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44

青藤6970
首页 > 学术期刊 > 茶叶苦涩味研究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秋意凉漠

已采纳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课题组组长)

苦涩味是茶叶的本味,茶叶的苦涩味来自其所含的两大类物质,即苦味物质和涩味物质。有时,带有“苦涩味”的茶,往往还是好茶,这是因为一茶叶苦涩味的浓淡,由它所含有的苦涩味物质的多少所决定。

1.茶叶的苦味物质主要包括: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苦味氨基酸、花青素类、茶叶皂苷及部分黄烷醇类。茶汤的苦味与涩味相伴而生,在茶汤的滋味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2.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包括茶多酚、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最为重要。脂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在芽叶里的含量远远高于粗老叶片。正常情况下,采制幼嫩一芽一、二叶的茶品,其苦涩味比采制一芽三、四叶的厚重得多。

决定茶叶滋味的物质主要包括三大类,即苦味物质、涩味物质、鲜味物质。苦味和涩味物质已在上文叙述,茶叶中的鲜味物质主要是氨基酸,也称茶氨酸,是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主体部分,约占茶叶干重的1%~2%。茶氨酸具有鲜爽的滋味和焦糖的香味,还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并增强其甜味。

茶叶中的氨基酸,不仅是决定茶汤滋味的主要成分,而且与茶叶的品质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又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疾病的预防和康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健康研究表明,氨基酸具有促进大脑功能和神经的生长、抗肿瘤、降压安神等功效。测定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对茶叶的开发利用和人类健康促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02 评论

carryme2015

茶汤滋味有苦、涩、酸、甜、鲜、咸等感觉,这是通过人们味觉而感到的。这些茶汤滋味完全和茶汤中存在的许多茶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并且已被众多的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所证实。1、茶汤中的苦味物质汤中的苦味物质主要有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花青素和茶皂素等。2、茶汤中的涩味物质茶汤中的涩味物质主要是多酚类物质、其中酯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非酯型儿茶素爽口、涩味较弱;黄酮醇有苦涩味;而黄酮醇甙无味;酚酸及缩酚酸和碱性氨基酸为酸涩味。通过上述资料不难看出,茶汤里面的苦、涩味是由茶叶滋味的化学组成成分造成的。

94 评论

后颈伤痕

主导茶叶苦涩味的物质有茶多酚和生物碱两大类。其中,多酚类物质主要是儿茶素,而儿茶素中以酯型儿茶素为主,约占70%,是影响茶叶苦涩味的主要成分。生物碱中以咖啡碱为主,含量约为2%-4%是影响茶叶苦味的主要物质。影响它们的先天来源主要有品种、季节、生长环境、管理等方面。【1】品种研究表明,多酚类物质含量高低在品种中的整体表现为:紫芽的品种比黄绿芽的品种高,黄绿芽的品种要比深绿芽的品种高。所以,在岩茶品种中,叶片偏黄的例如八仙(千里香)、黄观音(105)、丹桂,紫芽的金锁匙、红牡丹、野茶等都是容易苦涩的。【2】季节季节对于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形成的影响结果上都表现为:咖啡碱、茶多酚含量为夏茶比春茶和秋茶更高。所以,在武夷山夏茶是不做的,秋茶也会酌情考虑,秋茶虽然香高,但是一坐杯就真的特别苦涩。【3】生长环境与管理茶树生长区域的土壤、光照、水分、海拔高度等等都会影响茶叶内含物质的含量和比例。比如:咖啡碱遮阴和施肥的,比露天和不施肥的高;茶多酚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减低;氨基酸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等等。所以,高山茶的甜感好、汤水细腻,但就是缺少劲道。坑涧里的茶主水好,光照充裕的茶主香好。二、制作过程中可能造成苦涩味的原因1采摘老嫩程度咖啡碱、茶多酚物质的含量都随着芽叶的老化而降低,茶叶采摘过嫩的话,做出来的茶苦涩味就明显一些。2摇青摇青过重,造成茶叶死青,苦涩水无法顺利排除,多酚类物质无法顺利进行转化。3走水走水没走完全,苦涩水还存在叶片中。随着失水率增大,氨基酸一直呈上升趋势,芳香物质也随之增多,多酚类物质的转化也增多。如果走水不完全,这些转化就无法顺利完成。4炒青炒青也是影响岩茶品质的重中之重。炒青没炒熟,不仅青臭味无法去除,而且还会有青涩感。杀青的温度如果过高,则茶叶会有焦苦。5揉捻揉捻速度太快,则造成条索偏碎,茶汤不仅浑浊,还苦涩。6焙火焙火焙的好,可以降低甚至是消除苦涩感。因此,如果焙火没到位,茶汤不仅显得不够干净,而且还会有苦涩感。另外,焙火过急,涩感明显。再者,茶叶在火气未褪尽时,也会有涩感,这种属于火气的苦和涩。三、茶叶在冲泡、存储中可能造成苦涩的原因1泡茶不当要想茶叶好喝,手法一定要得当,看茶泡茶。如果茶叶偏碎,则应该减少浸泡时间;茶叶不宜浸泡过久,长时间的浸泡,加重茶叶苦涩感的出现;讲究投茶量,投茶量过大,也容易出现苦涩感。2茶叶返青茶叶返青,不仅茶味淡薄,香气弱,有青味,而且也会出现明显的涩感。所以,在判断茶叶为什么苦涩的时候,除了从滋味、香气、汤色以外,还应该要结合叶底呈现的状况。尤其是要注意叶底的软硬程度、亮暗程度、红边明显与否、是否有损伤痕迹、整碎程度、老嫩程度等。这样有依有据的去判断,就可以很快找到根源咯。

85 评论

陈家小鱼儿

不苦不涩不为茶。全世界的茶,都一定会存在苦涩味,只是多与寡、明显与不明显的比例关系。所以,茶有苦涩味,再正常不过——但前提是,要分清你喝的茶,这苦涩味的源头,到底是什么?01茶叶本身呈味物质的作用茶叶的滋味是一种多味的协调综合体。茶叶呈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有机酸、水溶性蛋白质及芳香油等物质。不同茶类里这些物质的种类、含量及比例的不同和改变,都会深刻地影响着茶汤的滋味。构成涩味的物质主要是多酚类,含量很高,一般在18%~36%(干重)之间,在水浸出物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是决定茶汤滋味的主要物质。最近,《德国应用化学》上刊发的一篇论文解释了“涩”的机理,而来自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茶中的单宁酸等酚类化合物增加了口腔内壁的摩擦系数,导致了口腔发涩。构成茶叶苦味的成分主要有咖啡碱(含量占干物质的4%左右)、花青素、茶皂素等,而儿茶素、黄酮类等多酚类物质是既呈涩味、又具苦味的物质。茶的苦味与涩味总是相伴而生,二者的协同作用主导了茶叶的呈味特性。

189 评论

baibaicause

夏季加工的绿茶因茶多酚转化不足红茶萎凋程度轻、时间短、发酵不足或花青素含量高的紫芽种鲜叶为原料

304 评论

tobyzhao520

个人同样感受,我看过相关文章才知道的,有几个因素!首先:茶叶一般是很嫩的叶子,不能泡的时间长!你泡了20分钟,里面的茶多酚都泡出来,我把这叫茶泡老了,喝起来肯定苦。第二:龙井茶是青茶,是未发酵茶,不能用开水跑!最好是先倒半杯水,再放入茶叶,然后再将水添上,不要添满,七成就行!茶叶打开!水温不能高!你有可能水温高了,就把茶煮熟了,茶多酚迅速分解!也是茶苦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茶叶的质量问题!

264 评论

异次元2015

喝茶为什么会让人产生这种涩的感受呢?喝茶时使人感觉得收敛的涩感是单宁等多酚类物质与唾液蛋白和糖蛋白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涩味不是由于作用于味蕾而产生的,而是由于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刺激触觉神经末梢所产生的。茶叶里能引起收敛感并产生涩味的成分,主要是茶多酚类。茶多酚类亦称“茶单宁”,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元酚的混合物,可以分为:一、儿茶素(黄烷醇类)、黄酮、黄酮醇类;二、花青素、花白素类;三、酚酸及所酚酸类,这三种特质统称为类黄酮物质。以下6点,是形成茶叶涩感的主要原因:1茶多酚协同作用在喝茶的时候,苦涩一般是不分家的,有苦便有涩,只是看哪个更明显一些。一般情况下咖啡碱是造成茶叶苦味的主要原因, 茶汤中的生物碱与大量的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在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为高的茶叶中,茶汤滋味浓醇鲜爽。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类对味觉受体有协同作用,也相互制约,减轻苦味和粗涩味。因此内含成分丰富的茶叶不一定表现出强苦强涩。那么为什么你手上的茶叶涩味表现得较为明显呢?就是因为其内含成分的协同搭配问题,在环境和加工中的很多因素都是导致其内含成分的协同失调,而使得涩味凸显。2身体的原因同款茶不同人喝茶,感受不同;同款茶同一个人身体状态不同的时候喝,感受也不同。从经验上来说,当一个人火气大,内火旺的时候,对茶涩度的感受会更为明显。3喝茶时的天气天气不同会造成品茗感受的不同。一般来说,秋高气爽,心平气和的情况下,人会感受茶汤的滋味更为平衡饱满;高温高湿的天气下品茗,人更容易感受到涩感。4泡茶方式泡茶的方式会对一款茶的呈现有影响,闷泡法可以更为明显的感受到苦涩,这也是感官审评时候常用的泡法。5原料生态环境茶树周围生态环境出现问题会导致茶叶出现苦涩感,比如周围生态环境中有污染,施肥过度,打除草剂等。植被单一,阳光直射,导致茶多酚含量较高,茶叶出现强苦强涩现象。6做茶工艺杀青要以适度为要,看茶做茶,杀青温度低,杀青不足或杀青温度高,杀青过火,都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会让涩度增加。揉捻过重,细胞破损率过大,且揉捻后闷堆时间过长,茶叶会涩度增加。

86 评论

相关问答

  • 茶叶苦涩味研究论文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课题组组长) 苦涩味是茶叶的本味,茶叶的苦涩味来自其所含的两大类物质,即苦味物质和涩味物质。有时,带有“苦涩

    青藤6970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重庆茶叶杂志

    《品茗》杂志是由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一本弘扬中国茶文化,引导大众热爱茶文化,提倡绿色,健康,时尚消费,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高品位双语刊物《普洱》杂志《茶

    笨鸟肥肥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茶叶研究相关论文

    搜索引擎找不到。建议买相关书籍!

    蛋塔阿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究中国茶叶论文

    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于茶文化论文的摘要,一起来看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消费需求在

    游走老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茶叶研究背景与意义论文范文

    茶道的载体--茶的意境 黄 志 根 浙江大学茶学系 杭州 310029 摘 要 该文从茶道的由来,即茶的意境角度,论述茶事追求的本质内涵,并提出茶的意境是茶文化

    大眼博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