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添Jacky
贵州警察学院地址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见龙洞路132号。
学校简介
贵州警察学院是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公安厅主管,贵州省教育厅负责业务管理,全省唯一的全日制政法公安类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毗邻龙洞堡国际机场、贵阳森林公园,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学校现有9个教学系部,开设本科专业12个,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和公安管理学为省级一流建设专业,刑事科学技术系被评为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系,刑事科学技术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省部级精品课程7门,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3项。
学校的公安学、刑事科学技术为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建有贵州政法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安防工程中心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开展本科办学以来,共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8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83项;出版专著、教材20部,公开发表论文54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
软件著作权3项;多项成果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贵州省文艺奖一等奖,省科技强警一等奖和省政法委优秀调研论文一等奖。有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名,贵州省“学术先锋”4名,公安管理系、治安系被授予“贵州省学术先锋号”称号,学校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chengjiebgjicom
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现有专、兼职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1人。主要承担学院在校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近现代史纲要》、《警察伦理学》、《形式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理论教学部从学院的教学实际出发,围绕教书育人这个中心,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采用教学互动、课堂辩论、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发挥了“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在教学、科研和实践等工作方面齐头并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3-200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学院先进集体,一名教师连续六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授课教师;组织编写出版了《公安干警职业道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理论》、《形势政策素质教育热点问题》等教材,编写印制了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训练试题,先后在《公安研究》、《卫生职业教育》、《兰州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张苏云同志撰写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辩证关系》一文,荣获中国政策研究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征文活动二等奖;2002年11月,指导学生参加甘肃省大学生“看成就、颂党绩”演讲比赛中一名学生荣获第一名,两名学生荣获优秀奖。2005年4月指导学生参加甘肃省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演讲比赛中一名学生荣获第三名,两名学生荣获优秀奖。2004年参加甘肃省直机关“爱国主义知识电视大奖赛”比赛中有理论部教师参加组成的代表队荣获竞赛第三名。基础课教学部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6人。同时,外聘兼职教师10余人。 基础课教学部承担学院《大学语文》、《公安秘书学》、《公安文书写作》、《公安实用英语》、《犯罪心理学》、《社会学》、《演讲与口才》、《逻辑学》、《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外,还承担各级各类公安民警培训班的基础课教学任务,以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函授班和公安自考本科的教学任务。基础课教学部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先后对《大学语文》、《公安秘书学》等课程进行尝试性改革,编写有《公安应用写作》、《新编公安应用写作》、《大学人文导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10余部教材,其中《新编公安应用写作》获得第三届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材优秀奖;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论甘肃公安民警素质》一文获得中国公安系统征文二等奖;承担公安部软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同时还开展犯罪心理测试研究,并经常帮助基层公安机关进行实案测试,有力地促进了学院与实战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业余时间部分教师还指导学生编发校报《警苑》,指导学生参加甘肃省普通话及英语演讲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并有学生荣获普通话形象大使称号。法律教学部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助讲4人。其中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学历6人。 法律教学部不仅承担学院的宪法、法理学、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和行政法等法律课程以及各级各类公安民警培训班法律法规的教学任务,还担负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函授班及公安自考本科的授课任务。法律教学部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教研成果,组织编写和参编教材10余部。其中《经济犯罪的构成与认定》和《经济犯罪侦查与实务》分别获得甘肃省高校社科二、三等奖,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并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和学院的表彰奖励。侦查系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8人。主要承担学院在校生刑事侦查、经济犯罪侦查、禁毒等三个专业的《侦查总论》、《犯罪现场勘查》、《经济犯罪侦查》、《毒品犯罪侦查》、《侦查讯问》、《侦查业务综合模拟演练》、《金融犯罪案件侦查》、《涉税犯罪案件侦查》、《司法会计学》、《禁毒法制》、《毒品案件侦查》、《毒品犯罪预防与控制》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侦查系顺应刑侦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经济犯罪的新动向和毒品犯罪在甘肃省比较猖獗的实际,遵循警察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公安实践,采取案例、模拟、互动等教学方法和“三贴近”(贴近实践、贴近学生、贴近一线)的实训方式,加强和改进了专业课的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侦查系在狠抓教学和系部建设的同时,实施教学、科研和实践齐头并进方略,先后组织编写、参编并出版了《侦查讯问实训教程》、《经济犯罪侦查》、《经济犯罪侦查实务》、《刑事技术教程实验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等5部教材,在《兰州大学学报》、《高等理科教育》、《中国刑事警察》、《卫生职业教育》、《中国刑警学院学报》、《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新疆公安专科学校学报》、《贵州警察职业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有5名教师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和优秀课教师。警体课教学部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2人。 警体课教学部主要承担在校生和甘肃省公安机关各级各类培训班的《擒拿格斗》、《手枪射击》、《警察查缉战术》、《警务实战技能与体能》课的教学与训练,负责组织全院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警体课教学部在加强学生和在职民警警务实战技能训练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先后被中国前卫体协授予“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被甘肃省公安厅授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大练兵先进集体”。1人被中国前卫体协评为“群众体育先进个人”,2人分别被国家体育总局和甘肃省教育厅授予“全国优秀裁判员”和“优秀教练员”称号,1人被甘肃省体育局评为“全省体育先进个人”,6人被甘肃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教官,5人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在严谨教学与训练的同时,警体部积极鼓励和督促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先后出版了《警用手枪射击实用教程》、《警察查缉战术指导与训练》、《中国警察擒敌制胜技术》、《警察徒手制胜术》、《人民警察查缉战术实战技能演练》等教材,出版了《警察缉捕防暴技术》系列光碟5盒10张。其中黄肃扬教授主编的《警用手枪射击实用教程》和张飞虎副教授撰写的《出奇制胜》、《以巧制胜》等系列文章分别荣获2003年甘肃省职业教育优秀教材和优秀科研成果奖。有30多篇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等各级学报、杂志、论文集上,其中有5篇获得优秀论文奖。治安管理系现有教师13人,其中副教授4人,助讲1人,另有客座教授2人。现开办有治安管理、治安管理(特警方向)、道路交通管理等3个专业,建有模拟派出所、道路交通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等4个实践教学实验室。 治安系在教学当中突出实践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专业课程学习与公安实战的实际,设计各个时段的教学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贴近实战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得到了公安部、甘肃省公安厅和学院的奖励,数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全国公安机关教育训练个人”、学院的“优秀教师”和“优秀课教师”等。在《公安研究》、《公安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等各级学报、杂志、论文集上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其中20余篇获优秀论文科研奖。其中,李骥副教授撰写的《浅谈模拟派出所教学》荣获2003年甘肃省职业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治安特点及对策》荣获荣获中国警察学会主办“西部大开发与公安工作理论研讨会”优秀三等奖。主编、参编各类专业教材15部,其中李骥副教授主编的《公安派出所简明教程》荣获2003年甘肃省职业教育教材优秀成果2等奖,《公安民警中级培训教材简明教程》、《治安管理简明教程》、《公安派出所工作简明教程》等教材被定为甘肃省公安机关岗位练兵教材。公安技术系现有专兼职教师9名,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6人,建有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图像技术、理化检验、法医、物证技术等5个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多波段光源、文件检验仪、图像处理系统、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红外紫外照相系统等教学实验仪器,主要承担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公安图像技术、理化检验和法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01年9月,经甘肃省公安厅批准,成立了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展刑事科学技术研究,并为基层公安机关提供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公安技术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科研与办案相结合,在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同时,积极为公安工作服务。发表了《“五四”式手枪射击点推断方法研究》、《枪支上汗液手印“520”胶显现过渡的处置》、《计算机指纹输入中取指框的运用》、《套模签名案件的检验》等多篇科研论文,接受甘肃省基层公安机关委托鉴定的各类案件近百起,既解决了基层的技术难题,也锻炼了教师,有力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警察管理系现有专兼职教师7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主要承担《公安管理》、《公安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组织行为学》、《监狱管理》、《公安决策学》、《行政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2003年,按照学院的安排部署,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警察管理系以公务员考试为工作的突破口,对公务员考试的有关课程教学率先进行了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近三年的甘肃省公务员招警考试中,学院学生《公安基础知识》课的考试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得到了学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了充分体现警察高职教育特色,以科研促教学,警察管理系教师主持完成了省级课题2项,申报部级课题3项,院级课题2项,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德育》、《中国科教博览杂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警察院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心理障碍及排除》一文获甘肃省教育厅颁发的教学成果三等奖。另有10篇论文在“三北”会议、甘肃哲学年会、甘肃警学会等会议上获奖。计算机系现有教师5人,其中副教授3人,助讲2人,承担着全院各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及学院校园网络的建设、维护及服务工作。 在2003年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甘肃考区)一级考试中,学院学生取得了总体合格率为96.1%的突出成绩;在2004年“甘肃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FP)”考试中获专科组第一名,并荣获全省计算机竞赛“神速杯”一等奖;在2005年甘肃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竞赛(专科一级组)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优秀率、良好率、通过率均为第一。计算机系建成了校园网,并开通了公安网和互联网,为实现校园信息数字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以优质的服务完成了全院办公计算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使设备发挥了最大效益。全系教师共主编、参编计算机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无锡白香香
1 农村流窜犯罪的侦控对策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2 打击流窜犯罪 确保县域平安——柞水县公安局 法治与社会 2008/07 3 旅客列车流窜犯罪团伙之调查及打击对策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 团伙犯罪与流窜犯罪的比较研究 公安教育 2003/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 “非作案时间”环节在侦查流窜犯罪案件中的应用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 当前流窜犯罪的特点及打击对策 辽宁警专学报 2003/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7 对张世兵客车流窜犯罪团伙的剖析与思考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海岛城市流窜犯罪情况调查及打防对策思考 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9 论打击流窜犯罪的措施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2/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0 关于遏制外来人口流窜犯罪的思考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1 流窜犯罪及其侦防对策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2 试论流窜犯罪的增长原因与治理对策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3 关于建立打击流窜犯罪新机制的思考 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4 指纹全国联网查询有利于打击各类流窜犯罪 刑事技术 2001/S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5 上海“口岸”流窜犯罪的现状及对策 政法学刊 2001/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6 走信息强侦、科技强侦道路——嘉兴市侦破流窜犯罪案件中的信息工作 中国刑事警察 2001/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7 加强协作增强打击流窜犯罪力度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8 浅论当前流窜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 从平谷县外来人口团伙流窜犯罪的特点谈防控打击对策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0/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 利用现场痕迹物证规律侦破系列流窜犯罪案件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1 浅析当前流窜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2 初审流窜犯罪嫌疑人 中国刑事警察 2000/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3 当前流窜犯罪的特点、原因及打击对策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4 关于建立流窜犯罪信息系统的几点思考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5 挥戈沪豫皖——固始警方摧毁特大跨省流窜犯罪团伙纪实 公安月刊 1998/1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6 流窜犯罪案件的侦破工作 中国刑事警察 1998/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7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侦破工作的几个问题 公安学刊 1998/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8 流窜犯罪:全社会深受其害 社会 1997/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9 流窜犯罪案象特征辨析 公安理论与实践 1997/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0 浅析上海当前外来流窜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公安理论与实践 1997/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1 建立打击流窜犯罪的痕迹信息网络 公安理论与实践 1997/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2 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流窜犯罪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1996/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3 把握新特点 打击流窜犯罪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1995/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4 打击流窜犯罪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刑事警察 1995/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5 流窜犯罪:一股汹涌的恶浪 人民检察 1994/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6 流窜犯罪de新特点新动向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7 对贾文革、鲁林两个特大流窜犯罪团伙的剖析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3/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8 论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前沿的流窜犯罪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3/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9 人口控制与流窜犯罪 社会 1992/1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0 浅析预防流窜犯罪的基本对策——兼论皖、赣、鄂长江中游联防协作区防治流窜犯罪的基本作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1992/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贵州医科大学是一本大学
不是,是统计源
贵州警察学院地址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见龙洞路132号。 学校简介 贵州警察学院是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公安厅主管,贵州省教育厅负责业务管理,全省唯一的全日
第一所是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在沈阳; 第二所是铁道警察学院,在郑州;第三所是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在南京。
江苏专转本公办学校名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