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78

蚂蚁在fei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棉花编辑部官网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瑾年凉薄

已采纳

最近美国国内发生了一系列的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

3月16日,美国佐治亚州发生3起枪击事件,造成了8人死亡,其中6人为亚裔女性,2人为华裔。

3月17日,一名75岁的华裔夫妇在旧金山遭到一名白人男子的袭击,老妇愤然反击,用木棍将男子打伤。

3月20日,加利福尼亚地区,一名28岁的亚裔单亲妈妈被枪杀,受害者家属表示凶手的犯罪动机就是种族主义。

同一天,一名华裔女孩在乘坐纽约地铁时被人撒尿在身上。

3月23日,美国德州一家服装店被不法之徒洗劫,一位亚裔女店主上前阻止遭到殴打,施暴者先是对她进行言语辱骂,随后大打出手,女店主的鼻梁骨被打断,其子的面部也被抓伤,

4月3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一名亚裔女子在遛狗时被刺死,嫌疑人是一位23岁的白人女子。

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停止仇恨亚裔美国人”组织一共收到了3795起投诉,其中68%的投诉是口头骚扰,11%的投诉涉及到了人身攻击,美国反亚裔的情绪已经达到了这些年的最高值。

如果你身处美国,会意识到如今亚裔面临的歧视危机有多严峻。

然而奇怪的是,“亚裔受迫害”事件在国外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在国内却没啥大的动静,网络论坛上都没有它的热搜,国内明星也少有针对这件事发声的。

要知道,上个月的“新疆棉花”事件可是让全民激愤,3月25日一天更是有几十位明星同时宣布和涉事品牌解约,史称“内地解约日”。

为啥更加骇人听闻的“亚裔受害”事件却被冷处理了呢?

一、亚裔的特殊性

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亚裔”。

一句话概括——“亚裔”是带有亚洲血统的美国公民。

对,尽管亚裔和我们长得很像,但从国籍角度而言,他们就是美国人。

他们在加入美国国籍时,会宣读下面一段誓词:

看完这段誓词,你就明白为啥明星的国籍问题会那么敏感了。

在国内相当一部分人眼里,华裔选择美国国籍就意味着装了一颗美国心,化用一首歌词就应该这么唱:“黄皮肤虽然长在身,我心永远是美国心。”

所以客观而言,国籍问题让我们在某些时刻、某些场合变得“对立”。

而从法理上说,“亚裔受迫害事件”本质上就是一群美国人迫害另一群美国人,这是美国内政,我们不该管,也不好管。

即使外交部发言人被问到了这一问题,也只是延伸到美国长久且全面存在的种族歧视,最多就是从人类的角度希望美方践行自己的承诺,打击仇视行为,还少数族裔以安宁。

我们的态度只能局限在“言语上的指责和期望”,如果上升到“行动”上,那这事可能就变性了。

二、亚裔内部“不够团结”

即使在“亚裔迫害”事件中,我们从媒体报道中看到了不少抗议活动,但在这些行为和声音的表象下,亚裔仍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它的内部就不够团结,有很多情绪纠结在一起。

要知道,亚裔绝不是孤立无援,亚裔占美国人口的5.4%,接近1800万人,这些人团结起来完全可以和爱尔兰人一样成为美国一股强大的势力,然而东亚人天生不团结,中日韩三国亚裔互相看不惯,所以老美还没搞亚裔,他们内部先四分五裂了。

亚裔中的华裔就这么被孤立了,可是华裔占美国人口的1%,总数也超过了300万,如果团结起来,依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然而华裔里又分为内地华裔和非内地华裔,奥巴马上台后把两者进行了区分,非内地华裔享受的福利要远远超过内地的华裔,中国人讲究“不患寡而患不均”,于是华裔势力又被瓦解了。

所以生活在美国的亚裔群体虽然规模不小,但整体不够团结,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韩裔自发勇敢“应战”,但这种应战也是小规模且相对独立的,虽然表明了韩裔抗争的决心,但形不成大的气候。

这也是为何这次事件中当很多亚裔文体圈名人第一时间站出来开口发声后,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赏,亚裔群体“四分五裂”的局面下,确实需要这样的领袖人物站出来汇聚人心,提升士气。

其中腕儿最大的就是“亚洲驱逐舰”帕奎奥,他被认为是菲律宾国宝运动员,他在推特上霸气发文:“有种来跟我打。”

华人影星吴彦祖也走上街头,动情演讲,为亚裔在美国的艰难处境振臂高呼。

陈冠希也用一张图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停止歧视亚裔!”

林书豪也在推特上洋洋洒洒地发了一篇长文控诉亚裔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在亚裔名人的影响下,国外很多本土明星也都站了出来。

著名歌手蕾哈娜参加了示威活动,她带着自制的标语边走边跳,为亚裔发声。

小天王贾斯丁·比伯也为亚裔发文,去年武汉形势严重的时候他也曾第一时间捐款,还录制视频为武汉加油。

NBA的球星库里为了支持亚裔,主动联系了李小龙基金会,要推出一款定制球鞋,他要将拍卖所得费用用于资助亚特兰大枪击案中受害的亚裔家庭。

而一场比赛中,替补席上的利拉德直接穿上了一件写着“反对歧视亚裔”的体恤。

我们很难说这些举措是否会带来质变的效果,对黑人种族长达数百年的歧视已经证明了高傲的美国白人轻易是不会改变的,但亚裔的强硬抗争至少会让美国 社会 及政府正视这一问题,人性深不见底,但也许可以从制度层面做出改善。

不管这起事件未来会走向何方,总之亚裔的平权之路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我们面对华裔的矛盾心理

中国人一向讲究一个情字,美国华裔虽然入了美国籍,但和我们也是同根同源,他们也是炎黄子孙的一部分。

而且即使身处异乡,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华民族争光。

比如李政道、丁肇中获得了诺贝尔奖;

林书豪在NBA打出了“林疯狂”;

骆家辉当上了华盛顿州的州长;

温子仁拍出了《电锯惊魂》和《海王》;

吴彦祖拍了很多优秀的电影,是内地影迷心中的不老男神。

所以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华裔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与此同时美国人歧视华裔本质上就是敌视中国,华裔挺身而出是站在第一线进行抗争,是值得我们心生敬意的。

但是另一方面,在华裔中,也有很大比例的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一方面享受着“美国公民”带来的某些福利,住着带泳池的大house,呼吸着西方国家香甜的空气;一方面还妄图用“炎黄子孙”的身份博同情,除了给美国人展示了点民族劣根性,没有任何好处。

下面这张图就能直接说明问题,有一些示威的华裔在标语里写道:“我很脆弱不要攻击我”。

这就是这帮人最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对中国是一副人上人的姿态,重拳出击;对美国主子是奴颜卑屈,唯唯诺诺。

看到了吗?

我们要同情或者想帮助华裔群体,就要从亚裔这个群体中找出华裔来,再从华裔这个群体中剔除掉对中国有敌意的人,这个过程繁琐又复杂。

我们要一边同情他们,一边还要不断地追问:我们同情的这些人究竟是敌是友?里面有没有内奸?如果无法帮到他们,这些同情就会变得很廉价?帮到最后被人家反唇相讥,小丑会不会就是我们自己?

在一轮轮的自我心理交锋后,这份升腾起的同情心就一点点被消磨殆尽了。

其实一个事件往往能让我们产生两种矛盾的情绪。

譬如911事件,对于受害的美国民众,我们是表示深切哀悼的;但是对于实行霸权主义受到报复的美国政府,我们却表示这是自作自受。

“亚裔受迫害”事件也是如此。

对于具体事件中的受害者,不管是华裔还是亚裔,他们就是手无寸铁的普通路人,我们当然要报以极大的同情心,这个情绪是很笃定的。

但是对于亚裔受到排挤进而引发暴力事件这个 社会 现象,我们的情绪就变得矛盾了。

美国曾多次干预中国内政,结果现在中国没乱,美国乱了,这叫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

可是亚裔中又有着和我们同根同源的华裔,他们中有很多是在祖国困难时帮助过祖国的仁义之士,对于他们,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然而同样是华裔中,也充斥着唯恐中国不乱的反华分子,他们吃完美国吃中国,吃相极其难看,作为普通个体的我们想出力支持,又怕上演“农夫与蛇”的故事,帮了他们,反被他们嘲讽为“人傻钱多”。

多种情绪的纠结下,你会发现,保持沉默或许就是最佳的处理方案。

最后,真心希望这个世界的暴力事件越来越少,这无关政治,无关种族,无关立场,这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类最基本的 情感 表达。

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情,用八个字就能解决:关我屁事,关你屁事!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341 评论

基督城里

铁凝 铁凝,女,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1975年高中毕业,因酷爱文学,放弃留城、参军,自愿赴河北博野县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该小说是铁凝高中时的一篇作文,后被认为是其小说处女作。1975年至1978年在农村务农4年,此间写出《夜路》《丧事》《蕊子的队伍》等短篇小说,发表于《上海文艺》《河北文艺》等文学期刊。1979年调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冬,参加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拜望茅盾、张天翼等前辈。1980年参加河北省文学讲习班。同年,短篇小说《灶火的故事》在孙犁主办的《天津日报》“文艺增刊”发表,《小说月报》转载,并引起争鸣。第一本小说集《夜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2年夏,参加《青年文学》编辑部在青岛举办的笔会,会间写出短篇小说《哦,香雪》(发表于当年第9期《青年文学》)。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第一部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十月》发表。1984年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发表于《山花》,并被改编为电视短剧。同年由保定地区文联调河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并于当年召开的河北省第四次文代会上当选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85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获本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年初,在中国作家协会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5月,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其间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国际笔会中心美国会所与美国作家、学者座谈、交流中美当代文学现状。1986年应邀赴挪威参加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在该书展专为中国作家举办的“中国作家报告日”做“中国女作家与当代文学”的演讲。同年中篇小说《麦秸垛》在《收获》发表,河北省文联召开铁凝作品研讨会。1987年应霍英东先生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香港、澳门。中篇小说《村路带我回家》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1988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学四季》创刊号以头条位置发表,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台湾版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由台北新地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西班牙文《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单行本在西班牙马德里教育出版社出版。1989年2月,《文艺报》、作家出版社、河北省文联在北京联合召开《玫瑰门》研讨会。同年,中篇小说《棉花垛》在《人民文学》发表。1990年至1991年,写出《孕妇和牛》《马路动作》《砸骨头》《埋人》等小说,将《哦,香雪》改编成同名电影,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拍摄,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为首批国管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年间积极协助当地政府为开发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立项和申请资金。1992年出版两本散文集《草戒指》(百花文艺出版社)、《女人的白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发表中篇小说《对面》。获得该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1994年,长篇小说《无雨之城》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连续4个月列为上海、深圳、北京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铁凝认为此书并非为了畅销而写。被《女友》杂志评为“中国十佳作家”。1995年春,应美国政府之邀,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访问美国13个州,并接受俄克拉何马州“名誉副州长”之证书。夏,应高雄文艺家协会之邀,随内地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在台北拜会林海音先生。9月,在北京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论坛。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给我礼拜八》,译者池泽实芳。电视剧《遭遇礼拜八》(上下集)播出。1996年10月,河北省作家协会从河北省文联中独立分设,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同年年底,在中国作家协会第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5卷本《铁凝文集》。1997年秋,应美国国务院邀请,随中国国务院知识产权考察团访问美国。短篇小说《安德烈的晚上》在《青年文学》发表,多家刊物转载,获《小说选刊》年度奖。之后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被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聘为客座教授。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1998年2月,赴香港参加香港作家协会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3月,应以色列希伯莱作家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以色列。5月,应韩国亚洲美术馆邀请,陪同父亲访问韩国。在河北省第七届文艺振兴奖评选中,获该奖项中的最高奖“关汉卿奖”,即“个人终生成就奖”。被《萌芽》杂志社聘为“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主编10人卷《女作家影记》,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初,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在《十月》发表。5月,在北京参加挪威中国文学研讨会,做题为“无法逃避的好运”的专题发言。9月,河北文学馆及河北省作家协会新址落成。年底长篇小说《大浴女》脱稿。2000年初,长篇小说《大浴女》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该作品讨论会在北京召开。9月,参加由中国社科院土办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讨论会。2001年春,由小说《安德烈的晚上》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2001年4月,应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8月,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此篇同时亦获首届“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市文学创作奖等。年末,在中国作家协会第6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02年初,被上海大学文学院和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7月,应加拿大世界华文写作协会邀请,参加“华人文学——海外与中国第6届研讨会”。在“文学中的文明与暴力”的主题研讨中,做题为“从梦想出发”的专题演讲。8月,在河北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脱稿。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红衣少女》,译者池泽实芳。法文版《大浴女》即由法国比基耶出版社出版。由《永远有多远》改编的15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国内40余家电视台播出。5种小说和散文集《谁能让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欢乐》等分别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2003年,《遥远的完美》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应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主编5卷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选》。应新加坡教育部邀请,赴新加坡“写作营”授课。日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东京现代文艺社出版。2006年11月12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主席,成为中国作协主席,接替已故作家巴金先生。 铁凝1975年高中毕业即到农村插队落户,1979年调保定文联《花山》杂志任小说编辑,后到河北省作家协会专事创作。铁凝在中学时代即开始创作,1980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夜路》,遂为文坛瞩目。从1982年起,以《哦,香雪》、《六月的话题》、《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作品,连续荣获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作品多由日常生活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语言清丽,意境悠远。从1986年发表《麦秸垛》起始,转向对传统文化心里的掘示,艺术风格也走向浑厚和冷峻。进入90年代后,铁凝以《对面》、《永远有多远》等中、短篇小说,多方面地素描人生,演练才情;另一方面,她连续创作出《玫瑰门》、《天雨之城》、《大浴女》等长篇力作,以对女性命运、城市人生颇具人性深度的独特发见和精到表现,既深得评论界的高度好评,又广受普通读者的热烈欢迎。铁凝的主要作品有《铁凝文集》(5卷),另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20余种;部分作品译成英、德、日、俄、西等文字在国外发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作家协会主席。

240 评论

星星星kooo

中国农业科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棉花

种子

218 评论

殷血丹霞

《华北农学报》(双月刊)《农业现代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双月刊)

123 评论

karastt823

铁凝,女,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1975年高中毕业,因酷爱文学,放弃留城、参军,自愿赴河北博野县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该小说是铁凝高中时的一篇作文,后被认为是其小说处女作。1975年至1978年在农村务农4年,此间写出《夜路》《丧事》《蕊子的队伍》等短篇小说,发表于《上海文艺》《河北文艺》等文学期刊。1979年调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冬,参加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拜望茅盾、张天翼等前辈。1980年参加河北省文学讲习班。同年,短篇小说《灶火的故事》在孙犁主办的《天津日报》“文艺增刊”发表,《小说月报》转载,并引起争鸣。第一本小说集《夜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2年夏,参加《青年文学》编辑部在青岛举办的笔会,会间写出短篇小说《哦,香雪》(发表于当年第9期《青年文学》)。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第一部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十月》发表。1984年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发表于《山花》,并被改编为电视短剧。同年由保定地区文联调河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并于当年召开的河北省第四次文代会上当选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85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获本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年初,在中国作家协会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5月,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其间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国际笔会中心美国会所与美国作家、学者座谈、交流中美当代文学现状。1986年应邀赴挪威参加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在该书展专为中国作家举办的“中国作家报告日”做“中国女作家与当代文学”的演讲。同年中篇小说《麦秸垛》在《收获》发表,河北省文联召开铁凝作品研讨会。1987年应霍英东先生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香港、澳门。中篇小说《村路带我回家》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1988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学四季》创刊号以头条位置发表,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台湾版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由台北新地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西班牙文《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单行本在西班牙马德里教育出版社出版。1989年2月,《文艺报》、作家出版社、河北省文联在北京联合召开《玫瑰门》研讨会。同年,中篇小说《棉花垛》在《人民文学》发表。1990年至1991年,写出《孕妇和牛》《马路动作》《砸骨头》《埋人》等小说,将《哦,香雪》改编成同名电影,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拍摄,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为首批国管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年间积极协助当地政府为开发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立项和申请资金。1992年出版两本散文集《草戒指》(百花文艺出版社)、《女人的白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发表中篇小说《对面》。获得该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1994年,长篇小说《无雨之城》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连续4个月列为上海、深圳、北京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铁凝认为此书并非为了畅销而写。被《女友》杂志评为“中国十佳作家”。1995年春,应美国政府之邀,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访问美国13个州,并接受俄克拉何马州“名誉副州长”之证书。夏,应高雄文艺家协会之邀,随内地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在台北拜会林海音先生。9月,在北京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论坛。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给我礼拜八》,译者池泽实芳。电视剧《遭遇礼拜八》(上下集)播出。1996年10月,河北省作家协会从河北省文联中独立分设,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同年年底,在中国作家协会第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5卷本《铁凝文集》。1997年秋,应美国国务院邀请,随中国国务院知识产权考察团访问美国。短篇小说《安德烈的晚上》在《青年文学》发表,多家刊物转载,获《小说选刊》年度奖。之后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被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聘为客座教授。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1998年2月,赴香港参加香港作家协会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3月,应以色列希伯莱作家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以色列。5月,应韩国亚洲美术馆邀请,陪同父亲访问韩国。在河北省第七届文艺振兴奖评选中,获该奖项中的最高奖“关汉卿奖”,即“个人终生成就奖”。被《萌芽》杂志社聘为“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主编10人卷《女作家影记》,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初,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在《十月》发表。5月,在北京参加挪威中国文学研讨会,做题为“无法逃避的好运”的专题发言。9月,河北文学馆及河北省作家协会新址落成。年底长篇小说《大浴女》脱稿。2000年初,长篇小说《大浴女》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该作品讨论会在北京召开。9月,参加由中国社科院土办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讨论会。2001年春,由小说《安德烈的晚上》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2001年4月,应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8月,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此篇同时亦获首届“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市文学创作奖等。年末,在中国作家协会第6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02年初,被上海大学文学院和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7月,应加拿大世界华文写作协会邀请,参加“华人文学——海外与中国第6届研讨会”。在“文学中的文明与暴力”的主题研讨中,做题为“从梦想出发”的专题演讲。8月,在河北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脱稿。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红衣少女》,译者池泽实芳。法文版《大浴女》即由法国比基耶出版社出版。由《永远有多远》改编的15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国内40余家电视台播出。5种小说和散文集《谁能让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欢乐》等分别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2003年,《遥远的完美》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应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主编5卷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选》。应新加坡教育部邀请,赴新加坡“写作营”授课。日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东京现代文艺社出版。2006年11月12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主席,成为中国作协主席,接替已故作家巴金先生。 铁凝的主要作品有《铁凝文集》(5卷),另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20余种;部分作品译成英、德、日、俄、西等文字在国外发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作家协会主席。

169 评论

bingdaoyu16

铁凝 铁凝,女,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1975年高中毕业,因酷爱文学,放弃留城、参军,自愿赴河北博野县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该小说是铁凝高中时的一篇作文,后被认为是其小说处女作。1975年至1978年在农村务农4年,此间写出《夜路》《丧事》《蕊子的队伍》等短篇小说,发表于《上海文艺》《河北文艺》等文学期刊。1979年调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冬,参加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会议期间拜望茅盾、张天翼等前辈。1980年参加河北省文学讲习班。同年,短篇小说《灶火的故事》在孙犁主办的《天津日报》“文艺增刊”发表,《小说月报》转载,并引起争鸣。第一本小说集《夜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82年夏,参加《青年文学》编辑部在青岛举办的笔会,会间写出短篇小说《哦,香雪》(发表于当年第9期《青年文学》)。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3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第一部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在《十月》发表。1984年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发表于《山花》,并被改编为电视短剧。同年由保定地区文联调河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并于当年召开的河北省第四次文代会上当选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85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和《六月的话题》分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根据《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获本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年初,在中国作家协会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该协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5月,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其间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国际笔会中心美国会所与美国作家、学者座谈、交流中美当代文学现状。1986年应邀赴挪威参加第二届国际女作家书展,在该书展专为中国作家举办的“中国作家报告日”做“中国女作家与当代文学”的演讲。同年中篇小说《麦秸垛》在《收获》发表,河北省文联召开铁凝作品研讨会。1987年应霍英东先生之邀,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香港、澳门。中篇小说《村路带我回家》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1988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在作家出版社大型刊物《文学四季》创刊号以头条位置发表,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台湾版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由台北新地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西班牙文《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单行本在西班牙马德里教育出版社出版。1989年2月,《文艺报》、作家出版社、河北省文联在北京联合召开《玫瑰门》研讨会。同年,中篇小说《棉花垛》在《人民文学》发表。1990年至1991年,写出《孕妇和牛》《马路动作》《砸骨头》《埋人》等小说,将《哦,香雪》改编成同名电影,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拍摄,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为首批国管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年间积极协助当地政府为开发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立项和申请资金。1992年出版两本散文集《草戒指》(百花文艺出版社)、《女人的白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发表中篇小说《对面》。获得该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1994年,长篇小说《无雨之城》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连续4个月列为上海、深圳、北京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铁凝认为此书并非为了畅销而写。被《女友》杂志评为“中国十佳作家”。1995年春,应美国政府之邀,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访问美国13个州,并接受俄克拉何马州“名誉副州长”之证书。夏,应高雄文艺家协会之邀,随内地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在台北拜会林海音先生。9月,在北京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论坛。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给我礼拜八》,译者池泽实芳。电视剧《遭遇礼拜八》(上下集)播出。1996年10月,河北省作家协会从河北省文联中独立分设,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同年年底,在中国作家协会第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5卷本《铁凝文集》。1997年秋,应美国国务院邀请,随中国国务院知识产权考察团访问美国。短篇小说《安德烈的晚上》在《青年文学》发表,多家刊物转载,获《小说选刊》年度奖。之后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被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聘为客座教授。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1998年2月,赴香港参加香港作家协会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3月,应以色列希伯莱作家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以色列。5月,应韩国亚洲美术馆邀请,陪同父亲访问韩国。在河北省第七届文艺振兴奖评选中,获该奖项中的最高奖“关汉卿奖”,即“个人终生成就奖”。被《萌芽》杂志社聘为“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主编10人卷《女作家影记》,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初,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在《十月》发表。5月,在北京参加挪威中国文学研讨会,做题为“无法逃避的好运”的专题发言。9月,河北文学馆及河北省作家协会新址落成。年底长篇小说《大浴女》脱稿。2000年初,长篇小说《大浴女》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该作品讨论会在北京召开。9月,参加由中国社科院土办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作品讨论会。2001年春,由小说《安德烈的晚上》改编的同名电影由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2001年4月,应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8月,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此篇同时亦获首届“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北京市文学创作奖等。年末,在中国作家协会第6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02年初,被上海大学文学院和河北大学人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7月,应加拿大世界华文写作协会邀请,参加“华人文学——海外与中国第6届研讨会”。在“文学中的文明与暴力”的主题研讨中,做题为“从梦想出发”的专题演讲。8月,在河北省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艺术随笔集《遥远的完美》脱稿。日本东京近代文艺社出版铁凝小说集《红衣少女》,译者池泽实芳。法文版《大浴女》即由法国比基耶出版社出版。由《永远有多远》改编的15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国内40余家电视台播出。5种小说和散文集《谁能让我害羞》《第十二夜》《回到欢乐》等分别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2003年,《遥远的完美》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应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主编5卷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选》。应新加坡教育部邀请,赴新加坡“写作营”授课。日文版小说集《麦秸垛》由东京现代文艺社出版。2006年11月12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委会主席,成为中国作协主席,接替已故作家巴金先生。 铁凝1975年高中毕业即到农村插队落户,1979年调保定文联《花山》杂志任小说编辑,后到河北省作家协会专事创作。铁凝在中学时代即开始创作,1980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夜路》,遂为文坛瞩目。从1982年起,以《哦,香雪》、《六月的话题》、《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作品,连续荣获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作品多由日常生活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语言清丽,意境悠远。从1986年发表《麦秸垛》起始,转向对传统文化心里的掘示,艺术风格也走向浑厚和冷峻。进入90年代后,铁凝以《对面》、《永远有多远》等中、短篇小说,多方面地素描人生,演练才情;另一方面,她连续创作出《玫瑰门》、《天雨之城》、《大浴女》等长篇力作,以对女性命运、城市人生颇具人性深度的独特发见和精到表现,既深得评论界的高度好评,又广受普通读者的热烈欢迎。铁凝的主要作品有《铁凝文集》(5卷),另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20余种;部分作品译成英、德、日、俄、西等文字在国外发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作家协会主席 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 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 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 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 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 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 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 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 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 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345 评论

咖喱鱼蛋89

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319 评论

相关问答

  • 测绘通报编辑部官网

    测绘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是否规范反映作者论文写作经验和治学态度,下同时也是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学术研究过程之中对于所涉及到的所有文献资料的总

    大南瓜小咪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品牌研究编辑部官网

    权威人士给出的:顶级豪华车从一出生就注定了它与大多数消费者无缘,高贵的气质、精致的内饰、庞大的车身,当然还有令人咋舌的价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以下2008年

    继续改一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地质学报编辑部官网

    《地质学报》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学报》以反映地质学

    apple1381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编辑学会官网

    (根据民政部示范章程修改,经本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本会名称为中国编辑学会(英文译名为China Redactological So

    晃晃悠儿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棉纺织技术编辑部

    棉纺织技术、纺织学报、纺织导报、毛纺科技、丝绸、产业用纺织品、印染助剂、上海纺织科技、东华大学学报、合成纤维、针织工业、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北京服装学院学报、纺织

    粒粒sos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