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332

大眼博奇
首页 > 学术期刊 > 历史论文600字

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秋刀鱼与禹

已采纳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名著,里面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诸葛亮无疑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个。

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

历史上,诸葛亮凭借隆中对博得刘备赏识,又在曹兵南下,刘备大败的时候,请出了吴兵帮助刘备打败了曹操。

进而夺取四郡,又进入西川,打败了刘璋。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把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并多次出兵攻打魏国,最后死而后已。

被封为武乡侯、丞相、录事尚书和司隶校尉等职。

谥号“忠武侯”。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被进一步美化,成为一个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人物。

他的出场就颇具神秘色彩。

刘备策马越潭溪,偶遇水镜先生司马德操。

经过司马徽和后来的徐庶的推荐,刘备才知道卧龙先生诸葛亮,然后就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这点十分精彩,连带着介绍了诸葛亮的几乎所有亲戚朋友,只是留了庞统一家,为后 *** 伏笔。

而神仙一般的诸葛亮,一出世就帮助刘备分析了天下大事,奠定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后,更是出神入化。

在曹兵未来以前,便提前征兵御敌。

曹兵来以后,诸葛亮用一套神秘莫测的办法火烧博望,火烧新野,两把火烧得曹军闻风丧胆。

当阳一战,刘备九死一生,这个时候,诸葛亮挺身而出,随鲁肃来到东吴,请求援兵。

东吴诸雄,在诸葛亮的面前黯然失色。

雄才大略的孙权、机智的周瑜、老辣的张昭、朴实的鲁肃等等,都被诸葛亮刷的团团转。

之后,诸葛亮更是一叶扁舟离开东吴。

孙刘失和后,诸葛亮帮助刘备粉碎了东吴的种种阴谋。

并且开始筹划帮助刘备入川。

从接纳张松,到警示庞统,最后自己入川,扭转乾坤,终于收降马超,进而得到西川。

然后,帮助刘备守住汉中。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的顶梁柱。

当时,蜀汉内外交困。

诸葛亮先联合东吴,再南征孟获。

万事具备,开始北伐。

在北伐以前,还写了那篇脍炙人口的《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请再读读这篇文章,陈寿、罗贯中以及毛氏父子都知道,没有任何文章能比这篇文章更能体现出武侯的性格志向,所以都收录了这篇文章。

我才华不及他们,更必须在写武侯的文章里,收录这篇感人肺腑的文字。

诸葛亮在历次北伐当中,身先士卒,足智多谋,高瞻远瞩。

但因为种种原因,北伐并没有成功。

比如马谡失街亭、孟达大意被司马懿打败、粮草不支、李严撒谎、苟安流言等等。

最终诸葛亮因为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死的时候,还任命了两朝丞相,即蒋琬和费祎。

所以在这两个人还活着的时候,蜀汉还威而不乱。

这两个人死后,董厥樊建就差远了。

诸葛亮死后,还计斩魏延,死诸葛吓退活司马。

这就是罗贯中,或者说毛氏父子为诸葛亮杜撰的一生。

看来是很完美了,但是许多看三国演义的人都是一上来特别喜欢诸葛亮,后来渐渐的就不喜欢诸葛亮了。

或者说对演义有一定了解的人,就不太喜欢诸葛亮这个角色了。

这可能是演义作者始料未及的。

作为诸葛亮,我们可以看一看杜工部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的对于诸葛亮的定位比演义作者好的多。

诸葛亮本来就是一个悲情英雄,这样的人必定不是完美的。

比如项羽,这个人就是优点缺点同样明显,这样的悲情人物,能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而三国演义所设计出的完美悲情人物,就显得漏洞颇多。

第一,诸葛亮既然料事如神,那么为什么在街亭这么重要的位置派出马谡呢?譬如王平、吴懿就能胜任这个位置,还即忠又勇。

反过来讲,演义美化的神一样的诸葛亮,在知人善任上,颇有问题。

第二,演义描写的诸葛亮过于神话,这反倒不像是一个人。

小说能吸引观众,一般都是让观众能在主人公身上找到共鸣,而诸葛亮这位主人公,显然不是能让人共鸣的主人公。

第三,诸葛亮本来是个很忠厚老实的,至少是个好人,不会去害人。

三气周瑜虽然写的精彩,但在全局的角度看,绝对是败笔。

还有诸葛亮和诸葛瑾本来是一对关系很好的兄弟,各为其主却不互相干涉,但是演义里却也被迫勾心斗角。

诸葛亮如果连对自己的兄弟都不好,怎么可能对刘备这么好?

第四,人都是挑剔的,再完美的人物也会被挑出毛病。

所以,在演义的角度说,捧诸葛亮的越多,打击诸葛亮的人就越多,这也就是演义能够流传下来的原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诸葛亮智而近妖,刘备忠而近伪。

”这句评论十分到位。

也就是说,三国演义虽然完美的创造了诸葛亮,但是却真的不如一个实实在在的诸葛亮让人敬佩。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以诸葛亮为核心和纽带,把三个国家的人物描写的淋漓尽致。

尤其是诸葛亮,三国演义把他的忠、智、义、情写的相当到位,让一个全新的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栩栩如生。

提到诸葛亮,人们就会想到足智多谋、鞠躬尽瘁这两个词语,三国演义的功劳毋庸置疑。

戏剧舞台上也多借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形象,把活生生的诸葛亮展现在我们眼前,比如失空斩。

所以,在文学角度上讲,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描绘相当成功,不仅仅创造了一个完美的诸葛亮,也创造了一个争议的诸葛亮,使诸葛武侯不仅仅是一个伟人,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名人,这就是雅俗共赏。

三国演义不仅仅使自己流传千古,也令诸葛亮万世流芳。

124 评论

相关问答

  • 历史论文1500字范文

    贞观之治,关键在于“作为之治”,即是有所作为,而且是积极作为。而更重要的是,这种作为的方向不是奉己,也不是一方阶级之利,而是天下百姓受益。这一点尤为值得中国的今

    dreamydream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历史论文800字

    南昌,这个普普通通的城市,却蕴涵着不平凡的历史.文化和风情! 这2200年的悠久历史,在这片红色的故土上,塑造了南昌金色的田园,打造了南昌的古色风情

    国王的咖啡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历史2000字论文

    两千字的论文,可以以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为己任为主题,发挥想象写吧。

    纯情小泰伦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历史论文近代史1000字

    写作思路:以近代史作为框架,选择其中比较知名的事件进行书写,最后总结中国人,绝不允许“佛狸祠下,神鸦社鼓”的局面出现!正文: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伴随着英

    垂杨紫陌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历史小论文600字初二

    历史论文此处省略六百字......

    心如蝶舞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