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73

yidiandian100
首页 > 学术期刊 > 电器公司毕业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沁水冰心

已采纳

“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298 评论

whahappy502

论美的电器的企业风险分析

论文摘要:美的电器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一个突出企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然而一个企业要长盛不衰则必须做到居安思危。从战略、和运营三个方面剖析了美的电器在高速发展时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论文关键词: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营运风险 美者Haynes最早提出风险的概念,海恩斯将风险定义为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美国学者Willet把风险与偶然和不确定性联系。风险具有以下特征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危险;风险的本质是速度,确切地说是人的反应速度与事物的变化速度之比。 1 企业风险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企业风险理论模型由美国学者Dickson和Giglierano提出,他们把企业风险划分为两种类型:“沉没的船”风险和“错失的船”风险。“沉没的船”风险是指新业务由于未达到满意的销售额、利润或收益率等目标而失败的可能性。“错失的船”风险是指企业因为竞争者抢占先机或是市场机会的突然消失而失去商机的可能性。 通常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主要四个方面:内部来源,来自于企业内部、企业结构及企业所处场地;附近或邻近来源,来自于邻近企业周围社区或区域内的企业或;外部或区域来源,来自于周围社区或地理区域的企业;遥远或视线外来源,来自于社区或区域以外的企业(包括国内来源和国际来源)。总的来说企业风险是指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可以划归为,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营运风险等。 2 美的电器风险分析 2.1 战略风险分析 战略风险是指公司因做出错误的战略决定而导致上的损失。常见的战略风险包括:企业的目标与方针、市场潜在的威胁、业务的范围(深度与广度)、品牌及形象的建立。 2.1.1 多品牌战略及产品高端化风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的想通过品牌多元化的战略以期更好的满足和占据各个细分市场。最近,美的微波炉发布“双高战略”,即高端品牌和高端产品,把“蒸立方”打造成为高端品牌,同时,发布了X5、X3、C7等零售价超过2500,甚至达到10000元的高端产品,并且美的电器近两年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空气能热水器的发展。为此美的提出了“双50%”战略,即在3到5年的时间内占领空气能热水器市场份额的50%,同时力争空气能热水器占据热水器行业的50%。 毋庸置疑,在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大下,人民收入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势必会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此时美的加大开发高端品牌的力度代表了时代的趋势,有利于其未来持续的发展,但是品牌的多元化也会存在相应的风险。比如之前美的在收购“小天鹅”洗衣机,其品牌重组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品牌定位混淆的`情况。其中“小天鹅”定位于中高端,“美的”专注于高端,“荣事达”侧重于低端的三级、四级市场。可是“小天鹅”和“美的”却在中高端市场产生重叠,定位模糊并且分界不清,这势必会影响到各个品牌的形象的建立与渗透。特别是对于定位在高端市场的家电产品,如若产品的品牌形象不能根深蒂固,则其销售会受到巨大影响,进而会影响公司的运营。 2.1.2 国际化经营战略风险 2010年美的电器在其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海外全资控股子公司以5748万美元收购埃及Miraco公司32.5%股份事项,未来五年,凭借持续引领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海外市场本土化布局的国际化发展能力,美的将在国际家电舞台展示更巨大的实力。美的此次收购,是基于埃及在非洲所处的战略位置以及Miraco公司在埃及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Miraco公司在当地享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占据埃及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拥有优质的渠道资源。通过收购,美的获得投资Miraco公司产品、品牌及市场的机会,继而成为美的开拓非洲市场的优质平台,美的也将以此为基础继续深化与国际知名家电企业的战略合作。 美的通过一系列国外收购可以加快扩张其国外业务,然而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美的在国外收购过程中很有可能遭遇大多数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各个问题,比如说渠道的整合和消费市场的消费行为模式难以把握,这势必影响其在非洲市场的发展。因而要如何在一个全新的市场迅速掌握情况,整合渠道,进而保持产品的价廉物美将会是美的一个重要的考验。 2.2 风险 2.2.1 原价格波动 由于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资源稀缺性影响,公司主要生产原料特别是作为空调重要原料之一的铜价持续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的管控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2.2.2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人民币升值使家电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有所削弱,在我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背景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使公司面临汇兑损失风险。 2.2.3 贸易壁垒、技术壁垒 在关税壁垒降低的同时,国家间的非关税壁垒作用日渐凸显,在我国家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均不断提高了节能环保指标和废旧家电回收无害化标准。非关税壁垒及某些国家、地区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引起的贸易摩擦,均加重了家电企业的成本费用负担,并对企业的市场拓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2.3 营运风险 日前,美的紫砂煲用泥巴做原料的行为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美的公司售价上千元、宣称“全部选用纯正紫砂 烧制”的内胆,实际上是用田土、黄土、黑土等普通陶土添加 铁红粉、二氧化锰等化学颜料配制加工而成的“伪紫砂”。 美的公司随后发出道歉声明称“天然紫砂内胆”属宣传不实,昆明、武汉等地美的紫砂煲开始下架,并接受顾客退货。 此次“紫砂锅”事件折射出了美的在高速发展进程中质量控制的疏漏。这也是众多分析人员极为关注的一个方面,认为美的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极易出现“高速风险”,也即过度注重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忽视了企业的本质。譬如说丰田公司的“召回门”事件,这折射出了高速发展企业中一个特别容易出现的倾向,那就是忽视产品质量。若公司的一个产品出现问题,则会殃及池鱼,其它产品的销售也会跟着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当前这个产品质量危机事件频发的大下,消费者对于质量格外的敏感。美的在激烈的家电市场行业一直进行着低价的“血腥”,那么在维持低价的同时美的电器是否会继续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这将是美的需要严谨防范的一个风险点。 3 建议及应对措施 在美的开展多品牌战略同时,应该防范各个品牌定位交叉或是模糊不清的情况。其次由于公司扩张了各个产品系列的品牌,相应的会导致营运成本的大幅上涨。虽然目前美的采用的是一个平台多种品牌的发展模式,但是其中的资源共享与整合依旧是其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风险点。如若不能好共用平台,那么由多品牌产品引发的高额营运成本将会使得美的在价格上失去优势。面对原材料上涨、汇率波动等风险,美的首先应进一步完善供应链整合与机制建设,加强资源协同,深化与关键性资源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梳理内部成本管理流程,推动精细化与一致性管理,逐步构建效率驱动的新成本优势;加强技术研发与投入力度,大胆实践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动技术降成本;对市场进行精耕细作,细分市场、细分渠道、细分产品,扩大市场消费群体基数,提高市场占有率,构建竞争壁垒;稳妥推进相关大宗原材料的运作,通过适当参与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锁定预算成本;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高端与高能效产品占比,提升盈利能力。其次以全球化的战略思维,积极推动海外营销转型,以国家营销实体为运作核心,建设多产品国际营销平台;深化与海外经销商及核心大客户的合作关系,提升服务能力,保持订单与客户的稳定增长;加快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质,针对不同区域市场、不同产品种类,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针对汇兑风险,加强动态监控与信息跟踪机制,在出口实际应收款项的范围内,稳妥利用适当外汇工具进行防范,平抑风险。最后加快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稳固与提升变频、新冷媒、新型换热技术等核心技术水平;加强质量与监控,深化技术交流与合作,继续推动产品相关认证,适应国际化竞争要求;以区域市场辐射和规避贸易壁垒为主要原则,优化海外布局,积极推动新兴市场的投入与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合理的区域制造布局,提升海外自有品牌比例。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237 评论

MindTheGapPlz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概述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分析机电一体化发展进程,提出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迈进的趋势。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核心技术;发展进程;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面向应用的跨学科技术,是机械、微电子、信息和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的结果。今天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飞速,机电一体化产品更日新月异。一、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1.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

122 评论

silvia147852

你连个题目也不给···以下是范文,也许对你有帮助浅谈住宅电气设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各类家用电器逐渐增多,特别是空调、大荧屏彩电等大功率电器进入普通家庭,使住宅设计由原来纯照明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1、住宅用电负荷的预测我们将住宅面积分为三类:小型住宅60m2以下,中型住宅60~100m2,大型住宅100m2以上。一般小型住宅照明用电负荷500W,娱乐用电(包括电视机、音响、电脑等)负荷950W,厨房用电(包括电饭煲、电热开水器等)负荷3500W,卫生间用电(洗衣机、排气扇)负荷1170W,空调用电负荷2250W,综合上述各类用电负荷共8370W,中型住宅乘1.3系数10881W,大型住宅乘2.6系数21762W。根据统计调查,一般住宅用电负荷的高峰期是夏天晚饭后的时间,这时用电负荷有:电视、电冰箱、电热开水器、消毒碗柜、电脑、空调,共有住宅用电负荷的40%,查设计手册得需要系数0.4~0.6,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设计时取0.4系数便可以,则小型住宅负荷计算取3.5kW,中型住宅负荷计算取4.5kW,大型住宅负荷计算取8.5kW即可。2、住宅的电源与配电系统小康住宅供电由小区变配电所引入,应采用三相四线(TN-C系统),经重复接地后进入单元总电表开关箱,改成三相五线制(TN-S系统)后再放射到各用户,配电箱中应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断路器应选用能同时切断相线--中性线的断路器。住宅用电负荷计量应采用一户一表制,建议将单元总开关及分户电能表集中设置以便管理。户内配电系统: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为避免电气线路过载和降低谐波电压的影响,户内配电系统应采用多回路形式,至少应设照明回路、一般插座回路和空调回路,如实际需要也可将厨房和淋浴室设为单独回路。此外考虑到家庭办公和信息化的发展,还应增加一条专用回路。3、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室内外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住宅用电的安全及经济效益,因而必须在工程设计中合理选用导线和有关电器设备。(1)导线的选择:导线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导线的型号和规格,其原则是既能保证配电的质量与安全又能节省材料,做到既经济又合理。其中导线型号应按使用工作电压及敷设环境来选择;导线的规格(导线截面)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选择:①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为防止出现断线事故,导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照明回路计算电流较小时(<10A),其导线都应按机械强度选择。②能确保导线安全运行。选择导线时应保证其安全电流大于长期最大负载电流,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在选择进户线及干线截面时应留有适当余量;b.单相制中的中性线应与相线截面相同;c.三相四线制中的中性线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的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用于接中性线保护的中性线,其电导不应小于该线路相线电导的50%,气体放电灯的照明线路因受三次谐波电流的影响,其中性线截面应按最大一相电流选用。③能确保电压质量。对于住宅建筑来说,电源引入端至负荷末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不应大于2.5%,如线路电压损失值大于规定电压损失允许值,应加大导线截面以保证线路的电压质量。总之,在选择导线时要考虑实际使用及未来发展需要,适当留有余量,减少电压损失,保证导线使用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有效。(2)电器设备的选择:电器设备主要指电源配电箱、电表、控制开关、漏电保护开关及电源插座等。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选用时应根据住宅的负荷情况、安装要求、使用环境、设备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等合理选择电器设备的型号规格,注意设备的容量等级宁大勿小,但又要避免选得过大造成浪费,一般来说在计算工作电流的基础上选大一级即可。为确保其质量,应选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国内GB、JB有关行业标准,并具有产品质量认可证书的电器产品。总之,电器设备的选择尽可能做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4、防雷与接地(1)防雷内容与措施。防雷内容一般可分为:防直击雷,防感应雷及防高电位入侵三个内容。就防直击雷而言,一般是在屋面易受雷击部位安装接闪器,然后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电阻很小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安装时要注意屋面突出的金属部件与避雷针、带、网应全部可靠连接。目前一般利用屋面板钢筋作为避雷网,柱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这是较为实用经济的作法。为了防止感应雷和高电位入侵的危害,可在电缆进出户处将绝缘子的铁脚支架可靠接地,同时安装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此外要强调进行等电位联结,也就是在设计施工中要把建筑物内、附近的所有金属物用电气的方法连接起来使整座建筑物空间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内部和附近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从而避免内部的设备被高电位反击和人被雷击的事故。(2)安全接地的形式与要求。在住宅电气设计建设中为确保电器设备和人身安全务必做好用电系统的安全接地。目前我国的住宅配电系统方式一般有三种:TT、TN-C-S和TN-S系统,在进行设计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接地系统。以下着重谈谈住宅配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必须保护接地,接地电阻R≤4Ω。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既可采用保护接地,也可采用保护接中性线。为确保接中性线保护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将中性线干线或支线的终端再次接地,这称为重复接地。重复接地有以下作用:增大流过线路保护装置的电流使其加速动作,从而减轻或避免事故的发生;设置重复接地后可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减少触电的危险程度。为确保接中性线保护的安全可靠,按规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0Ω;②保护接中性线的其电导不得小于线路中相线电导的一半;③在任何情况下,同一供电系统中不可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另一部份采用"保护接中性线";④用于接中性线保护的中性线不能安装带熔丝的开关或熔断器。此外,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及智能化的发展,应作好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工作。5、消防系统大型现代住宅中由于电气设备越多就越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应安装完善的消防系统。笔者认为大型现代住宅在电气消防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1)供电电源应采用两路方式,一路为市电电源,另一路为应急电源;(2)有应急照明系统;(3)应用手动响鸣火警警报系统,如可能,可加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开关和导线应选用符合防火规范的开关和阻燃型的电线电缆。6、智能化发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微机自动检测及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楼宇智能化的实现已成为可能。未来的住宅楼应有一个由检测单元、执行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微机组成的智能监控系统,由该系统对楼宇内的设备运行、电气故障、火灾、盗情等进行集中监控。再设置综合布线系统,将一定区域内的楼宇按星型拓朴结构建成小区局域网,进而所有局域网连接,同时与公安、消防、电讯、广播住宅管理等部门连网从而建成城市住宅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住宅的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和管理。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住宅电气的设计建设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保证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283 评论

11月de蔷薇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摘要]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要和发展背景。综述了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产品制造技术发展趋势1.绪论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2.机电一体化概要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3.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而深入的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①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③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有研究和应用的。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4.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下:4.1智能化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者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4.2模块化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这样,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这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是对生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规模化将给机电一体化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4.3网络化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等人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利用家庭网络(home net)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CIAS),使人们在家里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4.4微型化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4.5绿色化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另一方面,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4.6系统化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一般除RS232外,还有RS485、DCS人格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以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事实上,许多机电一体化产品都是受动物的启发研制出来的。5.结速语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当然,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参考文献[1]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李运华.机电控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3]高钟毓.机电控制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刘助柏.知识创新思维方法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45 评论

相关问答

  • 电力公司相关大学毕业论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得益于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力技术论文

    喝茶的樱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的公司

    这个问题要看您的论文中是否涉及到该企业的核心数据和未公开信息,以及是否对该企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在知网数据库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对大公司如联想、华为等公司的分析

    修普诺斯0907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毕业论文将上市公司改为有限公司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的研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公司制度的不断规范,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探讨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下

    wangqixiaq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毕业论文选取公司

    好。毕业论文选没有人写过的公司是很好的。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s泡沫之殇y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电器公司毕业论文

    “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

    yidiandian10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