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天涯
摘要: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获得发展的条件。城市形象对于城市获得社会支持、公众认可起着重要作用。在分析城市形象构成要素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形象塑造的五方面内容,以期能够5I导城市形象的塑造工作。关键词:城市形象;定位;公众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形象研究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国际以及国内的众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探讨。但是受西方潮流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形象建设缺乏独特性和竞争力,闻名世界的特色城市很少,因此本文试图探索。一,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城市形象是公众对构成城市的各个方面要素的总体评价和感知。包括城市的总体特征和风格、知名度以及城市形象定位三个方面内容。1城市形象的总体特征和风格城市形象的总体特征指城市最为显著的能代表城市整体情况的特征,这是公众对城市的总体性及概括性认识。城市形象的总体特征可以包含两大类,一类是外在的总体特征,即城市形象的硬件部分,包括城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形象和人工的环境形象;一类是内在的总体特征,即城市形象的软件部分,包括城市市民精神形象和城市文化形象要素等。2城市形象的知名度知名度是评价城市形象的基本指标。知名度是一个城市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高的知名度能够获得更多的公众评价,吸引外来资源,提高城市形象。3城市形象的定位城市形象来源于城市的建设程度,但又不仅仅限于此,它更多地来源于公众评价。虽然城市建设者们不遗余力地自认为建设了良好城市形象,但未必得到公众的认可。这其中的原因来源于城市定位不准确。城市定位是城市在公众心目中的特定位置,这个特定位置一般是根据特定城市与同类城市相比较而确定的。这是城市的建设形象和城市知名度的交接点,也是公众对城市形象评价的主要方面。二、城市形象的塑造1满足公众需求——城市形象塑造优先考虑的因素如前所述,城市形象主要来源于社会公众对于城市总体特征的评价,因此城市形象塑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城市是否能够满足城市公众的需求,是否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这是城市形象塑造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很多的城市建设都走入了一个误区:城市形象成了当地官员的一个政绩工程,全然不顾城市形象的历史和现实,一味追求城市美化、亮化,而忽略了公众与城市形象的和谐统一。例如2008年4月3日,合肥市市容局提出的让合肥市成为“无摊”城市的提法就遭到了媒体和公众的质疑。政府执政的出发点应该是“执政为民”,而不是扰民。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起步,远没有达到国外发达国家水平,“无摊”虽然会使城市管理方便、城市市容整洁,但是却从根本上影响到了普通市民的基本生活,政府应该梳理引导而不是简单的制止取消。因此在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应从“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出发,重视社会公众的需求,在城市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建设城市形象,体现城市形象和城市公众的和谐统一。2放眼战略——城市形象塑造的规划城市形象是一种总体评价,是包括城市视觉、城市环境、城市行为、城市理念等4个一级子系统,城市概况、城市发展、城市管理、城市文化等10个二级子系统,城市性质、城市规模、规划状况等30个要素构成的城市形象系统。因此城市形象的塑造绝不是简单的拆掉旧有建筑建立高楼,也不是简单的设计城市的标志口号,更不是盲目圈地占地扩大城市规模,而是要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全盘考虑,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城市形象的规划。因此,我们应该从规划体系上建立历史与现代的结合、空间与水平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的多元结构;从规划原理上建立城市整体的高效发展与持续发展相结合的二元理论一从规划层次上建立以总体规划为指导,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具体执行的立体层次,从规划内容上建立对城市硬件系统(外在形象)与软件系统(内在文化)相结合的城市总体形象效果,正确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治理之间的矛盾。另外,我们也要建立科学的城市形象规划执行程序,以保证城市规划发挥它的作用。科学的城市规划程序包括:加强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保证城市建设按照规划统一进行,各个城市应该明确规划部门对于城市规划的主导权与审批权,并能统一调配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协同工作;用科学的手段保证规划的具体执行,运用现代化的立体模型建立规划图,请专家进行咨询,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设计。加强城市规划的执行后的管理,打击那些违法违章建筑,保证城市的整体统一性。3准确定位——城市形象塑造的前提城市形象定位是预期在公众的头脑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它是城市出现在公众评价中的首要形象,对公众形成城市形象的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形象建设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来源于城市形象定位不准确。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对城市形象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城市获得更多的经济、政策支持;其次,有助于城市整合各方面资源打造知名城市;再次,有利于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使市民在城市建设中更多地发挥聪明才智,最后,能够为公众提供差别化利益,通过定位向公众传递与众不同的信息,使城市的个性清楚地凸显在公众面前,从而引发他们的联想与支持。 要准确地进行城市形象定位,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必须来源于对城市的透彻了解,城市定位就是改变以前的“由内而外”(城市建设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建立美丽的城市)的做法而采用“由外而内”(广大公众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的方法来规划建设城市。根据自己作为公众的体会来估计城市的变化,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也是城市普通公众,他们对城市的需求也可以成为借鉴的因素,关注同类竞争城市,中国的城市有多种分类方法,从城市规模、城市文化、城市特色、城市位置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同类竞争者的位置,城市形象定位就是要区别这些同类竞争者,而不是建成千城一面,大而全。城市形象定位应该在更广阔的时空领域中进行,尊重历史、着眼现在、关注未来。4凸显个性——城市形象建设的主要内容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间加大了各方面的交流,城市建设者们也通过学习、模仿、拷贝的途径来规划和建设城市,致使我国城市建设都走向了“统一风格”,很多县、市级城市变成了各大城市的缩微版本,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栋栋接天的高楼成为城市的代表形象,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实际上,城市也如同人一样,与众不同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因此,建设个性化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内容。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第一,城市建设要重视城市的历史文化,拒绝盲目的“去旧换新”,很多城市的旧有城区、旧有建筑等都与历史有关,在这些地方承载着很多典故民俗,这些正是城市发展的独特文化底蕴,不应该“一拆了之”;第二,专注一两个城市亮点充分展示,个性就是不同于别人,我们需要在城市功能齐全的情况下,突出某一独特因素,成为吸引公众标志性的内容。第三,注重城市长远发展,城市个性也不是一个建筑,一次形象策划能够完成的,它是多方面的内容的结合,需要日积月累。5整合营销——城市形象传播的利剑城市形象塑造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传播城市形象,让城市走出去,让更多的世人了解城市。城市形象传播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包括:(1)便于传播的城市名称和标志。一般来说城市名称是已经确定了的且已使用已久不应改变的,那么城市标志就需要认真设计。和企业标志一样,城市形象标志起到识别、烘托、传播城市形象的作用,因此最好请专业人员来设计或者通过社会征集的方式获得,并且要通过新闻发布会告知公众,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2)活动传播。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中国的两大城市又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界面前,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是形象传播的有效途径。每年5月18日的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就为廊坊打开了一扇面向国际的窗口,让廊坊有机会展示它的风采。(3)影视传播和出版传播。城市形象还可以通过拍摄吸引公众的影视剧和出版物来提高城市形象的知名度。(4)实施企业品牌形象工程。形成产业经济的集群优势。企业,是一个城市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来源,知名的企业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是城市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一大批的知名企业同样能够拓展城市形象的传播。综上所述,城市形象塑造是现代城市竞争和发展的有力武器,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城市自然环境与城市公众的和谐统一,需要对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需要城市的准确定位和城市的综合发展条件的改善。参考文献:[1]黄静,品牌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仇保兴,优化城市形象的十大方略[J],浙江学刊,1906,(4)。[5]袁朝辉,谈公共环境标识设计与城市形象[J],地方经济,2007,(35)。
叮当木马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问题来了,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旅游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分享。
[1]魏心宇.浅析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90):9-10.
[2]王青.信息技术在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7,(91):143.
[3]谷静.经济全球化3.0时代的国际化旅游人才供给研究[J].林区教学,2017,(11):26-27.
[4]陈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发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以珠海市金湾区为例[J].考试周刊,2017,(A1):139-140.
[5]李丹特约记者刘进勇.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实处打造精品项目阳光工程[N].中国石油报,2017-10-23(001).
[6]王铭俊彭艺.湖南推进美丽乡村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7-10-20(007).
[7]特派记者况昌勋.为海南牢记使命呵护绿水青山点赞[N].海南日报,2017-10-20(A05).
[8]施华赟.精准"治未病"守土当如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10-20(003).
[9]本报记者苏玉君孙楠杨笑雯.大湖湾生态新区西北内陆的.城镇化样本[N].中国气象报,2017-10-20(005).
[10]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万宏.兰州激发内生动力全力推动文旅产业[N].兰州日报,2017-10-20(006).
[11]张海英."故宫服务"可否在全国景区推广[N].中国商报,2017-10-20(P02).
[12]惠民工程助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N].商洛日报,2017-10-20(007).
[13]记者郭猛王思达."走遍秦皇岛",用脚步丈量出了什么[N].河北日报,2017-10-23(009).
[14]平裕强.陵川交警大队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N].太行日报,2017-10-23(003).
[15]记者汪瑛.精准扶贫咱们一起奔小康[N].商洛日报,2017-10-20(006).
[16]杜珊记者强犟.奋力脱贫攻坚打造美丽西寺[N].西部法制报,2017-10-21(004).
[17]通讯员葛卉黄旭峰.农行广东分行农家乐贷农民创业好帮手[N].农村金融时报,2017-10-23(A05).
[18]窦群.践行"两山"理论推进国家公园建设[N].中国旅游报,2017-10-23(003).
[19]本报记者冯颖.景区创新升级筑牢石家庄旅游根基[N].中国旅游报,2017-10-23(A01).
[20]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乐天茵子.既有住宅安装电梯或将有章可循[N].合肥晚报,2017-10-24(A08).
[21]本报记者吕晶.精准招商助力追赶超越[N].榆林日报,2017-10-23(003).
[22]记者王艺.我市旅游行业智慧化管理再上新台阶[N].大连日报,2017-10-22(006).
[23]本报记者崔振海通讯员陈艳迪.让"天生丽质"变身"美丽经济"[N].山西经济日报,2017-10-26(007).
[24]本报记者杨淑珍通讯员孙海韬张大鹏."这里的警察能力与颜值俱佳"[N].人民公安报,2017-10-30(006).
[25]本报记者梁文艳.马遥的"教学梦"做当代有为的青年教师[N].中国产经新闻,2017-10-26(003).
[26]特约记者谭玉玲.让大丹霞旅游发展充满"智慧"[N].韶关日报,2017-10-23(A07).
[27]记者杨艺华通讯员曲易伸张涛.全国统一版本离境退税系统海南上线[N].海南日报,2017-10-25(B02).
[28]本报记者刘斯会.凯撒旅游前三季净利增长超四成[N].证券日报,2017-10-30(C03).
[29]记者朱家芬.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楚雄日报(汉),2017-10-24(001).
[30]记者吕丽霞.商南落实责任规范程序加快提案办理[N].商洛日报,2017-10-27(003).
[31]记者董娟通讯员梁泽仁卢琳.省统计局经济形势调研和统计工作督查座谈会在朔召开[N].朔州日报,2017-10-24(001).
[32]肖相波.青岛:不断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N].中国旅游报,2017-10-31(002).
[3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旅游学院张青.通过收益管理提升民宿经营水平的要点[N].中国旅游报,2017-10-31(003).
[34].以全球视角,创新实现餐旅行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7-10-31(A06).
[35]刘剑飞.故宫"全网售票"体现管理智慧[N].中国审计报,2017-10-23(007).
[36]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郭晓蓓.强化金融创新支持旅游产业[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7-10-30(A02).
[37]陈晓光姜久明本报记者邱丽娜赵博言.我省今年重点公路建设完成505公里[N].黑龙江经济报,2017-10-27(001).
[38]本报记者曲晓燕.探索文化国资管理新路径[N].中国文化报,2017-10-30(007).
[39]记者徐莹波.巩固创城成果不松劲加快建立长效管理机制[N].桂林日报,2017-10-24(001).
[40]汤云明.晋宁国企改革助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迈新步[N].云南经济日报,2017-10-28(B03).
[41]李辉.乐见景区价格听证"涨声"不响亮[N].广西日报,2017-10-20(008).
[42]张海英."故宫服务"不妨在全国景区推广[N].友报,2017-10-27(003).
[43]记者吉蕾蕾.导游不得擅自变更行程、强迫游客购物[N].经济日报,2017-11-03(004).
[44]记者王菲.前三季度我区旅客吞吐量逾340万人[N].西藏日报(汉),2017-10-27(001).
[45]本报记者文豪.景区停车问题成关注热点[N].成都日报,2017-10-31(007).
[46]记者李敏.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N].承德日报,2017-10-24(001).
[47]记者沈仲亮.国家旅游局将遴选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N].中国旅游报,2017-11-01(001).
[48]小丁.擦亮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品牌[N].昆明日报,2017-10-29(007).
[49]本报记者刘曌琼.出行能"说走就走"[N].陕西日报,2017-10-30(011).
[50]记者吴岗.天津:2020年底前关闭所有砖瓦黏土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11-03(002).
[51]北京商报记者舒志娟.中青旅陷"伪造拒签信"口水战[N].北京商报,2017-11-02(004).
[52]本报记者孟妮.入境游发展短板如何补齐?[N].国际商报,2017-11-01(A06).
[53]记者王珂.导游管理办法明年正式实施[N].人民日报,2017-11-03(008).
[54]撰稿本报记者王眉灵."四好农村路"带来乡村新变化[N].四川日报,2017-10-31(009).
[55]记者高岳.让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N].海南报,2017-10-31(A01).
[56]本报记者杜杨楠.坚决向"年龄附加费"说不[N].大连日报,2017-10-30(007).
[57]本报记者赵亮.我市多部门联动开展"打非治违"整治行动[N].齐齐哈尔日报,2017-10-23(003).
[58]记者李喆通讯员赵尚羊华.广东开展重点车辆行驶记录仪专项检查[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7-11-03(001).
[59]记者宋柏松通讯员丁桂艳.秦皇岛大力提高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水平[N].河北日报,2017-11-06(012).
[60]王德刚.打赢脱贫攻坚战旅游业要当生力军[N].中国旅游报,2017-11-07(001).
[1] 王衍用.对旅游资源应该进行深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7(2):11-12.
[2] 伍延基,王计平,曾海洋.无景点旅游的理论解释与实践意义田.旅游科学,2008,22(4):28-31.
[3]宋丁.突破中国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J].旅游学刊,2008,23(5):11-12.
[4]陈耀.坚持旅游规划创新,推进”大旅游”统筹发展[J].旅游学刊,2010,25(3):7-8.
[5]郭文.无景点旅游: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及影响研究[J].旅游论坛,2010,3(5):566-571
[6]谢彦君.在旅游普查实践中用学术的眼光审视目前国标的得失[J].旅游学刊,2005(4):8-9.
[7]谢朝武,黄远水.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J].旅游学刊,2002,17(2):30-34.
[8]程遂营.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J].旅游学刊,2006,21(12):9-10.
[9]简玉,峰刘长,生徐钮.无景点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基于长沙与张家界旅游市场的比较分析[J].旅游论坛,2010,3(6):756-762.
[10]方田红,雷可为.关于我国无景点旅游兴起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11):88-90.
[11]川刘松.休闲旅游理论及实证分析[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8:4-21.
[12]李洪涛.我国自助游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22-24.
[13]李永文.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10-11.
[14]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16-126.
[15]伏六明.无景点旅游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 82一84.
[16]克莱尔.A.冈恩(美),特格特.瓦尔(土).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M].吴必虎,吴冬青,党宁.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_5:4.
[1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13-115,236-237.
[18]王林伶.银川休闲旅游开发与空间构建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0:1_5-16.
[19]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2003-200_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_5:19_5- 207.
[20]张景群.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M].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8.
[21 ]张素娟,樊莉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9:17.
[22]丁磊.浅析自助旅游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6,(3):9.
[23]陈秀琼.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理性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8):14-17.
[24]林炎钊.旅游形象设计: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1995,(3):53-56.
[25]林捷.互助旅游者交往特征和模式研究一一基于社会基本论的视角[D].广州:中山大学,2009:1-7.
[26]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行社经营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69.
[27]王云良.网络互助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3-28.
[28]郭小东.基于旅游心理动机视角的无景点旅游现象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010:31-60.
[29]顾金梅.我国导游薪酬制度的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14-18.
[30]钟丽娟.武汉市无景点旅游者行为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0:26-40.
[31]钟丽娟,钟丽姬,涂建华.无景点旅游下导游的应对措施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 (5 ):473-474.
[l]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等.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l.商务印书馆,23:251
[2]崔凤军.城市旅游的发展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6:P65
[3]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刀.旅游学刊,24(2):93一94
[4]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江苏人民出版社,26:117
[5]邓湘南,张筝,蔡小于.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营销研究闭.乡镇经济,28(6):97
[6]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闭.城市设计,21,25(3):7
[7]胡燕雯,张朋.试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3):49一5
[8]胡允银,陈睿,王超.学会吸引眼球—浅谈注意力经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4(4):89一9
[9]姜辉.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J].商业时代,27,1:4
[1]蒋志杰,吴国清,白光润.旅游地意象空间分析—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2):32
[11]李瑞.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34):494并95
[12]刘小林.对我区旅游营销形势的认识与分析闭.西藏大学学报,1994,12(4):56
[13]李彦亮.文化在营销中的作用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5):117
[14]毛金凤,杨莉,石玉.决定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旅游文化营销的媒体传播闭.商场现代化,27(1):282
[15]麦晓霜.浅论中国旅游营销发展历程[z].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6(5):116
[16]马志强.论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闭.商业经济与管理,21(4):32
[17]PauLA.Herbig.跨文化市场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2:23一24
[18]齐善鸿,焦彦.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的文化营销阴.消费经济,27,8(4):25
[19]秦学硕.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闭.经济地理,22(2):116一117
[20]沈福熙.城市意象—城市形象其情态语义闭.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摘要: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获得发展的条件。城市形象对于城市获得社会支持、公众认可起着重要作用。在分析城市形象构成要素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形象塑造的五方面内容
vi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vi毕业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
[1] 彭小球,周叶青. 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J].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 [2] 熊佳红. 浅谈讽刺手法在《围城》中的运用
我出生在扬州,所以童年的回忆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理。扬州不仅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也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这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