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1

天骄建材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镜SHOW公主

已采纳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深入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也在迅速扩充套件,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带了史无前例的推动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仅是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奠定技校生的计算机能力基础。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出发点,采用专案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专案化

随着我国IT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语言程式设计、网页设计、区域网组建与维护能力,这就给当前的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从最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由于计算机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到其在企业的上岗能力,更是影响到其后续的职业发展。因此,改进目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已迫在眉睫。笔者学院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逐步确立了专案化教学的模式。通过考核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合格率,以及学生的就业上岗情况,我们发现专案化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均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一、专案化教学模式

作为技工院校课程体系中重要一环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始终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技校生只要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即可,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专案化教学则是在充分掌握技校生的实际能力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专业对学生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专案,每个专案均以实用为目的,理论部分简单明了,应用部分详细实用,这样就使得整个教学体系完整、结构清晰,教学双方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学,从而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采用专案化模式的现实意义

1.突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

技工院校由于其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成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但受制于实际学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采用专案化教学模式,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应用技能。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技校生学好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的关键因素。但不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兴趣,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相结合,以一个个专案任务逐步地使学生体会到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兴趣。

3.理实并举

近年来不少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已经发现没有必需的计算机理论基础,那些“时髦”的专业技能终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的每一个专案不仅要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实训内容,这样既能便于教师的备课,还能便于学生巩固知识,更能便于学生课外自学。

三、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专案化教学实践

1.合理设定专案

在充分考虑当前技校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将来就业需要的前提下,我们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点相结合,分别设定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中文WindowsXP作业系统、应用文书处理软体Word2003、应用电子表格软体Excel2003、应用简报制作软体PowerPoint2003、掌握计算机网路基础知识等专案。每个专案都有重点提示和比较经典的习题,便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2.任务驱动

根据技校生的兴趣点,我们在每个专案里又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的方式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应用简报制作软体PowerPoint2003”这一专案中,我们布置了认识PowerPoint2003、掌握简报的基本操作、编辑幻灯片、新增幻灯片中的物件、修饰简报、放映与列印简报等任务,并以例项为主线,使学生在应用例项的制作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3.科学考核

以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核主要采用理论考试的模式,有的则采用理论+实训的模式。由于技校生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考核方式采取“分层考核”,区别对待的方法。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考核他们掌握教师课堂所讲授内容的情况以及基本操作的正确步骤;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在此基础上,要有意识地扩充套件、提高,这样就能实现以考核促教学、以考核促实训的良好局面。

四、小结

总之,技工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灵活运用专案+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模式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序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计算机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大专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力,那么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就要更加的注重对学对学生解决问题技巧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具体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手段。

【关键词】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计算机技术是适应时代发展和需要的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1]。大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先进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在目前的大专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缺失和弊端,影响着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实际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

一、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一直是影响教学成效提成的阻碍,在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于陈旧,还是一些简单的理论灌输,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最终目的。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加注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但教师的这一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应用能力的增强。

2.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大专学生由于本身的文化水平和一些本科的院校存在一些差距,自控能力不强,另外再加上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方法过于陈旧,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2]。在课堂上缺乏自主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不强,并且自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从而导致了整体学习效率的低下。

3.课程内容缺乏系统的联络。

目前在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各个知识模组之间的联络性不强,再加上学生本身自我能力水平的限制导致对一些知识无法做到自主的联络和整合,久而久之导致了各种知识过于分散,在对于知识的应用上面容易存在一些遗漏和忘记,在进行具体的操作时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合理的使用,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知识的实用性。

二、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1.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

在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来不断的优化教学的方法,以此来更好的迎合学生的需求。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一项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小型的技术比赛,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同时也提升学习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为学生创立更多的实践机会,多去参加一些校外的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有助于保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无目标的教学往往是比较被动和杂乱的,所以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对每一项知识让学生掌握的程度和学生达到的效果进行严格的规定,尽量的将教学掌握在自己的计划之中。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更加的具有优势。另外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身树立明确的目标,使学生对自己进行一个合适的定位,以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增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掌握程度。

3.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也是目前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学生自我的差异导致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上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有着自身差异的学生还是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那么对于班级内的一部分学生是不太适合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等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3]。另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还要在课下的时候和学生多沟通、交流,以此来透视学生的内心,明白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存在的一些缺失和不足,从而有助于在课堂上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优化教学策略。

4.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策略的有效开展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对该专业的教师进行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应该对一些在职的教师进行专业的提高和培养,根据社会技术的发展优化教师队伍,使教师在自身的知识内容上面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并扩宽教师的知识面。在高素质队伍的支援下,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掌握才会更加的全面,学习效果更加的高效。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障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某一门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完全取决于是否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用自己的幽默或者是人格魅力来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自己,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4]。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更加注重于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在今后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明确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另外还要做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优化教学的策略,提升教学的效率,促进大专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赖薇.试论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光碟软体与应用,2013,19:244+246.

[2]陈宁宁.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1.26.

[3]郑康林.试论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14,23:98+58.

[4]郑秀辉.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03.25.

253 评论

刘二蛋蛋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文化水平的公共必须课。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湘西职院地处武陵山区与湖北、重庆、贵州三省接壤的吉首市,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素质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学院现有四种类型的学生。一是初中起点的三年制中专生(在校学习两年,校外实习一年),二是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生(在校学习四年,校外实习一年),三是以周边中专和高中学校为主要生源的通过自主招生的高职生,四是通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学院作为地方职业院校担负着武陵山区农村人才的培养任务,承担着着武陵山区农村人才扶贫攻坚的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中高职教学中都属于必修的公共课。通过课题组多年的一线教学,研究发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中高职课程标准上缺乏对接与整合,导致中专教中专的,大专教大专的,或中专大专一个模式教,中高职教学之间缺乏沟通协调,研究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对接、协调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状况及问题

课题研究组通过对周边几所中职学校和湘西职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调研,对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状况及问题。

(一)中高职教学内容存在重复性

根据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电子表格的应用、演示文稿软件的应用。根据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的应用、Word软件的应用、excel软件的应用、powerpoint软件的应用。我们在表1将中职与高职教学内容作出对比。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理论课、上机实训课,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理论课、上机实训课,有的院校对计算机专业还安排了实训周。通过表1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从文字上看,课程描述虽然不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相同的内容,高职只是在深度与广度上作了点加深和拓展,说明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较大的重复性,针对以中专和高中学校为主要生源通过自主招生的高职生和通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来说,进入高职院校后所接受的内容感觉基本上都学过,存在重复教学,使之放松学习,进一步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中高职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出差异性

在学生的类型中有初中起点的三年制中专生,有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生,这两类学生起点低,文化素质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与中专和高中学校为主要生源通过自主招生的高职生和通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相比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学习主动性都存在很大的差距,通过调研发现很多中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试卷,在教学方法中采用理论授课与上机实训相结合的传统方法,有的学生一提就会,有的学生多次教也教不会,差距太大,难以实施真正的因材施教,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一些学生上机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游戏.

(三)中高职教学过程单一呆板

课题组调研发现,很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的顺序、项目从头到尾地进行教学,先理论授课,再上机实训。没有研究当代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初中起点的中专生和五年制高职生,如果教学过程单一,缺乏新意,没有走进学生的生活,很多学生就提不起兴趣而不想学。

二、“2+3+4”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接改革研究

“2+3+4”中的“2”是指对初中起点的三年制中专生(在校学习两年,校外实习一年),在在校期间的两年中采取的教学模式。“3”是指对以中专和高中学校为主要生源通过自主招生的高职生和通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采取的教学模式。“4”是指对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生(在校学习四年,校外实习一年)采取的教学模式。湘西职院通过对这三种教学模式进行整合,确立各自的培养目标,按各种类型的学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实施分阶段教学的模式。

(一)针对中专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三年制中专生,学生文化素质低,学习主动性不强,但并不代表他们对电脑一点都不懂,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从小就开始玩电脑并很喜欢玩电脑。针对这种类型的学生,教师就要更多地分析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领他们快乐而学,而不是任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按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来教学,可适当打乱教材顺序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首先,针对喜欢上网,但对互联网应用只懂皮毛,又有着学习愿望的学生。就先完成互联网知识的教授与实训,使其学会搜索资料、在网上寻找教学资源、交流与下载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查看别人的相册、动画等,使学生萌生自己创作的念头。其次,给学生传授演示文稿的内容,在幻灯片制作的讲授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实训的题材不限,由学生自己选择,让学生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很快乐地学到知识点。提醒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自己的空间展示,或者拍成照片发到朋友圈中,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再次,在给学生统计平时成绩或评价时有意向学生展示电子表格的方便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很自然地进入到了电子表格的内容。在完成了演示文稿的作品和电子表格的应用后,要求他们用Word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与总结。在这过程中相当于与授课老师有了书面交流,不仅了解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还应用到了文字处理软件,讲授与指导学生对文字进行设置、图文混排、表格的制作等。最后,通过上面几个项目的学习,学生会感觉到文字输入速度变慢,电脑存放了很多有无用文件,从而引入到操作系统的知识与文字输入的内容。只有用过电脑或电脑出现过毛病才能引起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视,激发起对硬件知识的学习愿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让学生在兴趣与好奇的驱动下完成了一个个的作品,使他们感觉到学到了本领,增添了成就感。这不是传统的按部就班、填鸭式教学。

(二)针对高职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针对以中专和高中学校为主要生源通过自主招生的高职生和通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教学模式要在中专生教学的基础上有所改动,深度和广度都要加强,突出专业化,以培养高级型应用人才。这种类型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但知识没有系统化与专业化。在教学过程中可按照教材顺序进行项目教学,但不能仅限于软件的简单应用,要突出内容的严谨、专业化和系统化。把中高职教学模式对接工作做好可以促使中职学生从兴趣向专业化转变,最终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针对大专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针对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学生,这类学生处于夹心层,起点低,又要达到与三年制高职生一样的专业文化层次,所以更要做好中职与高职之间的对接转变。因为起点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如果按中专生模式教学,教学完成后肯定达不到三年制要求的专业文化层次。因为没有计算机操作基础,如果按三年制模式教学,最后造成“学与没学一个样”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学时的安排上不能采用中专的模式,不仅要体现出中专生在兴趣与好奇的驱动下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之上完成三年制高职要求的知识专业化和系统化学习。由此,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周期安排为一个学年,从而促使学生从兴趣向专业化转变,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2+3+4”中高职课程对接改革的意义

2010年中央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了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要求解决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切入问题,关键点就在于如何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解决中高职教育过程中内容重复、教学模式不清、专业技术水平断层问题。“2+3+4”中高职课程对接改革解决了在同一专业上教学的连续性问题。因起点不同,专业技能要求不同,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教学的具体模式也应该有所不同。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强调的是培养有一技之长,主要为企业培养初、中级专业人才,以流水线操作工或初级管理人员为主,所以教学的重点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技能。高职生是在中职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强调的是培养高素质管理型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要帮助学生从兴趣向专业化转变,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2+3+4”中高职课程对接改革还解决了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对中高职课程标准进行准确的定位,使中高职课程标准形成有效的连贯对接和协调机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过程也丰富多样,体现出了差异性。也避免了在教学过程中因没有一个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有效的对接,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既没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又不是能深入研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为了满足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计算机技术变成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不仅能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打下良好基础,还能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来帮助。新的教学课程改革中要求课堂的教学应该以“实践”为中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主要涵盖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管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与管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网站的建立与维护等知识。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基本掌握音视频剪辑处理和网页制作的能力。但是,由于目前课程的设置还不够完善,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会统一学习这门课程,实际上不同专业学生毕业后所要面临的工作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设置却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因此,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还处于所有专业使用同一种教材和类似教学手段的阶段,需要尽快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2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优势

项目教学与CDIO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基本统一,CDIO模式的核心观点是“构思、设计、实现与运作”,即学生要参与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从项目的构思一直到最后产品的生产学生都亲自参与和体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实际应用能力。项目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的实践操作,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主要有以下优势。

2.1教学目标更为科学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角,学生只是配合教师的节奏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中学生需要被动接受知识,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只是把知识讲给学生,最后教学考核的标准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项目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加科学,项目教学的目标是教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的考核标准是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程度。

2.2教学过程更加活跃

项目教学的课堂往往在保持课堂秩序的前提下更加自由和开放,课堂氛围比较轻松,教学过程更加活跃。教师不再运用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演示一遍规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跟着自己做一遍,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先进行尝试,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修正和建议,整个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教学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学生可以形成兴趣小组,主动探究一些知识原理。

2.3教学成果更为出色

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堂中教师虽然会与学生进行互动,但由于这种互动也是由教师提问学生作答的模式开展,显得过于沉闷,学生只是一味地听从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无法对知识开展自主学习与创新。但是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到知识的魅力和完成项目后获得的成就感。因此,项目教学的教学成果比传统教学更加显著,教学质量更高。

3项目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设计案例

以电子工程专业对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可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项目教学设计过程中参考如下设计思路。在进行操作系统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将操作系统中的文件与文件夹管理、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这两个知识点设计为两个实践项目,分别是企业技术资料的管理和AutoCAD软件的使用;在进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知识教学时,可以将PPT的设计、动画渲染和美化效果的知识点与电工实训中学生做过的产品相结合,让学生进行一次实训产品发布展示训练;在进行网页设计教学时,可以通过“个人主页”网站设计项目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在项目中学习网页的编辑、制作和发布知识,还可以在项目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让学生练习如何更好地表达自我,凸显自己的专业魅力和人格魅力。

4项目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施方法

4.1明确项目目标,制定计划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确要学习的知识点,从而明确项目的目标,制定出合理的项目计划。项目计划可由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2制定方案并完成项目任务

根据项目目标和项目计划开展实践,离不开项目解决方案的支持,教师应该给学生准备一些可以参考的资料,但不要完全讲出解决办法,要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独立完成项目任务。

4.3课堂实践之后开展课外实践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完知识点以后,就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师可以先演示一遍规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再操作一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课外进行实践,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4项目结束后的评价反思工作

教师在项目教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项目结束以后,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教师可以做出一些客观评价,然后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成果,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5结语

288 评论

相关问答

  • 计算机基础毕业论文设计

    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论文提纲 导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计算机科学学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

    蘑菇Miranda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计算机基础应用论文范文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了社会判断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bluelove199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毕业论文

    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计算机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在工作中人们也需要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

    小七木瓜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毕业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深入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也在迅速扩充套件,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带了史无前例的推

    WaimanTong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计算机基础的论文题目

    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众所周知,撰写 毕业论文 是本科各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自考学生在毕业之前最

    怪叔叔是绅士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