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2

小东家1985
首页 > 学术期刊 > 文苑图鉴赏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ceberg2013

已采纳

天宝年间,还有一大批写貌人物画家,如陈义国、殷季友、许琨、法明等。这些画家常在内庭画人物,当时海内知名,殷黪与韦无忝合作过许多反映当时的政治肖像,如以唐高祖、大宗、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为内容的《七圣图》,以及《高祖及诸王图》、《太宗自定辇上图》、《开元十八学士图》等,都是当时的政治颂歌,得到唐王朝的重视。又如画张说等学士图,担心画工手杂,图不甚精,便令法明独貌诸学士,还要先画粉本,送呈审查。稍后的钱国养也以画肖像著名,唐人奏蒙曾评赞他“格律自高,足为出众”。其他肖像画的名家还有左文通、韦无踪、朱抱一、李果奴等人。直到中晚唐,画者仍不乏其人,如周古言、李士昉、高江、车道政、常重胤等,都是名冠当代的肖像人物画家。 李贞是唐德宗(李适)时期(780一804)的肖像画家,他的《不空金刚像》,是流传至今的肖像画。不空金刚,是真言宗的五祖之一,中国密宗佛教的第二位祖师爷,他是当时印度锡兰岛人,开元六年来中国,到大历(代宗李豫)九年(774年〕圆寂于长安大广寺。 李贞描绘的《不空金刚像》,以后被长安青龙寺的慧果和尚赠送给日本空海和尚,于元和(宪宗李纯〕元年(806年)带回日本,成为中日友好的历史文献,又是研究唐代肖像画的历史资料。此画人物结构关系准确,肌肉坚实,富有凹凸感的面部表情生动,衣纹折叠有明有暗,线条细挺有力,是唐代肖像画流传下来的珍品韩幌是开元(玄宗李隆基)至贞元(德宗李适)年间的重要画家。字大冲,长安人。生于开元十一年(723年),殁于贞元三年(787年),终年六十五岁,唐德东贞元初任右丞相,后封晋国公,擅长人物、田家风俗画。现存的《文苑图》、《五牛图》是他的代表作。他画过田家风俗,田家移居,村社图,丰稔图,村舍醉归,村童戏蚁,集社斗牛,山村春社等。《石渠宝籍》对他的田家风俗图,记之甚详。画面分为九段,描写灌溉、收割、登场、持穗、扬谷、春确、筛、入仓等一系列的农家劳动过程,每段并有题句,含义深刻。如第九段题云:“天寒牛在牢,岁暮粟入廪。田父有余乐,奚背卧檐庶。却愁催赋租,胥吏来旁午。输官王事了,索饭鬼叫怒。”这种题句真可以和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诗文相媲美。据《唐朝名画录》所载:“韩幌,能图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这说明了画家热爱生活并有高超的技艺。他在任苏州刺史和浙江都团练时,曾深入山乡,与农民“共商濯田肥料”,指导农民治水养鱼,因为熟悉农村生活,所以画作生活气息比较浓厚。 他的《五牛图》是以田家生活为主题的代表作。曾收入北宋、南宋的内府。画面布景简练,仅有一棵小树,着力地表现了牛的状貌,五头牛,各具不同姿态,或吃草,或翘首面驰,或纵蹄而呜,或回顾而舔舌,或缓步而趾行,神情生动,准确的描绘出牛的形体结构;着色也自然,画出了牛的不同肤色,风格朴实,近似民间绘画。 《文苑图》是韩幌的名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绢本,设色。图中四个头蹼头穿袍服的文人在创作诗文,石旁还有一童子作磨墨状。人物造型逼真,动态似很精确。这幅《文苑图》的风格,与《五牛图》有所不同,《文苑图》勾笔简细,微有顿挫和转折的细线,尚留张萱的圆润秀挺的笔风;而《五牛图》却以粗拙滞重的线型见长。

255 评论

遇见你之前的我

《文苑图》,五代周文矩作,绢本设色,纵30.4厘米,横5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22 评论

胖哥high吃

文章简介:摘要: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时候,注意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关注诗歌的题目,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合理地补充、想象,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等鉴赏方法,可以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摘要: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时候,注意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关注诗歌的题目,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合理地补充、想象,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等鉴赏方法,可以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以及诗后的问题的顺序来详细的讲解诗歌鉴赏的具体操作方法。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淫糜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试题中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二、关注诗歌的题目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后的问题是: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吧!同时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236 评论

相关问答

  • 千里江山图美术鉴赏论文

    赏析:全卷画面上层峰峦叠嶂、逶迤连绵,图中繁复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 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

    triangelrai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清明上河图美术鉴赏论文题目

    非常好,太棒了!给你关注

    miumiu6571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洛神赋图艺术鉴赏论文

    《洛神赋图》将曹植《洛神赋》的主题思想表达的完整而和谐。顾恺之巧妙的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将辞赋中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得纯洁感人、浪漫悲哀。画面奇幻而绚丽,情

    VV爱吃00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八骏图美术鉴赏论文3000字

    本诗为托物讽咏之作。 据古籍记载,周穆王驾八骏马西游,到西王母处游宴很久。而唐德宗西逃时亦驾八马,与周穆王事迹相似,当时人常以为作者此诗暗指德宗。但据副题,其主

    谦谦妈妈201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洛神赋图艺术鉴赏论文3000字

    翩若惊鸿 妙入毫巅 —— 画面开首描绘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瞬间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蛾,修眉联娟”的洛

    石门小可爱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