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5

天使禁猎区0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公务员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自由自在的GUCCI

已采纳

公务员小李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内心充满了自豪感,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家干部,每天工作都认真负责,满怀信心。然而四年过去了,公务员这种职业的神秘感早已消失,自己再也不像刚来时那样为了某个任务的完成而沾沾自喜。他觉得工作内容简单,毫无挑战,这让他觉得工作不能带来成就感。觉得与同事的关系一潭死水,晋升遥遥无期,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任人摆布。慢慢地,他的工作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就想着只要不出错就万事大吉了,多一件事都不想管,对工作完全没有了热情,一上班就感到非常疲惫。

如果我们长期从事一项工作,特别是重复的工作,就容易产生小李这种现象,对工作没有热情,积极性不高,易产生疲倦感。心理学将小李的这种工作状态称为“职业倦怠”。

什么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状态”。

案例中的小李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

情感衰竭: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

去人格化;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等。

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倦怠?

(1)社会环境因素

职业倦怠产生于特定的环境气氛中。社会变革的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是产生倦怠的原因之一。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竞争的加剧,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使得现代人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进行的调查显示,在100万上班族中,27%的人有较严重的情感衰竭;61%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下班后精疲力竭。

(2)刺激的缺乏

当我们经历新鲜、刺激或是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大脑中的杏仁核就会释放多巴胺,它能使我们产生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接受各种不问的刺激,这对维持大脑的功能和身心健康是有益的。相反,每天进行一些简单重复工作的人,外界的信息传人少,人能得到的刺激也有限,大脑就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长期如此,大脑释放的多巴胺减少,就会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当我们情绪低落时工作态度也越来越冷漠,因为我们会认为“我的这些情绪都是由工作引起的,如果能换一个工作就好了。”

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1给工作赋予意义

我的工作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很多人,让他们受益;

我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我的家人生活得更好;

在工作空闲之余我可以看书、进修;

????

当我们给自己的工作重新赋予意义,便可以投身于工作让自己忙起来,用有意义的活动去占领自己的头脑,把不快乐的情绪挤出去。

2寻求支持系统

拥有良好的支持系统,是我们抗击职业倦怠的有效良方。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这些支持系统使我们能快速地修复心灵。良好的支持系统具有缓冲的效果,使我们时刻感觉被关怀,有归属感,相信自己被人所爱、被人尊重,是个有价值的人。安全而紧密的支持系统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而丰富,产生深刻的幸福感。

3增加自我控制感

当我们拥有控制力时,我们便是更快乐和更有成就的人,职业倦怠就自热而然的消失了。

我们不能选择工作的内容,但可以选择工作的方式,把工作当成事业的一部分;

我们不能选择工作的职位,但可以选择生活乐趣,在工作之余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

我们不能选择工作任务,但可以挖掘工作中的资源帮助我们高效地完成任务;

????

职业倦怠发生在我们身上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事业,不断调整事业风帆的方向,重新朝着目标前进。

263 评论

马路小花

职业倦怠:职场内的“四年之痒”

74.6%的人职业倦怠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闫巩固告诉记者,工作倦怠通常指心理能量在工作中枯竭、耗尽。随之而来的是身体疲劳、对工作失去热情。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其表现概括为三种症状,即情感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降低。

情感衰竭是指没有活力和工作热情,感到感情极度疲劳。此次调查显示,27%的人有较严重的情感衰竭;61%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下班后精疲力竭。在外企干了3年的小杜告诉记者,现在她就靠每月外出旅行两天来减压。“但不管在哪个城市,我想的全是工作。所以我最近辞了职,打算彻底放松半年。”

玩世不恭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等。闫巩固表示,在心理学上,这也被称作“去人格化”。调查中,近2/3的人对工作越来越没兴趣,并对工作的意义持怀疑态度。

个人成就感减低则是指倾向于消极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有关这一项的调查结果多少让人欣慰,74%的人对自身评价较高,仅4%左右的人认为在工作中没什么成就感。

专家根据同时拥有以上表现的多少,将工作倦怠分成了低、中、高三个等级。结果显示,74.6%的人有一种症状,为轻度工作倦怠;43.2%的人出现了两种症状,为中度工作倦怠;10.8%的`人则同时具备三种症状,为严重工作倦怠。

前4年是职业倦怠高发期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调查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参加工作未满4年。工作5年后,倦怠指数有明显下降,工作16年后,工作倦怠程度降到最低。此次调查也显示,25岁以下人群中,35%的人出现了职业倦怠,其次为25—35岁人群。

而换工作则是职业倦怠的一种典型表现,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小陈表示:“真是想不通,我们的父辈居然能在一个单位呆上一辈子!我的同学毕业后,基本上都换了好几份工作。”据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发布的《上海市劳动者职业流动周期分析报告》显示,和其他年龄层的劳动者相比,30岁以下的年轻人职业流动周期最短,平均不到一年半就换次工作。

“这种变化与社会整体氛围有关。”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杨东表示,首先,现代人把钱看得太重,不少人选择某个工作并不是出于兴趣。加上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工作压力,他们很快就会身心疲惫。

其次,环境的影响。闫巩固表示,过去人们很少跳槽,而且大多数人都希望抱住一个“铁饭碗”吃一辈子。但现在跳槽的人越来越多,“捧铁饭碗”在一些人眼中甚至成了“没能力”的表现。“人都是容易受周围人影响的,一旦身边有人出现了职业倦怠,难免影响自己。”

男性、市场部人士更容易倦怠

除社会和时代背景外,职业倦怠更因人、因职业而异。这份报告便呈现了以下几个特征。

男性更易出现职业倦怠。杨东分析认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男性在工作中承载的压力要比女性大很多。“他们要买房子、养家,但女性往往只需要独立、有份稳定的工作。”闫巩固则表示,男性在工作中目的性比较强,对最终结果期望更高,因此失望可能更大。

本专科是职业倦怠主流。相比较研究生以上人群来说,这部分人对自己职业定向并不是很明确。杨东将其称为“贪索期”,即盲目选择工作,又往往会“三分钟热度”。与高中毕业生相比,本专科学生对工作的要求又更高,当期望和现实不匹配时,就容易产生倦怠感。

企业中市场部人群更容易倦怠。在一个企业中,市场部的不确定性更强,压力更大。而当种种压力袭来时,他们的精力也就更容易耗竭。

此外,专家发现,追求完美的人以及团队中的优秀人员更易倦怠。他们会不时鞭策自己,“工作狂”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冲过头而不自知。而对自身要求过高,也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倦怠感随之产生。

企业、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一旦职业倦怠如“流感”般蔓延,便一发不可收拾——“被传染者”会无心工作;没有了向心力的团队更如同一盘散沙。因此,企业和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至关重要。

从企业来看,管理者首先可根据不同的员工给予不同管理方式。杨东指出,如对喜新厌旧的人,可用轮岗制,让他们体会不同工作的快乐。对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则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其次,实行“阳光照耀下的体制”,让员工全身心地将心理能量投入工作,尽量少在人际关系等方面消耗精力。此外,美国、英国等国普遍实施员工帮助计划(EAP),其目的也是帮员工解决家庭、感情等方面的问题,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对个人来说,如果感到倦怠,专家有三点建议。

第一,了解自身特点和工作价值。 多问自己,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有那么重要吗?我非得这么忙不可吗?你或许会发现,忙碌只是一种习惯。不如给自己放个短假,张弛有度的生活能让人重整旗鼓,再度投入工作。

第二,让工作更有条理。 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将所有工作项目一一写明,然后考虑哪些可以完全放弃,哪些可交由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

第三,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完全没了兴趣,就要重新慎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工作。

;

173 评论

相关问答

  • 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

    译文:格业范文网幼教职业论文摘要你有万能模板吗? 摘要要求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最终结论等。 很多学生写这个很辛苦,但实际上请参考范文。本文提供了幼儿教

    婕哥大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论文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

    蝴蝶圆舞曲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毕业论文

    具体看你的方向而定1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2 、关于幼儿争抢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3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4 、关于幼

    阿优米酱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论文

    教师职业作为助人的行业,是职业倦怠高发的行业之一。幼儿教师由于独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更容易造成职业倦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最近公布的一份“中国工作倦怠指调查

    婷婷1029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职业倦怠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

    小薰198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