象,我是时常想到的,这个形象,只有我一个人能看到,这个形象,我却从来不曾说起。它就在那里,在无声无息之中,永远使人为之惊叹。在所有的形象之中,只有它让我感到自悦自喜,只有在它那里,我才认识自己,感到心醉神迷。太晚了,太晚了,在我这一生中,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才十八岁,就已经是太迟了。在十八岁和二十五岁之间,我原来的面貌早已不知去向。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我不知道所有的人都这样,我从来不曾问过什么人。好像有谁对我说讲过时间转瞬即逝,在一生最年轻的岁月、最可赞叹的年华,在这样的时候,那时间来去匆匆,有时会突然让你感到震惊。衰老的过程是冷酷无情的。我眼看着衰老在我颜面上步步紧逼,一点点侵蚀,我的面容各有关部位也发生了变化,两眼变得越来越大,目光变得凄切无神,嘴变得更加固定僵化,额上刻满了深深的裂痕。我倒并没有被这一切吓倒,相反,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颜面上肆虐践踏,就好像我很有兴趣读一本书一样。我没有搞错,我知道;我知道衰老有一天也会减缓下来,按它通常的步伐徐徐前进。在我十七岁回到法国时认识我的人,两年后在我十九岁又见到我,一定会大为惊奇。这样的面貌,虽然已经成了新的模样,但我毕竟还是把它保持下来了。它毕竟曾经是我的面貌。它已经变老了,肯定是老了,不过,比起它本来应该变成的样子,相对来说,毕竟也没有变得老到那种地步。我的面容已经被深深的干枯的皱纹撕得四分五裂,皮肤也支离破碎了。它不像某些娟秀纤细的容颜那样,从此便告毁去,它原有轮廓依然存在,不过,实质已经被摧毁了。
潘潘大小J
我给你提个建议,你去买一本2005年《萌芽》杂志的最后一期,那上面有一个总目录。然后你对照这个总目录去买你需要的那期,这样就可以了。网上可能是没有的。如果你买不到,一是可以跟《萌芽》杂志社联系,如果幸运,他们会有书邮寄给你的。我给你他们的电话吧。如下:。二是跟朋友试试看借一本,我想你身边一定有人有的。
蓝莓嘉人
走出候车厅,空气一下子好了起来。拉杆箱下的小轮受惊般骤然停止了抱怨,我则从围巾中探出鼻子,轻轻嗅着空气中的寒意。扭过头去,琳琅商品后的小贩正定定望着我,还没等我报以微笑便再次低下头去。 于是空空荡荡的站台上,我的目光顿时再找不到焦点,只好也低下头去,盯着脚旁略显污浊的地面。 从前读到《离骚》里“悲莫悲兮别离”的句子,便信以为真,慢慢长大才明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悲过别离的事物简直数不胜数。比如今天,马上要离开这座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却无人相送-----革命同志们应该正在期中考试,而家人已经早我一步,抵达了那个陌生的地方。 嗨,站台。只剩我们在这里等待了。 深秋的北方,白日不觉中已开始变短,抵达目的地后应当正是子夜。夜里的站台该是我记忆中的样子,空旷、冷冰、不发一言。月光照在地上,仿佛洒了满地的盐,白花花一片。 我没法不怀念从前的每个夏天。那时的夜仿佛被折断的乌鸦翅膀,在空中盘旋而下,然而还没有到达地面,羽毛就被风化成灰尘,风吹过后便又是一个白昼——它们庞大且数量繁多,仿佛一个无比昌盛兴隆的朝代,有着安闲自得的神情与浓绿的条纹。在那些闪烁着阳光的日子里慢慢行走,每个人都会产生错觉,好像脚下的路永远不会走到尽头。 事实上,那些绵绵无期的夏日,就在我脚下的站台,戛然而止。 我把自己将要离开的消息告诉朋友们,他们或是尖叫,或是惊愕,或是微笑,却都没忘记走过来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这只令我更加负疚。我们都知道转了学籍后,考入一所理想的学校将容易得多。只是谁也没说起。 走前一天,同桌包子趴在难得的明媚阳光里面静静翻着地理书。“不能去送你了……”她低低的声音一顿,手指向气旋图示,“嗨,你知道么?”她望向我的双眼,“我们正在台风的风眼里呢。” 于是我垂下眼去望着地面,一如现在,定定地望着脚下的站台,像个逃兵。我知道包子并没有怪我的意思,只是即使身处暴风雨后的云开日出,心里也一清二楚,就算沿站台铁轨一路逃离,也终究逃不过接下来那另一场风暴。 站台。我曾像许多人一样执拗地厌恶这个别离的地方。其实心里也明白,正如灞陵不该随那么多离愁别绪一样,站台是不该随那么多伤痛与思念的。 只是我始终不懂,为什么你等待了许久,挥别了许多,却依然能够平静如此?被告知列车会晚到时,我并不奇怪。并不是所有你所期盼的事物都会如期而至。那些等待,甚至会充斥并燃尽我们的整个生命。 更何况我并不知道,在平行延伸的铁轨的另一端,我所等待的——或者说正等待着我的——究竟是什么。 我把双手插进温暖的口袋,天色正一点一点暗下去,不知为什么便想起那个《胭脂扣》的故事。如花等了十二少一辈子,等来的不是朝夕相守,而是双双吞烟自尽,十二少又被人救活,只剩她在阴阳两世徘徊,不肯散去魂魄。仍旧是等,等到十二少也垂垂老去却仍无法同她相认,才恍然大悟,或许他本不是值得等待的那个人。 她只是说,“我不再等了。”于是便离去。 可是是这样吗?我问自己。我无法像如花那样淡然,对于迟迟不来的等待,能决绝的转过身去。我更不愿意放弃,不甘在冗长的坚持后懦弱逃离。 或许只因为,我在心底认定了自己所等待的将会到来吧。 一个似是而非底气不足的答案。脚下的站台似乎也听到了问题,突然震颤了起来,然后是隐隐的车轮声,夹带着风声呼啸,在空旷的候车厅里兀自回想——这便是你的回答了。从站台一步跨进车厢。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未来,未知的将来。然而无论深秋隆冬,总能等到下一个连绵无期的闪烁着光亮的夏季。“悲莫悲兮生别离”紧接着便是“乐莫乐兮新相知。” 每个人都是等待着的站台,可同时也是浩荡而去的列车。从素不相识到相伴相知,从陌生到熟稔,从此岸到彼岸,从生到死。也许正如博尔赫斯所言,跨越大洲也好,抵达另一个星球也好,都不过是宇宙中小小的旅行。 我扭头望向窗外。车身略略迟疑便开始移动,一直屹立不动的站台正朝着与我相反的方向,以一种无可企及的速度飞驰而去,直到驶出我的视线。 也许我还无法像你一样,平静的等待与离开——但我不会忘记,在这个橘黄色的秋日黄昏里,你所告诉我的: 离去的已然离去,未到的还在路上。 再回,站台。
不知道你要用来做什么,如果是写论文,不妨去首都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一类查询,免费的;如果是收集旧书,可以去孔夫子网站,那50年代的都有。
百度萌芽吧,去看看吧满意请采纳
我也想找,在哪里有?
路口 今天晚上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乐队在唱他们的原创。乐队是四个大男孩组成的,来不及细细端详他们那些张扬的脸,只隐约记得那上面笼罩着的暗暗的淡淡的忧伤,让我想去怜
八分钟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