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自知66暖暖
几种常见乳制品的加工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快了乳制品行业的发展,乳制品行业作为一种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之一,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大众的支持。
[关键词] 乳制品 加工 分析
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食品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乳制品作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一种必备食物之一,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口味繁多,种类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以及消费群体,以广泛受到大众的喜爱。文章针对常见的几种乳制品的加工进行一些浅要分析。
1 消毒乳的加工
1.1 消毒乳主要指以新鲜牛乳、稀奶油等为原料,经净化、均质、杀菌、冷却、包装后,分装出售的饮用乳。
1.2 消毒乳的分类
1.2.1按原料成分可分为:普通全脂消毒乳、脱脂消毒乳、高脂消毒乳、复原消毒乳、强化消毒乳、花色牛乳、含乳饮料;
1.2.2按杀菌强度可分为:低温长时间消毒乳、高温短时间消毒乳、超高温杀菌乳
1.3 消毒乳加工流程
原料乳的验收→过滤与净化→标准化→均质→杀菌或灭菌→冷却→灌装→销售
1.4 加工工艺要点
1.4.1原料乳的验收指数
比重不小于1.028,细菌指数不大于100万/ml,酸度不大于20个吉尔涅尔度,脂肪含量不小于3.1%,非脂乳固体不小于8.5%。
1.4.2标准化
按照产品规格或生产企业产品标准要求对乳制品的成分进行的成分含量的调整即是标准化,主要包括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其他一些成分。
标准化的目的:使乳制品中脂肪与非脂乳固体的比值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标准化的方法:原料乳中脂肪含量不足―添加稀奶油或除去部分脱脂乳;原料乳中脂肪含量过高―添加脱脂乳或提取部分稀奶油。
1.4.3均质
均质的目的:分裂脂肪球或使脂肪球以微细状态分布于牛乳中,以免形成乳脂层。均质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部分的。
均质压力:合理范围为14~21MPa,一般压力越高,均质效果越好
均质温度:50~60℃
1.4.4杀菌
(1)杀菌:将乳加热到一定程度,以杀死乳中主要致病微生物的处理方法。
(2)灭菌:采用一定的杀菌方法,使乳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
(3)无菌:在乳中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微生物(营养细胞、孢子、芽孢)
(4)商业无菌:乳制品经无菌处理后,制品和媒介物(包装产品的包装)可能含有少数的微生物(营养细胞、孢子、芽孢等),但这些微生物不会引起产品的变质。
杀菌的.目的:
(1)提高乳在贮存和运输中的稳定性、避免酸败、防止微生物传播造成危害。
(2)均质破坏了脂肪球膜并暴露出脂肪,与未加热的脱脂奶(含有活性的脂肪酶)重新混合后缺少防止脂肪酶侵袭的保护膜。
1.4.5冷却
通常将乳冷却至4℃左右,而超高温奶、灭菌奶则需冷却至20℃即可。
1.4.6灌装、冷藏
灌装容器主要为玻璃瓶、乙烯塑料瓶、塑料袋和涂塑复合纸袋包装。
2 灭菌乳的加工
2.1 灭菌的意义
2.1.1产品的灭菌即是对这一产品进行足够强度的热处理,使产品中所有的微生物和耐热酶类失去活性。
2.1.2灭菌的产品具有优异的保存质量并可以在室温下长时间贮存。
2.1.3许多乳品厂能将产品分送更远距离并开辟新的市场。
2.1.4产品无需冷藏,给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带来了很多便利。
2.2 原料乳的质量要求
2.2.1高温处理的牛乳,需重点注意牛乳中的蛋白质在热处理中不能失去稳定性。
2.2.2采用酒精实验(酒精浓度为75%)的方法,拒收所有不适宜于超高温处理的牛乳(牛乳中产酸类细菌数过高,牛乳已酸败;牛乳盐平衡不正常;牛初乳中含有太多血浆蛋白)
2.2.3质量不良的原乳会给生产加工条件和最终产品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2.2.4在低温下长期贮存的牛乳可能会含有过高数量的嗜冷菌。产生一些经灭菌处理也不会失活的耐热酶类。在产品贮存期间,引起质量变化
2.2.5牛乳必须具有很高的细菌学质量
2.3 在高温处理下的化学和微生物变化
2.3.1当牛乳长时间处于高温下时,会形成一些化学反应产物,导致牛乳变褐色,并伴随产生蒸煮味和焦糖味,最终出现大量沉淀。而在高温短时热处理中,牛乳的这些缺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避免
2.3.2选择正确的温度、时间组合使芽孢的失活达到满意的程度而乳中的化学变化保持在最低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3 发酵乳的加工
发酵乳:乳或乳制品在特征菌的作用下发酵而成的酸性凝乳状产品。保质期内,该产品中的特征菌必须大量存在,并能继续存活和具有活性。
3.1 发酵剂
发酵剂是指生产酸乳、干酪、奶油、奶酒等酸乳制品及乳酸菌制剂所用的特定微生物培养物。
发酵剂的目的:
(1)乳糖发酵:乳糖转变成乳酸
(2)产生风味物质,如丁二酮、乙醛等,从而使酸乳具有典型的风味
(3)具有一定的降解蛋白质、脂肪的作用,改善风味,并使产品更利于消化吸收
(4)酸化过程抑制了致病菌的生长
3.2 发酵剂的制备
3.2.1菌种的活化及保存
(1)菌种通常保存在试管(液态发酵剂)或复合薄膜(粉状发酵剂)中,需恢复其活力
(2)在长期移植过程中,可能会有杂菌污染,造成菌种退化、老化、裂解。因此,菌种须不定期的纯化、复壮
3.2.2母发酵剂的制备
(1)母发酵剂、中间发酵剂的培养基一般用高质量无抗菌素残留的脱脂奶粉制备
(2)培养基干物质含量为10%~20%
(3)培养基杀菌温度和时间:100℃保持30min或高压蒸汽灭菌(121℃保持15min)
3.2.3生产发酵剂的制备
(1)将脱脂乳、新鲜全脂乳或复原脱脂乳加热到90℃,保持30min后,冷却到菌种要求的温度,接种母发酵剂,发酵到酸度大于0.8%后冷却到4℃
(2)制取生产发酵剂的培养基最好与成品的原料相同,以使菌种的生活环境不致急剧改变而影响菌种的活力
(3)生产发酵剂的添加量i发酵乳的2%~3%,最高不超过5%
参考文献
[1]樊斌;田春兰;杨辉;乳制品供应链中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12年18期
[2]刘晓晴;乳业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3]莫琼才;广西乳制品生产质量安全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年10期
热心网友小王
乳制品企业战略成本控制研究
质量决定乳业的命运,一旦失去质量保证,之前给顾客留下的好印象会不复存在,从此人人避而远之。那么,乳制品企业战略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呢?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给乳制品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目前,乳制品企业存在成本范围小、成本控制责任不清、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乳制品企业对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不强,成本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战略指导。乳制品企业应实施低成本战略,加速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加强与原辅料供应商关系管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完善销售物流渠道,使企业的成本在同行业相比具有更加持久的优势,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乳制品企业;战略成本控制;价值链;竞争优势研究
一、乳制品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一)成本范围小
大多数乳业更多的关注生产成本如何降低,即内部成本控制,没有对采购、技术研发、质量管理和销售物流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单靠生产过程降低成本,是没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更不能获得高额利润。原辅料的采购成本过高、技术研发支出过大、质量监管不力、销售物流费用过大,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企业成本。
(二)成本控制责任不清
在乳制品企业中,员工对自身的成本责任并不重视,将责任都划归到领导层上,不清楚自己的岗位同样可以做到成本控制。比如人员在采购环节购进原辅料质量不合格,在加工环节对物料的浪费,在售后服务环节对顾客态度不好,等等,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费用支出。
(三)成本控制信息反馈不及时
乳制品企业中仅有少数企业会认真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及时掌握成本反馈情况,无法及时对已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这很可能使企业错失成本优势的最佳机会。
二、乳制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一)对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强
大多数乳制品企业缺乏对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意识,这导致了在工作中过度重视内部生产成本,忽视了其他环节。然而只降低内部成本,是不足以获得成本优势的。
(二)成本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
乳制品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比如技术研发费用管理制度、奶源基地建设维护支出管理制度和绩效奖惩制度等,这些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企业在工作中对各环节的成本控制不力,员工不清楚哪些是应该节约的成本,也使得员工对成本控制缺少主动性。
(三)缺乏战略指导作用
大多数乳制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战略成本管理组织架构,没有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企业成本进行战略指导,没有做好适当的战略定位,即没有明确把战略重点放在婴幼儿奶粉市场还是液态奶市场,延长了工作流程,没有将各个成本管理项目相互结合,缺乏总体观念。
三、乳制品企业有效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技术研发能力
第一,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快速的研发出独一无二的技术,使新产品可以优先占领市场,首先赢得消费者的好奇和青睐,这对乳业提升竞争力是非常有效的。第二,研发费用的投入,不能只追求“量”,更求“质”。在研发阶段,不可避免会出现研发出的技术或产品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即出现研发支出无效的情况,这使得研发成本提高,但没有带来经济效益。因此,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是降低研发设计环节成本支出的关键。
(二)加强与原辅料供应商关系管理
只有使用好的原辅料,才可能做出令顾客放心的好产品。在乳制品企业,奶牛和原奶相对而言是“原料”,牧草和其他用料是辅料。除了如伊利这样的大型乳制品企业有自己的奶源基地外,在中小乳业,小部分奶源是来自奶源基地,剩下部分是来自奶农。加强与奶源基地和奶农的关系,有助于乳业买到的原辅料质量可以得到保证,还有助于购入价可以相对优惠,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三)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原辅料供应环节质量管理。对原辅料的质量,一定要从严采购。质量决定乳业的命运,一旦失去质量保证,之前给顾客留下的好印象会不复存在,从此人人避而远之。乳业应当摆正自身处于上游价值链中何种地位,在其上游价值链中,主要的关系者是乳业公司的奶源供应商,对于奶源供应商,乳业应当大力实施“检控并重,以控为主”的科学的'管理控制理念。只有当供应商达到质量标准时,才可以得到该乳业公司的供货资格,对于供应商出现的各类问题,要及时整改,避免质量问题。条件允许的乳业,最好可以选择购置优质的牧场建立奶源基地,这样通过对员工的思想意识引导和专业培训,能得到优质原料,使得供应环节质量得到保证。第二,生产环节质量管理。有了好的原辅料,生产环节的质量也同样要重视。生产技术要加以重视。在生产环节中,员工应认真谨慎按照工作规章制度操作,乳制品的生产对温度等有严格要求,员工不可擅自违规操作。第三,仓储环节质量管理。原辅料首先会进入仓库,进行相应保管,需要时再取出;生产出的半成品和产成品也会先存入仓库,待得到订单时再取出。因此保证仓储的温度、湿度等指标,有效保存原辅料和半成品、产成品,可以避免浪费造成的损失。
(四)完善销售物流渠道
好的产品同样需要好的营销策略和完善的物流渠道,正所谓,酒香还怕巷子深。生活中,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的渠道,无外乎媒体广告宣传和超市等销售点的宣传。广告要吸引顾客,让顾客一提到乳制品,就会本能反应出该乳业的产品。比如,伊利的经典、蒙牛的特仑苏和光明的莫斯利安,这些产品都是消费者通过电视的广告和超市的促销宣传逐渐熟知的。有效的营销宣传,有助于企业实现销售宣传成本控制。目前,网店也是销售乳制品的一条途径,物流配送显得更为关键了。除了原辅料、半成品产成品送入送出仓库和产品运输到销售网点外,直接把产品从仓库送到顾客手中,更需要完善的物流渠道。这无形中为乳业的形象“加分”,间接减少销售成本和物流成本。除了上述四点建议外,乳制品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战略成本管理机构,设置产品研发设计部门、原辅料供应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和销售物流部门。每个部门分工明确,制定各自的战略目标。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合作,推动信息化管理,保证成本信息反馈及时。提高全体人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完善各环节相应配套的制度,明确各环节成本管理标准和对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分析,以此达到企业实现成本竞争优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万寿义,王政力,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应用模式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5)
[3]王佳.价值链会计与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01-102
[4]侯立红.浅谈质量成本的管理控制[J].中国商贸,201,(29):38-39
[5]王玮.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初探[J].当代会计,2015(1)
[6]王满,王越.价值链战略成本管理[J].财务与会计,2015(7)
[7]鲍兴瑜.价值链分析法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会计师,2015(11):39-40
[8]乔峰.浅析企业的仓储成本控制[J].经管空间,201(13):11-13
求 伊利的危机管理 论文怎样写论文? 建议你先去知网找相关论文研究,不会弄的话可以去我baidu空间参考下网络找论文的介绍
中文排名1.食品科学 2.食品与发酵工业 3.食品工业科技 4.食品工业 5.中国粮油学报 6.中国油脂7.中国调味品 8.茶叶科学 9.食品研究与开发 10.
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摘要:(150字)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交代本文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还是要自己动手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