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80

yanrongsun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刺xin的刺刺儿

已采纳

关于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论文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写作的目的,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一、明确读与写之间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课程中占有着很大的比重,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也占有者很大的比重,这说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对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想要将读与写在教学中结合起来,实现读写结合教学,首先就需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能够形成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中,由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都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往往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开来,认为二者在教学上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杜甫诗中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能够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基础,同时也可以学习阅读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1]。而大量的`写作练习也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更能够明白作者意图,从而提升阅读能力。二者虽然在教学中虽然分为两部分,但实际上却是一体的,教师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够真正将读写结合策略运用到教学中来。

二、以阅读教学渗透写作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可以对与写作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渗透。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经典句子、用词、例子等有利于写作知识技巧进行学习。教材或阅读读物中的文章都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无论是在词汇运用、修辞手法运用上,还是在行文思路、表现手法上都是十分考究的。教师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布局、细节运用等多方面进行思考,理解文章整体结构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还可以针对某一段落或句子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其在语言运用等方面的优点。比如在白居易《琵琶行》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重点找出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盘”“刀枪鸣”“银瓶乍破”等句子或词,讲解其在对琵琶声音描写上的优点,并引导学生化用到自己创作的文章中。其次,还可以对阅读作品中的一些句子或词汇进行积累,为之后的写作练习提供素材,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记忆,并作为名句在写作时进行使用。

三、以写作教学锻炼阅读能力

除了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内容外,读写结合还需要通过写作教学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阅读文章或素材,并鼓励学生进行运用。其次,还要让学生学会反思,找出写作过程中把握不好的地方,之后主动学习一些有些文章中的经验,形成以写促读的效果。比如学生对于修辞用法的掌握较弱,就可以仔细阅读、分析课文《素芭》中的“词格套用”方法,以此来对自身的不足进行改进,从而起到提升阅读水平的效果[2]。最后,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整体审视,并将自己的文章思路、情感表达表述出来,这样学生对于阅读作品时思路就会更加清晰,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与思想。

四、以课外活动为形式进行读写结合教学

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不仅要运用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来体现。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是十分依赖实践的,因此教师可以积极组织一些课外的读写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文学创作小组”等,鼓励学生阅读丰富的课外读物吗,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课本上。同时,也可以在同学间交流写作经验、阅读感受,或互相推荐优秀书籍,通过日常的积累来逐渐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自然就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好处。

总的来说,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在教学中注重策略,就能够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海勇.读写结合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3):14-15.

[2]洪祖臻.高中语文教材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03):228-229.

130 评论

长春小熊猫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观点,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下是我整理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欢迎阅读。

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滞后

我国很多农村小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已经形成了单纯借助教材的教学来促使学生在短期内获得有效的成绩提升,一些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甚至未进行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在教学时大多根据自身经验,注重在教学中让学生将一学期中仅有的数十篇课文嚼烂、嚼透,这样反复枯燥的教学方法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使得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低下。

2、阅读资源匮乏

丰富的阅读资源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条件,然而当下我国农村小学语文群文教学受到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家长教育思想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仅能依靠有限的教材来进行学习,只能通过课本、电视来获取知识。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农村小学中一年读过一本以上课外书的学生所占据的比例在10%以下,教师教学资源不足、学校图书室书籍不足等都给群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教学设备落后

受到社会模式、教育经费不足、农村经济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大多学校仅仅依靠教科书、粉笔、黑板等传统的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大大降低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

1、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这一原则下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更新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引导。小学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法,通过问题情境的精心设计来实现群文的有效联合,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比较性问题的设计来让学生在横向、纵向、内容、异同等多方面的对比当中提升鉴赏能力。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当中的《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将其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等童话故事放到一起进行阅读比较,并提出“这些文章在情节结构方面具有哪些相同点?”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出童话故事情节的反复性特点。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迁移性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会将阅读一篇文章时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文章阅读当中。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当中的《刷子李》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当中黑衣上无白点、有白点、出现小洞的情节变化并了解跌宕起伏的写作方式,而后让学生阅读《泥人张》《苏七块》等文章,提出“哪些文章当中也应用到了相同的写作方式”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获得已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2、丰富教学资源

一方面,小学教师应当确保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教材文章合理地做出课本资源的开发。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当中的《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下围绕“秋天”这一主题来寻找相关的文章、诗词等,并展开“我眼中的秋天”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借助收集到的资料朗诵与秋天相关的诗词、画与秋天相关的画等,在拓宽了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多角度与多渠道。另一方面,小学教师需积极开发课文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进行班级共享来丰富课文资源,并引导学生共同将所阅读的同类型文章放到一起来感受其语言表达方法、情节发展模式等。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其阅读一些童话故事和儿童诗,针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可推荐其去阅读中外名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群文阅读这一新兴教学方式逐渐被应用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当认真分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对阅读资源做好开发,从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获得总结能力、整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进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一、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存在的障碍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导致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步履维艰。下面笔者就当前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如下:

1、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

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得有人力方面的条件,教师得担负起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学习的责任。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农村小学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只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学生一年下来也就只能学到大概50篇文章。而教师更多的是选择让学生背课文、抄课文,直至将课文背的滚瓜烂熟,甚至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能够倒着背诵课文。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着这一件事情,既枯燥又没有实际提升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慢慢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学校的教辅资源不足

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还需要有足够的物力、财力,要有足够的教辅资源支持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但由于农村办学资源有限,大多数小学是没有图书室的,即使有图书室,里面书籍也存在着过于陈旧以及收藏量少的情况。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不会主动为孩子添置课外书籍,这就导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几乎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虽然学生可以通过电视了解一些课本外的知识,但是也很有限,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少,知识面窄。

3、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

虽然有些农村地区的小学已经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但是在实施方法上存在不足。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在讲套话、空话,如告诉学生阅读书籍可以获得增长见识云云。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根本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至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更是难上加难了。

二、改善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解决措施

基于以上对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障碍的分析,下面笔者提出几点相关的`解决措施,如下:

1、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不能仅仅盯着书本进行教学。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目前农村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基本在16:00左右,放学后学生基本都是在打闹中度过的,与其这样,倒不如利用好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在放学后将学生组织起来,将16:00~17:00这段时间作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当然,不能每一天都进行,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可以规定每周周二和周四或者每周周三和周五为课外阅读时间。

2、学校要积极募集教辅资源

学校要募集教辅资源,其渠道多种多样。例如,学校可以报批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建立图书室、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学校可以直接向社会募集捐款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或者直接号召捐献旧书籍;学校可以求助于媒体,通过多方渠道将学校的需求信息发布出去,相信会有很多好心人提供帮助的。只有丰富了学校的教辅资源,开展群文阅读才有可能。

3、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师应当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第一,在设计教学目的,要注意将某一组文章看着一个整体,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延展性。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两篇文章都提到了“爬山虎”,一篇是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另一篇是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可以先就爬山虎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它的特征、习性等。进而延展到爬山虎代表的是一种怎样的品格进行讲述,最后再上升到对作者自身品格进行讲述,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层层深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推荐课外书籍,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阅读更多的文章资料,而不是教师强行规定学生的阅读内容,通过这种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

4、建立奖励机制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能一味的强制学生去阅读、去学习,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阅读转变为主动式的阅读,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这可能就要引入奖励机制,通过奖励在群文阅读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农村地区小学推行群文阅读教学的障碍有: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学校的教辅资源不足、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等。为此,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学校要积极募集教辅资源、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建立奖励机制等。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浅显看法,希望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推进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性意见。

311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研究论文

    部编本教材2019年9月已全面推广使用,谈及新教材的亮点,很多教师都会提到整本书的阅读。 整本书的阅读呈现出课程化的趋势,既是响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课外

    鸭梨山大痕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论文

    关于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论文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写作的目的,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

    毛毛爱囡囡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有关语文读写结合的论文研究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论文摘要: 新课标理论要求,高中生在 语文 学习中,应当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探求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参与 语文 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 语

    湛蓝世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课外阅读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论文

    摘 要: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也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的魅力在阅读课中体现,阅读的价值不言而喻。小学生处在个体成长的黄

    绝妙蓝调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多文本阅读与写作结合研究论文

    关于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论文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写作的目的,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

    學僧Young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