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85

美人儿不哭
首页 > 学术期刊 > 人民日报时评文章网络暴力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北京美克

已采纳

网上的喷子有两种。 一种是简单粗暴的,张嘴就是脏话,句句不离生殖,就是为了辱骂你而喷。 另一种是讨论问题时,双重标准满地打滚胡搅蛮缠,抓住你一两句话断章取义,毫无思辨的喷子。 个人认为第一种还比较好打发,第二种更加碍眼。我偶尔玩玩网络游戏时,经常会遇到第一种人。 从其语言来看,大多也是教育水平不高,家教不好的。看这些人骂街时,往往会很有画面感。 恍惚可见,在昏黄噪杂地板满布一道道黑脚印的网吧里,一个穿着邋遢、眼神游移、头发油腻的汉子,在被烟灰覆盖的键盘上奋指敲击一句句他所能想到最精妙的言辞,嘴里不时会用声调尖细的方言重复满意的段落。摁下回车,将脏话送到网络另一端后,抓起旁边的冰红茶狠狠灌了一气,然后随手将空瓶扔到身后的垃圾堆放区。抓起烟灰缸上的烟屁,使劲嘬了一口,咳嗽几声,将烟屁掐灭在洒过方便面汤的鼠标垫上。 每当这种画面在我脑中闪过时,实话说,我就生不起气来了。看看自己的居室和书架上的书,反而还涌起一阵强烈的负罪感。 好多年前,我还会和他们对骂,写一些阴险刁钻的言辞欺辱他们没什么知识的大脑。 后来懂事儿了就不这样浪费时间了。首先是,我用特别高水平的话骂他们,他们未必能看懂。其次是想明白自己和对方的差距时,就发现这毫无意义了。 我有一次陪朋友玩游戏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喷子。 大概就是我朋友拿了游戏里一个什么东西,让他拿不了,于是他就开始骂上了。 我那位朋友的涵养也非常好,并没太过于激动,直接回了他一句“有病吧。” 然后两边就互相喷上了。我朋友好歹是上过学的,很快就索然无味,除了偶尔呵呵两声,在公共频道里替对方的智商和家教哀叹,也不跟他多废话了。 我旁观了一会儿,觉得有点烦,但是又不想加入战团。主要是之前嘲讽了几句,便被对方施以暴风骤雨般热情的问候。 但对方并没有打住的意思,而是越骂越来劲,并且呼朋唤友,在公共频道里组团问候我们。 玩游戏时左下角一直在刷针对你的脏话,这多少是有点扫兴的,癞蛤蟆不咬你也很膈应啊。 我觉得放任这样不管,会显得我方声势太弱,并助涨对方气焰。于是打算也刷点什么。 将游戏窗口缩小一些后,我打开网页,翻出一篇文章来。我在游戏里水平很菜,于是也比较闲。在操作的空余之间,我就随手复制那篇文章里的一段,再转手黏贴到公共频道里。 至今还记得很清楚,那是人民日报一篇社论,叫《打牢基础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文章还算长,我每次复制都整段的刷,比他打字骂人快多了。一篇文章刷完,我就随手又打开另一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章来继续黏贴。 那一晚上公共频道都很和谐,洋溢着对改革开放的深刻理解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与信心。 没用多久,不只是那个喷子,公共频道里一个说话的人都没了。只能看到我在嘚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必要性。 诚然,除了教育水平比较低的底层群众,也有读过书自诩高素质人群的家伙会用不停的骂脏话这种不怎么上档次的方式对别人进行攻击。 以前在某个网站,我曾遭到某位文化人这样问候。这位仁兄当年在北京电视台工作,整天人五人六装大尾巴狼,跟在女网友帖子底下一口一口小X老师献巧儿。网名有个醉字儿。 于是我把他骂过的所有脏话都整理下来,做成了签名。其中不乏对女性的深切问候以及他对生殖过程表达的高度兴趣。然后在他所有出没过的贴子里回了一遍。 特别是他那些和女网友探讨阳春白雪品味人生鸡汤的贴子里,我也会一本正经的回复一下,当然是为了晒签名。 有人说文化流氓不在乎这个,你越这样他越得意。不过我的目的倒不是恶心他,而是要给别人看。 在他将这些当做自己豪情四射嬉笑怒骂的伟大事迹时,也会有人和我一样看出来丫就是个斯文败类。喜欢文化流氓的你管不了,但讨厌他的人多了,他就成了小丑。 这是我针对第一种喷子的举措。 不过真正讨厌的还是第二种。 他们一般不会说什么脏话,而是对你冷嘲热讽,阴阳怪气。 你在认认真真讨论问题,他拿不出什么干货,却偏偏横挑鼻子竖挑眼,抓住你的某句话不放,拼命放大你的纰漏,来彰显自己的高深。 当你拿出可靠的硬东西来反驳他时,他要么装死看不见,要么满地打滚撒泼耍赖。 这些人的另一项拿手好戏就是双重标准。 他们支持的,杀人放火都是有理有据。他们反对的,多吃了块肉都该枪毙。 “凡是我们支持的,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别人支持的,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黑。” 我称之为喷子的两个凡是。 对这种人就不能认真。 虽然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至今为止,最常用的的手段就是拉黑,不能拉黑就不搭理他。但是碰上某些精神实在不正常的,还会换上马甲来继续恶心你。 顺便说句,在网上我遇到的蜀黑吴蜜几乎全是这样的。纯粹为了黑而黑,根本不想跟你认真讨论。 你开个帖子讲汉魏攻防,他就进来呵呵一句开始扯荆州。 你说关羽斩颜良,他就进来呵呵一句开始念叨麦城断头关二狗。 你说张辽威震逍遥津,他就进来呵呵一句开始感叹周郎烧赤壁,顺便黑一把诸葛亮。 我他妈怕了你我跟别人聊曹操打吕布行吗?他还会进来呵呵一句,开始意淫小霸王其乐无穷。 我的朋友里也有吴蜜,不过他们都不是这种无脑蜀黑。真是万幸。 一个神志正常思路清晰会用脑子的人,绝不会为了赞美自己喜爱的事物就去拼命贬低别人,并不肯正视自己喜爱事物的缺陷。 我是标准的季汉狂热粉,但我也会承认关羽性格的巨大缺陷以及政治上的低情商。并赞美东吴太史慈这种重信有义,充满骑士精神的热血好男儿。 好吧,题外话结束,继续说第二种喷子。 碰到这种喷子出现,或者你预计到他们将要出现,唯一的手段就是尽量减少会与他们摩擦的几率。 抬手不打笑脸人,当你对他们表现出善意后,一般都会降低他们跟你斗嘴皮子的心思。 他进来呵呵,你先不要生气。哪怕肚子里把对方八辈儿祖宗都骂遍了,也笑呵呵的回复。 承认自己的不足,认同对方的部分观点,你要告诉他:“我们中国现在发展文化,向文化进军,有人提出一个主张,把大帽子一扣,说他是资产阶级的,那文化的发展就完蛋了。”所以我们要百花齐放,要百家争鸣。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要有服务意识,不分什么彼此,求同存异。 尖利的对抗会正中这帮喷子下怀,软软的回应才能避免无谓的争吵。 对于第二种喷子,我说的回应方法是在无法避免时的无奈之举。为了节省大家时间又不破坏心情。 平时遇到这种人,当然还是能避则避。不理他就得了。 我非常讨厌这些没营养的争吵,舌头痒痒了去马路牙子上蹭蹭,别浪费别人的生命。 我的时间太宝贵了,只能花在有价值的人身上。是什么导致了喷子思维以及如何转变喷子思维呢?以下是个人看法。 在心理学上喷子思维的诱因: 1,社会比较理论&保护自尊 社会比较(Leon Festinger,1954)是指我们经常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获得对自己的评价。在这样的比较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我们常常会在内心对优于自己的人产生诋毁。(尤其是这些人是我们身边的人时) 比如常见以下现象: “秀恩爱,分的快!” “你这是来拉仇恨的吗?” 当一个人自尊被伤害时,这种为了保护自尊而出现的“比较”和“诋毁”更加常见。 比如听说一些土豪带着美女去北大清华参观,看到路过的学生骂一句“穷学生!”是真的因为此土豪鄙视一切穷人吗?自然不是的,我敢说他不会对公司的最基层下属说“穷工人!”所以土豪骂“穷学生”只不过是在一群高知识的人面前找自尊而已,而这种找自尊的方法就是从1000个特点中找出一个对方比自己弱的。而土豪在其下属面前不需要保护自尊,所以也没必要鄙视。 类似的情况还常见于运动场,当一个没品的足球后卫被梅西过掉时,他有时也会骂一句“死侏儒!”因为这几乎是他能找到的比对方强的唯一一点了。 那么如何解决呢?如何降低在“社会比较”方面的喷子属性? ①培养独立性自尊,减少社会比较。自尊一般有2种,依赖性自尊和独立性自尊,前者是把自己的自尊建立在外在事物(比如金钱、名誉等)之上,所以需要不断地通过跟别人对比才能获得自尊;后者(独立性自尊)是把自己的自尊建立在对自己的良好感觉和信任感之上,“我知道我很棒,这就够了”,所以没必要跟别人对比。 相比独立性自尊,依赖性自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喷或者诋毁别人)、波动性(较大的情绪波动)以及焦虑水平。所以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可以更多地通过减少比较、增加努力程度等方式来提高独立性自尊,降低依赖性自尊。(两者都不可能变成0,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比例不同) ②不要把朋友当潜在竞争者。想象一下:扎克伯格创业成功,我们会羡慕他崇拜他,而如果他恰好是你的室友,你可能会嫉妒他。这是因为受进化的影响(氏族社会同一族群内争夺有限的交配资源),我们潜意识经常把周围的朋友当成竞争者。因此我的建议是,当你的朋友成功了,给他一个由衷的祝福,即时内心有些不爽,但是不要在意,这只不过是进化的遗迹而已。 ③不要放大你的生物化学反应。其实有时候我们莫名其妙喷周围的人,只不过是受短期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比如有研究证明,女性在排卵期对其他女性的敌意会增强。或者你被某些电影激发出的高肾上腺素水平提高了你的攻击性。这时你要明白:发生在你情绪上的,只不过是生物化学反应,并不是你性格的体现,不要过分放大它。 2,基本归因错误 另一种盲目乱喷的表现是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当我们评价别人时,经常把别人的行为归因到态度和性格等内在因素;而当我们评价自己时,经常把行为归因为环境等外部因素。 因此假设你是销售经理,当你下属销售不好,你第一反应是“你怎么不够努力?”而当你自己销售不好,你第一反应是“唉,现在客户太难拉了!” 为什么这样呢? 这是因为信息的易得性不同。当你观察别人时,别人的态度、行为等信息是易得的,而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是你不知道的,所以你根据易得性信息,自然认为这是别人的性格导致的。当你观察自己时,你自己的态度行为反而是难以察觉到,而你所处的环境更加容易被察觉,所以你往往更加倾向于归因为环境因素。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往往觉得别人十恶不赦,丝毫不顾及可能是环境影响: 比如你男朋友晚回家可能并不是其态度的体现(比如不爱你了),更可能是其环境的作用(老板强迫),而这时不管对方当时所处的环境就盲目乱喷(你这么不在意我!),明显是思维懒惰的表现(懒得了解对方的环境)。 比如下属业绩不好,可能并不是因为他太笨或者不够努力(态度因素),而是环境影响(整个行业都不景气),这时作为老板你需要了解事情的本质。 再比如我们骂暴恐案的实施者都是十恶不赦的混蛋,认为他们的暴力是性格的体现(天生惨无人道),但是忽略了他们所处的极端环境:他们只不过是被洗脑了。其实换个角度,如果让100个未经过思维训练的普通人跟他们处在一样的环境—“信息单一来源”、“权威型强迫”、“减少控制感”、“增加角色感”、“药物作用”等,可能有一半人也会变成暴徒。毕竟洗脑的作用太大了(详细百度:米尔格纳姆权威实验和斯坦福监狱实验)或许我们更应该去骂的是对这些人实施洗脑术的人。 既然“基本归因错误”如此常见,那我们如何归因呢? 可以参照心理学家凯利在1967提出的“三维归因理论”,比如当你看到下属迟到了,你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他是只在本公司上班迟到,还是不论做什么都拖拖拉拉? 他是经常迟到,还是只有今天迟到? 其他人今天迟到了吗? 如果他做其他事不迟到,而且只今天迟到,那么可能的原因是他个人遇到了急事(可以原谅);如果今天其他人也都迟到,那么可能是公司问题,比如昨天加班,也可以原谅。 通过这样的方法,你可以显著把“对人”和“对事”给区分开,降低盲目乱喷的概率。 3,隧道视野 导致喷子思维的另一个原因是“隧道视野”。 如果你在新闻头条看到这个: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想有些人的第一反应是“唉,世风日下啊!上海市民真是开放!” 那如果我换一个新闻标题“上海市本年市民有99.999%以上的人未参与公众裸拍行为”,你会怎么想?“嗯,上海市民素质真高,裸拍率不到十万分之一。” 而实际上这两条新闻是一样的。 这就叫“隧道视野”,我们喜欢人为放大少数事件的影响,忽略主体。 比如你在台上给500人演讲,看到有一个人睡着了,你会盯着这个人看,然后想“唉,我的演讲真失败,你看他都睡着了!”然后下一场演讲,499个人睡着了,只有一个人兴高采烈地在听,你会盯着那个听的人,然后想“嗯,我讲的还是不错的,你看他听得多认真!”所以,面对很优秀的个体,人往往还是容易注意到TA的缺点,因为那就像500个人中睡着的一个,在其他优点的对比下如此明显,因此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放开去喷吧!”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当说到小米公司,无数人所谓的“商业分析师”去喷它,即使小米已经是在很多方面优秀的公司,比如成功地改变了市场的竞争基础、被证明的商业模式、巨大的现金流等。甚至无数自媒体人“为喷小米而生”。(PS,仅为举例用,我不是米粉也不是米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是陈述事实。) 但是当看到某个10人团队的初创公司,即使他们根本连基本的商业模式都没找到,更别说“质量把关”“供应链管理”了,我们还是更容易去赞扬他们,“嗯,这个想法真是创新!” 所以,面对优秀的成功者,我们在100个优点中找一个缺点拿来喷,而在不成功的人中,我们在100个缺点中找一个1优点来赞美。 如果你想做一个客观的人,请关注更具统计意义的“大多数”,这可以让你减低隧道视野对判断的负面影响;当然如果仅仅是媒体,还是得关注更加博眼球的“小部分”。 4,万能药思维 请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你身体不舒服,走进了医院。然后医生没有对你进行任何的询问,甚至几乎都没有看你一眼,就说:把这个药吃了,每天三次。你会不会觉得奇怪?当你用质疑医生时,他说:我前两个病人都是吃这个药治好的,因此预计你吃这个药也能好! 喷子思维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万能药思维”—我们潜意识认为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样的。总之,当你有一把钥匙,你看什么东西长得都像锁。 所以我们看到,刚入职的产品经理在喷:58同城的UI界面简直挫的一逼啊,要是让我来设计,绝对分分钟高大上。 嗯,你潜意识觉得“高大上的精美设计”是一切互联网产品的解决方案,而忽视了不同企业的定位不同。 如果你做微信或者linkedIN,嗯,一定要精美!但是58同城的主要客户是有刚性需求(租房、找工作)的中小从业者,它的定位是“啥都有的大杂烩”,精美的设计反而不如这样简单粗暴的字符陈列管用。58同城不是高档西餐厅,而是城市小吃街—啥都有,都不贵,虽然脏乱差,但我们吃的就是这个情怀!给烧烤摊弄上高大上的装修,反而会让客人受不了。 所以,你在一个问题上取得了成功,并不代表你的“成功经验”具有普适性。因此在你拿着自己的“成功经验”去喷别人之前,先搞清楚:你们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吗?在英语文化中,有一类人被称为haters。hate仇恨,加上代表人的er,来形容那些内隐地被嫉妒驱使着,而习惯性仇恨别人的人们。 2000年,一个名叫3LW的R&B乐队在他们的的一首歌曲中写到“haters gonna hate”,之后,就像“给力”、“宅男”这些古老的网红词一样, haters终于被牛津大词典收录,成为了有名分的正经词。 牛津词典中对haters的解释是:总体来说,对任何人/事有强烈的厌恶,或持批评态度。 现在在Facebook、Reddit、Twitter上也经常会看到「haters gonna hate」这句话。 但到底要怎么理解haters?中文直译「怀恨在心者、仇恨者」来指代haters未免无法完全涵盖它的意思,并且译不出那种气势。 但随着网络文化发展,也诞生了一个可以较为完美对应haters的词:喷子。 现在也有另一个词:diss们:专门提反对意见的人,他们贬低、诋毁、轻视disparage、不尊重disrespect别人或者其他任何事物。(造句:我家爱豆这么努力,diss们速速退散。) 喷子们(haters)都是什么样子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见识到喷子们的全部嘴脸,我们才能不漏不错地斩杀。下面这些特点常常出现在喷子们的身上: 见不得别人好 看谁都不顺眼:永远在批判他人、给予负性评价 (但要澄清: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是出于贬低和侮辱。建设性的、有价值的意见能够促使人们进步。) 带有主观恶意的人身攻击 只关注缺点 有些人认为喷子们之所以鸡蛋里挑骨头,完全是出于羡慕嫉妒恨。但haters和喷子们不一定是出于嫉妒才对他人恶语相向。嫉妒的前提是你想要变成嫉妒的那个人的样子。而喷子们不一定想要成为他们喷的人,他们只是想单纯地捅你一刀。(……蛤?)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 1 网络环境是个大温床 喷子们常见于网络上,匿名(或无法识别出真实身份)这一特点,让喷子们有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随意发泄自己的愤怒,口无遮拦,反正大家又不知道是谁说的(或者要找出是谁比较困难)。 2 喷子也有基因? 环境对人们言行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些人一匿名就变喷子。但除此之外,真的就有些人是自带喷子属性吗? 研究告诉我们,还真是这样。人们的秉性中会存在这样一种倾向(dispositional attitude):喜欢、或厌恶外界的一切刺激。虽然这种倾向很微弱,但它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却是巨大的。 所以,如果要问,喷子是天生的吗?嗯……也不能说完全不是吧。 3 一些因素让喷子们得以持续喷下去 每个人在网络浏览、阅读的过程都是在确认自己的观点,我们会更加注意到那些与自己已有观点相符的观点,也倾向于忽略那些与自己价值观不符的内容,这称之为注意偏差。 因此普通人对于外界的信息可以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喷子们则是完全闭着眼乱喷,他们只坚信自己的观点,并和其他喷子反复地相互认同。 遇到喷子,我们怎么办? 如果你遭遇了喷子,那么说明,你的言语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了。 一开始我们都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对负性评论免疫。这可能是一种防御方式,你骂你的,I don't care(摊手)。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并不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事实是:这些负性评价真的,很,伤,人。如果你不能处理好这些烂事,它会影响你自己的生活,影响你做正事。 并不是只有明星这些公众人物才会受到公开的批评,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要面临一些来自他人的批评,也许是熟人、也许Ta对你了解甚少、也可能一无所知。 那么,既然我们无法生活在无菌的真空里,那么要怎样去面对这些“总要面对的”喷子? 1 忽略它 Ignore it 直接阻截掉信息渠道,尽力避免去看到这些负性评论。比如有些明星关掉自己的评论区,或者开了评论区但根本不看,这就很好地阻隔了自己的视线,免于遭罪。虽然不堪的文字可以阻隔,但恶意却总能通过其他方式传递到你身边。 2 分析它 Analyse it 虽然喷子们给予的负性评论大多是毫无建设性地乱喷,但也不乏其中可能就有一两条是真正有价值的建议。如果你能做到心平气和,兼容并包的心态,来从看似恶毒的言语中,看出他们“为了让你进步”的苦心,那么就坐下来,分析一下吧~ 3 处理它 Deal with it 如果你不愿深究这些恶意的指指点点,但由于一些原因,也屏蔽不掉。那么,don’t take it personally,不要觉得那些话是针对自己的。在面对喷子的时候,练就一副厚脸皮是很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面对喷子的态度,体现了我们是否有独立完整的自尊。如果把自尊和自我价值完全与他人的评价联系起来,那么一旦遭到反对意见,就有全面崩溃的可能。所以,我们不需过于重视外界的认同,那无异于自取烦恼。 所以,当你在网上,或现实中遇到喷子怎么办? Don't let them get you.参考资料: Ann Friedman. (2013). Haters Gonna Hate. What’s a Woman to Do About It? Carl Richard. (2016). Learning How to Deal With the Haters. The New York Times. Gregory S. Parks. (2016). The psychology of haters. The Huffington post. Sarah Kliff. (2013). Researchers take on crucial question: Are haters gonna hate? The Washington pos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2013, August 26). Why do haters have to hate? Newly identified personality trait holds clues. ScienceDaily.最后,分享一个故事。 有两个人吵了一天,一人说3X8=24,另一个人说3X8=21,相争不下告到县衙。县官听完便说: “把三八二十四的那个人拖出去打二十板!” 二十四的人就不满: “明明是他蠢,如何打我?” 县官答: “跟三八二十一的人能吵上一天,还说你不蠢?不打你打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和听不懂人话的人较劲,因为最后受伤的可能是自己。 觉得此话甚是有理! 直面了这个网络的精彩,也便留了下来,从起先纯粹的旁观者渐渐的亦变成了分享者。 段子逗乐,亦有故事,偶吐干货,杂而不湿。 不求闻达于贵乎,只图内心我乐意,足矣。 但也慢慢印证了一个道理,我到底不是人民币,就不必奢求讨每个人的欢喜,那些迈出国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喷子也适时的出现了。好吧,我也逐步适应并理解了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明白了与之争辩的无力和徒劳,最重要的是我以前曾经在《百家讲坛》上看到过台湾大学曾仕强教授讲授的关于“三季人”的故事,觉得获益匪浅,就把它搬过来,以飨知友,以期共勉! “三季人”指的是那些不可理喻的人或者指代无知的人。 他是这般说的: 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越是不懂的人,讲话声音越大,以后你在哪里都可以看到,凡是那个声音最大的人就是最不懂的人。你懂,你讲话声音那么大干什么,所以后来我们读庄子的话才读的懂“夏虫不可以语冰”,你跟夏天的虫你讲什么冰,那是你糊涂,你跟他讲什么冰,那这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你如果去问孔子,孔子说本来就这样,你见人不说人话,那不是鬼话连篇吗?万一有一天你真的碰到鬼,你不讲鬼话,你怎么沟通呢?我们都搞错了,这个绝对不是投机取巧,这个是随机应变。 原文是这样的: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翻译过来就是: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您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那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 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听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故,以后大凡有喷子黑子之流,管你是九段还是十八段,管你是天朝第一还是宇宙最牛,弟均以“三季人”以赠之。

260 评论

馨悦心辰辰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我们非常震惊的现象,尤其是这段时间,相信大家都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则非常让人震惊的新闻,那就是人民日报谈网络欺凌的现象,其实对于网络欺凌我们应该有否定的态度,对于这种网络欺凌,我们一定要严厉的打击。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对于这种现象一定要严厉的打击,同时也一定要去拒绝这样的情况发生,这些年来在网络上的网络欺凌是非常常见的,而且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对这件事情都必须要有一个正确认识,我们要对此持有否定的态度,我们一定要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去否定,要去拒绝,只有这样子才能够保障我们的生活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地步。

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国家能够重视网络欺凌这样的现象,因为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而且总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让很多无辜的人因此收到很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政府,一定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去约束这样的行为,一定要让这样的行为出现的时候,就遭受到严格的法律惩罚,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得,是我们所有人都非常希望能够去制止的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的知道,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勇敢地拒绝,一定要告诉对方,我们是拒绝网络欺凌等,同时面对于网络欺凌的欺凌者,我们还要去有应有的法律,进行严格的惩罚,任何人做出这样错误的行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都要让自己遭受到巨大的惩罚。

296 评论

starcraftgod

随意辱骂、人肉当事人、侵犯当事人名誉、披露个人隐私、侮辱当事人尊严等行为属于网暴,而这些行为要得到平台的管理才能杜绝。

138 评论

篠田麻里子

我们应该保持一个非常理智的状态,要对一些欺凌的事情做出反抗,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和谐。

244 评论

粘土宝宝

非常可怕,这样的行为也是让人非常的反感了。也会对一个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116 评论

素素V587

我觉得还是应该实行网络实名,因为这样就能够更好地知道到底是谁在实施网络暴力,也能够杜绝这种现象。

131 评论

gracesea123

网络暴力非常可怕,会摧毁一个人正常的生活,所以需要抵制网络暴力

333 评论

童真记忆2008

人民时评:平台要压实责任,给网络暴力行为亮红牌,可是哪些行为属于网暴,目前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的,更多是从局部角度来进行判定的,比如发布了一些虚假的信息,或者在言论当中有明确表达出一些豪横的意思以及一些过于恐怖暴力的言论。在互联网时代对于网络暴力需要做出一个明晰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定义也是需要根据互联网的变化来进行持续更替的一个概念。

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在一些公共平台以及一些空间上都有了表达途径,也让很多人对于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言论也失去了应有的规范,一些,看似不那么重要的言论,在网络上一经放大和传播的话,就有可能让这些言论成为伤人的利刃。而且网络现在也有虚拟性和匿名性,很多人在网络上发布的过程中,忽略了现实生活当中真实的社会身份以及道德准则,可能会说出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言论。再加上法律层面,目前没有要求平台对于用户信息进行一个审查义务只能通过后期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这也让一些键盘侠不断的在网络上进行恶意引导。

网络暴力的危害

网络暴力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因为网暴被伤害的人是数不胜数的。而且在网暴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人肉搜索的乱象,让个人隐私开始泄露,这让网络暴力事件影响力扩大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于个人信息来说是会造成一些伤害的,会侵犯个人的自身合法权益。会让被侵犯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最后现在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在网络上的言行如果超出了合法的边界,都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付出法律代价。

226 评论

加菲慢半拍oO

现在很多平台都实行实名制了,无论网上说什么都可以查到,如果对网暴有处罚,相信以后网暴会减少很多,普通网名素质的提高也至关重要

138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民日报时评文章500字

    这个从网上能搜到的,另外找报纸看一下

    芬琳漆厦门站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两会

    2020年1月26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1、坚定信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国新办发布会:精准施策决战疫情防控关键期。 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坚

    吾ci吾ci575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人民日报时评文章最新

    可以多关注下人民网和新华网还有半月谈。这些网站都有时政信息,您平时多积累一些,在考试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的作答。申论考试时要从阅读给定材料入手,在归纳概括、综合

    螃蟹横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人民日报时评文章点评

    2020国考申论备考:时评文章到底怎么用在申论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很重要,但是对于大部分备考考生而言,在做积累时,更多的是盲目的、机械的,最后感觉收获不多,所以,

    室内设计--阿梅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人民日报最新时评文章摘抄pdf

    1.人生这条路很长,未来如星辰大海般璀璨,不必踟躇与过去的半亩方塘。那些所谓的遗憾,可能是一种成长那些曾受过的伤,终会化作照亮前路的光。——《人民日报》2.正所

    八宝爱上粥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