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0

墨亦成诗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哲学十五讲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飞翔25874325

已采纳

1500,而且是原创的论文,有点难为人。一篇优秀的论文,价值是非常高的。顶多可以提供一个框架。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不学哲学,人不会死。从人类的低级需求来说,这是完全成立的。2、学了哲学,人类会死的更快。从人类的高级需求来说,哲学令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提升。同时,也缩短了地球可以供持续使用的寿命。这两句话都有些离经叛典。却代表了一个新的思路。只要你能够反复论证,不管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你想要的结果。

260 评论

美酱老师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在这个命题中,包含几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说,哲学是对于人生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活动,应当说人人都会有。另一层意思是说,作为哲学的这样一种人类活动,它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也就是说,能够系统地反思人生的活动叫哲学活动;而进行这种活动的人呢,就是哲学家了。 系统地反思人生的哲学,它同其他科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除了哲学之外的其他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也就是使你掌握某种具体的专业,掌握某种特殊的技能,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将来你可以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我们把这称为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 与此不同,哲学使你“作为人而成为人”。这句话的含义是极为深刻的。虽然说你是人,但是在真正人的意义上,缺少一种哲学的修养,还不是冯先生所指认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他作了这样的一种区别,其他学科使你成为某种特殊的人,用我们现在的通俗说法,就是成为一种“专门人才”;而学习哲学,使你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这是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也就是哲学的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这种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哲学,怎样才能够获得? 冯先生说是“觉解”。我曾经写过《哲学修养十五讲》一书,在国内算一本畅销书吧。前几天这本书的编辑给我说,最近在台湾重新出版这本书,更名为《哲学修养的十五堂课》。 在书里,我说学习科学和学习哲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学科学是什么感觉呢?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而学哲学则是,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糊涂。大家会觉得很怪,怎么会是这样呢?大家想一想,科学是把一些个别的现象,单称命题和观察名词,经过归纳推理,上升为理论名词和全称命题,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做出解释和预见。例如,我一说,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再一说边角关系,你就会作相关的几何题了。这就叫作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了。 而哲学恰好相反,它是把人们当作不言而喻的、毋庸置疑的东西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我不说的时候,你清清楚楚的;我一说,你却可能糊涂了。例如,这里有一张桌子,我不说,它就是一张桌子,清清楚楚的;可是我一旦问你,你如果没有桌子的观念,为什么会把如此这般的一个东西把握为桌子呢?糊涂没?这就是哲学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地的同学都知道,台湾的同学不知听到过没有?有一首歌叫《我心中的太阳》,歌词是:“天上的太阳和水中的月亮谁亮?山上的大树和山下的小树谁大?心中的恋人和身外的世界谁重要?”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怎么回答?歌曲中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这个世界是极为复杂的!哲学就是要把这个世界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生的复杂性揭示出来。我不说的时候,你很清楚;我一说的时候,你可能更糊涂了,这就需要冯先生所说的那个“觉解”。如果没有一种哲学的辩证智慧,你很容易走向极端,你今天是理想主义,明天可能是现实主义,最后可能是绝对主义,相对主义了,荣辱呀,祸福呀,你就不好把握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是一种“觉解”的活动。 哲学的这种“觉解”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冯先生说是“境界”。他讲人生四境界:使人超越自然的境界、功利的境界、道德的境界,最后达到一种天地的境界。所以,中国哲学最讲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养吾浩然之气。这是一种冯先生所理解的哲学,也就是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347 评论

xiaoshu20061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 、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于1912年改为现名。1937年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返回北平。1952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中国哲学专业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儒、道、佛)和中国近现代哲学,注重开掘中国哲学精神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注重从哲学层面揭示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中西思想文化的异同,梳理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以及传统思想文化在现代化转换中的价值和趋势等问题。本学位点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近年来在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史、中国艺术哲学与美学等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哲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传统哲学功底、宽广的现代哲学视野、敏锐的思想洞察能力、娴熟的理论阐释技能,造就涵摄中外而古今会通、理实交融而返本开新的创新性人才,可以胜任高校、科研部门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政府机关、文化、出版部门的专业、管理工作。

古代中国主要有儒家、法家、墨家等为主要的哲学流派。近代引入并发展了西方哲学,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定为官方意识形态;以新儒家为代表的学者,则力图让中国传统哲学得以创新和发展。

中国人的宇宙观方面以易经为代表﹐伦理社会观是以孔孟之说为代表,为历代统治者与儒客尊崇。

现当代儒家信仰者亦多崇奉宋明理学,而其中又分为程朱理学派及陆王心学派。

中国近代哲学的基本趋向是中西哲学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外在的比附,而是内在的会通。其实质是“理智的了解”与“情感的满足”的统一,逻辑与直觉的统一,意义与意味的统一。其表现形式是西方形式逻辑的兴起与中国传统哲学直觉的弘扬。这一趋向由谭嗣同、严复、章太炎开其路,而由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继其成。

现代哲学主要指“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中国近代自己的哲学,正处于进阶的一代。

"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是反复研习传统哲学的一脉,以传统哲学为本,赋予新的现实意义。

“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主要指马克思哲学。

中国哲学,最初是从原始宗教中逐渐分化出来的。早在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公元前2100年)就已经孕育着哲学的胚芽。原始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了解自然界,有了唯物论萌芽的基础。主要体现在阴阳五行的观念上。远在公元前1000余年,在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有了现在、过去、未来的时间观念,称当今为“今”,过去的日子为“昔”,旬内之某日为“翌”(yì,明天),次旬之某日为“来”。同时为了区分土地,进行商业交通和军事征伐,人们也有了东、西、南、北、中五方的空间观念。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人们除了时空观念外,还产生了原始的阴阳五行观念。阴阳观念记载于《周易》。人们长期观察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生殖现象,于是概括出天与地、雷与风、水与火、山与泽的对立。

关于择校和选专业:

首先还是兴趣,我本科专业为工商管理,但到大二大三时兴趣基本上转移到了哲学上面。我当时想的也简单,就是如果中国未来出现了一位哲学家,相比西方哲学更可能是学中国哲学的。所以就选定中国哲学这个专业。同样的道理,如果中国未来出现一位哲学家,他不太可能考不上北大,所以就选择了这个学校。而且在本科期间,基本上读完了先秦诸子的原著,即孔孟老庄墨荀韩公孙龙,所以感觉北大也可以试试。试试就试试。

北大中哲考研概况:

我本人有收集癖,所以相关的信息我应该算收集得比较全的。北大一般不会公布报考人数,但是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份北大2013年考研的成绩单。那年中国哲学约有130人报考。虽然近几年考研人数激增,但报考北大的人数基本上稳定在三万人。所以我推算,即使中国哲学报考的人变多了,顶多也就200人左右。北大近几年大部分时候录取3名同学,多的时候4名,少的时候1名。如果推算一个报录比,我想应该接近100:1.5的样子,也就是200人里录取3名,这是最为一般的情况。不过报录比并不是衡量难度的唯一标准,分数也不是。同样的报录比,同样的分数,难度绝对不同。比如2017年北大中国哲学拟录取的同学中初试最后一名368分,武汉大学中国哲学拟录取初试平均分386分,哪个更难考我想各位读者心里都有数。也就是说,北大的专业课给分很严,如果你专业课突出,考北大会很有优势。

去年考研,也就是2021考研,北大中国哲学分数出奇得高,进复试的最后一名是408分,已经高于近十年的最高分,即407分。这意味着公共课也不能过低,最好都考到75左右。

大致说一下北大初试的真题,首先会与北大本科课程的期末考试题内容重合。得益于北大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北大的期末题可以很轻松地通过北大的同学得到。试题内容近几年西方哲学是4道简答加2道论述,中国哲学是6道名词解释,6道简答,3道或者2道论述。中哲题量较大,注意控制时间。

初试复习:

我的公共课比较一般,所以就不讲了,直接说专业课。

中国哲学的专业课考两门,一门是“西方哲学史一”,一门是“中国哲学史”。

西哲一相对于外国哲学专业考的西哲二来说更简单一点,范围是考到黑格尔。参考书主要是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

但是,以下几本书也是必读,以与上书相关的部分为重点,其余仅做参考

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 2007

叶秀山等《西方哲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这一套一共八大卷,特别厚,主要作检索用,涉及疑难的部分务必全文阅读)

汪子嵩《希腊哲学史》人民出版社 2014 (这一套一共四卷,看起来厚,但推荐全部看完,或者至少看完前三卷)

除此之外,有一些哲学家仅看上述书一般看不懂,比如康德。我的学法是拿

邓晓芒,杨祖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 2001

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人民出版社 2018

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 2004

这几本比较阅读,以指要为主,句读为辅。因为句读的原文是一个删减版的,所以还需要参考邓译的原文。

其他看不太明白的哲学家,方法类似康德这个。即找相关的二手著作如前面那本指要,对比原著进行阅读。原著看不懂的地方有时可以参考前面提到的叶秀山那本书,或者找更进一步的研究。

西方哲学因为考得不算难,所以我复习得也一般,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中哲实话实说,北大其实是没有参考书的。所以要自己总结一个完整的笔记出来。我列一下我看过的书: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 2004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联书店 2015

杨立华《中国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杨立华《宋明理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陈来《宋明理学》三联书店 2011

这几本必读,下面这几本则用作参考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陈来《有无之境》人民出版社 1991

(这两本要基本上复述下来)

郑开《道家形而上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建议全文阅读)

郑开《道家政治哲学发微》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选择性阅读)

郑开《德礼之间》三联书店 2009(选择性阅读)

杨立华《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杨立华《气本与神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这两本也是选择性阅读就行

主要的参考书大致如此,有一点需要强调,所谓阅读,就是读完能够复述,相关原著的材料能够背诵,这才叫读过,如果没达到这个程度,等于没读。

中哲的原著那就有点多了,复旦出版的两卷本《中国古代哲学史》每一章后面都会有相关的书目,里面的原著版本都非常可靠,可以之为参考。同样有必要参考的书还有著名的牟宗三的哲学史研究,《才性与玄理》《心体与性体》《佛性与般若》《从陆象山到刘蕺山》,随便哪个版本都行,作为开阔思路和背诵材料的书。同样类似的书还有,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论稿》,吕澄先生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张祥龙《儒家哲学史讲演录》四卷本,徐复观先生《中国人性论史》和《两汉思想史》等等。

至于读到难以理解的地方,首先应该查阅相关的原著内容,读不懂就反复读,实在读不懂就把相关的部分先背下来,以后再思索。中哲主要还是以原著为准,二手著作如果目标院校的老师有写那就参考,如果没有那就参考当下最权威的。至于哪些权威,则那些哲学史中经常引用的,或者论文中经常引用的就是权威,看多了就自然知道了。

中国哲学的原著,如果能自己买一些最好,买不起的话可以在网上找电子版来阅读,PDF的最好,中华书局的最好,注释本比翻译本好,实在没办法有一些网站也可以参考。

关于复试:

北大的复试基本上是按照初试成绩录取,偶尔有一些例外。复试的流程先是抽题,然后是英语,然后是老师自由提问。英语有时是播放一段听力然后汉语复述内容,有时是英文自我介绍。英语复试时不是特别重要,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复试的内容会比初试更加深入,也有更多的随机性。所以最好在初试的基础上复习范围加大加深,阅读更多的原著和二手著作。

写在最后的话:

朱子说:人学不进,只是不勇。

希望各位师弟师妹能够提起直面难题的勇气,拿出最严格的读书标准来要求自身。祝各位考研顺利!

备考路充满艰辛。努力了这么久,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无论日夜、不管寒暑,那些奋斗的时光无悔,那个更好的自己值得。给考研生的戳心祝福,千言万语化为一句:一“研”为定,成功上岸!

80 评论

相关问答

  • 五种论文哲学研究法

    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研究方法是在一个研究中发现新的现象、新的事物,或者提出新理论、观点,论文研究方法需要大量阅读法,找到不足和创新点,来

    容妆淡淡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找国外研究中国哲学的论文

    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分析论文 摘要: 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

    全全英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哲学十五讲论文

    1500,而且是原创的论文,有点难为人。一篇优秀的论文,价值是非常高的。顶多可以提供一个框架。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不学哲学,人不会死。从人类的低级需求来说,这

    墨亦成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知学报》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道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

    夕阳下看晚霞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范文

    哲学是有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哲学是定性、逻辑地认识宇宙整体变化规律的学问。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哲学方面的小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哲学方面的小论

    暮光绝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