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87

郑小包允在
首页 > 学术期刊 > 校本化实践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跳蚤的华丽转身

已采纳

特色化办学小学教学论文

(一)优良的教育质量是特色化办学的基础

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总方向,素质教育的本身是以人为本,它通过个人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发展,它所追求的是人的个性、潜能的充分展现,以实现个人的独特价值,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从根本上讲,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而小学教育又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因此,学校在其办学过程、办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都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把优良的教育质量放在办学的首位。

优良的教育质量是特色化办学的基础,因为学校的多元化、特色化是和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提倡多元化、智能化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开发了学生的优质潜力,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要满足后学生的素质发展的需求,这也是学校特色的基础。优良的教育质量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的实际情况,来适应学生的充分发展,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充分重视学生的共性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即不同个性的学生要基于不同的教育方法,力使所有学生健康快乐、活泼主动的发展。要把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趋势作为依据,使学生的知识教育发展能够代表社会的发展能力。

(二)确定特色化办学思想是实施特色化办学的前提

办学思想是小学特色教育管理的重心,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发展。小学教育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生命线就是创新性的质量和特色。因此,学校教育就要提高质量,保证特色,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领导者对于学校教育的质量目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学校管理、学校内涵、学校品位有一个总体的认知。办学理念充分结合学校特点,管理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活,教育方式要创新,校园文化要鲜明个性。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办学体制、教育思想、发展战略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力求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协调统一。

(三)开发特色课程是实施特色化办学的重要途径

(1)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既要实现国家课程的教育目标,又充分彰显本校自身的课程实施特色,满足全校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校在学科课程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国家课程校本化涉及到教材的调整、组织方式的改变、知识内容的拓展等多个方面,是学校层面对国家课程的“再加工”。

(2)校本课程特色化

国家课程强调的是共性,而校本课程追求的是个性。作为个性化教育的校本课程,学生本身就是其中的一个开发主体既是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又是校本课程的归宿。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和展示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校本课程是形成性的,它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开发符合学生个性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的特色化是实施特色化办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3)选修课程超市化

课程超市的开实际上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督促了老师进行自我完善,学习许多自己业务范围以外的知识。尤其对课程采取优胜汰的方法,给老师开设选修课也增加了一定的压力,老师们会自觉地进行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学习提高。通过开放选修课,从中选择一批高质量的课程,开发校本教材。选修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启发究式、交互学习式、问题解决式、活动导向式等。在开设课超市的同时,积累、总结形成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充分调动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形式地选择自己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内容,增加成才的机会,为特色化的办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特色教师是实施特色化办学的重要保证

特色发展的学校,教师是主体力量。教师的个人进步是学校整体发展的根基。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是一个学校能够长久发展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已不再是以前的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引路人,指引学生自己发展,发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如何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学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养,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个人学习对老师来说就显的尤为重要,不断地学习可以缩小差距,更好的教学,实现教育中的进步。学校为教师提供信息资源,满足教师外出听课、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加强校本教研,拓宽课题的研究思路,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注重环境氛围的.影响,使教师专业稳定快速成长,建立一支具有全面素质,师资强硬,结构稳定的教师队伍。学校还要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教师规范,老师要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除学习上教育学生,生活中也要时时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学生做良好的引导和示范,努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五)打造特色学校文化是实施特色化办学的必然追求

文化建设如同地基,它是稳固大厦的根本。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的组织文化,共有的价值观是它的核心,它指导着组织员工的行为,是引领学校组织发展的原动力。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的制度文化及学校的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学校特色的物质文化是构建特色化学校的基础,学校特色的制度文化是构架特色化学校的支撑,而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是构建特色化学校这座大厦的重要框架。由于学校文化具有独特性、整体性、潜隐性的特点,所以这三个方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引领和推进学校发展的是先进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的文化底蕴深,人文素质高,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学校特色化的文化品牌与时俱进的先进教育是顺应素质教育知识经济的潮流与趋势。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独特性。”创办特色学校文化要根植于学校文化土壤之中,应当“基于学校、生成于学校、发展于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自我发展的优势,形成本土气息浓郁,具有社会广泛认同度的学校特色。

特色学校文化的创建,形成了幽雅的育人环境和典雅的文化氛围,培养了学生高雅的情趣和人生追求,绿化学生的思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经常更新校园里的文明用语,绿化学生的言谈举止,使他们养成讲文明用语明礼节的习惯;特色的校园文化也是老师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体现,所以老师自身一定要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好导盲人的工作,不仅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素养,还能增强校园文化的内涵。做好具有特色化的学校文化能够全面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能够充分调动老师们得积极参与性,提高教学的质量;能够树立学校的个性化、特色化的品牌,推动学校的发展。所以,打造特色学校文化是实施特色化办学的必然追求。

128 评论

爱我大兴

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的含义及其选择和运用

[论文摘 要] 教材即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甚至整个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败。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化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为教师拓宽教材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必然要求教师必须抛弃过去固有的教材观,并对丰富多样的教材做出选择,在教学中进行合乎本地区、学校以及学生需要的合理运用。  校本化课程实施是相对于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而言的,我国传统的课程实施就属于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即教材由中央统一编制、审定,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教师的任务就是在组织教学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详细规定适当增减教材内容而已,更多的是忠实地实施国家统一的教材。然而随着我国三级课程模式和关于校本课程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校本”即“以校为本”,也就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成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最突出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对待教材问题上,要根据国家、地方课程及其相应教材对本校的适应程度,对现存的教学、整个科目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完全创新的自主选择和运用。因此对教师而言,就必须抛弃“教材即教科书”的教材观,重新理解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的含义以适应校本化课程实施,从而能够选择丰富多样的教材并在教学中进行合乎本地区、学校以及学生需要的合理运用,最终实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一)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的含义 教材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变化和拓展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教材就是教科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传统的观念被不断打破。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教材作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资源和依据,其涵盖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国内外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教材的广义性和多样性。其中日本的清水厚实将教材的表现形式概括为五类:一是教科书教材,是根据教科书制度特别认可的、兼具和专业权威性的教材。二是图书教材,是用纸质印刷品表现和构成的教材。三是视听教材,是借助各种视听媒体表现和构成的教材。四是现实教材,是将周围的自然和现实转化而成的教材。五是教材,是借助电子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教材。 另外,还有人从学力论的角度,将教材分为教材、数量教材、社会教材、自然教材、教材、体育运动教材等。然而在校本化课程实施中对教材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教科书,它是根据教科书制度特别认可的、兼具行政和专业权威性的国家课程纲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是在学科课程的范畴之中系统编制的教学用书。无论是从对其编制的系统性上,还是从专家或行政权力机构对其审查的.权威性上看,教科书都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是教材系列的主体部分,是衡量大部分国家或地区水准的重要标志。二是与教科书紧密相关或有一定联系的纸质印刷品,前者包括有助于教师、学生理解掌握教科书内容,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纸质印刷品,如教师用书、教师参考用书、图册、挂图等。后者包括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的纸质印刷品,如各种各样的读本等。三是与教科书不紧密相关甚至没有一定联系的纸质印刷品,如为了弥补教科书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具体发展需求,由学校校长、教师、及其联合校外专家及其它帮助力量自行组织编印的纸质印刷品,通常被理解为“校本教材”,但这只是校本教材的一部分。四是视听教材,借助各种视听媒体表现和构成的教材,如录像带、录音带、CD等。五是电子教材,即借助电子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教材,如软机等。六是现实教材,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转化而成的教材,在校本化课程实施背景下,这一类型的教材最具灵活性、适应性,也最能体现和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造力。如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甚至教师和学生个体本身等。 (二)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的选择和运用 1.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的选择。要想澄清在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材的选择,就必须回答以下这样几个问题:谁来选择教材?选择教材为了谁?教材选择目的在何?教材选择的对象或范围是什么?教材选择其依据是什么?有一定的原则吗? (1)谁来选择教材?首先,教师即教材选择的主体。其一,这是由校本课程基本的思想和理念决定的。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之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低层,教师的课程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课程指令,依据规定的时间、进度和内容,遵从学科专家编写的教材及其配套。教师一直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严重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潜能。“鉴于此,校本课程主张给教师赋权增能,强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教师有权力也有责任对于现存的教学材料或整个科目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完全的创新。”其二,是由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化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机整体,需要教师、校长、人员、家长、学生、社区人士以及校外的专家学者或机构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然而每位参与者的投入程度和扮演的角色是不相同的,其中作为最直接面对学生和了解实践的教师,他们始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化课程实施中的核心人物和主导力量,一直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教材选择作为校本化课程实施中的一个环节,其决策主体也必然由教师来承担。其三,教师在校本化课程实施中的便利条件所决定,由于教师直接生活在现场,对于学校的教育实践有着真切的感受,对教材服务的对象学生最为熟悉,同时教师与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朝夕相处”,可以随时在实践中所选教材的有效性,因而教师最具有选择教材的事实基础和实践舞台。另外,学者McLaughlin指出:“由教师依据当地水平开发教材,可以增加教师的自主意识,为其更好的理解新理念提供机会”。其次,其他人员,包括校长、行政人员、家长、学生、社区人士以及校外的专家学者或机构,他们都可以通过建议或意见反馈的方式,向教师提出各自宝贵的意见及建议,以便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开阔思路,集思广益。 (2)教材选择为了谁,其目的何在?选择合适、有效的教材其主旨并不在于选择教材本身,换言之,不是为了选择教材而选择教材,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每个学生能力和个性得到更充分、自由和生动活泼的发展而服务,因此在进行教材选择时要始终遵循为学生发展服务这一宗旨。另外,教材的选择和运用的过程,是教师对教材的再丰富化,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和提升了教师的创造性。所以教材的选择及涉及到的运用,不仅是为了学生个性、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3)教材选择的对象或范围是什么?校本化课程实施背景下,根据国家、地方课程及其相应教材对本校的适应程度,凡是能够达到课程目的、实现课程内容的一切素材和手段都将成为教材选择的对象或范围。教材不再局限于正规的课本或教科书,、资料中心、网络、、报纸以及自然、现实等等都成了教材选择的来源。 (4)教材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校本化课程实施虽然强调学校本位,但必须不违背国家和地方课程指南的基本精神,必须保证基本的质量水准。所以,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是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必须的依据。不同的学校都有特有的教育、整体发展目标和课程理念。所以,学校自己制定的特有课程纲要、计划也是教师的依据之一。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学生的兴趣、问题、能力水平等,都是教师在教材选择时最主要的依据,尤其是学生的兴趣是教材选择的核心依据。教师的专业发展,或者说教师的个人特征也是必须参考的因素。如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可以通过带有操作性质的教材来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理解;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可选择一些文字性强的教材,通过幽默、流畅的故事传达所教内容。还有学校教育情境中的优势和劣势条件等因素也必须囊括在内。对于处在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师可以选择现代化的设施作为教材,但是处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教师可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作为自己的教材。 (5)教材选择的原则是什么?“活”而不乱,不求做最好,只求做最巧。选择和运用的教材再丰富,再花哨只要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就会有中心,即“活”而不乱;同时教材选择和运用的目的不在教材本身而在于学生,所以教材选择和运用的好坏就在于如何能巧妙地使教材起到为学生发展服务的作用,做到这一点也就是做到了不求做最好,只求做最巧。 2.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的运用。所谓运用实质上是一个操作、使用的过程,具体到教材的运用,这个过程是指对教材进行选择、分析或处理并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效用,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材运用的实质是指教师“校本”的选择、分析及处理教材并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效用。 综上所述,在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打破教科书就是教材的传统观念,认识到教材不仅限于教科书,围绕教科书的教学资料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而且要必须认清教材的实质是达到课程目的的“手段”和“资料”,明确教材是在特定的目标下,为特定的教师和学生编制的,教材归根结底必须由教师对现成的教材进行再加工或自主编制,这是一线教师必须拥有的权力,也是必须依靠一线教师才能实现的事实。只有这样,教师在将课程目的和计划转化为学生学习经验时,才能对教材的选择和运用做到游刃有余,心中有数,从而最终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使每位教师的专业职能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 漷 ,张华.为了中华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7.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7.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353 评论

相关问答

  • 建设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论文

    书香校园活动策划书是为了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而制定的。下面是书香校园活动策划书范文,欢迎参

    yolanda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校园足球建设与实践研究论文

    转自毕业论文网: 中文摘要:从第十六届世界杯足球赛看,个人突破依然是重要的进攻手段之一,运用区域趋向前移和靠中,动作快速简练、多变实用,在禁区附近大胆合理使用个

    木叶星海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实践论研究论文

    写论文的时候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

    喵星的哚朵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论文

    、“双减”背景下区域教育生态建设研究二、“双减”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三、“双减”背景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研究四、“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一体

    末日女友CCCccC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论文

    作为学校来讲,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任何学校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艺术教育无疑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标志,是先进教育观念的体现,是校园文化

    o0小惠惠0o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