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0

Leven小万
首页 > 学术期刊 > 毕业论文论影响文学风格的因素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善良哒小虾米

已采纳

自觉、半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流派,都是文学发展过程中适应一定社会和阶级需要的历史产物,有其一定的社会基础和阶级根源。作为一定社会意识和审美需要的反映,它们还常常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一种形式。如西方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流派推崇理性、崇尚自然,以庄严崇高的风格为规范,就体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需要,反映了封建贵族阶级和妥协的中上层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和审美意识。又如中国“五四”时期的“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当时新文学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文学思潮的代表,其中的主要作家和其他一些进步作家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与“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文学流派之间的这种斗争,在阶级斗争尖锐时期,往往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翼。但是,文学流派和政治斗争之间的关系,有时比较直接、密切,有时比较间接、疏远。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并不都是阶级思想的差异和对立,在更多的时候,它们主要反映了作家审美理想和创作风格的差异。有的流派在反映一定阶级的意识上并不明显,但却较清晰地反映出特定的审美理想和创作风格。由于文学的审美理想既有一定的阶级意识的烙印,又包含有民族共同性、时代共同性、人类共同性的因素,因而文学流派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有时,不同阶级阶层的作家,有可能统一在共同的流派之内;而同一阶级倾向的作家,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流派。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其成员的阶级倾向都不是单一的,但两派的中坚却同属接受无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革命作家。作为当时的两大流派,它们的区别不表现在阶级基础上,而主要表现在采用现实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上。

219 评论

momohana0217

作家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他的创作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步进行、同步实现的。影响作家的创作个性从而导致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有两个方面的条件,一个是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一个是作家自己的主观 条件。 (一)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 所谓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对经济状况、社会的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艺风尚、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以及群众的审美需要、欣赏习惯等等。 (1)作家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面临的社会矛盾,对他的生活命运有关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必然会反映到创作上来,成为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2)一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学术思想也会对作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他的创作个性和风格。 (3)一定社会的阶级、阶层和人民群众的艺术趣味和欣赏习惯所形成的文艺风尚,也会影响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 (4)中外文艺传统和别人的艺术经验,也会影响到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 (二)作家自己的主观条件 作家自己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作家的生活经历、人生态度、文化艺术修养、心理气质、审美情趣等所形成的独特个性。 对于作家的风格来说,客观历史条件只是造成主观条件的基础,而主观条件才是形成艺术风格的直接原因。因为,客观条件只有在影响了作家并成为他主观条件的原因时,才可以间接影响到他的风格。此外,作家的主观条件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他对客观条件的认识与感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作家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却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根本不存在主观条件完全相同的作家,而创作个性上的任何一点差异都会给其艺术风格造成影响,因而即使在一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作家,也会以迥然不同的风格相互区别着。 总之,促进作家风格形成和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了作家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独创性。这种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不是机械的拼凑,而是化学的化合,它具有整合的特点。时代、民族、地域、生活实践、思想影响、艺术传统、心理特征等等都不是单一的层面,以孤立的形式对作家的创作个性、艺术风格发生影响,而是以同时出现的方式综合进行的,它们互相作用,或互为因果,或互为渗透。 还应当指出,作家的风格形成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发展变化的。这是因为,形成作家风格的主客观因素都在不断地起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反映到风格中来。因此,作家风格不仅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而且还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对创作经历较长的作家来说,更是如此。

140 评论

水蓝色的风铃

一、如何理解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 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先有文学活动的实践, 然后才会有文学理论的概括。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 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 而且也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由于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 所以它总是随着文学运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的发展而发展, 它永远是生动的、变化的, 而不是僵化的、静止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 我们的态度应是: 一要坚持, 二要发展。坚持那些从实践中抽取出来又被实践证明了的基本原理, 对此, 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同时又要发展那些不够完善的部分; 既不能搞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否定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也不要僵化、保守, 拒绝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始终坚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原则, 以保护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实践性品格。二、为什么说文学起源于劳动?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三、文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如何?1、宗教为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的创作题材。(西方中世界文学:但丁《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2、宗教思想深深渗透文学作品中。(佛教思想;四大皆空 人生无常)3、送交的幻想方式刺激文学想象力的发展、(魏晋以前:小说几乎与历史无区别魏晋以后佛教传入:六朝志怪小说 唐传奇等)四、如何理解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其实, “ 不平衡关系”只是说明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而这一关系的另一方面则是两者发展上的平衡关系, 就是说, 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会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18、19 世纪,, 法国经济发展不及英国, 德国经济又不及英法两国, 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一方在文学与哲学上却有更大成就, 这一比较显示出不平衡关系; 但是法、德两国在文学与哲学上的成就又与当时各自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状况是适应的。进一步说, 不平衡与平衡两者共存于文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之中, 从局部的情况, 或者从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看, 不平衡关系确实是存在的, 但在总体的方面看, 或者我们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来分析,那么文学发展的水平就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曲线上左右摆动, 二者之间总是大致平衡的。五、如何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 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 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这实际上告诉我们, 文学的属性绝不是单一的而总是双重的; 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地缠绕在一起。由此看, 文学具备审美与社会双重属性; 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这种双重属性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属性。但文学的特殊性在于, 在文学中,这种双重属性总是存在于其特有的具体语言组织之中, 并通过语言组织显现出来。

211 评论

相关问答

  • 探究影响因素类论文格式

    一 文献综述特征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

    伟哥是老顽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影响因素论文题目

    1. 研究性信息资料获得和占有方面的因素 研究性信息资料的丰富性、宽广性以及即时性,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事实上,研究生研究意识的形成

    haihuan198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因素毕业论文

    下我国房地产行业 SWOT 分析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由于发展的历史短,经验不足,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将受到一定 的制约。 一是人才

    百合海鸥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

    js紫外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影响毕业论文成绩因素

    数据库论文查重多半是针对已发表的毕业论文,现在论文查重系统的数据库都是非常全面,一个全面的数据库是查重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现在大部分的论文查重系统都已经覆盖到互

    无敌花花Nanc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