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3

李晓诗125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电刷镀论文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Y逆天的飞翔

已采纳

黄耀曾毕生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工作,在有机化学领域负有盛名。他是中国有机氟化学研究的先驱之一和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有机砷、锑 、碲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的研究领域内成果卓著,由此发展的新反应、新试剂在有机合成上显示可喜的应用前景。在面向经济,面向国防建设的应用研究方面,他也做出了贡献。1912年11月11日黄耀曾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黄衍熙(字笃蕃)15岁考中秀才。母亲刘安清生下一女三男,黄耀曾是最小的一个。他的大哥古文根基颇深,写得一手好字,经常在家教两个弟弟古文。黄耀曾的父亲常在家以文会友,是大镛诗社的一员。黄耀曾就是在这样一个书香洋溢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黄耀曾4岁入初小,8岁入高小(当时学制为初小四年,高小三年)。小学和中学时的数学老师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国画大师的王个簃。教他语文的是王达五。从两位王老师的言传身教中,他渐渐悟出一个道理,教导学生应以鼓励为主,不可妄加指责。这也是他日后能成为研究生的优秀导师的根由。黄耀曾11岁进了南通中学初中部,14岁免试入高中。在中学时,给他印象最深的老师是教数学、化学的陆颂石和教他语文的南通宿儒、文字学家徐昂(字益修)。黄耀曾常把这两位老师挂在嘴边,他认为文和理是互通的,要写出一篇有可读性的科学论文和综述,必须逻辑性强,文字简洁,一层一节交待清楚,做到深入浅出,不使读者觉得厌倦。17岁时,黄耀曾考入了国立中央大学(现名南京大学)化学系,老师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有张江树、刘树杞、袁翰青和高济宇。张江树教他物理化学,逻辑性很强,条理清晰。袁翰青和高济宇都刚从国外归来,带来新的教学内容,使他眼界大开。指导他做有机化学实验的是王葆仁,王老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影响黄耀曾一生的是庄长恭。庄长恭留学美国,又去德国做客座教授一年,深得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A.文道斯(Windaus)和H.维兰德(Wieland)的熏陶,他在甾体化学上的造就,在国际上受人瞩目。庄长恭回国后,出任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教授高等有机化学,以简练的言词,讲授了许多当代有机化学中的前沿领域知识。黄耀曾是庄长恭的得意学生,他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环己烷2-甲基-2-羧基-1-乙酸的合成》。这是庄长恭研究甾体的全合成的第一步。因为当时文道斯和维兰德已将胆甾醇和胆酸的结构搞清楚了,下一步便是如何设计全合成。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因为甾体的结构复杂,不对称碳原子多,全世界只有少数人敢于问津。当黄耀曾的毕业论文做出部分结果,拿到关键中间体时,庄长恭被委任为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因为黄耀曾成绩优异,得到庄长恭的青睐,庄长恭要他毕业后跟他一起到中央研究院化学所去,黄耀曾的科研生涯就此揭开了第一页。 1934年,黄耀曾随庄长恭进入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被指定做有机微量分析,兼做有机合成。20世纪30年代,有机微量分析是国际上有机化学研究中的先进技术,但在中国尚未建立。有机微量分析仪器是庄长恭从奥地利订购来的,黄耀曾精心钻研,掌握了这一新技术。他的同事田遇霖(庄长恭在东北大学时的学生)被指定继续进行环己烷-2-甲基-2-羧酸-1-乙酸(1)的合成。当田遇霖将二元酸的前身二乙酯(2)用甲醇氢氧化钠水解时,所得的产物,经黄耀曾分析,断定并非二元酸,而系少了一个“CH2”的一元酸。当田遇霖将2用乙醇氢氧化钠水解时,所得产物,经黄耀曾分析断定也系一元酸,其经验式不少“CH2”。这件事,曾使庄长恭一度困惑,但是当庄长恭想通化合物(2)用甲醇氢氧化钠水解时,发生了酯交换,即2-位上的乙酯变成甲酯,才恍然大悟,两人都对!这件事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50多年前,在中国初次建立有机微量分析新技术时,不能不算是一件值得提起的事。另一件也是关于有机微量分析的事。当高怡生在纪育沣指导下,从贝母中提出一种生物碱,交黄耀曾测定其中碳、氢、氮的含量。黄耀曾的分析结果和一位日本学者福田昌雄的结果及中国一位老前辈用100毫克样品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因此引起中国老前辈的怀疑,他们说“庄长恭找了一个小孩子做微量分析,怎么做得准?”因为这位老前辈对当时的新技术是表示怀疑的(微量分析仅用3至5毫克)。于是庄长恭将这一样品送给德国两家著名的微量分析实验室验证。事隔一个月,德国两家分析的报告寄回来,和黄耀曾的结果完全相同!因此改正了贝母生物碱的经验式(福田昌雄和中国一位老前辈的经验式都是C19H30NO2,黄耀曾改正的经验式为C27 ,H45NO3)。20多年以后,朱子清便是根据新的经验式,进一步研究贝母生物碱的结构,知道它是甾体生物碱,以后并由国外学者合成得到证实。从此,有机微量分析在中国站稳了脚跟。这一新技术以后逐渐传播至国内其他单位。有机化学所的微量分析现在还承接澳大利亚、香港等地的样品。另一件崭露头角的事,是关于有机合成的。黄耀曾在做有机微量分析的同时,还跟庄长恭做甾体有关化合物的全合成。一次庄长恭叫他依照R.鲁宾逊(Robinson)爵士的路线制备4-(m-甲氧苯基)丁酸(3)。这个化合物是庄长恭设计合成女性激素的必要原料,黄耀曾认为鲁宾逊的路线过长(需20步),提出另一条路线,即从易得的原料(4),经硝化、还原、重氮化、甲基化制成(5),然后用克莱门森还原而制得目的物(3)。当田遇霖放大合成,顺利地制得(5)以后,克莱门森还原发生了问题,粗产物纯化很难。于是黄耀曾征得庄长恭的同意,先制得缩氨基脲(6),再用浓烧碱液处理,实验中放出氨气,取出少量反应物,用酸酸化,有二氧化碳逸出,黄耀曾很兴奋,估计实验做成了。但产物做定性分析时,含有氮!摆在他面前的是继续探索,还是就此歇手。黄耀曾没有气馁,经过一夜思索,猜想氮未逸出,产物是(5)的腙。于是在次日重复实验,加高反应温度,果然于当晚得到(3)。此事被庄长恭大加赞许。这是1936年的事。数年后(1939年),美国W.E.巴哈门(Bachmann)发表了第一个甾体激素——雌马甾醇的全合成文章,和庄长恭曾经设计的路线完全相同,并且引用了前面所述的化合物(2)水解成一元酸的结果。 “活着总得为人民做点好事,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黄耀曾的座右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转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为研究员。华东农林部交下一个任务,有机汞杀菌剂“西力生”的剖析和试制。他了解到华东地区小麦的黑穗病、棉花的红腐病和立枯病危害剧烈,使农作物减产达50%以上。黄耀曾毅然接受这一任务。他和王有槐研制“西力生”合成,并且打破前人的框框,制得样品。并与沈青囊合作放大生产移交给沈阳化工厂,以两万吨规模供销市场,基本上消灭了这些病害。黄耀曾又为了节约外汇,与上海鱼品加工厂协作,和涂通源一起研制成功维生素A的改进合成方法,这一方法迄今还在上海第六制药厂继续生产。20世纪50年代国际上的抗菌素除青霉素外,还有金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后几个品种当时就占了抗菌素产值的40%,我国都依赖进口。黄耀曾在全国抗菌素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金霉素的提取纯化。由于摸清金霉素对酸、碱的变化,他和戴立信、倪大男等和第三制药厂合作改进了金霉素的提取路线,得到了金霉素的结晶,并迅速投产。金霉素研究中第二项工作是它的结构。在汪猷、黄耀曾领导研究结构的同时,美国的R.伍德沃德(Woodward)等发表了一篇土霉素结构的文章。汪猷、黄耀曾和丁宏勋等于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抗菌素会议上报告了他们的成果。概括起来有三点:(1)直接从金霉素通过锌粉蒸馏得到并四苯,在他人的工作中则有开环的可能,有机所的工作更为直接;(2)关于二甲胺基和角羟基的位置作了进一步的肯定;(3)把金霉素脱氯以后的降解物和土霉素降解物进行比较,终于从化学上把这两个抗菌素的结构沟通起来,因而也证明了金霉素的结构;(4)金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易于开环变成异金霉素,而在酸性条件下易于变成脱水金霉素。正是由于了解了金霉素在各种酸碱度时的变化,所以金霉素的提取纯化才能迅速完成。在金霉素的全合成中,做了下列的研究:(1)伍德沃德的合成选择脱羟脱甲基金霉素作为目标,黄耀曾的研究组选择脱水金霉素作为合成目标。两年以后,国外完成了从脱水金霉素转化为金霉素的化学反应,说明黄耀曾的研究组当时选定的目标是对的。(2)多环化合物如何形成,各官能团如何安排,研究组做了许多模型试验,设计的路线与伍德沃德后来发表的有多处类同,也与英国D.H.R.巴顿(Barton)爵士后来发表的有多处类同。说明我国的这项研究已接近国际水平。金霉素的研究曾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奖。黄耀曾领导的多环化合物研究组,正值进行攻坚,胜利在望的时候,却被领导宣布停顿,让他改行做国防科研。对于金霉素全合成的下马,他不无遗憾,因为他曾为此付出过大量心血。但是,作为一个爱国科学家,黄耀曾对于国防科研的上马,又感到责任重大,于是他又全身心地投入于国防科研的新的研究领域。“活着总要为人民做点好事”,他始终未忘却自己的座右铭。黄耀曾和其他研究工作者一起,在我国首先应用元素氟来氟化碳氢化合物,并在研究氟塑料、氟表面活性剂、新型粘结炸药等领域中为国防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于接受国防任务是全力以赴的。有几件他最兴奋的事。一次张劲夫、钱学森来到有机所,提出要把元素氟的车间建立起来,因为当时希望发射液氢、液氟火箭,而我国已有了一般的火箭推进剂。这是一项重要的国防任务。黄耀曾和戴行义等先在上海化工研究院,后在有机所的实验厂建立元素氟车间。虽然以后计划改变,但是这个车间的建立对以后氟油任务的完成影响很大。因为当时苏联专家已撤走,分离同位素用的全氟润滑油等关键材料也已运走,我国科研人员只好自己干。由于这项工作以及萃取剂、离子交换树脂等工作受到有关部门很高的评价。在一次全院大会上,钱三强把有机所党委副书记和黄耀曾拥抱起来,说感谢有机所的工作,使我国原子弹的爆炸提前了一年。这是使黄耀曾兴奋不已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是研制新一代核武器所需特殊炸药的问题。有机所当时参予承担这一任务,在黄耀曾领导下,有40多位同志与西安、兰州有关研究所协作,干了3年多时间。当时有几个方案在另外几个单位同时进行,研制出来的产品要经过严格考核,考评的项目很多。最后兰州化学物理所与有机所的方案被选上了。这个方案以后正式在武器上得到实际应用。第三件让他难忘的事是公安部曾经交给有机所一个任务,剖析外国特务的密写纸,要求弄清其中的特殊化学成分,并要求密写后的无色字迹显出颜色来。当时,仅有的几张密写纸在别的研究单位剖析中都未得出结果而报废了,手头上只剩下半张纸。成败在此一举。这项任务落到黄耀曾身上后,他应用各种分析手段精心剖析,冥思苦想,终于弄清了密写纸药剂的特殊成分,又把无色的字迹显出颜色来。1984年公安部某研究所所长赞扬有机所为破获重大案件做出了杰出贡献。自从密写纸被识破以后,就再没特务敢在中国使用这种密写纸了。为此黄耀曾常说:“只要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科研项目,我们应当积极承担,并且应当全力以赴,争取出色地完成”。由于这些工作,黄耀曾获得了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奖章。此外,黄耀曾和李基森等还试制成功多种电刷镀液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电刷镀技术,据国家经委统计,自1981年1985年已为国家取得12亿元经济效益,因此获得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5年以后使国家继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世纪60年代黄耀曾鉴于二茂铁的发现及其结构的确定,齐格勒(K.Ziegler)-纳塔(G.Natta)催化剂的发现,维蒂希(G.Wittig)反应和布朗(H.C.Brown)硼氢化反应的发现,一方面撰文介绍元素(包括金属)有机的重要性,和金属有机在合成中应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元素磷和砷的电子结构考虑,推测胂叶立德应比膦叶立德反应活性高。他和丁维钰用实验得到证实,发表了几篇论文。正当他们兴致勃勃工作的时候,却遭到“文化大革命”的厄运,工作因此停顿了十年之久。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位日本学者石井义郎(Y.Ishii)和一位美籍日本学者筒井稔(M.Tsut-sui)认为,各国科学家的合作会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于是,他们来到中国驻日使馆,创议组织中、日、美三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并且致信给中国江英彦先生表示了同样愿望。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华夏大地上有谁会有胆量接受他们的建议。1978年,中国化学会在沪召开了停顿10年之久的年会。年会组织者请黄耀曾主持召开一个座谈会,讨论是否同意采纳石井和筒井的建议。黄耀曾作为主持筹备人被推上了台。他接受这任务后,就与徐维铧、戴立信以及江英彦一起筹备起这次会议,并出任了第一届中、日、美金属有机化学讨论会的主席。当他在大会上宣读了他和同工作者的“胂叶立德的高活性”论文后,与会的美国科学家R.威斯特(West)立即邀请他在《金属有机的进展》年刊上撰写一篇总结(威斯特是该刊的副主编),这是第一位应邀在这套期刊上介绍自己的系统工作的我国科学家。另一位美国代表则邀请他担任《无机和金属有机化学的合成和反应性》的顾问编委。黄耀曾的心情是何等激动啊!他认为,金属有机这门新兴学科通过中、日、美三边会议的催化促进,一定会在我国生根、萌芽乃至开花结果。“我要把自己的余生全部用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上”,两鬓似雪然而精神矍铄的黄耀曾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此外,黄耀曾还促进了1980、1982和1984年三次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年会的召开及三次中、日、美金属有机化学讨论会的召开,并担任了此三次会议的中方主席。从相继几次会议的召开来看,我国有机化学工作者提交论文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多,质量也日益提高,由此看出我国金属有机化学阔步前进的步伐。这些都蕴含着黄耀曾的心血,他的推动、促进和组织作用。黄耀曾在“文化大革命”后与沈延昌等继续研究胂叶立德在合成中的应用,并与唐有棋等合作用X射线衍射比较膦、胂叶立德的结构,证实了黄耀曾的预见,即胂叶立德比膦叶立德反应活性高。黄耀曾在金属有机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学术研究上他是一个永不知足的人。特别是他在“15、16族元素的金属有机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这一研究领域中取得出色的成就,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这一领域中发表了90多篇论文,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在第15、16族元素中,黄耀曾对有机砷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最近他鉴于有机合成的趋势是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好、产率高、操作简单、催化,因此他与施莉兰、杨建华发展了将固液相转移方法应用于砷盐,在碳酸钾存在下室温与醛进行烯基化反应,避免了传统的强碱、低温制备叶立德的繁琐步骤,他们在这一重要反应中实现了条件温和、产率高、操作简便等目标。利用此法他们方便地合成了多烯醛、多烯酮、多烯酸酯、多烯腈、多烯酸胺及其有关的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如白三烯、前列腺素、昆虫性信息素、植物生长激素等。该法所得产物是一般维蒂希反应难以得到的,而且副产物氧化三苯胂具有比氧化三苯膦更易还原为三苯胂而重复使用的优点,弥补了国际上著名的维蒂希反应的不足,为胂试剂的应用展示了更广阔的前景。维蒂希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是以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维蒂希的名字命名的。第二个突破是他们和王为波发现三烷基胂在亚磷酸三苯酯和碳酸钾的存在下,可以催化醛与溴代乙酸酯或溴代丙酮作用,发生烯基化,反应也是在室温下一锅进行的。于是他们实现了由化学计量反应转向催化反应的又一目标。这是维蒂希反应发现30多年来,第一个实现催化的维蒂希型反应的例子,应用膦试剂是无法实现的。以往文献中应用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实现催化的例子已是数见不鲜了,而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反应则属罕见。这个发现又启示了他们在其他主族金属有机物实现了催化反应。这一工作受到国际化学界的重视,美国出版的一份重要评述杂志《CHEMTRACT—Organic Chemistry》对这一工作做了专门的介绍和讨论。他们还发现由醛一步高度立体选择性地合成5-取代-4,5-反式环氧-2E-烯戊醇的简捷方法。他们还对有机锑化合物应用于有机合成做了深入研究。文献上仅有零散几篇有关有机锑的应用的论文,且有错误。黄耀曾和陈晨、廖毅等深入地研究了有机锑化合物的反应性,使这项工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发现有机锑盐在不同条件下,通过三种反应历程与底物进行亲核反应,并经实验证明,澄清了30多年来文献上的混乱现象,又纠正了以往的错误。1.无碱条件下,三烷基锑的卤化物经过亲卤反应形成离子对,与羰基化合物反应形成C-C双键,与贫电子烯烃反应形成三元环,与α-卤代酮反应形成β-羟基酮,与三氯乙腈反应形成α,α-二氯-β-羟基腈等,反应方便,只需微微加热。2.季锑盐在强碱强亲核试剂RLi或PhLi作用下与羰基化合物反应(五烷基锑历程)(Pentaorganyl stiborane)形成R—CH(OH)CH2E(E=Ph,CH=CH2,CH=CHCO2Et,CO2Et,CN),其产率超过经典的Reformatsky反应,这一反应已跳出叶立德框框。当E等于C—C叁键时,又发展为合成高炔丙基醇和高连二烯基醇的新方法。这些化合物都是天然有机中常见的。3.三烷基季锑盐在强碱弱亲核试剂LDA或tBuOK作用下,形成C—C双键(锑叶立德历程)。黄耀曾和廖毅还发现了三烷氧基锑参与下的选择性缩醛化。黄耀曾、施莉兰和王为波还发现了无机锑试剂SbCl3/Fe或SbCl3/Al参与下的对醛反应的四种新方法,等等。在有机砷、有机锑之外,他们在有机碲化学上也发现了二个有意义的合成反应。黄耀曾、施莉兰和李绍玮发现二丁基碲在还原剂和碳酸钾存在下可催化溴代乙酸酯或溴代酮发生烯基化,和周樟林发现第一个催化环氧化反应的例子——二异丁基碲催化醛与丙烯溴的环氧化。除了第15、16族的金属有机化学以外,黄耀曾对于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也进行了研究。黄耀曾和沈延昌发现一种文献上无前例的全氟炔酯-烯醚酸重排。和李基森、周坚强等发现二芳铬催化全氟丙烯寡聚为二聚体、三聚体、和脱氟三聚体。二苯铬在苯溶液中催化全氟丁快-2,得到体型高分子,而在吡啶中催化全氟乙炔-2,得到线型聚合物,掺杂后的电导性在半导体范围。应该提到,全氟炔烃用其他方法是难以聚合的。他们还首次发现π-二芳铬可以发生π-σ重排。黄耀曾和周其林发现零价镍族金属可催化多氟碘化物与叔胺反应形成多氟代烯胺;零价镍可催化芳胺、芳烃、杂芳烃多氟烷基化。黄耀曾和盛怀禹、林守渊发现零价钯催化炔酮为呋喃衍生物。

286 评论

迟到的春风

表面处理技术在模具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表面处理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显示器防护玻璃表面处理技术

摘 要:采用酸溶液湿法腐蚀和镀制增透、保护膜层的方法,对某型仪表用显示器防护玻璃表面进行了工艺处理,使得表面反射率降低到2%以下,产品可见光波段平均透过率达到86%,表面硬度提高到7.0GPa。产品性能检测和试用情况表明,防护玻璃具有较好的防眩、增透和抗划伤的作用,使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防护玻璃;表面处理;反射率;硬度

中图分类号:TQ34 文献标识码:A

Display Protective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WANG Bao-song, ZHANG Guo-sheng, XIE Qin

(Jinling machine factory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Jiangsu 211100, China)

Abstract: Display protective glasses of a certain type instrument were technically processed by use of wet etching with acid solution and AR protective coating method. The reflectivity of surface was reduced to 2% below, the average transmittance of products was 86% in visible light, and the hardness of surface was enhanced to 7.0 GPa. The products'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trials expressed that, the protective glasses have good anti-glare, antireflective, scratch-resistant process and good behaviors.

Keywords: protective glasses; surface treatment; reflectivity; hardness

引 言

显示器作为当今社会一种极为常见的数据和信息的显示方式,在电脑、手机、仪器、仪表等多种设备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特殊使用环境的要求,一些仪器设备的显示器往往不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之下,而是在其外部增加一层防护玻璃。防护玻璃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显示器,防止损坏。针对室外使用情况而言,由于外界视场中光源的强光会在玻璃表面形成较强的反射,影响显示图像在人眼的视觉效果,因此保护玻璃需要具有防眩光、增加透射的作用。王承遇等对玻璃表面结构、表征、测试和处理等方面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报道[1],文献[2]中指出防眩有三种途径:表面刻蚀、喷涂小颗粒成膜和表面镀膜。在多种防眩处理方法中,化学蚀刻因其方法简单、操作容易、适合于大面积玻璃蚀刻和大规模生产特点而倍受关注[3]。

本文介绍了对某型仪表用显示器防护玻璃的表面工艺处理的工作情况,采取酸溶液化学腐蚀的方法对防护玻璃表面进行处理以增加表面粗糙度,通过条件调节控制表面光泽度指标,使产品达到防眩作用亦不影响人眼视觉效果。后续采用硬质膜料在产品表面制备光学增透膜层,提高产品在可见光波段的透射率和表面硬度。本文制备的防护玻璃具有防眩、增透、抗划伤的作用,达到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1 防眩层的制备

1.1 工艺条件

经材料成分分析,防护玻璃基材是以SiO2为主体,包含Na、Ca、Mg、K等离子的非晶氧化物。文献[4]中报道了在玻璃表面上采用化学腐蚀方法制备折射率连续变化的非均匀膜,该薄膜是折射率渐变的多微孔性结构,在宽光谱范围内有低的反射率,是一种耐久力较好的减反射膜。罗春炼等通过溶液组分含量的调整,研究了提高防眩玻璃透光率的影响因素[5]。对于制备条件上的控制而言,则需要适宜的腐蚀处理条件(温度、时间、反应物成分等因素),才能使玻璃获得较高的透过率和雾度指标,以达到较好的防眩效果[2]。黄腾超等进行了应用于MOEMS器件的K9玻璃湿法刻蚀工艺的研究[6]。

本文对玻璃所进行的湿法刻蚀,是采用氢氟酸和硝酸为腐蚀液,通过调节酸液比例、温度和时间参数,达到最佳腐蚀效果。腐蚀溶液是以1:1:2比例配比的氢氟酸、硝酸和水混合溶液,腐蚀温度为40℃,刻蚀时间为18~20min。刻蚀效果的评价指标为表面光泽度,即代表了表面反射率的指标高低。本文经试验制得的表面光泽度为50~51的保护玻璃,其性能符合产品性能要求的表面反射率小于2%的技术指标,达到对产品预定的刻蚀效果。

1.2 制备过程

按1:1:2的比例配比氢氟酸、硝酸和水的混合溶液,置于聚四氟乙烯容器瓶内。用水洗方法清洗玻璃表面,不需要腐蚀处理的一面用胶带纸屏蔽起来,将玻璃样片浸泡于混合液中,整体置于水浴恒温箱内,设置水浴恒温箱温度至40℃,保持时间18~20min。反应结束后立即取出玻璃样片,用蒸馏水清洗表面残留混合液,去除屏蔽层,并烘干表面水分。采用表面光学测定仪测量玻璃处理表面的光学反射特性,以保证样品质量。

2 增透、保护膜层的制备

2.1 膜层设计

根据防护玻璃产品的特点要求,需要在表面制备增透、保护膜层以增加光学透射和提高表面硬度。根据双层减反射膜设计原理,若限定镀制在折射率为ng的基底材料上的外层折射率为n1、内层折射率为n2的两层膜的厚度都是λ/4时,欲使波长λ0的反射光减至零,它们的折射率满足如下关系[4]

基底玻璃材料的折射率为1.517,若外层膜选用折射率为1.38的MgF2膜料,经(1)式计算可得n2值为1.70,故内层选用折射率为1.66的Al2O3膜料。在双层减反射膜的基础上构建三层减反射膜,在此两层膜中间插入半波长的ZrO2层,使得透射光谱平滑。在此基础上,对三层膜系结构进行优化,将厚度做了细微调节,使得平均透光率进一步提高,最后膜系结构为G/0.083Al2O3 0.125ZrO2 0.095MgF2/Air。膜系结构中采用了硬度较高Al2O3膜料,有助于提高防护玻璃表面硬度。

2.2 制备方法

文中所采用的镀膜设备为北京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zzs-1100型光学真空镀膜机,有分子泵、行星转动装置、清洗离子源、光学膜厚监控仪的电子枪加热蒸发镀膜设备。镀膜前对防护玻璃表面使用乙醚溶液擦拭干净,进腔后进行离子清洗以改善表面性质,后按照膜系结构进行薄膜制备。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2.3 指标检测

对膜层的光谱、附着力、摩擦等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测试,膜层光谱测试曲线如图1所示,膜层的在0.4~0.76μm可见光波段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达到99%以上。经试验检测,膜层可通过GJB 2485-1995光学膜层通用规范[7] 对附着力、摩擦、温度、湿热、清擦性、耐溶性和水溶性的检测项目,质量可靠。

3 表面处理效果评析

经过防眩层处理和薄膜镀制的防护玻璃样件制作完成后,对其进行了性能指标检测。通过UV-36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样件可见光波段光谱进行测试,透射光谱曲线如图2所示,平均透光率达到86%。采用显微硬度计对玻璃样片进行硬度测试,镀膜后表面硬度达到7.0GPa,高于玻璃基底的表面硬度6.6GPa,提高了玻璃表面硬度和抗划伤能力。将防护玻璃安装于仪表显示器上,对其实际使用效果进行测试。在显示器通电状态下,通过人眼观察,显示器表面呈现清晰的图像画面。在太阳光照射情况下观察,显示器图像画面依然清晰,反射太阳光较弱,对人眼没有造成图像不清晰或不适的感觉,整体使用效果良好。

4 结 论

本文对某型仪表用显示器防护玻璃表面进行工艺处理,采用酸溶液湿法腐蚀处理获得防眩层,后利用电子枪加热蒸发镀膜方法制备表面增透、保护膜层。防护玻璃经湿法腐蚀处理,表面反射率指标降低到2%以下,镀制增透、保护膜层后,在可见光波段的平均透过率达到86%,表面硬度提高到7.0GPa。通过性能指标、环境试验和产品试用的方法对产品工艺处理效果进行评析,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的防护玻璃具有较好的防眩、增透和抗划伤的作用,使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王承遇,潘玉昆,卢 琪等. 玻璃表面工程的进展[J]. 玻璃与搪瓷,2003,31(5):45-50.

[2] 吴春春,杨 辉,袁 骏等. 抗静电防眩膜研究进展[J]. 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20(1):133-135.

[3] 胡沛然,韩文爵,王海风等. Na2SiF6和ZnCl2对玻璃防眩光效果的影响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2009,37(11):84-95.

[4] 唐晋发,顾培夫,刘 旭等. 现代光学薄膜技术[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 罗春炼,韩文爵,王海风等. 提高防眩玻璃透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J]. 化工新型材料,2008,36(12):89-91.

[6] 黄腾超,沈亦兵,陈海星等. 应用于MOEM S器件的K9玻璃湿法刻蚀工艺的研究[J]. 光学仪器,2004,26(2):151-155.

[7] 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用标准 光学膜层通用规范 GJB 2485-1995[B].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省略。

铝合金燃油箱表面处理技术

【摘 要】本文概述了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试验验证了几种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分析了铝合金燃油箱的表面处理可行性,对解决铝合金燃油箱表面氧化变暗问题,提升产品外观,延长油箱寿命等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铝合金;燃油箱;钝化;氧化;金属覆膜剂

前言

随着重卡轻量化的发展重卡上的铁质燃油箱逐渐被铝质燃油箱替代,燃油箱采用铝合金材料,不但自重减轻一半以上,内部不生锈,而且铝合金燃油箱以光洁的表面深受用户的青睐,因此这种燃油箱市场前景广阔,逐渐成为应用趋势。但是铝合金燃油箱顾客购买时外观鲜亮,色泽美观,使用大约1年左右铝合金燃油箱“黯然失色”,其表面被雨水、泥沙等腐蚀后,色泽发暗,局部产生白色粉状霉点、发黄,油箱整体色泽不一,严重影响顾客的满意度,见下图1,通过对国内规模化油箱生产企业的了解,发现铝合金燃油箱的表面腐蚀,变色各油箱生产企业都遇到过,各生产企业也在一直寻求铝油箱的表面处理技术,鉴于此笔者对铝合金燃油箱的表面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

图1 腐蚀后的油箱

1 铝制品表面处理技术概述

铝合金燃油箱材料为铝镁合金5052,属于防锈铝,其表面自然形成一层极薄的氧化膜(0.01-0.02um),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但这层氧化膜疏松多孔,不均匀,抗腐蚀能力不强,容易沾染污迹,因此铝合金制品通常要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有:钝化、阳极氧化、电镀、喷涂等,这几种处理技术都比较成熟,在一些铝制品上均有应用。

电镀处理技术:铝合金燃油箱是封闭的空心容器,其重量轻,体积大,电镀虽然是一种成熟的处理工艺,电镀层外观漂亮、其耐腐蚀性也较好,但是在铝合金上直接电镀是相当困难的,因为铝表面的氧化膜使得电镀层对铝的附着力很差,因此铝合金电镀必须有特殊的表面预处理,再者铝合金的电镀成本较高,使得这种处理方式并不适合应用于铝合金燃油箱上。

喷涂处理技术:该技术的关键在于解决涂层与铝基体的附着力,因此喷涂前铝合金表面必须进行预处理,其表面预处理需要喷砂或拉毛,再加上磷化或钝化、氧化等形成喷涂底层后,才能形成良好漆膜。其工艺流程较多,喷漆成本较高,其漆膜颜色缺乏金属质感,一般顾客青睐铝合金金属的本色,因此这种处理技术也不适合铝合金燃油箱。若顾客对铝合金燃油箱的外观颜色有特殊要求,比如我公司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也生产黑色的铝合金燃油箱,这种铝合金燃油箱必须经过预处理才能进行粉末喷涂,喷涂后的燃油箱经检测其外表面的耐腐蚀、耐侯性等性能都非常优良,只是产品成本较高。

阳极氧化、钝化、金属覆膜剂等处理技术: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中阳极氧化是应用最光与最成功的技术,也是研究和开发最深入与最全面的技术,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其表面生成的氧化膜,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都有显著的提升,其表面可以生成透明的膜,也可以着色成各种彩色的膜。铝合金的钝化处理、金属覆膜剂处理等其工艺流程简单可以将铝制品直接浸入钝化液或者金属覆膜剂溶液中,也可以喷淋在铝制品上。这种处理技术属于化学转化处理,其表面形成的化学转化膜整体性能虽不及阳极氧化膜,但是这种处理技术经济、简便、快速、生产线简单,特别适合大批量零部件的低成本生产。

每种铝制品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选择适合具体产品的处理技术,铝合金燃油箱的表面处理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对其研究的还较少,还没有成熟的处理工艺。为此笔者根据铝合金燃油箱的特点,对几种有可能应用的处理技术开展了工艺试验,探索最适合铝合金燃油箱的表面处理技术。

2 铝板表面处理技术试验过程

2.1 提供的试板情况

(1)阳极氧化膜试验,分别对铝合金板材进行了5um ,8um,12um的阳极氧化试验;

(2)透明钝化膜试验,与某钝化技术公司合作开展了铝合金的透明钝化处理试验;

(3)覆膜剂试验,与某化工公司合作开发的铝合金用金属覆膜剂,开展了相关工艺试验。

2.2 开展的试验如下

(1)耐柴油性试验

经各种表面处理的铝板,浸入柴油,经过120h浸泡,检验铝板表面膜层的完好性、附着力、厚度等都合格。

(2)耐泥浆试验

对各种表面处理的铝板经过240小时耐泥浆试验,试验结果全部合格,

(3)盐雾试验

进行了96h的盐雾试验,经处理的试板全部合格,随后再经过120h的盐雾试验,经处理的试板全部合格。

(4)耐灰浆(水泥)试验

第一次试验96h,第二次试验120h,试板经第一次96h水泥试验,未进行表面处理铝板不合格,其余铝板全部合格,第二次经120h水泥试验,透明钝化及金属覆膜处理的铝板合格,阳极氧化处理铝板有轻微腐蚀痕迹,清洗后留有白色痕迹。

2.3 试验结果分析

针对铝合金燃油箱的特殊性,笔者对成熟的几种铝板表面处理技术开展了相关工艺试验,对每种表面处理的铝板都进行了耐柴油性试验,耐泥浆试验,盐雾试验,耐水泥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透明钝化表面处理技术,在铝板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抵抗外界各种腐蚀的的能力较强,能够满足铝合金燃油箱的使用要求;阳极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在铝板表面形成的阳极氧化膜,在耐水泥试验后表面存在轻微的腐蚀,通过对这种阳极氧化膜的深入分析,阳极氧化膜的膜厚及封孔质量是关键控制点,通过对本试验形成的阳极氧化膜检测,其封孔质量不达标,这种阳极氧化膜的其他性能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对5um、8um、12um阳极氧化膜的分析,考虑成本及阳极氧化膜的色泽与铝合金燃油箱的本色差别,5um、8um的阳极氧化膜可以应用于铝合金燃油箱的表面处理,需要注意控制阳极氧化膜的封孔质量。

表面进行金属覆膜剂处理,这种表面处理技术与透明钝化的处理技术类似,其优良的耐油、耐高温、防腐及操作方便性,在不改变金属现有外观情况下对各类易氧化金属表面可轻松实现长效防腐效果,是这几种处理技术效果最优的处理方式。

3 结论

本文针对铝合金燃油箱的使用要求开展了相关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透明钝化、阳极氧化、金属覆膜剂表面处理技术应用于铝合金燃油箱的可行性。通过对铝合金燃油箱的适当的表面处理,不仅提高了铝产品外观,还改进了耐蚀、耐候性,满足了铝合金燃油箱的特殊使用要求,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本文介绍的透明钝化、阳极氧化、金属覆膜剂表面处理技术,效果好,成本低,可以应用于铝合金燃油箱的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朱祖芳.铝合金阳极氧化与表面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17 评论

相关问答

  • 电镀碱铜毕业论文

    金属铜的附着性很强!用它做电镀的衬底能增强电度面的附着稳定性!避免脱落!在要求读面光洁度很高的镀镍,镀铬,镀银时都需要先做铜衬底!(也就是先镀一层铜)

    魔法袋的礼物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电镀与涂饰期刊

    广州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广州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冲一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是以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

    蓝色琴弦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电刷镀论文文献

    黄耀曾毕生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工作,在有机化学领域负有盛名。他是中国有机氟化学研究的先驱之一和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有机砷、锑 、碲化合物在有机合成

    李晓诗12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电镀与涂饰2020论文格式

    《电镀与涂饰》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长期收录于多种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包括《CA》美国《化学文摘》、《Pж》俄罗斯《文摘杂志》、《CSA:MI》美国《剑桥

    哈亮亮魔人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电镀与精饰期刊官网

    是核心期刊,是科技核心+中文核心的双核心期刊电镀与精饰主办单位: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lingling882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