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孙太太
本文以“爱情隐喻”和“死亡隐喻”为例,探讨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的普遍性以及从隐喻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旨在使教师们重视英语语言教学中的隐喻教学。隐喻 文化差异 语言教学 一、引言 隐喻普遍存在,对隐喻的研究也源远流长。在西方,最早对隐喻进行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对隐喻性质及功能的阐释确立了其后两千年西方修辞学界隐喻研究的基本线索。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一改传统的把隐喻看作纯语言现象的研究方法,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认知科学革命。其代表人物当属Lakoff和Johnson。他们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现在思想与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隐喻研究呈现出了一种多角度、多层次和多学科的多元化态势,出了许多研究成果。研究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还是一种认知方式。同时,隐喻与文化研究、隐喻的语篇作用以及专业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都是现代隐喻学研究的目标。 二、隐喻与文化 若要真正理解隐喻与文化的构成关系,首先应该探讨隐喻与思维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对人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影响。它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的方式,常规的隐喻映合关系应该在语言使用者的头脑中得到表征,存储在语义中,而且很可能作为语义的一部分存储在心理词典中。隐喻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应被看成是一种认知网络,它超越个人的大脑,进入文化的范畴中。其原因有二:第一,我们对隐喻概念的理解涉及文化经验的一些方面,其中有些是同体验经历相联系的;第二,隐喻的公共文化表征具有某一种不可或缺的认知功能,它减轻了人们日常思维和语言使用的负担,表明隐喻思维和语言的一些重要部分既是内化了的心理现实,也是文化世界的一部分。 它与文化具有互动关系,同时又将某些成分反馈到文化中去。文化对隐喻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影响。文化在隐喻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文化模式,即主体间共享的文化图式,在经验进行阐释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指导人在各个领域中的行动,包括事件、典章制度、生理的及心理的对象等。构成概念隐喻的体验本身就是复杂的社会和文化。人在不同的文化场合将不同的文化意义赋予各种生理过程(如呼吸、生育、脸红、哭泣等),给予身体排泄物(如血液、汗水、泪水、唾液等)以不同的价值。因此,与体验有关的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制约,影响人们对文化世界的了解。 1.爱情隐喻 中英文中有关爱情的隐喻中有很多相似的例子:如张爱玲的《十八春》中顾曼桢对沈世钧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英语中也有相似的表达:“We can’t turn back now”。此例中相同的是,爱情都被隐喻为旅程;不同的是汉语的这一表达揭示了说话者的无奈与痛苦,逝去的爱情再也回不来了,尽管他们万般的不舍;而英语的表达则暗示了说话者要与爱人勇往直前共渡难关的决心。类似地将爱情隐喻为旅程的例子还有很多,如“Look how far we’ve come”,“It’s been a long, bump road”,“We’re at a crossroad”,“We may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s”,“The relationship is of the track”,“The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We may have to bail out of this relationship”,“Our relationship has hit a dead end street”,“情路艰辛”,“情长路更长”等。这些例子大多来自日常语言,两种语言都将爱情比喻为旅程,又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人类思维的共性。显然,中英文中都将爱情隐喻为旅程这一相似性决非偶然。我们知道,尽管中西方语言有差异,但同作为人类,其思维必有共性,人们在看待爱情时的相似视角使不同的语言产生了相似的隐喻表达方式。那么该如何解释这些隐喻表达运作的机制呢?根据Black的互动理论,隐喻的意义是跨越于不同语义场的语义映射。就这些例子来讲,爱情是目标领域(target domain),旅程是源领域(source domain),这两大领域间对应着一系列关系:首先,爱人被看作是一起旅行的旅行者,他们的共同生活目标则是他们旅行的目的地。他们的关系则是交通工具,载乘着他们前往目的地。其旅程并不平坦,时有岔路和坎坷。由此可见,爱情是旅程的隐喻是从源领域即旅程到目标领域即爱情的映射。在这一映射系统中,各种对应关系很有逻辑条理:爱人对应旅行者,爱情对应交通工具,爱人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的目的地,而爱情的挫折对应旅行中的困难。人们在其思想概念深处用这些对应关系把关于爱情的知识与关于旅行的知识联系起来。根据常识,旅行的知识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并更好地理解爱情这一较抽象的概念。可见,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Layoff and Johnson)。根植于人类思维的隐喻概念是人们借用已知知识来认识未知世界的一种工具形式。也正是人们认识新事物的相似心理认知过程导致了中西方隐喻这一文化现象的相似性。隐喻式思维有助于人类不断扩展其认知概念系统。 2.“死亡”隐喻 在《More Than Cool Reason》一书中,Lakoff和Turner对诗歌中的隐喻进行了研究,指出诗歌中的隐喻与日常生活中的隐喻使用的是同样的认知机制,因此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诗歌中的隐喻只不过是对日常隐喻的扩展、延伸和综合。该书对英语诗歌中的死亡隐喻做了分析,归纳出了基本的死亡隐喻概念,并指出这些概念存在于日常语言中,是人们认识死亡的基本方式。 三、结语 隐喻研究可以揭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透视文化,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作为语言系统中的一部分,隐喻体现在语篇的各个层面,镶嵌在整个语篇中,是语篇生成和语篇构建的重要机制。专业英语教学应重视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言语水平,发展英语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Layoff and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0.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J].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8. [3]陈玉珍.英语隐喻浅析[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 [4]中国论文网.
WSY-recording
从发展来看,中国电影事业比西方电影事业起步要晚几十年。西方电影尤其是美国电影常常有一些不经意的幽默,不是刻意去营造的而是往往在不经意间一个细节让你忍俊不禁。相比较而言,中国香港电影界的奇迹“无厘头”电影可谓从头到尾让人乐翻天,这不仅仅体现在情节设计上,在人物形象和塑造上,环境的布置以及音乐配置上都是做足功夫的。以我个人的浅薄认识,美国电影是“幽默”,香港电影里有的只是“滑稽”、“搞笑”而已,我无法评断孰优孰劣。电影只是文化的一个缩影,不同风格必然有其文化大背景。另外从影片的题材上来看,西方电影的艺术片、西部片、歌舞片和动画片也是别具一格,常常让人感慨:啊!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而中国电影在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含蓄内敛的韵味与风格,在国际电影界的地位逐步上升,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上升。通过音乐与电影的比较,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差异在我们脑海中都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接下来,我们又探讨了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典型及其深层原因。在做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查阅了相关书籍并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一 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 :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诞生于半封闭大陆自然环境的儒家伦理,教诲人们重土轻迁,安贫乐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们在久远的传统中沉淀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方法,保守,缺乏开放的意识;眷恋家园故土,提倡清静无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淡漠。所谓的“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便是这个道理。“东方人并不具有西方人的忙碌和竞争意识,他们总是显得严肃、执重,从不着急,时间观念淡漠。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荣,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形成其开放变易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二.伦理型文化与功利型文化:中国传统伦理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作为支配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其基本主张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 “以义制利”,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生取义。泛道德主义的中国传统,用道德解释一切,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科学在古代中国失去独立的人格价值和社会地位。人专注于自身的内心世界,丧失对理性和自然的兴趣,缺乏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和对科学的探索热情。道德与理性的分离,使中国传统出现反理性的倾向,从而阻碍了中国科学精神的发育。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空论玄谈盛行,科学衰微和商业不发达的深层原因之所在。科学技术被视为怪技奇巧,商人被贬为四民之末,从而也导致中国古代科学尽管发达却难于付诸施用,商业发展缓慢,国家积贫积弱的严重后果,到了近代更成了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对象。 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个人的权益的实现,并且认为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与生既来的,是天赋的。趋利避苦是个体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不须负任何道德责任,可以不择手段。在西方历史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不衰,构成了西方主流价值取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了社会亘古不变的信条。在最大限度地谋求自身的利益观念的驱动下,科学与技术在西方尤为受到重视,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在西方非常发达。在现实生活中,西方人表现出求新奇、好创新、重功利的人格精神。科学观念和技术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构成人格的重要因素。这也导致西方社会重理性而轻情感,长于说理而短于谈情,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 三.和谐型文化与抗争型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更多的是重人事而轻天道,重道德而轻知识。中国文化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对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观念、顺从诚敬意识等,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的处理途径。中国文化的那种和谐观念,同时也体现和培育了国民顺从、屈服、保守与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精神,鲜有抗争意识和反叛勇气。从而也造成了谦虚谨慎、含蓄内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 在天人相分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支配下,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就把自然与人区分并对立起来,自然仅是被人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追求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战,大胆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进的思维方式和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去达到目的、争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状态,从而形成率直、豁达,具有刚硬的文化品格。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潘吉星。中国古代的社会与科学[A]。李约瑟文集[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刘红星。先秦与古希腊
1,材料,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而西方以石材为主。材料不同而在制作工艺上会有差异,由此造成中式建筑细腻,西式建筑宏大的特点2,审美和社会风气,不同时期和地区
很无聊的文章!知道,中国电影相比,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外,但也有人寐有良知的写本。好莱坞电影,,基本上来测试人类文明的影响,效果震撼!在中国的技术条件尚未成熟,
[1]张葳. 从中美篮球校园文化差异看高校篮球文化建设[J]. 湖北体育科技,2011,(3). [2]陈军宏. 中西大学校园文化差异及其整合[J]. 职业时空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摘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