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咖啡香
111篇。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42所高校在世界顶级刊物Natureplant一共发文111篇,其中主刊发文数合计76篇。发文数3篇及以上的大学有9所,中国科学院大学17篇,浙江大学10篇,清华大学9篇,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各8篇,北京大学7篇,上海科技大学5篇,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各3篇。
怀疑本身
中国“天才少年”曹原又发Nature了,这是他的第5篇,曾2次一天连发2篇Nature。2018年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2020年5月7日,他再次一天连发2篇Nature,曹原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Nature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当年,《自然》发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在Nature发布文章为何难,下面具体分析:
一、《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会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关注。所以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非常激烈。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是否正确有效。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提问与质疑给予处理,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从而不能发表。
二、科学的发展基本发端于西方。几百年来西方科学在全球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像《科学》、《自然》、《细胞》、《柳叶刀》等,全球有影响力的杂志期刊都在西方,而全球一流的科学家也都在西方,包括评判科学发展的评价体系也是由西方提出并打造出来的。科学是同行评价体系,如果一个顶尖的研究脱离了同行的评价体系,其成果和地位就很难在业界认可。 所以说,如果你能在nature上面发表文章的话,说明你在这一领域有非常深的认识,研究和了解,并且能够在这个领域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三、要想在Nature 上发表文章,首先要对自己领域最近10年的文章进行分类。以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为例,在2002-2012年区间总共有8篇文章发表在这两个杂志上。如果你研究的小领域没有文章在NS或者Nature的子刊上,那说明杂志编辑认为你的领域不具有很广的关注度。同时,要分析是些什么样的突破发表在NS上。比如在这8篇文章,有6篇文章直接与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有关。这说明如果你能在阳极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存在在NS上发表的可能性。再进一步分析其细节,你会发现更多的规律。 当然,并不是说你知道这些趋势,你一定能够在这样上面有所突破,但是能够给你一个非常具有指引性的思路。
印象记忆02
因为在华侨大学,还从来没有人三年能发两篇nature文章。在nature上发一篇文章都非常的困难,这位华侨大学的博士能够三年连发两篇,真的非常厉害。希望这位博士以后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更加突出的成就。在华侨大学有一位博士生林克斌,竟然在三年之内发了两篇nature文章。林克斌的这一成就可以说是创造了华侨大学的校史。关于林克斌为何能够创造校史?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华侨大学从来没有人能三年发两篇nature文章
在中国很多实力非常强的学者,可能也做不到三年发两篇nature文章,在华侨大学更是没有人能够三年发两篇nature文章。华侨大学虽然是国内的一所著名学府,但是在这所学校的教授几乎没有人能够在nature上发文章。所以林克斌能够在三年之内发两篇nature文章,这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因为前所未有,所以林克斌才创造了校史。
二、林克斌能够三年发两篇nature文章是非常厉害的
能够在nature杂志上发文章的学者,一般都是世界顶级的学者,一般都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出了突出成就的学着。所以华侨大学的博士生能够在三年之内发两篇nature文章,真的是非常厉害。在中国,大部分的学者都不能够做出这样突出的成就。
三、希望林克斌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更多成就
林克斌目前还只是一个博士生,但是他在读博士的时候所做出的成就,就比很多学者一辈子做出的成就多了。因为林克斌能够继续潜心做自己的研究,同时也希望这位博士生以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能够做出更多的成就。
那么你觉得林克斌为何能够创造校史呢?欢迎评论区下方留言。
女儿我爱你
中国人在Nature发表的第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出现在1930年, 作者是YH Woo。这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前辈吴有训先生了,时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以系统、精湛的实验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却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而这篇论文所研究的,正是他以此出名的X光散射问题:至此,第一位发表Nature论文的中国学者,就水落石出了。不过既然已经走了这么远,不妨顺便再查一下解放后新中国发表Nature的第一人:这篇论文到1979年才出现,来自邹承鲁先生。而这,是检索出来的自1900年以来来自中国的第24篇Nature论文,包括那些读者来信。而截至2017年,以China为地址检索出来的Nature论文,已经有1231篇:虽然说Nature论文只是一个缩影,从中也也可看出我们走过的百年历程。
国际顶级期刊,影响因子位列全球杂志前列,能在这两本杂志发表文章代表学术水平非常高! nature和science与cell一起被称作学术界三大刊物,可见其全球影
发表nature意味着: 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方面有优先权。如果能发表一篇文章,升为教授或者正高职称,再到二级岗教授,如果再多几篇、影响力再大一些,有参与中科院院
nature有3篇,science有2篇。1、在苏州大学的专业科目nature中有天,地,人3篇。2、science科目有天文,地理2篇。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
111篇。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42所高校在世界顶级刊物Natureplant一共发文111篇,其中主刊发文数合计76篇。发文数3篇及以上的大学有9所,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