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hao开心
1. 曲淼,赵艳.《中医全科心理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方法初探.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8):818-8192. 曲淼,唐启盛,孙文军.“神、魂、魄”理论在精神疾病辨治中的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7):437-4403. 曲淼,孙文军,唐启盛.清利肝胆法治疗肝胆湿热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2013,32(8):566-5694. 曲淼,董兴鲁,任熙.中医情志相胜疗法治疗抑郁症. 吉林中医药,2014,33(6):555-5565. 曲淼,董兴鲁,任熙.强迫症的中医“神魂相搏”病机探讨.辽宁中医药杂志,2013,40(9):1804-18056. 曲淼,王娣,赵晶.焦虑障碍中医证候研究方法学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5(2):13-16,.7. 曲淼,唐启盛.温阳降气法治疗阳虚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新中医,2010,40(9)72-758. 曲淼,唐启盛.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抑郁症核心病机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8):63-659. 曲淼,唐启盛.抑郁症与中医郁证关系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4-510. 曲淼,唐启盛,裴清华,等.抑郁症中医证候的聚类研究.吉林中医药,2007,27(11):10-1211. 曲淼,唐启盛,裴清华,等.益肾疏肝法治疗抑郁症肾虚肝郁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343-234612. 曲淼,唐启盛,包祖晓,等.贝叶斯网络模型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497-149913. 孙文军,曲淼,唐启盛,焦虑障碍中医证候的聚类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38(7):127-12914. 董兴鲁,曲淼,焦虑症从肾论治探析.江苏中医药,2013,21(10):7-915. 唐启盛,曲淼,孙文军.中医药研究焦虑障碍的进展与思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5(3):3016.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的贝叶斯网络研究.中医杂志,2008,20(11):1223-122517.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3):283-23118. 唐启盛,曲淼,徐向青.抑郁症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3119.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中医分型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北京中医,2007,26(3):134-136.20. 唐启盛,曲淼,罗斌,等.抑郁症核心症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中医脑病杂志,2006,(2):13321. 董兴鲁,曲淼.针刺膈俞合并循经走泄治疗带状疱疹的体会.新中医,2011,43(3):145-14622. 唐启盛,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及诊疗标准制定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2):77-8123. 赵晴,马燕桃,曲淼,等.抑郁症患者神经软体征的行为学测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0):751-75524. 唐启盛,孙文军,曲淼,郭东方.基于关联规则的焦虑症中药配伍规律,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7(7):1941-1946.25. 唐启盛,朱晨军,曲淼.安神定志丸治疗心胆气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5):206-20826. 唐启盛,孙文军,曲淼.从血府逐瘀汤看王清任治疗焦虑症的思想. 吉林中医药,2011,31(1):1-327. 李侠,徐峰,曲淼.心理干预产后抑郁症的中医学探讨.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5):1136-113728. 唐启盛,裴清华,曲淼.清肝补肾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开放性临床研究.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2007,7(1):19-20.29. 唐启盛,裴清华,曲淼. 颐脑解郁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开放性临床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20730. 包祖晓,唐启盛,曲淼,等.247首安神方剂用药组方规律分析.中医杂志,2007,48(11):1013-101531. 唐启盛,司银楚,裴清华,曲淼.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动物模型的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33-3532. 唐启盛,林谦,郝瑞福,曲淼.恢复期SARS患者心境障碍状态调查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76-7833. 唐启盛,林谦,朱跃兰,郝瑞福,曲淼.恢复期SARS患者心境障碍治疗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74-7634. Zhao, Qing; Ma, Yan-tao; Lui, Simon S. Y.; Liu, Wen-hua; Xu, Ting; Yu, Xin; Tan, Shu-Ping; Wang, Zhi-ren;Qu, Miao; Wang, Ya; Huang, Jia; Cheung, Eric F. C.; Dazzan, Paola, Neurological soft signs discriminate schizophrenia from major depression but not bipolar disorder,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vol 43, pp 72-78, 2013/6/335. 2004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指导及习题集. 华夏出版社 2004年(编委)36. 抑郁症-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唐启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年(副主编)37. “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英文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译者)38. 2008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冲刺.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副主编)39. 抑郁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唐启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副主编)40. 焦虑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唐启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副主编)41. 常见病(单病种)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读本 神经分册. 高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副主编)
kiss小妮妮
抑郁症发病机理的研究分析
社会心理因素中工作压力引起的抑郁症重要原因,那么,抑郁症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是?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神经递质学说
现代医学认为大脑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整体精神活动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性低下状态。目前己知如下4种神经递质。
11去甲肾上腺素有人从抗抑郁药物及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的药理作用得出:抑郁症患者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突触间隙缺乏其递质NE;而抗抑郁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滞突触前膜对NE的重摄取,使突触间隙NE含量增力口,有充足的NE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消除抑郁症状,从而增高突触间隙NE的含量及消除抑郁症状
125-羟色胺5-羟色胺(5-HT)系统与情绪抑郁有重要关系。5-HT功能活动降低,则患者容易出现心情抑郁。拟5-羟色胺药物在临床上是高效的抗抑郁症的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5-HT的重摄。研宄表明大鼠经过21天的应激刺激后,抑郁症模型大鼠皮质、海马和下丘脑NE、5-HT和DA及其代谢产物总量减少。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能增加大鼠脑内5-HT的含量,其抗抑郁机制在于阻断5-羟色胺能神经末梢对5-HT的.重摄取,增强突触传递作用,使病情得到改善。
1.3乙酰胆碱乙酰胆碱的功能与记忆、学习有关。Janowsky等人认为胆碱能神经元广泛分布在大脑边缘系统,提出胆碱能去甲肾上腺素能平衡学说。前者能增强引起抑郁,后者能增强则引起躁狂。抗胆碱能药物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能阻断突触前NE和5-HT再摄取,且与抑制胆碱能的活力有关。研宄发现[61增加胆碱能活力,可加重情感障碍者的抑郁相,故认为胆碱能系统也参与了情感调节。
1.4多巴胺有人提出,DA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病。最近Maj等发现,使用激动剂抗抑郁治疗后,有可能增加了活性状态的D2、D3受体的密度。DA受体反应敏感性下降的患者,使用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效果会更好。Ossowska等研宄发现,长期应激处理后,大鼠边缘系统的D1受体密度显著增加29%,而长期抗抑郁药物治疗产生相反的作用。
2内分泌系统与抑郁症
2.1丘脑下部一垂体一肾上腺轴HPA轴能够调节食欲、睡眠及对应激的适应,与抑郁症关系很密切。当大脑接受刺激后对丘脑下部发出信号,丘脑下部即释放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CRH抵达垂体,刺激垂体释放ACTH进入肾上腺,肾上腺释放皮质醇。抑郁症病人HPA轴亢进,对皮质醇的释出失去了高同。
22下丘脑一垂体一去甲肾上腺素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发抑郁情绪在临床上很常见。甲减症病人常伴有表情呆滞、乏力、反应迟钝等抑郁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研宄资料发现抑郁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据统计m,5%?8%抑郁症患者有不同程度时隐性甲状腺功能减退,9%~20%抑郁症患者抗甲状腺抗体水平升高,提示抑郁症与甲状腺功能障碍可能有联系。
性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生殖腺激素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雌激素能抑制单胺氧化酶,可促进抑郁发作,如女性处于更年期时,其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111。因此有学者认为抑郁症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下降。孕激素:孕激素能促进C氨基丁酸2A受体功能,加强神经元抑制。产后抑郁症患者可能由于分娩后孕激素快速撤退,可解释产后抑郁症的焦虑和易激惹症状。
3循环系统与抑郁症
许多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互联系,其共患率也很高。
21血脂异常与抑郁Duke大学研宄发现,胆固醇低的健康女性要比胆固醇高的女性抑郁和焦虑发生率高:39%胆固醇低的女性抑郁量表得分较高,35%胆固醇低的女性焦虑量表分值高。另外,血脂类型与抑郁尚有一定关系。LDL/TG与焦虑、抑郁有关,而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其无关。原因是胆固醇低,脑内的5-羟色胺(5-HT)水平减少,所以易发生情感障碍。
32血压与抑郁抑郁和焦虑可作为高血压发生和需要药物治疗的预测指标。其抑郁症状的产生与收缩压、躯体疾病、心理社会变量有关。国外研宄表明:高血压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35.4%。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症状严重者,卒中和死亡率也增高。此外,某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也可引起抑郁,如利血平a-甲基多巴等。
4遗传因素
大样本的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抑郁症患者的家属患同类疾病的机率远高于普通人群,患病可能性是普通人的15倍。祁曙光等应用家族史法对108例单相抑郁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进行研宄得出:在一级亲属中,单相抑郁症的患病率为4.1%,高于群体发病率002%:有单相抑郁症阳性家族史者占25.0%,高于其他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者。表明单相抑郁症具有明显的遗传效应。
5社会心理因素中工作压力引起的抑郁症似乎较为肯定,研宄发现,与那中些工作压力低的人相比,工作压力大的人患抑郁症的可能医性增加5倍以上。家庭结构的变化也较肯定地会引起老年^人的抑郁症。情绪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认为抑郁症是学习获得无助感引起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失调症,是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这种消极、压抑的情绪刊长期存在就会导致抑郁症。抑郁症不是单纯原因引起的病理产物,与神经递质、切的关系。正确看待抑郁症,从病理和心理两方面探察抑郁症的根源,从而战胜这个人类第一心理杀手,将是我们的使命。
抑郁症是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引导患者进行认知的改变与心灵的重建,化解不良认知产生的悲观与失望情绪,唤起患者自己积极的信念,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是我们对
目录·【什么是抑郁症】 ·【CCMD-3对抑郁的定义】 ·【抑郁症的种类】 ·【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 ·【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 ·【抑
抑郁症的人通常都是心思缜密、敏感内向、在某方面极有才华的人。身体原因和情志长久不舒畅都会导致,中医上讲心病先治身,身病先治心。抑郁者一定要保持规律科学的运动,出
抑郁症人如何走出阴影 ------浅谈心灵感冒据临床分析统计:我国抑郁症人已达3000万人,重度超过16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心血管病后,跃
1. 曲淼,赵艳.《中医全科心理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方法初探.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8):818-8192. 曲淼,唐启盛,孙文军.“神、魂、魄”理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