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翠微
从舆论话题产生的渠道来看,话题主要分为哪些(1)话题类型:①民生类型:价格动态,改革动态等;②事故灾难类型:各类安全事故等;③政府腐败类型:涉“官”涉“腐”等;④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⑤群体性事件类型: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各种事件;⑥主旋律类型:歌颂社会主义等主题;⑦生活休闲类型;⑧国际新闻类型;⑨文化教育类型;⑩其他类型。(2)相关发帖量:某一具体话题带来的相关帖子数量。(3)回帖量:①帖子的回复数量;②每个话题的回复总数量。(4)点击量:①帖子的点击量;②每个话题的点击总量。(5)内容来源:①作者原创内容;②转载自其他网友的原创内容;③转载自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的新闻、新闻评论等。(6)内容基调:①积极向上;②消极负面;③客观批评;④无明显感情色彩。2.话题的传播学特征(1)常规话题/非常规话题:常规话题往往是国家大事或者重大的突发事件;非常规话题则是指受非常态或不合理现象的触发,网民借助网络媒体平台自主发布信息产生的话题。(2)强制性话题/非强制性话题:强制性议题指受众可以直接体验的议题;非强制性议题指受众不能直接体验、必须通过大众媒介获知的议题。(3)是否有意见领袖参与:用该指标来衡量话题的共鸣效果。(4)是否有传统媒体参与:用该指标来衡量话题的溢散效果。(5)公众在话题和事件过程中的心理:①求知求真心理;②宣泄与情绪表达心理;③跟风从众心理;④寻求认同心理;⑤追求平等心理;⑥寂寞无聊心理;⑦彰显个性心理;⑧自我实现心理。(6)话题中的意见类型:①一元化;②二元(或更多)对立。二、数据分析由于“查看”和“回复”是定距型变量,其余均为定类型变量,因此分别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来验证其对总体的代表性。(一)网络话题转化为舆论议题需要意见领袖的参与舆论领袖的参与并不是热门网络舆论议题形成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舆论领袖可以通过不断补充和提供事件发展的最新信息使网民保持关注,扩大议题的社会影响。此外,舆论领袖在网络议题和舆论的形成过程中还具有设定讨论框架,提供客观参考意见,促使网络舆论转移、转变等作用,其带来的共鸣效果可以将话题的影响力最大化。(二)能满足公众某种群体心理的话题更易转化为网络舆论议题勒温的心理场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随着个体和(心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的心理平衡一旦打破,就需要相应的行为手段释放张力来进行心理补偿,网络舆论同样如此。许多情绪化言论就是网民面对突发事件产生紧张、引发心理张力、释放张力再产生心理平衡的过程。有研究表明,众多心理失衡的网民相信,利用网络媒介在网上发表言论,可以释放自己的社会压力。王大明:《略论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一种基于场理论的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10,第11页。心理相似的网民会逐渐形成一个群体,并实现向群体心理的转变,形成网络舆论。统计结果显示,网络话题中呈现出最多的网民心理是寻求认同心理,出现最少的是跟风从众的心理。这是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特点使人们对孤立的恐惧感大大减弱,因此网络从众的动因相应降低。(三)非强制性话题比强制性话题更易转化为网络舆论议题对于受众来说,可以直接体验、无需通过大众媒介获知的强制性话题显得不那么有价值,虽然网友在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言和表达,但在议程设置的过程中,公众更易对那些无法直接体验、需要通过大众媒介才能获知的议题产生兴趣和共鸣,求知求真等心理更易得到满足,议程设置的效果也更加明显。例如研究中涉及的利比亚政局、温州金融风暴等,均为非强制性话题。(四)非常规话题比常规话题更易转化为网络舆论议题首先,非常规话题具有罕见性和突发性特征。其次,非常规话题常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易导致它以较快速度演化为其他的事件;第三,非常规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罕见性使得现有的应对策略不足以应付事件的发展,突发性使得相关部门来不及做好充足的准备,关联性使得事件的影响更广。这些性质使得非常规话题很容易形成一个具有复杂发展链条的系统,从而演化为热门舆论事件。(五)有传统媒体参与的网络话题更易转化为舆论议题网络媒体具有草根性,因此仅仅依靠互联网自身的力量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有限的,只有经过传统媒体深入跟进和证实,网络舆论才会更加权威和可信。网络议题的转化进程在受到舆论领袖的推动的同时,也受到传统媒体报道的影响。传统媒体的跟进成为网络议题转化过程中的一大助推力,使讨论走向更远更深的层次。传统媒体与网络舆论互为议题来源,不仅互相补充,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使事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波及各方面。因此当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联合起来,会产生1+1>2的效果,造成不可忽视的社会舆论效果。(六)意见类型相对单一的话题更易上升为网络舆论议题“话题中意见类型”这一变量与是否形成热门舆论事件这一变量并无明显相关性,并不能影响到帖子的存活和该话题的流向。意见类型一元化的话题可能本身是一个大而空泛的主题,鲜有网友参与讨论;而意见类型多元化的话题,如“郭美美炫富能否倒逼官员财产公示?”等话题,反而可以引发大范围讨论。这种现象虽然没有证明“意见类型相对单一的话题更易上升为网络舆论议题”,但却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喻国明老师的另一个结论,即“意见类型呈多元化分布的话题,一般最后通过争论变为一元化的意见结构”。(七)网络话题与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通过网络话题表现出的网络言论通常表现出分散、简单的特点,且大部分的存活时间较短,呈现出“先情后理”的变化趋势。这意味着大部分网络言论的“代表性”及其产生的社会作用都极其有限。但进入理性分析层次的网络言论虽然数量少,却能产生强大而持久的社会影响力。可以从研究结论中总结出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首先,是个人意见的发表,普通话题的出现。其次,是个人意见和议论圈的扩散。议论圈是指少至几个人,多至十几个人聚合在一起相互交谈,并取得初步一致意见的沟通状态。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第52~53页。在这一阶段意见不断被补充、发展和深化。再次,舆论领袖开始介入。最后,传统媒体加入,议题走向成熟。议题的溢散效果和共鸣效果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形成更加完整的舆论监督体系。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会有突发事件等因素出现,对网络舆论的形成产生催化作用,但整个过程的完成仍然遵循以上四个阶段,其中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完成话题到议题的转变。最终是否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舆论就是判定转化是否完成的标准。网络舆情监测要求达到实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能满足系统舆情信息服务市场三个要素,实时性:舆情获得越早,给应对和处置留下的余地就越大,而网络舆情的发展往往是爆发式的,机会稍纵即逝,一旦错失最佳时机将追悔莫及;全面性:网络舆情容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信息量大,容易使很多重要信息被忽略;准确性:海量信息条件下,如何准确地掌握问题核心,不为纷扰所困,是得出正确判断的关键。
张大羊羊
楼主,你好!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其实银行知道你还不了。房价降温,另一方面升息都是他们一手掌控的) 一个两个贷款者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贷款者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贷款者。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将有多广?这是目前世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从其直接影响来看: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带来了不少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然而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内出现价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银行系统抵押贷款发放风险亦不可忽视,必须在现阶段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 事实上,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第二应该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 在次贷风波爆发之前,美国经济已经在高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的平台上运行了5年多,有关美国房市“高烧不退”的话题更是持续数年。中国与美国房市降温前的经济图景存在一定相似性。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当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第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第二是还款压力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人们需要认识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以及房市周期的差异性。美国是一个处于全球体系之下的有着悠久市场经济历史的国家,周期性很强,目前正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繁荣后期。 中国则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即使从改革开放算起到现在也只有30年的历程,从1992、1993年提出市场经济到现在更是只有15年历史。处于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供需不平衡,固定投资需求大。这是区别于美国经济接近10年一个周期的重点所在;此外,中美房市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中国实施房改后,结束了此前多年无住房市场的局面,需求大幅飙升。虽然中国房市也存在投机因素的推动,但需求大而供给有限是促使房价走高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对于中国房市,政府有调控余地。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也给中国宏观调控(Macro-economic Control)提出了启示。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即使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也很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 第二,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 第三,政府不要轻易对危机提供救援。危机是对盲目投资和盲目多元化行为的惩罚,如果政府对这种行为提供救援,将会导致道德风险的滋生。本次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联手注资,可能会催生下一个泡沫。
心晴joanny
3名教师在巴基斯坦遭遇恐怖袭击,不幸遇难,这三名教师分别是院长黄桂平老师、志愿者陈赛老师、公派教师的丁沐舫老师,而他们生前的三个画面让人泪目,那么他们生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院长黄桂平老师也是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是重庆垫江人,今年58岁,在四川师范大学工作的时候,曾经直接参与创建了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关于对他的评价,和他一起共事过的同事表示,黄桂平老师是一个非常谦虚,对汉语文化十分热衷的人,因为卡拉奇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黄桂平老师却没有做出退缩,毅然决然地为当地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志愿者陈赛老师,在遇难的时候年仅26岁,是一位新疆籍的姑娘,而她也只是在去年5月份才去这所学院担任志愿者,在她遇难后,不少学生纷纷表示哀悼,而这些学生在评论陈赛老师为人的时候,表示陈赛老师在生活中是一个乐于助人和关心他人的人,而在她的朋友圈上,一直以努力、上进、自律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她远赴他乡,最终还是定格在了巴基斯坦这片土地上。
公派教师丁沐舫老师,是一名90后老师,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在从广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两次去巴基斯坦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工作,在她的毕业论文中,她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她希望能和更多的汉语推广者一起,提高汉语教学能力,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汉语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根据丁沐舫的老师回忆,丁沐舫生前是一个非常自律、而且做事非常严格认真的人,所以,对于她这次遇难,这个老师表示有点惋惜。
论文主要内容:一、论文的标题部分标题就是题目或题名,标题需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非常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二、论文
1. Ronald H.Ballou.快餐物流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 谢希仁.快餐网络[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
从舆论话题产生的渠道来看,话题主要分为哪些(1)话题类型:①民生类型:价格动态,改革动态等;②事故灾难类型:各类安全事故等;③政府腐败类型:涉“官”涉“腐”等;
毕业季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要完成毕业论文以及论文查重,那么硕士论文相当于本科的要求会更加的严格,就需要格外的注意,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硕士论文查重的标准有哪些?cn
但凡是要评职称或是投稿期刊的论文均要经过查重,自身所创作的论文是否要查重与本身的学历并无关联,现如今即使是学位位极博士或是院士的学者创作论文依旧少不了论文查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