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4

好吃的小蓝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城市微空间利用及设计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蜡笔小新新XU

已采纳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 ;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长安城的建设成就是唐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及于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宋开封城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的重要性在于 ,它是按照五代周世宗柴荣颁发的诏书,有规划地进行扩建的要例。后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延绵千年的城市里坊制逐渐废弛。北宋中叶,开封城走向较为开放的街巷制体系,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结构形态。元大都的规划汲取了春秋战国时期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可说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最辉煌实例。在西方,在古希腊城邦时期 已出现了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阐述了城市选址、环境卫生、坊际建设、公共建筑布局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当时的“理想”城市模式。中世纪社会发展缓慢,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阿尔伯蒂、帕拉第奥、斯卡摩锡等也提出了一些反映当时商业兴盛和城市生活多样化的城市理论和城市模式。产业革命前的欧洲城市,除罗马等少数城市外,一般规模较小。多数城市是自然形成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都比较简单,卫生条件也差。城市规划多侧重于防御功能和政治需要,封闭性强。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道路网和建筑群的安排,因而是建筑学的组成部分。产业革命导致世界范围的城市化,大工业的建立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促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盲目发展,贫民窟和混乱的社会秩序造成城市居住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研究对策,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现代城市规划学科主要由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实践、城市建设立法三部分组成。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始于人们从社会改革角度对解决城市问题所作的种种探索。19世纪上半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继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莫尔等人之后提出种种设想,把改良住房、改进城市规划作为医治城市社会病症的措施之一。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对后来的城市规划理论颇有影响。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霍华德倡导“田园城市”,1915年格迪斯提出区域原则,倡导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的学说。他们的学术思想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代的恩文所著《城市规划实践——城市和郊区设计艺术概念》一书,总结城市发展的史例和他本人的规划实践经验,可视为建筑师对城市规划领域的开拓。随后,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以及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经济学家等投入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在19世纪,影响最广的城市规划实践是法国官吏奥斯曼1853年开始主持制定的巴黎规划。尽管巴黎的改建,有镇压城市人民起义和炫耀当权者威严权势的政治目的,但巴黎改建规划将道路、住房、市政建设、土地经营等作了全面的安排,为城市改建做出有益的探索。影响所及,科隆和维也纳等城市也纷纷效法。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另一种建设实践:英国一些先进工业家在建设工厂的同时,建设新的工人镇。例如1851年工业家萨尔特建设了萨泰尔工人镇,1887年利威尔建设了日光港工人镇,形成所谓“企业城镇”。这些实践无疑促进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等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至今,城市规划仍是采取上面所说的旧城改建和新城建设两种基本形式。19世纪90年代,西欧各国已逐渐形成以公共投资改进市政建设同控制私人用地相结台的城市发展战略概念。在德国有城镇发展规划工作的传统,也有雏形的分区制规划方法。这些都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有用经验。制定城市建设法规最初的目的是维持整齐、清洁、安定的城市环境,以保障居民健康。英国1848年制定《公共卫生法》,其中规定了住宅的卫生标准,1906年颁布《住宅与城市规划法》。瑞典1907年制定了有关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的法律。美国纽约1916年颁布了控制土地利用和建筑高度的分区区划法规,后来在1961年为适应新情况,修改成为区划决议。实践证明,城市建设和管理要有相应的法律体系,严格的城市建设法规可以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质量。20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科学技术长足发展,人文科学日益进步,价值观念起了变化,这一切都对城市规划产生深刻的影响。1933年的《雅典宪章》概述了现代城市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和城市规划的任务,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规划家没有舍弃《雅典宪章》的基本原则,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给予更新和补充,这就出观了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这两个宪章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总结,对全世界城市规划都有相当的影响。产业革命后,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促使人们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寻求最佳模式。有人认为城市宜集中建设。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1922年在《明日的城市》中主张充分利用技术成就,建造高层高密度的建筑群,使城市集中发展,以求得最好的生活环境和最高的工作效率,这种思想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有人主张城市宜分散建设。美国建筑师赖特提出的“广亩城市”认为城市应与周围的乡村结合在一起,平均每公顷居住2.5人,被称为城市分散主义,这两种城市模式影响甚广。此外,有人从城市功能要求出发提出各种城市布局形态,如“带形城市”、同心圆式的环状城市、楔状结构城市、多核心城市等;有人则从城市中各种系统的组织出发,宏观地研究城市所在的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也有人从微观上对构成城市的单元细胞进行剖析来研究城市的形态。近年来,从系统观念出发研究城市结构和形态的学者日益增多。浅议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区域与经济浅议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孙强柳松(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4)摘要:该文通过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和发展的探讨,试图从中把握城市规划整体思想方法和行动发展变化的脉络,以期对今后的城市规划实践能有所借鉴.关键词:城市规划;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系统方法l,引言 2O世纪6O年代中期后,英国M.cloughlin等人在运输一土地使用城市规划思想是以认识城市和改造城市为起始和终结,对城市规划 规划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地探的对象,内容,作用及具体方法进行综合认识,并通过城市规划实践引 索,形成了城市规划运用系统方法论的高潮.导和指导城市的发展. 1968年英国通过了新的城乡规划法,提出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两2 物质空闻思想 种规划形式.并成功地将系统方法运用于结构规划.到了2O世纪8O年物质空间决定论是在空想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想的双重影响下,在建 代中期,系统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被其最积极的倡导者M,cloughlin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一思想认为建筑空间形态是影响社会变化的(1985年)宣布为彻底失败.尽管如此,系统思想和方法在城市规划中工具,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质是通过对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就可以形成 的运用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方向和动力,在此后城市规划发展良好的环境. 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方法论思想在2O世纪5O年代以前一直是城市规划领域的主流 5.后现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思想,在此时期,城市规划的最主要形式就是物质空间的规划,最具代 后现代的城市规划方法论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多元论的思想,其思表性的,如英国的霍华德及其追随者的"田园城市理论"和"卫星城市 想的确立与整个社会所弥漫的所谓"后现代文化"思潮直接相关.理论".在美国以D..Burnham为代表的建筑师,运用在城市美化运动中 在城市研究中,人们又发现城市面对的现实问题极为复杂,变量多且形成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主的规划形式和方法;在法国, 变幻莫测,已经没有一种理论,方法论能够被运用来整体地认识城市和改现代建筑运动的主将和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柯布西埃,在城市规划上有着 造城市.因此在各自的范围内针对现实的实际问题选取最有效的方法,以完整的理论思想,他的思想就是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他于1922年推 实用主义的态度进行研究,开始了所谓后现代的城市规划方法论的实践.出了"明天的城市",1933年推出"光辉城市"方案,1933年国际现代 在对城市土地使用的处置上,后现代的城市规划方法论认为:在以建筑协会通过的《雅典宪章》,是对当时的城市发展,城市问题和城市 功能主义和空想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现代城市规划中,强调功能分区和土规划工作进行的总结,其内容基本上反映了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问 地使用的均质性,使每一块土地使用纯粹化的做法,是割裂了城市生活题的认识. 的连续性,歪曲了城市生活的实际状况.3.社会文化思想 此外在城市规划机制上,改变过去由规划师来设计,政府来决策的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且这 自上而下的过程,提出了"规划选择理论",其基本思想就是从社会价值一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 观的多样性提出规划选择的可能,规划师就是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为不同的利益集团提供技术帮助,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倡导性规划,以及在2O世纪初由"芝加哥学派"所创立的"人文生态学"成为现代 在2O世纪6O年代末开始形成的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形成了自下社会文化论的最初努力.他们着力于探讨城市的空间—社会环境,提出 而上的规划过程.了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描述理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理 6.结语论.这些理论成为城市空间布局的基础理论,而其有关城市土地使用分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化和动态过程的论述,成为认识城市空间演变的经典. 是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开始,以《雅典宪章》为代表到19.47年英国城乡在2O世纪上半叶,社会文化论对当时和以后的城市规划起了重要 规划法达到巅峰,其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战后城市重建和快速发展阶段;作用.1939年美国的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植根于社 第二阶段自20世纪5O年代末起,经过teaml0l,K.Lynch,J.雅各会文化论思想,而且引发为一种社会工程,它帮助居民对所居住的社区 布斯,1968年英国城乡规划法等过程,以《马丘比丘宪章》为代表,建和地方产生一种乡土观念. 立了新的规划思想和规划方法:这一阶段现在仍在持续着.2O世纪5O年代以后,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十小组批评了CIAM的旧 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可以称为一次现代城市规划的革命,一次全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认为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 面的范型转换,这一转变其意义是深刻而长远的.城市规划仍处在"准身的结构中发展起来,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他们提出 科学"的阶段,因此,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推进科学化的进的流动,生长,变化的思想为城市规划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 程,城市规划的对象,范围,方法及发展方向都需要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几乎与此同时,希腊学者c,A..Doxiadis提出人类聚居学概念,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提出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和联系 参考文献:网络为人类聚居学的五个要素,以及通过它们相互作用的关系来研究人 [1]昊良镛 展望中国城市规划的构成一从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的发类居住环境.它为2O世纪6O年代后的城市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展与困惑谈起.城市规划,1991,15(5).1960年K.Lynch的《城市意象》一书,从认知心理和环境感受出 [2]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5发,认为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依据于物质空间环境而进行的,而是依据于 [3]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他对环境的感知和评价J.雅各布斯在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与死》一书中,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观察和研究,提出城市空间和城市形 [5]王凤武译.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建态应当与城市生活相一致,城市规划应当以增进城市生活的活力为目的. 筑工业出版社,1988.77~78.城市规划中生态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150 评论

小袅袅09

谈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的价值与设计方法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鲜明的特点让城市空间环境更为丰富且独具魅力。那么,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的价值与设计方法是?

放眼现如今的城市建设,人们在感叹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绿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的不断规划兴建的同时,总是忽视城市公共空间的细节设计。设计师在大刀阔斧的规划设计时,往往将城市景观没入到一种千篇一律的景观设计形式中,缺乏人文关怀的僵化设计既让人们产生了视觉疲劳,也使得许多零零散散的小角落被忽视遗忘。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城市中这些微型零散空间的现状与特点、作用与价值,针对该区域未来的设计提出相关的建议与看法。

近年来,由于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的不断加大,景观设计者在城市景观建构设计过程中,为追求其商业价值,盲目套用千篇一律的景观设计模式,忽略自身地域特点,只重视宏观的景观效果,忽视细节设计,使得景观环境缺乏空间层次,视觉效果空泛单一。由此产生了许多被忽略和遗忘的零散空间。这些区域虽然面积较小,但是早已融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善该区域的空间设计,有利于让城市公共环境更具亲和力和人情味,是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和历史样貌的绝佳机会。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的现状与特点

城市环境中的微型零散空间一般是指散布在城市空间中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面积狭小、数量众多、通常伴随各种大型功能空间而产生或剩余,同时也是被规划设计者所忽视的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边缘区域。例如,大到居民区的楼间空地、城市的街头巷尾,公园广场的边角地带,小到各个建筑立面、街边围墙、楼梯等等。与大型的公园、广场相较,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这类小尺度空间的使用率通常更高,它们符合人们日常的活动规律与生活习惯,是形成人与环境交流沟通的重要区域。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设计师们总是习惯性追求整齐划一的公园绿化、宏大齐整的城市广场,也习惯性忽视长期存在在人们身边的边边角角。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在一味的平面式的向外围扩展的同时,也显示出城市建设者缺少对于空间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与设计。而由此形成的城市微型零散空间往往被不断压缩或者直接废弃,造成巨大的'空间浪费。

微型零散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一类,承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往活动。作为城市建设遗留下来的边角料,这些区域面积较小、且没有具体的物质边界,区域之间联系甚少,空间缺乏可开发的资源与条件,空间形式单一却层次丰富。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的作用与价值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鲜明的特点让城市空间环境更为丰富且独具魅力。微型零散空间的存在正体现了城市人口阶层和人们日常活动的多样化。这类狭窄、零散的活动区域更易于让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获得归属感、安全感。也给老人、孩子等特殊群体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如为老人留一方靠近住所、方便活动与休息的空地,为孩子们留一方安全又神秘、适合捉迷藏的空间。这些微型零散空间通常随着人们日常活动的改变而转换角色,空间功能灵活而多变。

城市随处可见的微型零散空间也更具公共性。人们常认为的公共空间应是那些禁止踩踏的大片绿地、宏大壮观的硬质广场、放着大型雕塑与喷泉的地方。这些空间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高与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环境,却忽视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应具有的促进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平等交流,反映人们自由意志的空间属性,空间给人以距离感,缺乏活力与生命力。而微型零散空间则充分的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促使着人们的公共活动的发生,满足人们日常平等交往的需求,使他们真正享受到平等使用城市空间的权力,公众参与度的提高才能促使人们对城市文化与环境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的设计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的设计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首先应注意维护空间的生态绿化环境,这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城市绿化景观的建设完善。其次,还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照顾到周边群众的心理感受与实际需求,认识到空间的存在是给予人们日常以便捷、安全与放松的生活体验。此外,要展现出空间的独特个性和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城市的边角地带,每个小地块都会记录着某个社区、街道、楼宇、居民的岁月变迁和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都能成为空间设计灵感和素材来源。

关于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的具体设计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由于空间面积有限,应考虑纵向开发与设计,增加空间景观层次,充分利用各个界面,搭建平台形成立体化景观格局。第二,运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装点空间。如大地艺术、三维绘画、艺术装置等,以此增加公众参与度,让人们成为艺术活动的创作者和体验者,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第三,借鉴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合理的运用虚实相生、起承转合、步移景异等设计手法,打造诗意的景观意境,展现东方文化魅力。第四,采用多元化的媒介语言。合理而巧妙的使用各种材料媒介,赋予其更多的内涵与意义,让狭小的公共空间更具层次与深度。第五,结合其他学科知识,从中获得创作灵感,厘清设计思路,从而让空间得到系统化、多元化、立体化的全面设计。

城市微型零散空间缺乏大众的关注和系统的规划设计,并不是说在实际空间设计中强调人工的过多介入,而是强调适度的关注与维护,尊重其原有的环境样貌,尊重周边市民的情感感受。在针对这些城市小角落的设计中,设计者需要考虑的是怎样锦上添花而不是矫枉过正。

143 评论

相关问答

  • 城市空间设计杂志

    TOP1.《DOMUS国际中文版》 推荐语:《Domus》是意大利出版的国际知名的建筑和设计杂志。长期以来对国际建筑和设计界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Domus》杂

    夜雨初晴99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城市空间规划的研究论文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出现以社会生产力除能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外,尚有剩余产品为其基本条件。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论文范文,

    汤糖躺烫湯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城市建筑空间期刊

    因为主讲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挺行的,应该是核心期刊的

    mono默默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城市外部空间活动研究论文

    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城乡规划的论文范文,谢谢你的阅读。 城乡规划

    夕颜无照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城市实践设计研究论文

    难啊,没做过济南的!

    莹火虫妹妹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