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5

苏潇若之苏苏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与和而不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兔兔兔酱丶

已采纳

火爆推荐:如何设置论文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对您论文录用率至关重要。文章之所以要标明参考文献,是因为您文章内容中有引用他人学术成果的内容,除非您的文章完全没有引用。一篇优秀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或者是学位论文,其参考文献格式应符合如下要求:⑴按论文中参考文献被引用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作为上角标,并列在正文的末尾。⑵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⑶参考文献类型在文献题名后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10. 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示例①期刊[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页-止页②专著[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首版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③论文集[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页-止页④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⑤专利[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⑥技术标准[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⑦报纸文献[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面次序)⑧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示/载体类型标示文献网址或出处,更新/引用日期11.外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其文字所在国的著录格式。12.正文中的说明性注解采用随文脚注,用上标形式“①”等数字表示。13.论文的附录依次为附录1,附录2……编号。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

102 评论

贝克街流浪猫

写参考书的名称、作者、著作时间等,在论文的最后。

355 评论

旋转吧陀螺

《论语》中有很多讨论君子与小人的章节,从其性格、为人、处事等多方面作比较,凸现出 君子与小人的本质不同。“和而不同”便是其中的一项。孔子及弟子们重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做君子,不做小人;另一方面是希望与君子交。“和而不同”,在儒家看来是区分君子与小人本质的标准之一。简单的说“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从而在本质上达到相近或相似。 “和”与“同”的区别,最早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国语》和《左传》中记载了史伯与晏子对“和”与“同”的看法,史伯的话很典型。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国语?郑语》)“他”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中找相同相近的事物或道理,也就是找“和”的过程。史伯进一步阐述了五行变化与具体事物的变化,提出五行变化与具体事物变化不同,虽然五行变化相同,但形成具体事物有可能不同,反之,具体事物表象相同,五行变化不一定相同。史伯和晏子从自然物与五行上来讲“和”与“同”,孔子把它引申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当中。何晏《论语集解》说:“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则同,然各争利,安得而和?”这样便把“和”与“同”彻底地归于人的不同上来,君子的看法相同,但他们所做的不一定都一样,如在教化上,有些人认为要出仕做官,有些人认为要教书育人等等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为了教化。小人看似相同,那是为了利益,如果同伴中损伤了他们的利益,很容易生成内讧,如鸟兽散。宋儒十分注重义利之辩,一般地认为义和利是水火不容的。在北宋文人党争和南宋党锢之患中经常为文人所用。宋儒结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用“义”和“利”解释了“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的“和”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驱使。这种解释一直影响到清末,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和因义起,同由利生。” 以前,我也解释过“和而不同”,是从儒家的辩证法上来讲的,认为儒家尤其是理学家在动静问题上,是主静的,从而导致在处理矛盾时,以“统一”为第一位,而不是“对立”为第一位。“和而不同”正是体现了这种辩证关系。“和”就是要求在纷乱当中寻求到共同的、统一的属性。这样的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不是孔子原来的意思。孔子讲“和而不同”重在揭示君子与小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君子在内心求取相同的内容,而小人求的是表象的相同,这也就是君子与小人追求的理想不同,处事的态度不同。在我看来,君子首先要“立乎大者”,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如果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永不到,也便是“和”;至于如何来实现,便不必只守一条道,需要开辟新途径,探索如何能事半功倍。宋儒提出的“义利之辩”很有启发性。儒学中的“义”是起指导、节制、贯串作用的,任何一德,必须服从义的指导,接受义的节制,为义所贯串,而后始能长保其价值,不至转成恶德。孔子思想中的“仁”与“礼”的具体表现就是“德”,分门别类的德有好多中,义便是在其中起连接作用的。 “和而不同”也可以这样理解,“和”是抽象的,“同”是具体的。从史伯到宋儒清儒都在不同程度地讲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讲,学习儒学,有时也学习史学、道家思想、佛学等,都是要找“和”,这样找,一方面就是读书明理,另一方面就是在实际中体会玩味,不断改造自己看法。从尽信书到无书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创新,把所得知识容入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的过程,把这些知识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些知识便不再是书上的了,而是自己的,也便无书了。书本只能提供抽象的知识,如史书,其中的人与事不可能完全重演,需要自己从中得到认识,这种认识也是抽象的。“求同存异”和“和而不同”是有区别的。“求同存异”是要找其中相同相近的部分,可以是道理深处的,也可以是事物表象的,达到一定的共识;“和而不同”主要是找其中道理深处的相同相近的部分,不在乎实现途径的不同。与人交往既要“求同存异”,又要“和而不同”,需要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也需要认识到别人本质上与自己的共同点,无论是道理上,还是在处事途径上可以找到其共同处,促进互相发展。 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样的道理,都需要去体悟,使之成为自己的认识,“和而不同”也不例外!

323 评论

后果你在哪儿

调和、和谐是帆,不同的独立见解是船。正如帆与船互相配合遨游海洋,和谐与自我见解也合于乾坤,立于天地。和而不同练达真君子、真人生。和谐是一种美。红绿配出绚丽,黑白衬出经典和凝重,高矮造就天地的和谐,燕瘦环肥描出人间的美景。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成就绝配,展现和谐的美.不同是一种个性。同是荷叶,“尖尖角”描绘出秀丽,“接天莲叶无穷碧”书写的是绚丽,不同的形态有着独特的美、特别的见解。万事万物各有不同,张扬个性,展现独特不同的风采.美与个性并重,和而不同泼墨均匀,勾勒出绝美的画,和而不同是美与个性的结合.和谐是一种沟通。白居易洞悉世事,才思捷达,写诗顺手成章。可他深入民间,了解疾苦,为了能表达出生活在草根阶层的人们的心声,他与百姓沟通,使诗文平实质朴。诗人的心与百姓的苦和谐统一,诗人的诗与百姓的话如出一辙,诗人的才情与百姓的苦况融炼一炉,造就了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唱.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表达。白居易的诗能和谐于百姓疾苦,同样也超脱腐败的社会。他刚正不阿,只叙百姓的疾苦,不唱官场的欢乐,不同于俗世的黑暗,犹如莲花般濯清,用他独特的表达,无畏的勇气,与黑暗抗衡和而不同在沟通中表达,道出勇气.和谐与不同犹如两个齿轮,凸出的齿印有着自己独特的痕迹。可齿轮在相互磨擦中逐一吻合,体现和谐美。和而不同是一种处世哲学,只有真君子才能与大众和谐相处而又拥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生.阿基米德终日沉浸于思考,超脱俗世,可他又深入群众,获取真知;尼采独立思考,成于己见,可他不忙四周游历,把所想散播人间;道家推崇真善美,将其融入大众的道德规范,却不忘独立于模仿与盲目的随大流之外。只有真君子才能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一种遒劲,在一天天的练达与独立中爆发.和谐是一幅画,不同是美中添雅;和谐是一首诗,不同是诗中的锦绣、芬芳;和谐是一首歌,不同是歌中的高低迭宕。和而不同犹如《诗经》中的绝美,只有真君子才能吟诵出锦绣,口吐出芬芳。也只有真人生才能完全展现和而不同的绝美。和而不同是真君子、真人生.

10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为热爱而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2006-03-18 内容提要:本文对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之间关系作了初步的分析,认为民族主义是民族自由为进入自主的一种推动力,民族主义依其构

    阿布kingnin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与东风为我而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 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

    Yun云287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与性格大不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这个可能没有人有哦!!还是要看自己写吧!

    悠游肚肚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与同学趣事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里面包含多个部分,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各有用处,从摘要、前言、结论、再到参考文献,这是一个写论文的标准框架,少了哪一个都不行。参考文献是写论文的材料,也是

    独步幽森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与和爱同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疫情当前,他们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诠释社会大爱,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抗击疫情与爱同行 作文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抗击疫

    jasmine792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