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7

许多多000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三七根腐病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尸体的秃鹰

已采纳

由于三七常年生长在蔽荫环境下,有利于病害发生,病害种类多达20余种,现将生产中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害介绍如下。(一)三七根腐病症状:该病的田间症状表现常有两种:(1)地上部初期叶色不正,叶片萎蔫,叶片发黄脱落,地下部腐烂;(2)地下根部局部根系受害,叶片向一边下垂,萎蔫,及时拔除,还可加工利用,否则整个块根腐烂。发病规律:种苗、病根残体、土壤带菌浸染,全年均可发生,3—4月和8—10月为两个发病高峰期。由于该病是土传性病害,致病因素复杂,现查明的病原菌就达4种,其中有细菌和真菌。在4种病原菌中,细菌的致病性最强,从早春幼苗出土至枯萎均能感染发病。整地不细、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和种苗损伤、有病史都可能导致根腐病的发生。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条件,当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大于95%时,就会引起根腐病大发生或流行,荫棚透光率过大,发病严重。连作地较轮作地和新栽地发病重,且连作地年限越长病情越重。肥料种类、施肥方法以及田间管理措施都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扩展,故单一化学防治措施在生产上往往很难奏效。目前最理想的办法是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防治措施:1、选择适宜地块。最适宜种植三七的土壤为砂壤土,PH值为6—7(中偏微酸性土壤)。地块要有一定坡度,以利雨季排水;不要选择5年内种过三七的地块种植。2、选择健康种苗移栽。种苗带菌或起挖后贮藏时间过长,是导致根腐的一大原因,因此,选择健康种苗,适时移栽非常重要。健康种苗的选择还要查看种苗中是否有腐烂病株,种苗地是否有病株残体存在,如有应及时清除,并用1∶300倍的瑞毒霉锰锌+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进行种苗处理30分钟后带药移栽。3、施用腐熟肥料、适时浇灌。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是造成烂根烂芽的原因之一。因此若是用猪粪、油枯等农家肥,一定要堆沤3个月以上,使之充分腐熟,少施用氮素化肥。4、加强冬季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消毒处理,可用多菌灵、瑞毒霉锰锌1∶500倍液处理。5、化学防治。是防治三七根腐病的辅助性措施,可采用杀细菌药剂叶枯净、叶枯宁和杀真菌药剂敌克松、多菌灵等复配使用。据试验:每亩用10%叶枯净(叶枯宁)+70%敌克松各1公斤制成药土撒施,防效达70%以上。(二)三七黑斑病症状:被害部初期呈椭圆形浅褐色病斑,继成黑褐色,病斑向上下扩展、凹陷,且有黑色霉状物产生,最后出现扭折死亡。发病规律:带病种子与种苗带菌是黑斑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当气温为18℃、相对湿度80%时便可萌动侵染植株。高温高湿发病严重,连续降雨或台风暴雨会加剧病害的流行。荫棚透光率、施肥及其它栽培措施等则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消长。防治措施:1、选留无病种子。采种时,选择无病果的留种,消除病果、果粒。2、种子种苗处理。种子种苗是病菌来源,播种时一定要进行种子消毒工作。可用58%瑞毒霉锰锌或64%杀毒矾1∶500倍液浸种20—30分钟。3、消灭和封锁发病中心。勤检查、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清除中心病株,并在其周围进行化学保护,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4、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并保证七园透光均匀。透光过大易诱发病害的发生,最好选用遮阳网栽培。5、搞好田间卫生。下株后及时清除七园内的枯枝残叶及覆盖物,并喷药预防。6、药剂防治。三七出苗展叶期,发现黑斑病病株即为发病中心。发病中心病株是开始喷药的最好时间,要根据预测,气候条件来决定打药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一般每隔7—10天喷药一次。用于防治黑斑病的农药较多,在发病初期采用下述药剂交替使用或用其中两种农药混配施用(多抗霉素除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300—500倍液,64%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1∶300—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400倍液,%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大生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三)三七立枯病及猝倒病均为三七苗期的主要病害,两者症状相似,很难区别。立枯病一般发病部位在幼苗茎杆基部,即在距离表土层3—5cm的干湿土交界处,病菌侵入后,感病部位组织软化,茎基部初期呈现黄褐色的凹陷长斑,逐渐深入茎内而腐烂,导致幼苗倒伏死亡。猝倒病一般发病初期在近地面处,受害部位呈水浸状暗色病斑,茎部收缩变软倒伏死亡;湿度大时,在被害部表面常出现一层灰白色霉状物。立枯病和猝倒病都时发生在三七幼苗期的茎部,但立枯病的发病部位在距表土3—5cm的干湿土交界处,而猝倒病则发生在地上部茎杆的近地面处,这是区别两种不同病害的主要特征之一。发病规律:土壤湿度高时,两种病都容易发生。但低温、高湿更有利于猝倒病的发生;高温、低湿易诱发立枯病。防治措施:1、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注意排水,避免苗床湿度过大,尤其是低凹易涝地要注意排水。2、认真选种和种子处理。要选用无病的种子育苗,在播种前用药剂进行消毒处理。3、土壤处理。在播种前,用70%敌克松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4、勤检查。在幼苗出土后,加强检查,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并用药剂进行处理。5、生育期间。喷70%敌克松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7—10天1次,连续2—3次,基本可以控制病害蔓延。(四)三七白粉病症状:叶、花、果均可被害。被害叶初期出现黄斑,之后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黄斑,叶背有白色粉状物,花盘被害时出现“灰盘”。茎杆受害初期出现灰色小斑点,扩大为较大形状灰斑。发病初期:白粉病经气流传播到三七上引起发病,当园内温度在10—26℃之间,相对湿度65—85%并伴有干旱季节吹的热风时,发病较为严重。另外三七密植程度大,土质较肥或施氮肥多,遮荫的七园发病早而重。防治方法: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降低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2、施肥要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合理搭配。3、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深埋,销毁。4、在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粉锈灵500倍液,连续2—3次,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五)生理性病害1、生理性黄叶又称“烧根”或“糟根”,由地下肥害或渍水所引起。轻者叶片普遍褪绿淡黄色,重者叶片变黄微下垂,最后死亡,根茎部有时变黑变软。防治方法:(1)属肥害“烧根”,可适量灌水,稀释地下肥料浓度,减轻危害,并注意在施用底肥时充分腐熟,尤其是用油枯作底肥的更应注意;用普钙或其它化肥作底肥时应充分拌匀施匀。(2)属渍水“糟根”,可适当打开园门,降低园内湿度,加强排水。2、日灼病由于七棚透光度过大所引起,高温干燥易在七棚过稀的七园内发生。轻者茎杆变短变粗,叶片变厚,叶色变淡,凹凸不平呈不均匀褪绿,重者叶片变黄,叶脉变淡下卷,叶片呈褐色斑易穿孔。防治方法:(1)调整天棚透光度,保持透光均匀适度。(2)最好选用透光均匀一致的遮阳网进行栽培。3、灼叶症因根外喷施农药,化肥过量或浓度过大而引起,初期表现为局部叶片变为黄红色,随之扩展为褐色,最后枯萎,受害部分死亡,严重时叶片脱落。防治方法:在施用化肥、农药时更严格按要求进行,不可随意提高施用浓度和增加施用量,喷施时要均匀,防止“偏心”。

104 评论

亓亓小屋

引起三七根腐病的原因很多,在田间表现的症状也比较复杂,症状不同通常是由不同的病原引起。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引起三七根腐病的病原主要有真菌性病原和细菌性病原。1、细菌性根腐:七农俗称“绿臭”。主要发生于种苗移栽田,在出苗期间引起芽腐。该病在二、三年生三七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一般在芦头与芽基结合处出现褐色水渍状病变,继而呈角状向上蔓延,造成茎杆基部腐烂中空;病害发生初期在晴天中午很容易发现,植株地上部表现为急性萎焉,即叶片呈绿色萎焉披垂;在发病部位可以看到百色菌脓,闻有臭味。2、真菌性根腐:三七真菌性根腐由于引起的病原种类不同,表现症状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1)黄腐:表现为地上部植株矮小,叶片黄化;地下部块根初期根部末端受害,以后逐渐向内部扩展,受害病根呈黄色干腐,常可见黄色纤维状或破麻袋片状的残留物。七农称为“黄臭”。(2)块根开裂:受害块根表现为块根开裂、黄褐色,地上部植株矮小。(3)受害块根表现为髓部组织首先腐烂,而根部皮层仍相对完整。该病害在各年生三七上均有发生,但以二、三年生三七发病较为严重。在三七整个生长期间均有发生,但以3~5月份和9~10月份发病较为严重。出苗期间又以二年生三七发病严重,表现为芽部腐烂,受害部黄褐色,并可蔓延至茎杆基部,造成植株倒伏,地上部叶片仍为绿色。

28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三七炮制工艺研究论文

    三七(田七)一般三七的原产地和37是独特的药用植物,仅产于西南的国家,当地的民间探索历史悠久的使用。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根据植物研究所的调查结果,中国科学研究院

    titilovesann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三七氨基酸前人研究的论文

    通常是归纳、整理好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为之后自己的论文创新点做铺垫,前人的相关研究工作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知识和方法的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

    小予乖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三七根腐病研究论文

    由于三七常年生长在蔽荫环境下,有利于病害发生,病害种类多达20余种,现将生产中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害介绍如下。(一)三七根腐病症状:该病的田间症状表现常有两种:(1

    许多多00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腐败论文研究现状

    上百度搜啊,百度上面很多啊。

    阿雯雯77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科研管理期刊第三卷第七期

    截至2012年12月,北医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成立了糖尿病研究中心、医学遗传学中心、衰老研究中心、感染

    妹喜儿lad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