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zhou214
新课改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春天,活跃的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但是笔者认为任何改革都要理智对待。新课程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到底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笔者认为语文改革,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忽视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本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要辩证看待,进而扬长避短,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尽力具备,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要坚持。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生而言,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时刻重视小学生各种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论人格上还是学习方法都要严格要求,从各个方面进行引导,点点滴滴不能放松。新课程改革倡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这是必要的。但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仅需要正面引导,还需要带有一些强制性。教育心理学就此专门提到:“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有一种倾向,认为只要出现强制字眼,就应该遭到批判。这种倾向恰恰说明了现在改革存在一些盲区。
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没有完全被激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需要教师意志进行左右。教育以人为本,并不是处处顺从和迁就学生,在尊重学生和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教师也要有“强制”的意识,只要是切实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的都应该得到认可。
笔者认为,小学生有八个方面的习惯需要教师着重培养:1.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2.认真谨慎的学习习惯;3.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的习惯;4.说话规范的习惯;5.爱惜书本的习惯;6.勤于发问的习惯;7.互助合作的习惯;8.写字规范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不仅仅要求学生有培养好习惯的意识,还需要教师能为学生做好示范,严格要求学生养成习惯。比如要求学生写好字,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过于迁就学生,写字只有苦练才能出成果。就这个方面来说,如果一味地迁就学生快乐教学,好习惯就存在养不成的危险。
二、学习热情
现在的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远远超过学习语文的热情,一方面是家长和社会要求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非常重要,要有学习热情。现在新课程改革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确实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但是有时候恰恰因为过于开放、过于随意导致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笔者赞同某位教育专家所说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这从深层次点出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无论何种教学方式的改革,都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实现。
三、掌握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读死书,但是新课程改革如果走了极端就会导致学生不会读书。到底哪些是读书的基本技能呢?首先,学生要懂得读书要有感情,能够动情地去读书;其次,学生会默读,能够不动声地抓住文章的核心;第三,能具备快速阅读和略读的技能;第四,读书的同时能够思考,能概括能质疑。课程标准专门规定了课外阅读量,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如果教师能让学生确实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量,那么学生一定会掌握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通过阅读要培养学生语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新课程改革而言,如果学生并没有完成所规定的课外阅读量,课上也没有很好地去进行语文阅读,那么语感的培养就很难形成,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能学好语文。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能真切感受到祖国文字之美,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语感的培养最主要就是读,学生必须下工夫来完成阅读量。但是教师也要给予引导,此时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一些方法是可以借鉴的,比如重点段落分析,抓关键词等。
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前面几个内容,归结到最根本,无论什么教学方式都需要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是所有教师所期望的。所以不论怎么改革,教师都要把学习方法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对于语文课程而言,会读会写会说,能读能写能说都需要一定的方法支持,不是教师讲几节课就能实现的,还需要学生在课下自己下工夫。
语文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关系,一虚一实,紧密相连。不论虚实都得抓,而且两手都得硬。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熏陶,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人格;另一方面,还要给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为他们的长远发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两者千万不能割裂开来,如果只是突出工具性,就陷入传统教学模式中没有走出来,如果一味地突出人文性,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作为小学生,基础是根本,全面是发展方向,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发展着眼。
摘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字:语文教学 新课改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奠基了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课程改革的感悟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有了自己的点滴感受。
(1)师生的关系融洽了,教学就能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在教学中都能放下以往的架子,走下讲台,同学生打成一片,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因而课堂的氛围宽松而活跃,学生的种种顾虑打消了,回答问题的胆子大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从这一点上看,我的学生观正在改变,能够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而不是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本身充当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即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单纯的“接受性学习”减少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始受到了重视。在教学中,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分析、讲解,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注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比如在教学新课时能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惑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来学习知识,解决问题。
(3)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应开始注意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学中都我会不同程度地由过去的“教教材”转为“用教材教”,教学中能够从教材本身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到课外更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例如教识字的时候,我会让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以后,然后问学生:“你们都很聪明,能够在生活中学到这么多字,能不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学到这些字的?”学生有的说是爸爸妈妈教的,有的说是看电视学会的,有的说是看报纸学会的,有的说是查字典学会的,等等。这样,就把学生引到生活中、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学语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后学生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找机会学习汉字。这也是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教学在课本的基础上又有了延伸,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充满活力,体现魅力,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只要我们坚持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只要我们对语文教改充满着信念和热情,我们一定会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开创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中的探究式学习宁香月中小学电教(下)
【2】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陈艳丽学周刊
打怪兽789
本文发在《小学教学》2019.7-8月刊“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解读专号”,入选有删节。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每位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就是实施语文课程,而语文课程的实施实际上也是在进行母语的传承。换言之,每位语文教师都是母语和母语教育的传承者。 作为传承者,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着或多或少的挑战。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的: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于2017年正式颁布,语文核心素养走进视野。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被称为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正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2019 年秋季开始,全国所有学校的小学语文教材将全部更换为统编教材。 对于不少语文教师来说,这显然是个新的挑战。但是,如果了解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对统编教材的认识会更加清晰。 时间回溯到1923年,当时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尤其是吴研因先生起草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确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目的:“练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引起读书趣味,养成发表能力,并涵养性情,启发想像力及思想力。”该课程纲要还规定了各学年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出教材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注重为生活的课程观。这份《纲要》已经开始从“国语素养”、“情意要素”两个方面思考课程目的,这是语文课程渐趋向成熟的起始和重要阶段。 随着历史的发展,从“纲要”到“标准”不断修订,语文课程建设历经多个阶段。目前,最为人所熟知且正在使用的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论是1923年提到的国语素养、情意要素,还是2011年提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是语文课程不变的基本特点。回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既是为了继承优良传统,同时也是面向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理解并把握好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 统编语文教材编写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双线结构”,即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双线结构既是在继承传统,同时也较以往更加明晰。 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体现了语文教材全面育人的价值取向,它是文选类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文要素让不少老师颇为困惑,它是指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等。统编教材以双线来组织单元内容,提倡的即是双线统一,齐头并进,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统编教材的双线结构呢?接下来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鸟的天堂》为例,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从单元组织中明晰统编语文教材双线结构的编排意图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四时景物”为人文主题,组织了包括《古诗词三首》,即《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以及《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等几篇课文,阅读中仿佛漫步在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自然风景中;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清楚明了。 以这个单元为例,我们可以发现,统编语文教材双线结构的编排意图有这样的特点: 一是确定语文教学教什么。“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近几年语文界逐渐形成的共识,但也是一线教师头疼的问题。如何体现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主要看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合情,又关系到教学实施的效果。 所以,当教师看到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双线结构后,在感受大自然有生命力的自然景物这一人文主题的背景下,基本明确了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确定教学目标便不是难事。 二是构建语文学科的训练序列。陈先云先生曾指出,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突出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以语文要素作为教材组织单元内容的主线、明线,主要围绕两大系列构建语文学科的训练序列,即阅读与表达系列(口语、书面语)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 从一线教师的视角来看,课后思考与练习题是训练序列的细化和落实。仍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我们来对比看看教材是如何构建“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的训练序列。 《古诗词三首》的课后题中有一项是: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形象,说说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 《四季之美》的课后题其中有一项是围绕文中的句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学生还可以选做“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第三篇课文《鸟的天堂》提出了这样的思考练习题: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 最后一篇《月迹》是自读课文,提出了“让学生在默读中说说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并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这样的思考题。 通过几篇课文的对比,不难发现,从能够说出景物的静态和动态,到体会动态美,再到说出并读出静态和动态的不同特点,最后是体会描写,逐步在阅读与表达系列中落实和训练“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的语文要素。 二.以《鸟的天堂》为例,落实统编语文教材的双线结构 接下来,笔者以《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为例,谈谈在统编语文教材背景下如何落实双线结构,从而确定教学内容。 《鸟的天堂》是一篇老师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散文。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吴周文在《现代抒情美文100篇》中提到:“巴金在创作中一贯追求水清沙净、澄明透澈的境界,其散文也是如此。不装门面,不拿架子,不事藻饰与形容,创作一种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此文可窥其风格之一斑。”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1933年南游广东时写的作品,后来收入散文集《旅途随笔》中,选入课文时有修改。文章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全文虽用语简朴无华,平铺直叙,却到处呈现出如诗似画的美趣,流淌着一种祥和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情调。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傍晚时分,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勃勃生机的生命力。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早晨,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描写中,不仅读出了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感受到了生命的自由和快乐。 文章前面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情深意厚;后面写群鸟嬉戏,有的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给人以急促的动感。无论是从内容、表达,还是情感、朗读都是一种极有张力的对比,但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存在。 《鸟的天堂》曾长期入选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如:人教版、沪教版、冀教版、长春版、西师大版、语文S版和语文A版教材等,对于曾经使用原版本教材的一线教师来说,版本、学段、思考与练习题目的差异,会带来一定的挑战。我们不妨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这不失为一种全新而有趣的备课,为我们在使用统编教材时提供多样的思考。 如1988年人教版第十册选用了《鸟的天堂》。课后思考练习题是教科书编者依据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的抓手,所以,想了解编者意图和教学方向,课后题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这篇课文有三道课后题: 1.作者曾两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另一次又是在什么时候?两次所见有哪些不同?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里面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2)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3)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还回头去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近阶段,它依然在人教版(课标本)中,但是从第十册挪到了第七册,课后题也发生了变化: 1.课文写的真美啊!我要有感情地多读几遍,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如,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交流一下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再把句子抄下来。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除了人教版,语文S版和语文A版教材也把这篇课文放在了第二学段,位置在第八册,以语文S版为例,它的课后题有这样几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默读课文,想想“我”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然后请你试着当一名导游,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介绍“鸟的天堂”。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还可以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读一读,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昨天是我的眼睛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课文的倒数第三自然段描写了众鸟纷飞、百鸟齐鸣的热闹场景。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遇到过的热闹场面,选择一个写下来。 而长春版和西师大版教材把这篇文章放在了第三学段,比如长春版教材的课后题分为这三部分: 朗读: 作者笔下榕树的静态与鸟的动态都写得很生动,朗读时要注意这一点。 思考与交流: 1.文中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哪些情景?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2.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看,作者对鸟的天堂是怎样的态度? 拓展与运用: 学习了《一只贝》《藏羚羊跪拜》《和小鸟最相亲爱》和《鸟的天堂》之后,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最受感动?哪些语句能体现人类对动物朋友式的关怀?请把它们读出来,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版本、学段的多样,恰恰说明《鸟的天堂》是一篇经得起时间筛选的经典文章。我们现在看看统编教材中《鸟的天堂》的课后题: 1.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 3.抄写课文第8自然段。 阅读链接 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这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也要回到地里去。 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选自巴金的《筑渝道上》 对比以上几个版本,发现有三点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之前的版本都在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和统编教材提倡的较为宽泛的“人文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是一脉相承,但是之前各版本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语文要素”并不突显,彼此间的关系也没有序列性; 其次,之前的版本也在关注了朗读、背诵、思考、表达等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统编教材在继承中更加明晰了阅读与表达两个系列,第一题中有阅读和表达,第二题“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提醒师生首先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然后进行对比和表达,最后再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从阅读、思考到表达,再回到阅读,是一个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第三题的抄写是阅读后的积累与内化,也是表达的开始。 再次,课后所出示的“阅读链接”不仅是认识巴金的一份材料,也是这篇课文的人文主题,更有利于师生理解课文。 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尝试设计一份统编教材中《鸟的天堂》的教学活动。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桨、榕、桩、暇”等4个生字,会写“拨、桨”等10个生字。抄写课文第八自然段。2.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能用恰当的语气和节奏朗读。3.初步认识“鸟的天堂”,感受文中无处不在的生命。教学过程:板块一 创设语境,初步感知 活动一:联系资源,走近巴金1.出示教材中的“阅读链接”,在阅读中初步走进巴金的文学世界。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这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也要回到地里去。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选自巴金的《筑渝道上》2.学生交流对巴金的认识,师生共同梳理并提取重要信息,初步感受文章的主旨。3.课题质疑:“鸟的天堂”在哪里?会是什么样子?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鸟的天堂”和“天堂的鸟”的区别。活动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朗读中,教师相机指导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如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重点指导“榕”“暇”的书写。2.读完后为全文划分自然段,并解决前面的疑问,初步认识“鸟的天堂”。3.借助提示,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提示:课文描写了作者先后在 和 的时候去“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文中共出现 次“鸟的天堂”,只有在 这句话中出现了两次。)板块二 提出疑问,品读榕树活动一:聚焦“天堂”,提出疑问 1.指导朗读“昨天是我的眼睛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并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两个“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2.浏览课文,找到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后产生疑问的那句话——“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3.把文中最后的感叹句换成疑问句,读出疑问的口吻。活动二:品读榕树,感受静美 1.教师配乐范读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学生说出大榕树的特点,并引出作者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2.学生默读,批注并交流作者如何描写大榕树的美丽,尤其是“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等句子。然后,从语气和节奏等方面进行朗读指导。3.对比朗读,感受大榕树的静态美。(1)思考:“一株大树”在这两句话中的朗读方法一样吗?句子一:“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句子二:“……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2)指导对比朗读,感受静态美。(3)重点指导学生紧扣“美丽”一词,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感受美丽的大榕树,美在静态,美在内在的生命力。板块三 指导书写, 积累语言1.抄写第八自然段,注意行款整齐。2.总结评价。 鸟的天堂 大“鸟的天堂” —— 一株榕树 美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鸟的天堂”在早晨和傍晚不同的特点,感受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出静态美和动态美。2.初步领悟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3.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敬意。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回顾静美,体会动美活动一:再读感慨,回顾静美1.语言创境,再读“昨天是我的眼睛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回顾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朗读第8自然段,再次感悟大榕树的静态美。活动二:走进文本,体会动美1.默读描写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段落,有一定速度。把发现和感受画一画,写一写。2.在交流中创设情景,想象画面中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影到有影,从一只到百鸟,从看得清到看不清的变化过程,发现作者的描写是如何从“寂静”过渡到“热闹”。3.在朗读中用恰当的语气读出短句的节奏感,体会作者描写的有序与动感。第二板块 对比“动静”,读写结合活动一:对比“动静”,品味异同1.整体回顾两次去“鸟的天堂”时的语句,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对比朗读,初步认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2.聚焦两个段落,初步发现景物从静态到动态,静中有动的变化。段落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段落2: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活动二: 1.创设情境,描写一处从静到动有变化的场景,如学校、商场、高铁站、海滩等。2.师生评价,进一步修改。第三版块 再悟“天堂”,感受生命 1.语言创境,再读“昨天是我的眼睛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出示句子,对比发现语言表达的魅力。句子1:那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 句子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3.在交流中发现“静态”和“动态”的相同点——生命。再次朗读教材中的“阅读链接”,感受巴金的精神世界。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这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也要回到地里去。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选自巴金的《筑渝道上》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第一次榕树静态 生命 第二次 群鸟动态
拜托。不打给我要求、和文章标题让我怎么写啊!!!!!!!!!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培养个人科学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它的地位显然已经越发重要了。小学科学作为现代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与其他分科学科相比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下文是我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面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品质品德的形成和完善,因此小学 教育 中注重学生品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小学品德教育论文,希望
近年来教育倡导素质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的基础型教育,而小学学习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
幼儿教育论文范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