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5

猫熊奶奶
首页 > 学术期刊 >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过程分析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哈2974

已采纳

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管理探析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管理探析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得到了高度关注。高校图书馆除了是文献管理的有效载体之外,还极大程度上推动了高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也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于图书馆管理,既给当前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也极大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管理和服务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大管理创新力度,以全新的管理模式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充分体现高校图书馆的功能。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实践当中的运用,极大程度上加快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转变步伐,推动了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从根本上优化图书馆管理服务,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弥补过去图书馆管理当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助推高校图书馆在新环境下的转型。高校图书馆在适应信息化时代时要秉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促进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和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

一、高校图书馆基本特征分析

高校图书馆是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有机结合体,不单单是人类文明与信息的载体,还体现出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整体发展历程。简单来说,图书馆集人类之大成,是文明传播的坚实阵地,要对高校图书馆进行发展与建设,提高管理有效性,首先就需要分析并把握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一是学科特征。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把重点放在了服务高校学科建设层面,而学科研究与发展一直也是高校提高质量与实现迅猛发展的主题。对此,高校在图书馆建设环节会充分考虑学科研究与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文献工作流程进行信息的整理,服务于学科专业的发展,助推各学科教学科研的进步,同时也最大化发挥图书馆的使用效率。

二是教育特征。高校图书馆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有着突出的教育功能,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正是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对此,结合学科建设与学生知识传播要求,开展专业知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必须满足的根本性要求。提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领域发挥的显着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对此,高校图书馆在发展建设当中要充分满足专业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开展要求,满足专业课课堂教学与实践的实际需要,最大化体现教育功能,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

三是信息特征。在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科技知识体系日益增大,但是人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人无法学习全部的知识,于是结合喜好与自身优势选取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完善针对某领域的知识体系。怎样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当中找到方向捕捉与应用重要的文化信息,就需要高校图书馆给读者提供相关服务,因此图书馆做好信息化管理是提升图书馆功能的有效手段。

二、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面对的新趋势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相应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也开始面对新的趋势,只有加强对新趋势的了解和把握水平,才能够让高校图书馆在新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生机。

一是文献数量激增,信息获取路径增加。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人们可以得到信息的路径越来越多,所以从整体上看信息量也显着增加。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可以从不同渠道得到信息资源,进而丰富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逐步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构数据管理系统,促进纸质文献向电子文献的转变,让读者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信息化的读取方法和从不同途径获得信息资料方式均加快了文献与科学知识的传播效果,让读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二是信息载体多元,检索效率大幅提升。过去高校图书馆信息主要是以纸质文献形式存储,信息载体比较单一,在信息检索方面也会受时空限制,降低了管理效率。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载体类别更多,同时师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方便快捷地检索信息,促进文献信息的复制与共享,提升整体的检索效率。

三是传播共享便利,信息交流日益深入。信息化时代让信息的传播和复制更加方便,也因此增加了图书馆信息的共享性,促进信息资源被多人应用。图书馆可利用信息共享纽带,促进优势资源在区域之间有序流动,构建图书馆信息交流联盟,让信息资源交流日益深入,确保信息的有效共享。

三、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落实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图书馆要在管理工作方面实现创新,满足师生信息需要的同时,最大化促进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就要把创新管理模式适应信息化时代作为重中之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了信息化管理这一创新模式,而信息化管理也成为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要。在信息化社会,信息爆炸是一种常态,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因为人们要想适应复杂的社会,就需要持续性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知识的更新。对高校学生来说,图书馆是他们得到信息与获取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他们也非常迫切地要掌握丰富的信息与知识。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人工管理模式,成本高,资源更新速度慢,已经无法满足师生的信息需要。在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以后,可以让广大读者的信息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培育出更多合格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与质量。

二是满足动态化管理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在信息化时代获得快速发展,就必须构建和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而且要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变化的需求。信息化管理的实现能够促进数据库与资源库的动态更新,充分满足动态化管理要求,体现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四、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实践方法

(一)适应信息化改革图书馆管理理念

如今的时代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就不能够停留在过去的模式上,而是要加大创新力度,保持与时俱进的前进方向。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保证这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首先就需要加大管理理念的创新力度。在过去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侧重点放在了补充馆藏资源上,一味强调资源的丰富,但是并没有高度重视师生的借阅需要,导致师生的多元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也因此制约了图书馆资源价值的发挥。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所以在全新的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应该着眼于师生的`阅读浏览需求,革新管理服务观念,开展精细化以及人性化的管理,将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观念贯穿全过程。与此同时,高校还需要对图书馆管理思路进行创新,助推图书馆多元化建设,延伸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功能,尤其是要强化教学管理与图书馆管理的整合力度,通过整合探索提升图书馆的管理质量。

(二)落实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模式

构建系统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然方向。高校图书馆需要明确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并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具体需要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完善。首先要把落实高校图书馆信息一体化管理放在重要地位,简单来说就是在管理实践中将信息技术的诸多新特点与新趋势融入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当中,实现高校内部不同类别文献信息、技术智力资源等的有效统筹,保证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和管理模式与信息化时代要求相符。其次,高校图书馆需要认真剖析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以及信息化管理要求,主动引入自动化管理模式,尤其是要发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智能技术等手段的优越性,打造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相适应的自动化管理体系,对现有文献数据实施电子化管理,满足读者的信息检索以及服务要求。最后,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快智能化管理建设步伐,根据高校师生差异化的检索要求,迅速锁定图书馆内信息资料的馆藏位置,位师生的读者需要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服务,保证图书馆管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三)创新完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承担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服务职能,而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改革管理模式的背景下,需要提高对服务模式创新完善的重视程度,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特别是在给师生提供科研教学支持方面,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对各个类别的云计算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当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展开分析,开发建设高校图书馆云平台,为图书馆各类服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奠定相关基础。与此同时,在对图书馆服务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高校师生的差异化要求。对于广大高校教师而言,教学科研工作异常复杂,需要对各类资料进行精心筛选,挖掘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在做好教学科研资料准备工作之后才能开展课题研讨,最终突破学术科研难题。就高校学生而言,需要在自主学习实践当中借助不同文献信息辅助学习活动。所以,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服务模式建设当中需要考虑差异化需求,为师生推广不同类别的文献检索方法,优化检索课程与培训设置,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完成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四)提升图书馆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来说,不管是适应信息化时代还是要促进图书馆管理的长效进步,都需要将优秀人才培养放在重要地位,打造与时代接轨的高校图书馆管理队伍,充分体现人力资源的优势。为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能够适应新时代,保证自身价值和图书馆价值的共同实现,首先需要在图书馆内部构建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完成必要的基础工作,同时还要在着录规则、图书分类、工作流程、岗位安排等诸多层面强化对图书馆管理者的教育培训。其次,强化对图书馆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建立良好的文献信息创新观念,提高信息素养,熟练掌握图书馆内不同类别信息检索服务和检索技能,以便让他们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能够运用信息化手段给读者提供富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转提供保障,助力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有效蜕变。

在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的进程中,人们拥有了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于是开始把着眼点放在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上。科技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与资源需求。信息化时代已然来临,信息化图书馆管理也开始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拓展应用。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方法,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转变过去需要繁重与重复劳动力的管理模式,为师生和学校发展提供极大的便利。所以,高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抓住当前的有利条件,创新管理模式,打造高质量的数字化图书馆。

五、参考文献

[1]彭强.高校图书馆信息时代下的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111-113.

[2]曾华.探究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创新[J].时代教育,2016(21):32-34.

[3]王卫军.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7):20-22.

[4]宋佳佳,李艳芬,刘兴盼.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2(17):76-78.

[5]梁艳敏.基于CRM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媒体服务创新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6(3):43-44.

[6]崔小伊.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对策[J].好家长,2016(24):65-66.

[7]曾华.探究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9):62-63.

[8]彭强.探究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创新[J].时代教育,2016(5):89-90.

277 评论

小小miffy

新时期信息集成的企业信息管理[摘要] 企业决策所面临的信息孤岛问题已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的瓶颈,从而引出信息集成技术理念。但单从技术角度来进行信息集成,并不能解决问题。信息集成是一个系统化过程,除了要依靠技术外,还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它实际上是一个深入的企业信息管理问题。 [关键词] 信息集成 信息管理策略 企业信息 一、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它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联系结合所构成的开放性的转换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人、财、物和信息。企业的日常运作及发展,必须以获取所必需的信息为前提,而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及充分开发利用,会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进而提高生产效益。 企业中的信息管理应该包括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分析研究、利用等,其目的是保证企业所需信息的可用性。 1.传统手工阶段 在传统的手工方式中,信息管理的方式就是使用纸、笔来存储,以人员接触和交谈来传递,用语言、文字来输入和输出信息;管理工具无非就是文件夹、资料袋、以及各种标签、摘要卡片等。此时的企业管理主要面向物流与商流,信息因依附在其中而没有单独被企业加以管理,信息管理还没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2.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开始不断地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从最初的财务电算化到办公自动化,再到管理信息系统以至较复杂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等,此时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阶段也是企业逐步信息化的过程,企业使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及相应设备,对企业进行多角度的改造,以实现通过信息流来控制物流和能源流,进而通过信息资源开发,如利用OA、CAD、CAM、MIS、MRP、(II)、ES等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信息集成阶段 由于在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并无统一规划和标准,再加上系统开发对技术的依赖以及其它经济和人为因素,以至即使在一个企业内部,采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大不相同,比如系统所采用的数据库从简单的文件数据库到复杂的数据库都有,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异构信息源。尽管这些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分别支持企业的各个业务系统,但企业高层在多数情况下,为完成一项工作,可能需要访问分布在不同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管理系统很明显难以满足这种需求。而在现代商业活动中,企业兼并、并购非常普遍的。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企业的信息系统能否实现交互,如何实现也就成了企业信息管理面临的问题。同时,在现代全球化竞争环境下,无论商务信息如何变化,企业管理层都要能迅速获取关于商务的任何一方面、任何一层次、任何一个角度的信息。而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基于企业业务集成的基础上,通过信息集成实现企业整体各部的信息共享,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从企业的整体商务环境出发来整合业务及相关信息系统,如,BPR、ERP、CIMS等。 二、信息集成的技术实现及所面临的问题 信息集成并非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而是要从企业系统出发,保证系统中每个部分、在运行的每个阶段,都能将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传送给需要该信息的人。 1.信息集成的技术实现 信息集成在技术上要实现企业系统各部分:(1)互联性(interconnectivity)就是通过接口技术使各部分单独的设备、各种单元技术连接起来;(2)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是通过ETL或元数据等技术使企业系统中各有关应用软件或技术功能,彼此理解对方的操作指令并识出相应功能,能够实现相互操作,从而实现修改或共享数据库;(3)语义一致性(Semantic Consistency)指通过SBV(shared business vocabulary)和格式的标准化,提供给用户一个企业数据一致和正确的视图;(4)会聚集成(Convergent Integration)这是信息集成的最高阶段和最复杂形式,它包含了将技术与流程、知识以及人工效能之间的集成。会聚集成将使组织具有对市场机遇快速应变的能力和对本身重新配置的能力。 信息集成将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只有将这些技术通过系统设计和分析并加以规范化实施,才能形成一个敏捷型企业的信息系统。具体的技术有: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Internet技术、电子邮件技术、目录服务技术、多媒体技术、图形图像技术、接口技术以及MDM(master data management)、BPM(business management)、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ETL(extract,transformation and loading)、EII(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ECM(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等。 2.信息集成所面临的问题 企业信息集成面临的问题是一个非技术问题,它实质上是管理,“put enterprise into enterprise system”, 即将企业定位到企业系统中。所以仅从技术角度出发,企业在实际开发或应用信息系统时并不会实现所期望的作用。Foxmeyer的系统开发使其破产;Mobil Europe在信息系统上投资数亿美元,最后也不得不放弃;Dell为自己投资的系统居然不能满足其新的分布式的管理模式;当Applied Materisls发现与新系统相伴随的还有大的组织结构调整时,不得不放弃了系统。一系列的案例使人们开始怀疑在这方面的投资,有的人也把这种失败归咎于技术问题。但Davenport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业务问题。企业在进行信息集成时,往往会把自己对此的理解强加在企业原有的策略、组织结构和文化上, 为实现全面集成不惜剥离自己的一些强势业务部门或将原有的定制式的处理过程转向一般性的处理,而失去自己的竞争优势。这表明企业进行信息集成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管理水平问题。 三、面向信息集成的信息管理策略 企业信息集成是分层次的,如参考文献中将其分为用户界面、人员、业务过程、应用、数据和元数据五个层次。但对于企业决策层来说,首先要明确的是如何理解信息集成。如今企业的成功主要取决与它的信息意识和对企业内外快速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通过企业信息集成,企业要成为敏捷性企业,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透明性(visibility)和灵活性(flex-ibility)。信息集成的理论基础是工程思想和系统思想的结合,它不仅是用技术建立一个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所以要进行企业信息集成时不仅利用集成技术开发、整合信息系统,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机构也要做相应调整。 1.企业决策层 企业决策层首先要将信息集成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项目来对待,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每一个人,甚至会涉及权利和责任的再分配,影响部分人的利益。建立以企业决策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小组,着手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规范相关信息标准并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从组织上和措施两方面大力度保证信息集成的顺利进行。然后还要认识到集成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会很长,短期内不能有所收益。要保证资金、人力的持续投入。 2.企业组织机构 企业信息集成时,也要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企业各部门,进一步提升企业信息部门的地位,应在决策层设立专门办公室或工作小组来统筹企业信息集成及集成后的系统日常运作,比如建立直接由企业CIO领导下的信息部,部门主任或称经理负责整个企业的信息集成后日常运行所需的人、财、物管理,管理内容包括:专业信息管理部门与兼职信息部门的分工合作,不同部门信息基础设施的维护与更新责任,兼职信息管理人员的报酬分配以及全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制度(如全企业人员利用信息后的效果报告制度、获取信息后的上报制度、专业或兼职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等等。此外,进行部门重组时,要注意保留企业的优势部门,要针对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来进行重组,建立起构架明晰、无生产冗余部分、权责明确的科学的企业系统,只有这样重组后的企业才能具有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3.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 企业在进行信息集成项目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企业中复合型人才的作用,带动全员参与。对集成后的企业信息系统的人员配置管理时,要视企业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在企业决策层设置专门职务(CIO)来负责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划及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信息管理框架的制定和维护。建立向CIO负责的工作小组或部门负责具体的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也可以在重组的业务部门中设立兼职岗位,除接受业务经理的领导外负责信息系统在本部门的具体信息内容管理工作,这一工作是向上一级的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在对这些人员进行管理时同时也要注意对他们的岗位管理、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如前所述的、信息集成系统日常运行管理中的兼职信息管理人员的报酬问题的解决(可在其工资的总数上加30%)和全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制度中建立全企业人员利用信息后的效果报告制度、获取信息后的上报制度、专业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度等以及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等。只有全员投入到信息集成后的信息管理工作,才能发挥投入巨资的信息基础设施的作用,体现ERP的优越性。 企业信息集成的理论基础是系统思想和工程思想,它并非一个简单技术解决方案问题。如果那样,只会使企业投资的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的成本中心,而不能成为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推动因素。企业在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集成时,除了要考虑到技术因素外,更加要注意的是管理思想的更新,以系统的观点从全局的高度对信息集成进行规划,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变革,转型为适应现代环境的敏捷型企业。参考:1、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2. 论管理经济学决策准则3、论中国经济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4、试论经济管理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意义5、关于需求弹性评估及量化分析6、论投入要素的最优化7、关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8、论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9、试论线性规划0、成本利润的量化分析方法11、论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企业行为12、试论影响企业定价的几个要素13、论长期投资方案的评价体系14、论风险衡量15、论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决策

99 评论

相关问答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期末论文

    【摘要】本文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整合的框架中,全面论述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信息系统一方面是联系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管理系统的纽带,是治理系统和管理系统得以正常

    dp7371152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分析论文题目

    额,说到论文这个问题,首先你要把你的题目定好,题目不能太广了,譬如:轮中国地产开发成本管控;也不能出现负面的:谈当今社会工程造价灰色收入。要向写好你的论文.这个

    汤包sam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结课论文

    网易云课堂有。

    yuyanyanbob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过程分析论文

    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管理探析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

    猫熊奶奶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工程造价软件与信息管理毕业论文

    工程造价指数的信息采集和编制研究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 1 绪论 10-26 1.1 工程造价信息 10-18 1.1.1 工程

    喝汽水的小蜗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