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25

乱世you佳人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如何理解学术无国界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nini71

已采纳

科学无国界,科学成果是应该由全人类类分享的,但是科学家的言行等,是由他特殊的出身背景成长环境(他的祖国)决定的的。在特殊的环境下每个科学家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言论,所以说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科学是无国界的。在全球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IEEE在电气及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等领域中,发表的技术文献占到全球同类文献的30%。不少科学家正是基于对这一国际权威学术组织的信任和认可,一路追随,不断贡献智慧与方案。IEEE今天之成就,亦与世界各国一流科学家的广泛深入参与密不可分。IEEE的作法显然突破了“科学无国界”的底线。

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当正当、合理的权益被无端侵犯,当为人类科学事业奋斗的赤诚之心被抹黑,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抗议,毫不犹豫地维护应有的合法权益。这绝非意气用事,而是对自身尊严的捍卫,对“科学无国界”这一人类共同理念的尊重,对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全球科学家群体权益的伸张,是用行动捍卫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的尊严。

扩展资料: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巴斯德谢绝接受发动对法战争的德国所颁发的1个奖时说的。意思是说虽然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但是作为1个法国科学家,巴斯德不能接受侵犯者颁发的奖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新中国海归葛庭燧: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新华时评: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178 评论

挪威森林北辰星

国界是虚构的事物,可以被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配置到任何东西上。这类虚构事物的功能是让人们产生共识以便合作:

我们说我们的国界延伸到了某处,我们就可以组织一群认同该国界的人来占用某处,并一同抗击不认同的家伙。如果对方辩友认为国界是真实存在而非虚构,证明国界可以被人们配置到脑袋上产生共识。

现实中,由于直接鼓吹“科学有国界”容易给外国封锁制造口实,人们通常会变个法子来配置,例如在承认科学无国界的同时声称“技术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在哪里做科学、为谁做科学有国界”。

或是声称“在某些国家做科学的待遇更好/环境更自由/仪器设备更完善乃至是世界仅有的”。这不影响我们理解“科学可以有国界”这个事实。

科学还可以有很多别的界限,例如付费墙和语言壁垒。Sci-Hub可以帮助用户直接获取订阅式期刊上85%的已发表论文

对于某些主要数据库,例如爱思唯尔,超过97%的论文能在Sci-Hub的服务器上免费获取,你可以看看那里面有多少非英语国家的学者使用蹩脚英文艰难地阐述,讲了半天不如列几条数学式子清楚。

爱思唯尔对Sci-Hub的诉讼引起了人们针对爱思唯尔的广泛批评。在2015年的判决后,一些研究人员、作家、艺术家写了一封支持Sci-Hub和创世纪图书馆的公开信,称这起诉讼是对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的“巨大打击”。

“它(爱思唯尔)贬低我们作者、编辑和读者,它寄生于我们的劳动,它阻挠我们为大众服务,它阻拦我们进入”。

对于论文数据库们的质疑,Sci-Hub创始人埃尔巴金通常援引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七条来反驳,这条谈到“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之文化生活,欣赏艺术,并共享科学进步及其利益”。

显然,事实是“人人有权参加,但是某些人更加有权,另一些人则无法行使其权利”。

122 评论

动漫设计师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一般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作为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本身,是没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的。科学本身既然没有阶级性和民族性,因此就具有超越性和国际性,可以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阶级服务。这说明,科学的确是无国界的。但是,作为创造科学知识的主体的科学家,则是社会人,他们总是出生和生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而且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阶级,在阶级社会中,他们属于特定的阶级;同时,他们的科学工作,也不能脱离具体的国家或地区,或者说,总是要依托某个国家或地区才能进行。科学家在社会中生活,就会受到他所在社会的教育、风俗、宗教、舆论等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打上社会和阶级的烙印。如果单从效果上讲,科学家所掌握的知识是能够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阶级服务的,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或影响着他们更愿意为某个国家或阶级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这个祖国可能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也可能是他后来自己选择的结果。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他志愿为其服务的祖国,是他愿意为之贡献自己才智的国家。 虽然科学无国界,科学家能够在不同国家进行学术研究、开展科研工作,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或削弱科学家的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怀。相反,许多科学家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即对自己出生的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他们的爱国情怀有的是通过学成回国体现出来(如钱学森等) ,有的则是侨居国外心系祖国(如李政道、丘成桐等)。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个命题之所以能引发人们的争论和思考,是因为有些人往往在面对国家的特殊利益和人类普遍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为人类服务”与“为祖国服务”的问题。有人认为,科学家应为人类服务,或者说首先应当为人类服务;科学家应该做世界公民,而不应该做某一个国家的公民。为此,哪里的科学工作条件和环境优越,科学家就应当到哪里去,因为这样他可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持这种观点的人只承认或者只强调科学家的流动性,而忽略甚至否认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其实,抽象的所谓为人类服务,在现实世界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和美国等同盟 ;国为率先掌握核武器,而拼命争夺爱因斯坦,足以说明问题。当今世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类”存在于不同国家,被划分为不同阶级,还有民族和种族的区别,因此,“人类”是在极不相同的世界各国中生活的人的总和。“人类”这个概念反映的是一般,一般只能存在于特殊和个别之中。人类这个一般存在于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个民族和种族的人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实世界中,科学家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也有一个为人服务的问题,首先就是为哪个国家的人服务的问题。希望采纳

253 评论

好吃鬼玲

科学成果属于全世界,对科学的探究,热爱,不受国境的限制,人人都可以接触,研究科学,为科学事业作出贡献。但是科学家在获得成就后,不能够忘记自己的祖国,应当尽力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像钱学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25 评论

bluebirdtang

这么理解吧,求学时无国界,学有成就后只能回报祖国

341 评论

搜奇猎怪

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离不开具体的国家。而且当今时刻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就这些,希望能采纳…

181 评论

相关问答

  • 如何理解创新思维论文

    对于创新思维的理解 对于创新思维的理解,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只有拥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在学习中不断推陈出新,在工作中可以给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莫小小爱吃肉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如何理解学术无国界论文

    科学无国界,科学成果是应该由全人类类分享的,但是科学家的言行等,是由他特殊的出身背景成长环境(他的祖国)决定的的。在特殊的环境下每个科学家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言论

    乱世you佳人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检测报告如何理解

    论文查重报告是指通过论文查重系统检测出的论文,论文查重报告主要包括了论文查重率、论文对比、对比来源、作者姓名等基本信息。通常,相似度在80%~100%会用红色字

    命丧与她丶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

    肯定是正确的,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向上七季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如何学术理解一篇论文

    我觉得主要还是要分析一下,里面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然后有没有自己的观点?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写一篇文章全是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观点,那么这篇文章也就是一

    虾子王000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