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9

我才是黄蓉
首页 > 学术期刊 > 我和音乐的故事论文2500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蔷薇紫馨524

已采纳

我和音乐的故事随着一天天的长大,不知怎么的,我突然爱上了音乐,当我高兴时,我会放一首欢快的曲子;但我忧伤时,我会放一首低调的歌,于是,音乐就像我忠实的好朋友一样,同我共高兴,共忧伤,伴我长大。有一次,上信息课,老师讲完后,让我们自己操练,首先我戴上耳机,打开了当时最流行的一首歌《不得不爱》,随着音乐的节奏,我不由的跟着唱了起来。由于戴着耳机,竟忘了正在上课!接下来,当然就是同学们诧异的目光向我投来了,而我却全然不知他们为什么望着我。“你竟然敢在上课唱歌”我身边的同学对我小声说道。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脸刷的红了,幸亏老师没发现。还有一次,元旦快到了,班主任告诉我们每个班要出几个节目,到了元旦那一天要举行庆元旦活动在全校表演。我心想:“这不是个锻炼自己好机会吗,我可以弹电子琴的。”当时,我们班音乐委员决定还要拍排一个舞蹈,叫《孔雀舞》。同学们要我也参加,所以我就参加了,因为我也喜欢跳舞。可是,为了超过其他班,他们决定每天放学后都要排练,自然我就没时间练习弹琴了。但是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也应当以班集体的利益为重,所以我也就没理由拒绝了,只好抽出极少的一部分时间来练琴了。到了元旦的那一天,我的心情好紧张,因为我知道自己没练好........终于轮到我了,我走上了讲台,心咚咚的跳,生怕自己弹错一个音节...,节目终于结束了,也是到了颁奖的时候,结果,我们的《孔雀舞》获得了一等奖,而我的电子琴独奏却没有获奖,当时,我真的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登台演奏,它的成功与否对我来说很重要。但是我忍住了。怕同学们笑话,回到家,我躺在床上,默默的哭了一场,我想了很多。我知道,我已经打了一场无准备的仗,我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应该站起来,而不应该被失败所打倒..........

89 评论

天蝎工科男

记得上音乐欣赏课的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放映的是歌剧《歌剧魅影》。当女主角克里斯汀用梦幻般柔美的嗓音唱起《汉拔尼》中的名段“THINK OF ME”时,我的心被深深地陶醉了,既为歌声,也为歌者。克里斯汀卷曲的头发似温柔的波浪,华丽的舞衣梦幻般飘逸,深情款款的温柔嗓音,流转着淡淡忧郁的眼神,完美地诠释了这段音乐的内涵,也透着她对音乐天使无限的尊敬和信任。及至后来关于音乐的美与丑、背叛与深情,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当时我就在想,克里斯汀因音乐而华美,她信仰的音乐天使是神一样的存在。我呢,音乐在我生命里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喜欢音乐,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了。我家在农村,那里是一个三面环水美得不象话的地方。春天和风清扬里有春虫的欢腾呐喊,夏天淡淡荷香中有蛙叫蝉鸣,秋天云淡风清里忽然有飘落叶子的簌簌响动,冬天氤氲水汽下是泉流淙淙。在那里,光与影、声与情交织在一起,给了我童年一首极其优美的欢乐之歌。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家庭教育水平始终跟不上城市里的孩子。他们卷曲着手指弹奏各种乐器的时候,我却在绿油油的水田中听风吹稻浪的声音。大自然赋予我灵性却没有机会雕琢,等发现自己有条件学音乐的时候,才发现手指已经僵硬了。可我喜爱音乐的心却始终没有改变,不为追求流行时尚,也不为寄托自哀自怨的感情,只喜欢在宁静中静静倾听。一直都很喜欢轻音乐,没有激烈的冲突,只有音符的悠扬静谧,仿佛在母亲的怀抱里沉睡,耳边始终萦绕着母亲轻轻哼唱的催眠曲。音乐老师给我们放《小夜曲》让我们想象其中的场景时,我的心跟着跳跃起来。月光如流水一般温柔地抚摸着宁静的村庄,窗子下是少女沉思的小脸,腼腆少年在河边柳树下焦急地等待,一种安详宁静的味道在心底漫延开来。也许我想象中的场景和《小夜曲》中要表达的不一致,但这里面要表达的宁静却无庸置疑。音乐让我有种如回家般的欢欣感,它让人快乐的目的已经达到,又何必苛求技艺上的死板描绘呢?再后来,音乐欣赏课上多了,渐渐地就破除了对单方面音乐的偏执,而能够从各个角度、各种音乐中感受它各种各样的表情。电影《音乐之声》给我的感受是比较深刻的。它把美丽的景色和动听的声音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真善美与爱。宽阔的大银幕把阿尔卑斯山、乌恩特山、月亮湖和沃尔夫冈湖、冯特拉庄园、古典韵味的教堂和古堡等景色尽收眼底:绿油油的青草地和峰峦叠翠的崇山峻岭、蔚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仙境。而热情洋溢的“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深情款款的“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含羞答答的“玛利亚”、活泼轻快的“晚安,再见!”、青春迷惘的“十六岁来临”等歌曲的音符飘飞其中,让这一切的美景仿佛流动的溪水,直接流入我的心底。《音乐之声》给了我一场视觉上的华丽盛宴、听觉上的震撼感动、精神上的洗礼。我想音乐是美的,美在真,美在善,美在爱。

276 评论

吃出新味来

小时候,看到那些音乐家们在电视上演奏时,我心里产生了一种敬佩。4岁时,爸爸从广州出差便给我买了一台“卡西欧”电子琴,自此,我便爱上了音乐。 刚买回琴时,我自己胡编乱造出一些小曲,爸爸看到我那么爱音乐,狠下心,给我请了一位钢琴教师,让我好好拜师学艺。老师教我学习“指法”和"座姿”,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无聊的动作呢?” 老师严肃地说;"音乐是一种最基本的艺术,想要学好它,不能光靠乐谱,要先有着好仪表,培养气质。”听了老师的话,我更爱音乐了。 经过老师的一翻苦心和我的努力之下,我终于学会了指法。开始学习演奏了,也许是记性不好的原因,一首简单的小调,我也要花上几周的时间。我甚至想要放弃,老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死我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学琴更加下功夫了。 八岁时,我已经学会了许多高难度的曲子了。当看到,同龄人在快乐的玩耍时,我真想也加到他们的行列去,但是,父母为了我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与精力,老师为了我付出了汗水和时间,我怎能如此自私呢?我只好重新坐回琴椅上。 为了能学好音乐,我付出了许多,也从中收获了不少。学琴这条路,也许不那么好走,当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即使多么困难的事也能成功。 音乐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恒心与毅力,愿这团火永远在我心中燃烧吧!

242 评论

哈西哈西哈西

我和音乐的故事 文 / 明寞 记得上音乐欣赏课的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放映的是歌剧《歌剧魅影》。当女主角克里斯汀用梦幻般柔美的嗓音唱起《汉拔尼》中的名段“THINK OF ME”时,我的心被深深地陶醉了,既为歌声,也为歌者。克里斯汀卷曲的头发似温柔的波浪,华丽的舞衣梦幻般飘逸,深情款款的温柔嗓音,流转着淡淡忧郁的眼神,完美地诠释了这段音乐的内涵,也透着她对音乐天使无限的尊敬和信任。及至后来关于音乐的美与丑、背叛与深情,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当时我就在想,克里斯汀因音乐而华美,她信仰的音乐天使是神一样的存在。我呢,音乐在我生命里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喜欢音乐,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了。我家在农村,那里是一个三面环水美得不象话的地方。春天和风清扬里有春虫的欢腾呐喊,夏天淡淡荷香中有蛙叫蝉鸣,秋天云淡风清里忽然有飘落叶子的簌簌响动,冬天氤氲水汽下是泉流淙淙。在那里,光与影、声与情交织在一起,给了我童年一首极其优美的欢乐之歌。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家庭教育水平始终跟不上城市里的孩子。他们卷曲着手指弹奏各种乐器的时候,我却在绿油油的水田中听风吹稻浪的声音。大自然赋予我灵性却没有机会雕琢,等发现自己有条件学音乐的时候,才发现手指已经僵硬了。可我喜爱音乐的心却始终没有改变,不为追求流行时尚,也不为寄托自哀自怨的感情,只喜欢在宁静中静静倾听。一直都很喜欢轻音乐,没有激烈的冲突,只有音符的悠扬静谧,仿佛在母亲的怀抱里沉睡,耳边始终萦绕着母亲轻轻哼唱的催眠曲。音乐老师给我们放《小夜曲》让我们想象其中的场景时,我的心跟着跳跃起来。月光如流水一般温柔地抚摸着宁静的村庄,窗子下是少女沉思的小脸,腼腆少年在河边柳树下焦急地等待,一种安详宁静的味道在心底漫延开来。也许我想象中的场景和《小夜曲》中要表达的不一致,但这里面要表达的宁静却无庸置疑。音乐让我有种如回家般的欢欣感,它让人快乐的目的已经达到,又何必苛求技艺上的死板描绘呢?再后来,音乐欣赏课上多了,渐渐地就破除了对单方面音乐的偏执,而能够从各个角度、各种音乐中感受它各种各样的表情。电影《音乐之声》给我的感受是比较深刻的。它把美丽的景色和动听的声音融为一体,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真善美与爱。宽阔的大银幕把阿尔卑斯山、乌恩特山、月亮湖和沃尔夫冈湖、冯特拉庄园、古典韵味的教堂和古堡等景色尽收眼底:绿油油的青草地和峰峦叠翠的崇山峻岭、蔚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仙境。而热情洋溢的“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深情款款的“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含羞答答的“玛利亚”、活泼轻快的“晚安,再见!”、青春迷惘的“十六岁来临”等歌曲的音符飘飞其中,让这一切的美景仿佛流动的溪水,直接流入我的心底。《音乐之声》给了我一场视觉上的华丽盛宴、听觉上的震撼感动、精神上的洗礼。我想音乐是美的,美在真,美在善,美在爱。 我与音乐的故事启 阵看了梧桐小舟博客上谈她学习音乐的故事,我也产生了写写自己跟音乐之间发生过的故事的冲动。我的专业之一是音韵,因此常常有人误以为我也懂得音乐。这实在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因为我确实曾经希望自己懂得音乐。音韵学界的一些前辈,我的师爷罗常培先生、师叔张清常先生就都懂得音乐——当年西南联大的校歌就是张清常先生谱的曲。此外,学界前辈,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几乎就是一个作曲家,至今常听到音乐会上演奏他作的《海韵》、《教我如何不想她》等曲子。懂音乐对于研究音韵应该是有好处的。但是,很遗憾,我的音韵研究跟音乐没有丝毫关系。小时候,我有跟音乐擦肩而过的经历。画家笔下常见牧童短笛之类情景,但是,我的家乡是不允许放牛的儿童骑到牛背上去的,理由是:牛耕地已经很辛苦了。可能与此有关,我的村子里没有一个小伙伴是会吹笛子的。我的村子跟音乐最接近的人是我的邻居“德国人”(我在《惑年心影·一个人的一生》里专门写过他)。“德国人”喜欢剥了蟒蛇皮蒙胡琴,他家徒四壁的壁上总是挂着好几把胡琴。他喜欢躺在他那稻草为褥的床上,翘着脚,咿咿呀呀地拉他的胡琴。不知道是因为“德国人”的琴声不够悠扬悦耳,还是因为“德国人”光棍五保户的身份无法赢得我们的尊敬——童年的我们也挺势利的,没有一个小孩愿意拜“德国人”为师,学习拉琴,我自然也不例外。现在,认识到当年若是跟他学会拉琴,将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可是,已经追悔莫及:我长大了,做了远游的异乡人,“德国人”也已经于十多年前去世了。上小学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迷恋文艺表演。最辉煌的舞台经验是参加全公社的小学生文艺汇演,表演唱,《红星照我去战斗》。记得演出时脸蛋上搽了胭脂。但是,很不凑巧,有一次学校老师给我们编排了一出歌颂当时一个村干部的戏,我是主角,依稀记得有说有唱的。第一次在村祠堂演出,我刚唱了一句歌颂那干部的话,我父亲一个箭步冲上舞台,揪着我的耳朵,把我拉了下来,一直拉到家里。因为,当时我父亲对那村干部的一些做法很有意见。大约他以为所谓文艺表演就都是歌颂他所不喜欢的人,从此,我父亲严禁我参加一切文艺演出。学校老师自然也不好再找我。我呢,也很是郁闷了一段时间。假如我父亲不禁止我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我的性格恐怕要比现在活泼许多,很可能还会学点音乐。村小学虽然简陋,但是老师中还是有懂简谱的。上了初中,开始有音乐课。所谓音乐课,也就是老师弹着脚踏风琴教我们唱歌。那位爱打扮的音乐老师,因为外貌和举止的某种相似,被同学们取了个“白桃花”的绰号。“白桃花”是当时一部朝鲜反特电影《看不见的战线》里的女特务。可能是革命的浩然正气加上青春期故作排斥女性的矫情起了作用,我那时候不喜欢“白桃花”老师,自然也不喜欢“白桃花”老师的音乐课。每次上课,我都在脚踏风琴声和别的同学的歌声掩护下,做小动作开小差。到了考试的时候,就乱吼一气。反正“白桃花”老师总是会给我们及格的。我的音乐课成绩通常是70分。班里有两位男同学,是“白桃花”老师的得意门生,同时也是我们大家嘲笑的对象,他们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因为完全没有学到“白桃花”老师讲授的音乐知识,当时并不觉得那两位同学唱得比我们好,只觉得他们唱歌的嗓门比我们都大。他们唱的“石油工人心向党,满怀深情望北京,满怀深情望北京。要让那大草原,石油如喷泉,勇敢去实践,哪怕流血汗。心中想着毛主席,越苦越累心越甜……”,余音仿佛至今犹在我耳边缭绕。现在唱卡拉OK跑调,遭人取笑的时候,我就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听“白桃花”老师的音乐课。大学没有音乐课,但是一入大学我就听过几位音乐家(包括中央乐团指挥秋里先生)的演讲,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立志要学习音乐,把中小学的缺憾弥补回来。可是,那时候对于文学和学术的兴趣过于浓厚,占去了我几乎全部的时间,学习音乐的计划只好搁浅了。所学到的东西就零碎而不系统。不过,今天回想起来,吉光片羽,倒也觉得很幸福。本科时,下铺的赵同学有一个录音机,常放台湾校园歌曲,“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是听得最多的一首。一位广受同学们爱戴的古汉语老师花一千多元钱买了一台当时十分稀罕的“夏普”牌双卡录音机,给我们扫交响乐之盲,我们多次在教室里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聆听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贝多芬的“帮帮帮、帮——”,命运的敲门声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读研时,室友“阿贵”(因为他姓赵)是古典音乐发烧友,没有什么名曲、歌剧是他所不了解的,从作曲家到演奏演唱家,从旋律到风格,到背后的故事,他都可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的一个单卡录音机,让我的耳朵也领略过勃拉姆斯、肖邦、德沃夏克、“蝴蝶夫人”……。我还曾买了介绍西洋歌剧的书,现在已经只能记得“不要学那穿花的蝴蝶,只知道、成天地、飞来飞去;不要学那温柔的情郎,只知道、成天去、谈情说爱”之类的断句。开始工作之后,人就被安放到了一种轨道上,变得功利寡趣起来,音乐被进一步疏远。八十年代末期,交谊舞在高校里蔚然成风,许多歌曲都如倩女幽魂,借了舞曲这个肉身还阳,亲近了我的耳朵。“很远的地方,有个女郎,名字叫做耶利亚。人们在传说,她的眼睛,看了使你更年轻……耶利亚神秘耶利亚,我一定要找到她!”让我觉得,寻找爱人的过程是寂寞而美丽的。近些年,量贩式复活了卡拉OK。我仿佛枯木逢春,也跟着大家学了一些流行歌曲,偶尔也聚众、从众去“钱柜”、“麦乐迪”之类的地方击瓮叩缶地吼一吼。数年一觉京城梦,赢得歌楼跑调名。不懂音乐,是我引为莫大遗憾的一件事情。因此,有时候也不免冒出一点雄心壮志,试图效法孔子的“假年学《易》”,来学一学“豆芽菜”,学一学吹拉弹唱。万事兼备,不欠东风,有人自告奋勇义务教学,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真的能够付诸行动——夫人之患,在能懒则懒也。

90 评论

可可poppy

音乐教育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关系在交过过程中所需要的。音乐作为一个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法,包括了教学和研究。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音乐教育论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与爱的教育》

摘要:21世纪成功的音乐课堂是一个充满了爱的课堂,这需要音乐老师热爱音乐·热爱教育·关爱学生,运用一切积极的教育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才能更好地展现出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每一节音乐课堂中都能够感受到这才是爱的教育。

关键词:音乐;爱的教育;尊重;课堂主人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47-02

在人们的心目中,音乐老师在舞台上都是热情奔放、能歌善舞、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老师,给每位观众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那现代的音乐教育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老师呢?他们怎样才能带动和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呢?

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之外,爱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音乐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爱的力量是最强大也是最伟大的。它为人类在社会发展中起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之一。

每位优秀的音乐教师都应具备爱的品质:热爱他的音乐事业、热爱他的教育事业、热爱他的每一位学生。虽然他们在表达爱的方式上不尽相同,但都因为有了爱的教育,人们才会对音乐更加热爱,也更加热爱他们的生活。可以说:爱是音乐教育的基础。

音乐教师首先就是爱音乐。因为他们热爱音乐,所以他们才会去学习音乐并立志从事音乐教育,可以说他们已经视音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他们不热爱音乐,不热爱音乐教育,很难想象他们将怎样来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而学唱歌曲在中学音乐课堂上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如果老师自己都不喜欢这首歌曲,没有热情来演唱它,试问一下,有几位学生能在下面兴致盎然地唱歌呢,这种尴尬就可想而知的了,长此以往,音乐课堂很可能就成了学生的噪音课堂了。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理呢?中学生们有着自己年龄上的心理特性,我要怎样带动激发他(她)们呢?热情的示范演唱、带唱是我发现最有效的方法。记得我刚刚进入上饶县中学工作,因为我们上的科目是音乐欣赏课,里面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歌曲,为了能让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从网上下载了歌曲给同学们听赏,并让学生一起跟唱,学生唱的开心我上的轻松,我为每次的课堂感到窃喜,就这样教了好一阵子,可我发现学生的兴趣渐渐变得越来越淡了。后来有一天教室停电不能使用多媒体教学,于是我就临场发挥,自己坐在钢琴前面自弹自唱了当时要上的歌曲,由于以前就熟唱过这首作品,加上自己也很喜欢它,更多的是学生的高呼“老师来一首。”,于是我激昂地唱了这首《长江之歌》,唱完之后掌声雷动,同学们大呼过瘾,说能亲耳听到自己的老师现场演唱才是最亲切最激动的,都跃跃欲试,我于是趁热打铁,同学们都跟着我积极主动地大声唱起来。在边弹边唱的过程中我还会伴随音乐用肢体语言,尽量让每位学生的每一个身体细胞都融入到音乐中,激起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使他们都融入到音乐当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同学们崇敬的目光中我有点沾沾自喜,但更多的是惭愧和警醒。从此以后,在课堂上碰到需要教唱的歌曲我都会尽量自己范唱带唱了。

其次是热爱音乐教育。这是在热爱音乐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过来的一种爱。当音乐教师真正热爱音乐时,自然会产生与学生一起来分享音乐的欲望。记得刚进校教书不久,我看了一部电影《红河谷》,里面的主题音乐是用钢琴演奏出来的,旋律优美动人,当晚我就把它的旋律记录下来,第二天上课就在班上自弹自唱起来,学生顿时围了上来,我趁机教他们怎样来欣赏这首作品,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对我真是崇拜之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也学会欣赏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直接传承发扬了音乐,让学生获得音乐文化的真谛。

音乐教师具备的第三种爱,是爱学生。它是建立在前两种爱的基础上的一种更深层次的爱。任何音乐教师如果想把他所掌握的音乐知识传授给他们的学生,那他就必须爱他的学生,全面去了解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将自己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最大程度地教给学生,从而让学生的身心通过音乐学习得以全面的发展。

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就必须把爱在课堂中直接表达出来,这对于威严的中国教师可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从古至今,中国的教师只是传道授业的解惑者,很少在课堂上流露出对学生的爱,更别提直接表达了,于是养成了很多教师上课板着脸,一本正经的上课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进步,现代教育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其实很简单:在教学中,教师只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并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用“我们”一词,把每个学生都拉进课堂的情境中,与每个学生互动,遇事多用商量的语气,语言中字里行间地充满真挚的情感和爱意,让每位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上的主人,感觉到老师对他们是非常尊重的,我相信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了。记得在2008年的某天下午第一节课堂上,我上课的内容是欣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第十八单元第三十四课《走进新时代》,其中有一环节是教唱并排练合唱歌曲《走进新时代》,我请同学们分三组讨论并把他们的排练想法逐一告诉我,然后一起商讨研究,第一组告诉我怎样把四个声部衔接演唱好,第二组告诉我怎样处理音乐的情绪变化,第三者则告诉我队形该怎样排列,怎样根据歌曲来变化肢体语言,就在大家进行的非常投入之时,一个男学生突然闯进来,不好意思地说因为午睡过头而迟到了,我看着他,微笑地说:你来的正好,我这确少一个指挥呢,过来吧,我们一起指挥排练。看到我信任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这次排练,课后这位学生感动地说:“自己在老师同学和家长心目中一直就是个差生,没想到你不但没有批评我,还那么信任我,老师,我会永远记住你对我的爱,争取做一个有用的人才。”。2011的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

音乐的爱还可以延伸到课堂以外,由于大多数学校的班级每周只开了一两节音乐课,大大降低了音乐教师与同学们的交流,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音乐活动,比如每周抽出一两次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音乐课外活动(组建校合唱队、民乐队、管乐队和舞蹈队等),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又增强了师生感情,同时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更多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为他们美好的人生增添更多的亮点。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音乐教育论文2500字

258 评论

相关问答

  • 我的论文研究故事

    先给一个定性:一篇文章能发到顶刊,八成基于所在学科、所得数据、专业知识体系;一成来自基本的写作方面的功底;一成来运用和自传递信息的能力。这其中,占八成的科学家身

    山寨天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我的课程故事论文幼儿园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教育是孩子们的基础

    库尔尼郭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音乐教育2500字论文

    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的必修科目之一,同时也是实施美育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也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音乐教育的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

    老鼠笨笨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幼儿园我的教育故事论文

    1、 “小淘气”的转变 欣欣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

    汀汀2008200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我和工会的故事为主题的论文

    劳模故事800字 劳模故事800字,劳模是值得我们去进行学习的,在我们平时的学习或者工作中,应该都有过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和引

    文哥哥哥哥哥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