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emaomao
回忆性散文具有独特的美学规范,它之所以不同于记叙类文本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回忆性散文是片段式的,他不追求完整性。其次,作为回忆性散文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双重视角:一是体验主体——过去的“我”;二是回忆主体——现在的“我”。文章中既有“当时的我”的感受,也有“现在的我”对“当时的我”的“感受”的“再感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忽视这一点,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文章的特点,培养文章意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也不例外,文中的两个“我”时隐时现。主线部分是过去的“我”,但是“可惜我那时不太用功,有时也很任性”的出现,又回到了现在的“我”。而在教这类文章的时候我觉得应该重点把握好“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的两种差别(即“二我差”)。让学生找出两种不同的感情,并且能够体会到两种感情的差异。《藤野先生》在前一部分的叙述者“我”是生活的旁观者,对人冷漠、怀疑,对学习不用心,甚至对自己的国家也没有归属感,称“清国留学生”“明的遗民”。而另一个“我”以身许国,激起了救国之梦。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就是藤野先生。而具体操作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让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把文中的事件、心态与情绪、相关词语以及主要行为归纳理顺(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内容的同时体会两种不同的感情)。寻原因,引出藤野先生。当然也有老师提出在执教回忆性散文时采用四一律教学策略,即通过一个语段把握文本基调,通过一个语句体会双重视角,通过一个词语呈现语言特质,通过一个标点体会作者情感(鲍静静.回忆性散文文体特征及教学策略摭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8(01))。按照四一律教学的策略可以用课文中倒数第二段来作为出发点,进行思考、追问:为什么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总之,在新的统编版教材里选了很多回忆性散文如《秋天的怀念》《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走一步,再走一步》等。对于这些回忆性散文,执教者要充分认识到文本的特点,把握好教学重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走进文本。
vera911213
背 影 (回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于他相见!《少年回忆》彼时的少年好像热烈的晚霞但无论如何变化一旦失去了太阳,一切都会黯淡下来的等到她黯淡下来的时你会发现世界也都安静了……喜欢看小孩子,看他们的笑脸脸、甜腻腻的,就像一个个头顶圈圈,插着翅膀的小天使!很难想象曾经自己 也是这样。我喜欢把回忆的珠子穿起来,挂在温柔的阳光下晾晒,再把它们收起来放在抽屉里,享受阳光的味道。我知道伴随我的并不只是阳光就像在这般漆黑冰冷的夜。 这些珠子洒落一地,打碎了这般奢华的夜;打碎了这般朦胧的月;打碎了这般沉寂的梦……梦里花开花落,虚幻的让人分不清楚。梦里世界动荡,勇敢的骑士奔赴战场。梦中惊醒的人像野兽一般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望着窗外的月落下的泪在地上溅起形成红色的涟漪,充满了活力与生命,火红色的涟漪,如同飞鸟一样,冲破了黑暗。在一声绝望的破鸣中死去……鲜血被黑暗吞没。扬扬洒洒飘落下来的——是樱花,太阳正在努力的播撒着自己最后一点的热量,而在世界的另一边它整在探头注视着这崭新的一切,这边的太阳把天空染成红色证明这自己的威力,向人们宣告她即将离开。就这样莽莽撞撞的到来又轰轰烈烈的离开。无尽的悲伤落在这边看风景的人的身上,在无尽的寂寞中回忆过去的岁月,怀念那些梦中惊醒的夜,思念那些逝去的梦魇和梦中开过的花。一直以来寻找的风景,早已在逝去的时间中一次次的出现,又一次次的被忽略。那年的夏天那年的微笑是谁在那年纵情歌唱天上的云街边的草微风中你轻扬的嘴角谁的微笑谁在歌唱如今变得如此苍凉如此悲怆
华美新建材
——以初中统编教材散文教学为例 田 玲 曹公奇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界很少关注文艺评论界的研究成果,许多人依然抱住“形散神不散”的观点来进行散文教学。“形散神不散”不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它只是一类散文的特点,学术界已有共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居多,可以分为记人叙事性散文、写景状物性散文、议论哲理性散文三大类,每类散文内容各异、形式多样,远远不能用“形散神不散”来概括。各种散文的文脉思路,各有特点,应具体分析,力戒模式化。 关键词: 散文教学 形散神不散 散文特点 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去古典诗文,散文约占所有现代文的百分之四十。由此可见,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由于中学语文教学界很少关注文艺评论界的研究动态,虽然早在十年前,温欣荣先生就在 《语文教学通讯》 发表了《散文“形散神不散”辨析》 [①] 一文,介绍了文艺评论界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研究成果。但是,直到现在,许多语文教师一讲到散文的特点,还是“形散神不散”,学生也是只知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导致散文教学存在着概念化、公式化的现象。 “形散神不散”一说最初来自肖云儒。1961年,肖云儒在一篇短文中说:“师陀同志说‘散文忌散’很精辟,但另一方面‘散文贵散’,说的确切些,就是‘形散神不散’。又称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尤贵清淡自然、平易近人”。所谓“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 [②] 这个说法表达了当时一种相当盛行的文艺思想:作品的主题必须集中而明确。它体现了当时封闭而单一化的思想氛围,所呈现的是散文审美的单一化和定型化,它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散文创作状况是一个很好的概括,如当时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作家的散文都有这种特点。因为“形散神不散”这个观点概括起来很方便,也确实代表了散文的一种类型,得到了广大读者与文学界的肯定和推崇,所以从此便成了概括散文特点的定义式话语,并被写进大中学语文教材和理论著作,几乎成了散文作者们自觉或不自觉遵循的不二法宝,成为散文写作一种极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主张,也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分析概括散文特点的唯一观点。 其实,早在1985年贾平凹就在《文艺报》上发表文章对“形散神不散”提出批评。后来,文艺评论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质疑、争鸣、批评,并且形成了共识,人们深信不疑的关于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的概括,终于退出了文坛。 2005年,肖云儒也特别声明,他当时的本意主要是针对“形散”一类的散文来说的,提醒一下作者,“形散”可以,但“神”不能“散”。 [③]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的发展,文艺评论界对于散文的认识和研究也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对于散文“神”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包容、更开放。那种认为“神”只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的说法,明显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是一种简单化的表述。“形”是外在的形式,“神”是内在的本质。“神”就是散文的“精气神”,既是指贯穿散文的主题和情感脉络,也是指灌注于全篇的神情、意蕴、气韵、理趣、性情等,属于更高的审美理想。简单点说,散文的“形”,可以是材料,是形式,也可以是思路,是结构;“神”可以是主题,可以是情感,也可以是意蕴,是神韵、气韵等。这样的话,“形”和“神”就不是那么单纯的了。 关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问题,至此,本该已经很清楚了。文艺评论界早已成形共识,连最早提出此概念的肖云儒也做了声明,这应该是一个没有问题的问题了。但是,中学语文教师中很少有人关注这些研究动态,时至今日,许多人在散文教学中仍然贩卖着“形散神不散”或者“形散神聚”的陈旧观念。或者在教学散文之初,就先入为主,先给学生讲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或者无论什么样的散文,都拿“形散神不散”的框架去硬套;或者把“形散神不散”作为评判学生作文的主要标准……导致散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观念落后、形式僵化。 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散文写作的个性化、多样化,散文主题的多倾向、多元化,都表明了一个简单的“形散神不散”是无法概括散文内容和主题的丰富性的,也不可能概括散文思路和形式的多姿多彩。“形散神不散”只是对某一类散文文脉特征的总结概括,它不是所有散文的共性特征。丰富多样的散文中,有“形散神不散”的,也有“形”不散“神”散的;有“形神都不散”的,也有“形”“神”都散的。散文创作的丰富性、多样化,决定了我们散文教学的灵活性,再也不能用一个“形散神不散”的模式去套所有散文,而是要根据不同散文的个性特点,赏析散文的内容情感、文脉结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等。这样,我们的散文教学才能切合实际,与时俱进,也才能教会学生真正地阅读散文、赏析散文,进而写作散文。 综观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散文共有40多篇,如果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看,散文大致可分为记人叙事性散文、写景状物性散文、议论哲理性散文三大类,而每类中的具体文本又都是丰富多彩的。 [④] 一、记人叙事性散文 这类散文主要是以写人或叙事为主,它善于通过某些人物事迹、某些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细节的艺术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也就是说,这种记人叙事性散文把写人叙事总是作为一种艺术手段,目的是表达作者对这个人物或某件事情乃至整个生活具体而深切的主观感受。这类散文,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风格各异,呈现出来的文脉思路特征也各不相同。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选取八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的事情来写,记叙了母亲的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赞扬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敬爱之情,另外,也表现了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伟大情怀。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回忆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也表现了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回忆了鲁迅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表现鲁迅的伟大情怀及作者对鲁迅的怀念之情。 这类回忆性记人散文,材料较多,但主旨相对集中,可以说“形散神不散”,但是,别的散文呢? 朱自清《背影》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它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所抒的不仅仅是父亲深厚的爱,还有“我”对父亲的回忆与怀念;也有人认为,文章中表现类似忏悔、愧疚的地方还有几处,虽然语句不多,但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忏悔、愧疚之情;还有人认为,文章虽然看似作者只描绘自己一家的情况,但实际却是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人们无力改变现实,进而转变成对所遭遇的不幸的哀怨;更有人认为,《背影》是感叹生命的脆弱、短暂和虚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既写百草园的游戏玩乐,又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材料繁多,内容丰富。它表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可以说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可以说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的欢乐心理,也可以说是以上两种的对比,既表现儿童热爱自然的心理,又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杨绛的《老王》,记叙了作者一家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既表现了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又表现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之心,还有对老王的愧怍之情,更有作者对命运的慨叹。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既表现了母爱的艰辛和伟大,又有对母亲的深深怀念,还有自己深深的会很愧疚之情,更有对“好好活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 这类记人叙事性散文,材料丰富,内涵多元,可以说是“形”散,但文章也都表现了主旨与情感的多元,能简单地用“神不散”来概括吗?显然不能。 莫怀戚《散步》的内容很集中,就一件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散步”小事,内容没有一点“旁逸斜出”,怎么也不能算作“形散”吧?而对它的“神”却有不同解读:我们可以说文章表现了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也可以说表现了对生命轮回或延续的感慨;还可以说表现了人生的选择,表现了人到中年特有的责任感等。 二、 写景状物性散文 写景状物性散文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的生活激情,寓情于景,寄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也就是善于通过对景或物的极尽描述,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激情。这类散文,或写景,或状物;或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文脉思路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朱自清的《春》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表现春天富于美感、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点。文章写的不是某一个地方的“春”,而是作为季节的“春”,从而赞美春天,表现对春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对大自然生生不息、万物勃发的生命力的感悟和赞叹。刘湛秋《雨的四季》写的也不是某个特定地方的雨,也不是某个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写雨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表达对四季雨的赞美与喜爱,也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这类写景抒情散文,也许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其实,它的“神”也不是那么“紧凑集中”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由赞美眼前的紫藤罗花,回想到旧日的紫藤罗花,在比较中表现时代影响和社会变迁,引发对生命的感悟,体会生命的美丽与永恒,思考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坎坷与不幸。贾平凹《一颗小桃树》也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看到小桃树的在风雨中摇曳的情景,回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赞美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以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茅盾《白杨礼赞》是一篇咏物抒怀的散文,它不是取材于一地或一时,而是通过对白杨树多角度、多方面的描写、崇敬和赞美,象征了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这类状物抒情散文,托物言志,它所言之“志”,也就是“神”,往往也是丰富多样的。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选择有特色、有异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沦陷了十年的关东原野故土的热烈的热爱、深沉的怀想和眷念,也表达了甘愿为其牺牲一切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刘成章《安塞腰鼓》也是一篇抒情散文,写陕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也与多水的江南进行比较,关于它的主旨,有说是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也有说歌颂阳刚之美,还有说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这类抒情散文,他们抒发的感情往往是丰富多样的,也是很难用“神不散”来界定的。 梁衡《壶口瀑布》、马丽华《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马克·吐温《登勃朗峰》等游记散文,基本都是围绕所游的景物来写,也很少有“游”之外的其他内容,怎么用“形散”来概括它? 三、议论哲理性散文 议论哲理性散文是以明述事理为主。但它并不是侧重议论的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而是运用文学形象来发表议论。说理和形象相交融,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艺术性,有的含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这类散文的分析,重在运用文学形象来进行说理,它的文脉思路,往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结构严谨。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就是一篇议论哲理散文,它首先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然后,一个一个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最后,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也是如此,作者首先开门见山回答作为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然后论述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再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这两篇散文基本都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作者从时间过去永不再回来谈起,谈到个体的生命容易逝去,人力不可挽回,让人无奈;接着写种族的生命是神奇的,伟大的,充满活力的,“随处显示它的快乐和威势”,层层铺垫,层层蓄势,水到渠成地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将对生命的礼赞之情抒发到极致,凸显文章主旨。条理清晰,层层深入。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先点出“意境”这一概念,然后作以解答;谈获得意境的方法。 议论哲理性散文,它们侧重于用文学化的语言来发表议论,阐述哲理,根本无法用“形散神不散”的概念来衡量、评价。 总之,散文创作和文艺评论不断深入发展,散文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日益丰富,日益多样,读者对于散文文本的解读也日益多元化,所以,再用一个“形散神不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概括所有散文的特点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们要积极吸纳文艺评论界公认的研究成果,根据具体散文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感悟,归纳其独特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少些束缚学生想象力、感悟力的模式化概念,多一些具体灵动、激发学生思维意识的多元化品析。 参考文献: [①] 温欣荣.“散文形散神不散”辨析[J]. 语文教学通讯, 2008.(4B). [②] 肖云儒.形散神不散[N].人民日报,1961.5.12. [③] 肖云儒. “形散神不散”的当时、当下和未来[J].美文,2005(06). [④] 曹公奇等.阅读教学教什么[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38.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第11期B刊)
冷暖自知66暖暖
(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二)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其中叙事散文可分为1、记人散文。记叙人物的散文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周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格的某一方面来寄情写意。2、叙事散文。记叙事迹的散文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寄情于事。所叙述的事件可大可小,可一件也可多件,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也可以是片断的组接或特定场景的描写。但一般要侧重选择某一曲折有致、富有情趣和内涵的侧面或场景。 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怀。常见的有写景散文。在写景绘物中融注创作主体的情感,实现情景交融,引领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既给人美的享受,又予人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启迪。好的写景散文融历史、地理、文学价值于一体。 说理散文则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也不乏抒情。 (三)散文的特点 这里说的散文,是狭义的散文,一般称作抒情散文;它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题材广泛,山川流水、日月星辰、人生百态、历史风云……无一不可来写;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所谓“神不散”,是指散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怎样灵活善变,无不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例如朱自清的《春》,写到的春天的山、水、草、花、风、雨、风筝、孩子等等,本都是常见的事物,但是,一旦融入作者的特殊感悟,一切便现出新的个性和光彩,变得令人神往。肖乾《枣核》中的几颗枣核,更是平凡微小,但是,由于作者感悟到其中蕴藏的“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就能敷衍成如此感人的文章。老舍的《小麻雀》写的是一只小麻雀的“‘猫’口余生”的遭遇,却能让我们从中读出社会人生的况味,倘若作者没有那种深刻的感悟,又怎么能够从动物世界里寻找出人生的暗示呢? 散文以个人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叙述方式,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散文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情景的描写,无限的父爱以及作者对这父爱的深刻感悟,尽在其中了。朱自清的《春》,杨朔的《荔枝蜜》等等;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控制思路,形式比较松散、自由,但脉络、层次也清晰可辨,如肖乾的《枣核》,张洁的《挖荠菜》等等;还有的,只是抒写一种心境或情绪,错综变化,全凭主观感情的暗中控制,因而在形式上显得更加随意,似乎无迹可求,如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 《紫藤萝瀑布》的主旨也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欢欣的心情描写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抒发自己由焦虑和悲愤转化为宁静的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将主题提升到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的哲理上来。这篇课文对于学生的观察、感受、联想、思考都很有启发。从中也可以领悟,对生命的思考,既可以来自自身,也可以来自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仔细观察,思考,都可以从中悟到生命的真谛。散文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1.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1)象征的特点是“托义于物”,即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来表达某种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以激发人们的感情。运用象征手法,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象征体与本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性。 (2)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或两种事物在空间或时间接近的基础上产生联想,或两种不同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所展开的联想。运用联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力求自然,合乎情理。 (3)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 (4)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5)欲扬先抑2.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写景状物散文 (1)有些散文是以景色描写主的,作者花费大量的笔默写景其目的是为了抒情,这类散文的特点是“借景抒情”。 (2)有些散文是状物为主,总是以相当多的篇幅描述某一物(或物件),同时又总是通过这一事物(或物件)寄寓特定的思想情感。·叙事散文 (1)叙事散文是以事件为框架为线索,着重在叙事,在叙事中表现人物。我们在初中学的叙事散文主要有《小桔灯》。 (2)我们在初中学过的散文中以写人为主的有《藤野先生》3.总结:※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形散神聚”。“形散”是指取材自由,“神不散”是指立意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在提示中心思想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散文作者往往是抓住自己在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某一事物,挖掘这事物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借以提示中心思想。下面是我找的一篇回忆性散文紫藤萝瀑布(选自《铁萧人语》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一场更新 教育 观念,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的运动正在兴起。教育呼唤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也提出
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研讨论文 摘要当前现行语文课型中存着一些弊病,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这些弊病显得尤为突出,语文课型转换问题就被提上意识日程。本文就现行
一般写论文之前都是要找下参考文献的~你去看下(计算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吧~争取早日完成论文
一、前言 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学生群体年龄小,尚未形成一定的组织纪律性与自控能力,教师们的日常引导需要讲求策略和方法;另一方面,0~6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一) 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化学教学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