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7

Candy526368302
首页 > 学术期刊 > 初等数论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郑二头头

已采纳

坨to,你看龙门不就完了

189 评论

小黑鬼佐二

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只需要将引用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那些文献资料列出即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参与文献的标注方法作了规定。指出:专论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1.顺序编码制[示例]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①也有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法。②参考文献:①刘湘生·关于我国主题法和分类法检索体系标准化的浅见·北图通迅,1980(2):19~23②杨沛霆,赵连城,建立检索系统的几个问题,北京: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1963。2.著者-出版年制[示例]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是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刘湘生1980)。也有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法(杨沛霆1963)。刘湘生,1980,关于我国主题法和分类法检索体系标准化的浅见,北图通讯,(2)19-23。专论正文所引用的文献的主要来源有:专著或书(Book);连续出版物或期刊杂志(Journal);会议文献或会议记录、资料汇编(Proceedings,edited-collections);报告(Report);专利(Patent)。不论引用文献属于哪一种来源,在文后列出?quot;参考文献都是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还分别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作出了如下规定:1.专著(1)著录项目:主要责任者,书名,版本,出版项(出版地:了版者,出版年)。(2)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书各,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以上供选择)。[求例](1)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6页Morton L T , ed. Use of Medical Lierature. 2nd ed. London:Butter-worths,1977. Information Source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BN0-408-70916-22.连续出版物(1)著录项目:题名,主要责任者,版本,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2)著录格式:题名,主要责任者,版本,年,月,卷(期)~年,月,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供选择)[示例](1)地质论评,中国地质学会,1936,1(1)~北京:地质出版社,1936~(2)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Manufacturing and PrimaryIndustries Dicision, Statistics Canada. Preliminary ed. 19701~. Ottawa:Statistics Canada, 1970~. Annual Census of Manufacturers. Text in Englishand French. ISSN 0700~0758.3.专利文献(1)著录项目: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文献识别符,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2)著录格式: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其人了责任者,附加项--供选择)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示例]Carl Zeiss Jena, VBD. Anordung Zur lichtele-creischen Erfassung der Mitteeines Lichtfeldes. Erfinder: W Feist , C Wachnert , E Feistauer. Int. CI:G02 B27/14. Schweiz, Patentschrift, 608 626. 1979.1.154.报告[示例]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of WHO Scientific Group. Geneva: WHO, 1970.5.学位论述[示例]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学位论文],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6.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示例](1)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数论方法(I),中国科学,1973(4):339~357(2)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自然杂志,1984,7(7):527(3)赵均宇,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章太炎,光明日报,1977,3,24(4)(4)Hewitt J A. Technical Sercicesin 1983. Library Resources and TechnicalServices, 1984, 28,(3):205~218连续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和年刊(报告、年鉴等);各学会的杂志、纪要、会议录、学会会报等;以及有编号的专论丛书。7.专著中析出的文献[示例]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见:程裕淇等编,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8~39

289 评论

Jessie小鱼

虽然不太明白什么意思,还是靠我的理解给你写一篇吧.(我是按学生写的,你应该不是老师吧)小学6年级数学小论文小学的学习即将结束,我对小学数学也有了一些了解,在此篇论文中做一下总结.小学数学主要是奠定数学的一些最基础的概念,除了基本正有理数运算外,有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图形或几何体体积、面积的求解以及性质,即几何部分;二是一次方程以及其实际应用,即代数部分.下面我将依次说明.几何部分.几何是数学中一个重要分支,在小学,我们学习了一些几何公式,像三角形:C△=三角形三边之和S△=底×高÷2平行四边形:C=四边之和S=底×高圆形:C=2πrS=πr²立方体(长方体):S=六面面积之和V=底面积×高圆柱体:S=S侧+2S底V=S底×高还学会了一些几何性质,如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等,这些性质加深了我们对几何图形的理解,让我们能够根据这些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并理解几何的一些公式.代数部分.代数是贯穿整个数学的思想,在小学,我们学习了正有理数的一些基本运算,还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列与解,简单了解了移项,合并同类项等一些基本解方程地方法,并能够利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都是为今后高次方程与函数奠定的基础.这些是我们在6年学习的一些主要数学知识,我们应记牢小学中学过的知识,以便今后更深入的研究.

120 评论

pisces850318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 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 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 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289 评论

好吃的深海鱼

初等数论 研究数的规律,特别是整数性质的数学分支。是数论的一个最古老的分支。它以算术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整数的整除理论、不定方程、同余式等。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是初等数论的先驱。他与他的学派致力于一些特殊整数(如亲和数、完全数、多边形数)及特殊不定方程的研究。公元前4世纪,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通过102个命题,初步建立了整数的整除理论。他关于“素数有无穷多个”的证明,被认为是数学证明的典范。公元3世纪,丢番图研究了若干不定方程,并分别设计巧妙解法,故后人称不定方程为丢番图方程。17世纪以来,P.de费马、L.欧拉、C.F.高斯 等人的工作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初等数论的内容。中国古代对初等数论的研究有着光辉的成就,《周髀算经》、《孙子算经》、《张邱建算经》、《数书九章》等古文献上都有记载。孙子定理比欧洲早500年, 西方常称此定理为中国剩余定理,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也驰名世界。初等数论不仅是研究纯数学的基础,也是许多学科的重要工具。它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如计算机科学、组合数学、密码学、信息论等。如公开密钥体制的提出是数论在密码学中的重要应用。 初等数论就是用初等、朴素的方法去研究数论。另外还有解析数论(用解析的方法研究数论。)、代数数论(用代数结构的方法研究数论)。素数 数论刚开始的时候是用朴素的推理方法去研究整数的性质,又以素数最令人神往。古今不知道多少数学家都为了它而呕心沥血!研究素数的性质是数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所谓素数,就是一个正整数,它除了本身和 1 以外并没有任何其他因子。素数就好象是正整数的原子一样,著名的高斯「唯一分解定理」说,任何一个整数。可以写成一串质数相乘的积。但是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一般的特别使用的式子可以表示所有的素数。所以数论里关于素数的两个著名猜想非常困难:1哥德巴赫猜想 :(Goldbach Conjecture) 内容为“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即的“明珠”。“用当代语言来叙述,哥德巴赫猜想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数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数的猜想。奇数的猜想指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偶数的猜想是说,大于等于4的偶数一定是两个素数的和。”(引自《哥德巴赫猜想与潘承洞》)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 20世纪才有所突破。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 1900年,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会议上把“哥德巴赫猜想”列为23个数学难题之一。此后,20世纪的数学家们在世界范围内“联手”进攻“哥德巴赫猜想”堡垒,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6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 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 “9+9 ”。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7 ”。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Estermann)证明了 “6+6 ”。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Ricei)先后证明了“5+7 ”, “4+9 ”, “3+15 ”和“2+366 ”。 1938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5+5 ”。 1940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证明了 “4+4 ”。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Renyi)证明了“1+c ”,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 “3+4 ”。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3 ”和 “2+3 ”。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BapoaH)证明了 “1+5 ”,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4 ”。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Byxwrao)和小维诺格拉多夫(BHHopappB),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Bombieri)证明了“1+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2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大偶数=素数+素数*素数或大偶数=素数+素数(注:组成大偶数的素数不可能是偶素数,只能是奇素数。因为在素数中只有一个偶素数,那就是2。)]。 其中“s + t ”问题是指: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 20世纪的数学家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筛法、圆法、密率法和三角和法等等高深的数学方法。解决这个猜想的思路,就像“缩小包围圈”一样,逐步逼近最后的结果。 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但为了实现这最后的一步,也许还要历经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1+1”,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都是走不通的。2孪生素数猜想:所谓孪生素数指的就是这种间隔为 2 的相邻素数,它们之间的距离已经近得不能再近了,就象孪生兄弟一样。最小的孪生素数是 (3, 5),在 100 以内的孪生素数还有 (5, 7), (11, 13), (17, 19), (29, 31), (41, 43), (59, 61) 和 (71, 73),总计有 8 组。但是随着数字的增大,孪生素数的分布变得越来越稀疏,寻找孪生素数也变得越来越困难。那么会不会在超过某个界限之后就再也不存在孪生素数了呢? 我们知道,素数本身的分布也是随着数字的增大而越来越稀疏,不过幸运的是早在古希腊时代,Euclid 就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 (否则今天许多数论学家就得另谋生路)。长期以来人们猜测孪生素数也有无穷多组,这就是与 Goldbach 猜想齐名、集令人惊异的简单表述和令人惊异的复杂证明于一身的著名猜想 - 孪生素数猜想: 存在无穷多个素数 p, 使得 p+2 也是素数。 究竟谁最早明确提出这一猜想我没有考证过,但是一八四九年法国数学 Alphonse de Polignac 提出猜想:对于任何偶数 2k, 存在无穷多组以 2k 为间隔的素数。对于 k=1,这就是孪生素数猜想,因此人们有时把 Alphonse de Polignac 作为孪生素数猜想的提出者。不同的 k 对应的素数对的命名也很有趣,k=1 我们已经知道叫做孪生素数, k=2 (即间隔为 4) 的素数对被称为 cousin prime (比 twin 远一点),而 k=3 (即间隔为 6) 的素数对竟然被称为 sexy prime (这回该相信 “书中自有颜如玉” 了)!不过别想歪了,之所以称为 sexy prime 其实是因为 sex 正好是拉丁文中的 6。:-) 孪生素数猜想还有一个更强的形式,由英国数学家 Hardy 和 Littlewood 于一九二三年提出,现在通常称为 Hardy-Littlewood 猜想或强孪生素数猜想[注一]。这一猜想不仅提出孪生素数有无穷多组,而且还给出其渐近分布形式为: x π2(x)~2C2∫dt/(lnt)^2 2 其中 π2(x) 表示小于 x 的孪生素数的数目, C2 被称为孪生素数常数 (twin prime constant),其数值为: C2=∏P(P-2)/(p-1)^2≈0.66016118158468695739278121100145... p≥3 Hardy-Littlewood 猜想所给出的孪生素数分布的精确程度可以由下表看出: x 孪生素数数目 Hardy-Littlewood 猜想 100, 1,000,000 8,169 8,248 10,000,000 58,980 58,754 100,000,000 440,312 440,368 10,000,000,000 27,412,679 27,411,417 很明显,Hardy-Littlewood 猜想的对孪生素数分布的拟合程度是惊人的。 如此精彩的拟合堪与自然科学史上 Adams 和 Leverrier 运用天体摄动规律对海王星位置的预言以及 Einstein 对光线引力偏转的预言相媲美,是理性思维的动人篇章。这种数据对于纯数学的证明虽没有实质的帮助,但是它大大增强了人们对孪生素数猜想的信心。 顺便说一下,Hardy-Littlewood 猜想所给出的孪生素数分布规律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定性分析 “得到”:我们知道素数定理 (prime number theorem) 表明对于足够大的 x, 在 x 附近素数的分布密度大约为 1/ln(x),因此两个素数处于区间 2 以内的概率大约为 2/ln2(x)。这几乎正好就是 Hardy-Littlewood 猜想中的被积函数!当然其中还差了一个孪生素数常数 C2,而这个常数很显然正是 Handy 与 Littlewood 的功力深厚之处! 除了 Hardy-Littlewood 猜想与孪生素数实际分布之间的拟合外,对孪生素数猜想的另一类 “实验” 支持来自于对越来越大的孪生素数的直接寻找。就象对于大素数的寻找一样,这种寻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对计算机运算能力的一种检验,一九九四年十月三十日,这种寻找竟然导致发现了 Intel Pentium 处理器浮点除法运算的一个 bug,在工程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截至二零零二年底,人们发现的最大的孪生素数是: (33218925×2169690-1, 33218925×2169690+1) 这对素数中的每一个都长达 51090 位!许多年来这种记录一直被持续而成功地刷新着。 好了,介绍了这么多关于孪生素数的资料,现在该说说人们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上所走过的路了。 迄今为止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上的成果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非估算性的结果,这一方面迄今最好的结果是一九六六年由已故的我国数学家陈景润 (顺便说一下,美国数学学会在介绍 Goldston 和 Yildirim 成果的简报中提到陈景润时所用的称呼是 “伟大的中国数学家陈”) 利用筛法 (sieve method) 所取得的。陈景润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素数 p, 使得 p+2 要么是素数,要么是两个素数的乘积。这个结果和他关于 Goldbach 猜想的结果很类似。目前一般认为,由于筛法本身的局限性,这一结果在筛法范围内很难被超越。 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另一类结果是估算性的,Goldston 和 Yildirim 所取得的结果也属于这一类。这类结果估算的是相邻素数之间的最小间隔,更确切地说是: Δ := lim inf[(P(n+1)-Pn)/ln(Pn)] n→∞ 翻译成白话文,这个表达式定义的是两个相邻素数之间的间隔与其中较小的那个素数的对数值之比在整个素数集合中所取的最小值。很显然孪生素数猜想如果成立,那么 Δ 必须等于 0,因为孪生素数猜想表明 pn+1-pn=2 对无穷多个 n 成立,而 ln(pn)→∞,因此两者之比的最小值对于孪生素数集合 (从而对于整个素数集合也) 趋于零。不过要注意 Δ=0 只是孪生素数猜想成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份条件。换句话说如果能证明 Δ≠0 则孪生素数猜想就不成立,但证明 Δ=0 却并不意味着孪生素数猜想就一定成立。 对于 Δ 最简单的估算来自于素数定理。按照素数定理,对于足够大的 x, 在 x 附近素数出现的几率为 1/ln(x),这表明素数之间的平均间隔为 ln(x) (这也正是 Δ 的表达式中出现 ln(pn) 的原因),从而 (pn+1-pn)/ln(pn) 给出的其实是相邻素数之间的间隔与平均间隔的比值,其平均值显然为 1。平均值为 1,最小值显然是小于等于 1,因此素数定理给出 Δ≤1。 对 Δ 的进一步估算始于 Hardy 和 Littlewood。一九二六年,他们运用圆法 (circle method) 证明了假如广义 Riemann 猜想成立,则 Δ≤2/3。这一结果后来被被 Rankin 改进为 Δ≤3/5。但是这两个结果都有赖于本身尚未得到证明的广义 Riemann 猜想,因此只能算是有条件的结果。一九四零年,Erdös 利用筛法首先给出了一个不带条件的结果:Δ<1 (即把素数定理给出的结果中的等号部分去掉了)。此后 Ricci 于一九五五年, Bombieri 和 Davenport 于一九六六年,Huxley 于一九七七年, 分别把这一结果推进到 Δ≤15/16, Δ≤(2+√3)/8≈0.4665 及 Δ≤0.4425。 Goldston 和 Yildirim 之前最好的结果是 Maier 在一九八六年取得的 Δ≤0.2486。 以上这些结果都是在小数点后做文章, Goldston 和 Yildirim 的结果把这一系列的努力大大推进了一步,并且 - 如果得到证实的话 - 将在一定意义上终结对 Δ 进行数值估算的长达几十年的征途,因为 Goldston 和 Yildirim 证明了 Δ=0。当然如我们前面所说,Δ=0 只是孪生素数猜想成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份条件,因此 Goldston 和 Yildirim 的结果离最终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还远得很,但它无疑是近十几年来这一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结果。 一旦 Δ=0 被证明,人们的注意力自然就转到了研究 Δ 趋于 0 的方式上来。孪生素数猜想要求 Δ ~ [log(pn)]-1 (因为 pn+1-pn=2 对无穷多个 n 成立)。 Goldston 和 Yildirim 的证明给出的是 Δ ~ [log(pn)]-1/9,两者之间还有相当距离。但是看过 Goldston 和 Yildirim 手稿的一些数学家认为 Goldston 和 Yildirim 所用的方法明显存在改进的空间,也就是说对 Δ 趋于 0 的方式可以给出更强的估计。因此 Goldston 和 Yildirim 的证明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结果本身,更在于它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一系列研究的起点。这种系列研究对于数学来说有着双重的价值,因为一方面这种研究所获得的新结果是对数学的直接贡献,另一方面这种研究对 Goldston 和 Yildirim 的证明会起到反复推敲和核实的作用。现代数学早已超越了一两个评审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对一个数学证明做出评判的时代。以前四色定理和 Fermat 大定理都曾有过一个证明时隔几年 (甚至十几年) 才被发现错误的例子。因此一个复杂的数学结果能够成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吸引其它数学家的参与对于最终判定该结果的正确性具有极其正面的意义。 这两个猜想还一直在吸引着数学家们! 有无穷多个素数 这个古老的命题最初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Euclid of Alexandria,生活在亚历山大城,约前330~约前275,是古希腊最享有盛名的数学家)在他的不朽著作《几何原本》里给出的一个反证法: 假设命题不真,则只有有限多个素数,设所有的素数是2=a1ai(i=1,2……n).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将和假设矛盾。这个矛盾就完成了我们的证明,所以确实有无穷多个素数! 这个证明简短而又有力,充分体现了证明者的智慧,也体现出数学的概括性和美丽! 其实,后人还发现了很多方法去证明这个命题,例如:用费马数(Fn=2^(2^n)+1)可以给出一个证明,但是都不如欧几里德的证明简单,所以人们比较熟悉的就是这个证明。 费马(Fermat):数论大师 费马在数论领域中的成果是巨大的,其中主要有:(费马大定理 、费马小定理) 费马大定理:n>2是整数,则方程x^n+y^n=z^n没有满足xyz≠0的整数解。这个是不定方程,它已经由美国数学家证明了(1995年),证明的过程是相当艰深的! 费马小定理:a^p-a≡0(mod p),其中p是一个素数,a是正整数,它的证明比较简单。事实上它是Euler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况,Euler定理是说:a^φ(n)-1≡0(mod n),a,n都是正整数,φ(n)是Euler函数,表示和n互素的小于n的正整数的个数(它的表达式欧拉已经得出,可以在“Euler公式"这个词条里找到)。 (1)全部素数可分为4n+1和4n+3两种形式。 (2)形如4n+1的素数能够,而且只能够以一种方式表为两个平方数之和。 (3)没有一个形如4n+3的素数,能表示为两个平方数之和。 (4)形如4n+1的素数能够且只能够作为一个直角边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4n+1的平方是且只能是两个这种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类似地,4n+1的m次方是且只能是m个这种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5)边长为有理数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不可能是一个平方数。 (6)4n+1形的素数与它的平方都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它的3次和4次方都只能以两种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5次和6次方都只能以3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以此类推,直至无穷。 (7)发现了第二对亲和数:17296和18416。

257 评论

相关问答

  • 初等数论毕业论文

    序号 课程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备注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015 英语(二) 1

    蛋蛋love祺祺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初等数学研究论文

    实数可以直观地看作小数(有限或无限的),它们能把数轴“填满”。实数包括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比如0、 -4.8、、π 等。但仅仅以枚举的方式不能描述实数的全体。

    五月的史努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高等数学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一:专著、论文集、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

    笨笨猫Shirley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数学高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引用是对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百合201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初等数论论文参考文献

    坨to,你看龙门不就完了

    Candy526368302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