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齐分享yeah
翻开学生的作文簿,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缺少最重要的东西:真诚坦荡的人格,鲜活丰满的个性,细腻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生机勃勃的创造力。这促使我们反思其根源所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多注重技巧方法上的改变,缺少作文理念上的根本变革,带着应试的镣铐在跳舞,没有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构建整个作文教改体系,使得作文教学很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游戏活动作文作为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对促进学生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笔者多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游戏活动作文课的尝试,2007年上半年起,笔者又主持“小学中高年级游戏活动作文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在游戏活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实践新的作文教学理念,从学生生活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美好的情感和良好的习惯,引导他们体会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在注重人的发展的同时追求提高写作能力。同时,笔者的教学和教研能力也在游戏活动作文课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一、追求写作主体的回归。新课标强调写作教学必须实现写作主体的回归,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这种思想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作文教学课程目标时,将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系统地提出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将课程目标以恰当定位,综合体现在各个阶段,各个“板块”的教学活动之中,从而确立了“学生是写作活动的主体”这一根本的作文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以往作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有教师只注重技巧方面的指导,而忽视兴趣热情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的问题。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迅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游戏活动作文教学的一个先天性的优势,就是能迅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游戏教学首先建立在学生放松身心,兴趣盎然地投入这个良好的基础之上。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游戏使学生感到枯燥的学习生活中从未有过的快乐。因此,每次作文课前,许多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追着我询问:“今天还上游戏活动作文课吗?”那种急切的眼神分明是在说:“老师呀,可千万别把游戏活动作文给忘了,我们喜欢它!”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游戏活动作文课的兴趣,我与学生共同商议开展什么样的游戏活动,学生们兴奋不已,一个个新鲜有趣的游戏就在热烈的讨论中被提出或者设计出来了:吹鸡毛,“盲人”和“拐杖”,夹球赛跑,推掌等等。但是,再好的形式,如果不关注使其具有生命力的内容,学生的兴趣仍然是难以持久的。因此,使游戏更贴近学生的心理,不断地提高学生游戏活动作文的质量使其自信心不断增强,引导学生将对游戏活动作文的兴趣迁移到对写作乃至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才能使学生的兴趣得以长期保持并最终得到升华。一年多的游戏活动作文研究,我欣喜地看到学生们真的变了。一方面对写作不仅不再那么厌恶,许多同学喜欢上了写作。提到写游戏活动作文,一个个欢呼雀跃。如果写的是其他形式的作文,大家也不感到为难。对游戏活动作文的热情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迁移到学生的写作活动中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游戏活动作文活动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平时,我采用朗读学生的习作、将优秀习作打印出来供全班欣赏、在黑板报上刊登等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我还经常请学生把自己写的游戏活动作文拿去读给家长听。现在就连少数过去一提写作就发呆的学生,也能轻松地将游戏经过完整地写下来了。由于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得到加强,因此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学习兴趣论认为,兴趣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志趣。我觉得目前我班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基本发展到了第二阶段,即乐趣阶段。乐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二阶段,它是在有趣的好奇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定向活动。乐趣产生的标志就是求知欲。求知欲是人们积极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欲望,它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乐趣往往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乐趣的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珍惜学生对游戏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好奇心尽快向求知欲发展,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二、实现写作向生活的回归传统作文教学忽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学生真实情感的抒发,作文完全沦为理念的机械宣扬,学生成了盛装教师思想和意识的容器,在作文中看不到多彩的生活,看不到生命活力,看不到生命的张扬,看不到鲜明的个性,这是对作文教学本源的一种颠倒。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生活才是作文教学的本源。“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就是作文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游戏活动作文的优势正在于贴近了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生活,富有儿童生活特点。在游戏生活中,学生们无忧无虑,放开身心,在自由的天空中尽情飞翔。为不给学生增添心理负担,游戏前我常常对担心地问我游戏后要不要写作文的同学说:“写不写作文无所谓,关键要玩得开心。老师不要求你们游戏之后一定写作文。当然如果你们自己想写的话老师一定帮助你们。”我觉得这样可以避免让学生觉得是老师“要他们写作文”,从而真正把我定位在学生的“帮助者”这个角色上。刚开始几次游戏有少数几个同学真的没有写作文,我没有强迫他们,甚至没有丝毫的责怪。我知道,现在这几个孩子觉得自己不知道怎样写,强迫他们写只能让他们更加害怕和厌恶作文。瓜熟自然蒂落,只要加以恰当的引导,他们是能够写出来的。一次游戏活动作文课,在做游戏“盲人捉金鸡”后,绝大部分同学都把游戏经过写出来了。在读同学的作文时,我有意请没有写作的吴春峰说说游戏中的感受。这个同学一向害怕作文,近几次游戏他只写了一次,而且写得确实有很多问题。我问他:“这次游戏做得高兴吗?你当时有什么想法?” 我了解到他在这次游戏中既没有做上“盲人”,也没有做上“金鸡”,所以玩得不开心。原来他家庭情况不太好,没有妈妈,所以平时有些同学疏远他,他也总是很自卑。在游戏中一些角色往往被别的同学抢走了,他只能作壁上观。听到这儿,我暗暗责怪自己组织得不好。随后,我立即在当天的体育课上让学生重新做这个游戏。我有意问大家:“你们看让谁做盲人好啊?” 几个乖巧的同学马上领会了我的意思,高声喊:“让吴春峰当!” 吴春峰惊喜交集,兴奋得满脸通红。这次游戏他玩得特别高兴。游戏后,我又和他交流了游戏的感受。他主动对我说要把这次游戏写下来。我表扬了他,说:“你只要把我们刚才说的东西写下来就行了。”他写好后拿给我看,确实比平时写得认真,内容也不错。我也很惊喜,到班上一读,同学们自觉给予他热烈的掌声。我顺势引导大家懂得要多和吴春峰接近,多关心他,使我们五1班成为一个温暖的集体。由此,我觉得游戏活动作文向生活的回归意义不仅在于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了自由的心灵,更在于使游戏教学贴近学生的生命和生活,教学生在游戏在懂得交往,学会做人,体现对教育的生命意义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充分关怀,从而实现“人”与“文”的统一和融合。三、实现向写作本体的回归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一度陷入了怪圈。为使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学生几乎常年被关在校园和家庭这个狭小的圈子里。生活经验的贫乏使得作文教学陷入困境,学生每到写作文时往往只能闭门造车,胡编乱写。写出来的东西必然枯燥无味,缺乏情感,更谈不上想像和创造。有的学生干脆拿作文书上的文章搪塞过关。很多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读作文书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于是一提到给孩子买书,则非作文书莫属。各种各样的作文指导书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学生淹没于铺天盖地的范文中,满足于七零八碎的技巧,放弃了自己对生活的直接积累和感悟。以所谓“范文”作为作文的源泉,用他人对生活的认识代替自己的思考,使他们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由于大量的练习题占用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学生读书的时间特别少。再加上许多学生钟爱电视,回到家没有老师监督,更谈不上读书。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根本无法打好,内心也变得荒芜。这对写作教学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有的老师长年要求学生背诵现成的作文,以期学生在最终考试时择其近者用之。这一方法一时成了某些老师谋取学生高分的杀手锏。但是随着作文考题中话题作文及想像作文等形式越来越多,背作文凑数的做法才逐渐式微。凡此种种,均使学生的写作活动变异成为一种应试手段,失去了写作的本体意义。作文应是生命的律动,是生活的需要。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有这样的界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或许学生的写作还不能与文学创作相提并论,但是,写作应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学理念。游戏活动作文教学注重学生对游戏生活的亲身体验和独特感受,强调学生在习作中抒发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真实情感。游戏活动作文的目的建立在学生发展的需要之上,致力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同时,在从游戏到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等得到了综合性的提高。在游戏生活中,生生、师生之间亲密交往,积极互动,既竞争又合作,有些游戏的设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如“盲人和拐杖”,对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正面教育作用。所以,通过多年对游戏活动作文教学的研究,我觉得恰当地运用这种形式,非常有利于实现作文教学向写作本体的回归。多年的尝试,尤其是近一年来的游戏活动作文教学的研究,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在研究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小学生心理学、语文课程标准、建构主义理论及认知学习理论等,对游戏活动作文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实践和思考。我的感受是,一次全身心的投入,胜过十年稀里糊涂的研究。在这期间,我有多篇论文获得省、市一、二等奖,其中《在游戏活动作文教学中实践新的理念》获得江苏省二等奖。此外,我还被评为如皋市骨干教师。我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教育教学这片沃土上与学生们同生共长。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
在学前 教育 论文中,题目占据着重要地位,题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论文质量高低。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学前教育 毕业 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谁叫你写的,我扁他
视觉的微反应这个题目相当雷人,决定爆眼球.1.全世界游戏图形的趋势.2.中国的现状.3.以后的发展前景
幼儿园游戏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哥哥我可以给你完整的都是以前自己用过的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