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9

小胖子老头
首页 > 学术期刊 > 土壤科学杂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哈哈a呦呦

已采纳

1.岩石学报2.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3.地质论评4.地学前缘5.地质学报6.地球化学7.地球科学8.矿床地质9.沉积学报10.地质科学11.中国地质12.地球学报13.现代地质14.高校地质学报15.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6.第四纪研究17.地质通报18.岩石矿物学杂志19.地质与勘探20.矿物学报21.地层学杂志22.地质科技情报2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6.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28.古地理学报29.新疆地质30.地球与环境

292 评论

菁菁neco

早在中国土壤分类学家对水稻土形成与分类的意见还不一致的时候,陈华癸就针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重要性和水稻土肥力的特殊性,率先开展了夏水冬旱的水稻土中氨态、硝态氮季节性变化的研究,开拓了中国水稻土营养元素生物循环新的领域。1948年,他发表在《武汉大学理科季刊》上的论文指出,长江流域水旱两作稻田中,无论旱季和水季都能进行氨化作用,且在蓄水条件下,氨态氮是唯一重要的元素氮的来源。在冬季排水种旱作时,由于通气条件改善,硝化作用显著增强,硝态氮和氨态氮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但到春季,土壤经灌水,由于反硝化作用的发生,硝态氮大量减少,只剩痕迹。50年代中期,他领导4名研究生对水稻土绿肥翻耕蓄水种稻后微生物种群消长的研究,包括:占优势的种类;兼厌氧性到严格厌氧性细菌种类的发展;氨化细菌的优势种类;纤维素的分解主要是食纤维素细菌的作用;卵磷脂的分解主要是蜡状芽孢杆菌的作用等内容。在1956年举行的第六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巴黎)上,对水稻土的微生物学特征作了专题讨论。1957年,在中苏稻作科学学术会议(武汉)上,作了《水稻土中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的学术报告,较全面地总结了水稻中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讨论了水稻土的碳素、氮素、磷素、硫素、铁素等的生物学变化,指出了水旱两作的水稻土生物循环的5个特点:腐殖质积累量低;有机质分解速度强;氧化还原势(Eh值)及其变化范畴特征;氮素、硫素、铁素循环区别于旱地土壤;在有的水稻土中施用少量硫酸盐类肥料对秧苗返青有良好作用。这些结论对中国水稻土微生物和植物营养元素循环的早期研究工作具有开拓性意义。陈华癸对水稻土微生物研究的另一突出贡献是发现水稻土中有兼厌气性的硝化微生物进行亚硝化作用。自1890年维洛格拉斯基强调通气对硝化微生物的硝化作用的必要性以来,一直没有人怀疑过硝化作用和硝化微生物是绝对需氧的。陈华癸和他的同事周启从水稻土中发现了厌氧的亚硝酸细菌,并获得了亚硝酸细菌的纯培养。这项发现已记载在1964年举行的第八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布加勒斯特)上宣读的《兼厌气性的硝化作用和硝化微生物》论文中,并在美国《土壤科学》杂志(1983)上刊出,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强烈反响,先后收到20多位有关专家学者来函,称赞和索取文稿。从水稻土中兼性厌氧硝化作用的发现和水稻根表的高氧化势的鉴定,否定了自上世纪末以来一直认为硝化微生物和硝化作用是绝对需氧的普遍性规律,发展和修订了50年代日本学者(1956)关于水稻土的分层及无机氮的转化和损失的经典图式。进入90年代,陈华癸虽已年逾古稀,但他仍领导着科技人员从事共生结瘤固氮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为祖国的四化大业继续奉献他的聪明和才智,发挥他的光和热。

241 评论

背信弃翊

是季刊,主要刊登土壤学、土壤生态学、土壤化学等领域。版面费不太清楚

351 评论

天凄微凉

土壤科学类、微生物学方面的,都是可以了解的两个方向。《微生物学通报投稿论文目录表》

353 评论

相关问答

  • 土壤学论文格式

    这里有一份大学毕业论文格式与要求,不妨参考格式和参考文献著录要求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版式1.1 软件排版用微软Word软件排式,用A4 纸(297×210)

    烽火馋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土壤学报是几区

    按照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公分为五个等级,即为A+, A, B+, B,C。农学方面的包括以下269种。其中1-55为A+和A类的排名。1 土壤学报A +

    麻辣土豆5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土壤研究科技论文

    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问题和关键技术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全全英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土壤科学杂志

    1.岩石学报2.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3.地质论评4.地学前缘5.地质学报6.地球化学7.地球科学8.矿床地质9.沉积学报10.地质科学11.中国地质12.地

    小胖子老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土壤肥料学土壤研究论文

    土壤:土壤是远古矿石风化而来,土壤有机质是草木植株落叶及根系腐烂形成。土壤中贮存着多种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分(有机物、氮磷钾、钙镁硅硫及硼锌锰钼铁钠等微量元素

    tracy0728091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