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卷小白菜
工业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工业设计,简称ID。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我为你整理了工业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当今的玩具业已经迈进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幼儿的早期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与重视,对于益智玩具就具有很更高的要求与更新的意义,因此,幼儿益智玩具的设计研究就具备现实与理论的必要性。在中国市场上玩具产品已经发展多年,数量庞大,种类也比较齐全,但缺少创新。特别地在互动方面,现在的玩具产品还是比较缺失,很多玩具都是小孩一个人玩的,极少有能与小朋友或者父母一起互动的玩具。而,2-3岁的宝宝是最需要父母引导或者能有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的,这样他们获得的乐趣将远远大于自己一个人玩耍的乐趣,在对事物了解或者性格培养等方面也能更好的培养。多玩迷宫玩具就是一款以互动为主题创新设计的益智玩具。它以各种故事为背景,在家长或者伙伴的陪同下一起闯荡迷宫,极具互动性和可以玩性。它具有多种模式,不管是一个人还是和父母还是和几个伙伴,都可以玩。它能给孩子了解各种各样的故事背景,在闯荡迷宫时培养孩子的选择判断能力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在玩耍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等。能给宝宝的发展带来各方面的锻炼和提高。
二、文献综述:
儿童益智玩具兴起于最近十几年,它拥有相当长的历史。按益智玩具制作工艺和材料分类,益智玩具的发展分为传统阶段和现代阶段。在传统阶段,益智玩具以传统的手工艺为技术基础,用简单的材料制作而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技手段融入益智玩具当中,益智玩具发展也就进入了现代阶段。在现代阶段,现代科学技术被人类所利用,人们从空间、节奏、视觉等智力方面进行设计研究,设计出有助于儿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的益智玩具。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对孩子的智力培养的逐步重视,益智类玩具深受家长的欢迎,儿童益智玩具消费也越来越高。现在,我国很多新夫妇只能拥有一个孩子,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使儿童益智玩具市场快速发展。儿童玩具设计应遵循的几个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儿童益智玩具的安全性体现在儿童正常使用玩具的过程中,不受到来自玩具方面的任何伤害,即使在无意识中进行了错误的操作,也能将伤害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保证儿童的安全。现在,每对夫妻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寄托,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吸引着所有家庭成员的关注,由于一些儿童益智玩具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性导致儿童受到伤害。因此,儿童益智玩具的安全性对于孩子和家长显得十分重要。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同时儿童不能精准地控制身体,他们的感官系统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并且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将面对很多的安全性问题。儿童益智玩具可能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如剌伤、夹伤等安全问题。所以设计师在设计儿童益智玩具时,应选用环保、耐用的材料,设计出对儿童健康有益的儿童玩具。儿童玩具的外部结构要无尖角,多使用整体结构,减少玩具表面洞、眼的造型设计,并确保零件之间的牢固性,避免零件脱落,让儿童意外的吞食。儿童益智玩具的配件尺寸不宜过小,并且禁止设计食品模样或带有食品气味的玩具,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儿童误食或误插入口的概率。
设计师在设计儿童玩具时,对玩具操作作一些限制,避免儿童误操作给儿童带来伤害。例如采用物理结构约束方法,同时还要为使用者提供使用说明,这些可以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儿童安全地使用玩具。
2、益智性原则
益儿童益智玩具的益智性表现在开发儿童智力、创造力等潜能方面。玩具的主要功能是供儿童娱乐,儿童在玩中获得快乐,同时儿童获得知识和生活技能。现今,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智力发展,随着儿童年龄增加,儿童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儿童有较强的模仿学习能力,普通的玩具不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玩具也从单纯的娱乐性向多功能性转化,学习和教育功能的儿童益智玩具的必备功能,设计必须把它列入重点考虑对象。如果设计者设计出的儿童益智玩具能得到使用者喜爱,并让还在获得快乐,同时有助于而的智力发展,这类儿童益智玩具必能获得家长的认可。儿童益智玩具要能够开发儿童的早期智力,有利于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助于孩子的感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孩子的好奇心也能得到满足。儿童益智玩具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掌握知识和生活技能。儿童在玩玩具的过程中,需要肢体的配合,这能很好地训练儿童的身体协调,有助于儿童完善他们的精细动作。
3、互动性原则
就儿童益智玩具的互动性体现在参与、互动,带给儿童身体和心理上的满足。儿童喜欢模仿,好玩,好客,合群,具有超凡的想象力,他们喜欢参加集体的`游戏,在活动中他们表现很积极。设计师要熟知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设计出具有较强互动性的儿童益智玩具,可以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投入游戏中,体验互动带来的乐趣。通过带有互动性的玩具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互动,父母和孩子可以通过玩具进行互动交流,这样可以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让孩子经常参加亲子互动活动,孩子喜欢父母在身边,可以更好的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带有互动性的儿童玩具还有很多,如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带着面具,进行角色表演,可以让儿童体验角色的社会身份,了解他们身份的社会意义。儿童在游戏中,他们需要与人交流,这可以训练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儿童在参加活动游戏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使他们体验生活,参与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这都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也培养他们交往能力,促使儿童良好性格的完善。
三、儿童玩具设计现状
儿童益智玩具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由于城乡收入水平的不同,使得我国有着不同档次和品种的儿童益智玩具,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根据SMR调查表明,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将越来越重视对儿童的教育问题,他们对孩子智力开发投入很大金钱。而玩具可以很好开发儿童智力,因此儿童益智玩具迎合了家长们的心理需求,他们希望自已的孩子成龙成凤。在玩具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内地玩具市场功能单一、造型刻板、无差异、无个性的低端经营状态显露无疑,传统玩具越来越不能满足孩子和家长的消费需求,而欧美市场中儿童玩具的教育性和智能化趋势发展迅猛,玩具智能化成为玩具行业新潮流。将开发儿童潜能、启迪儿童智力、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因此玩、教融为一体的潜能开发玩具一枝独秀,深受众多家长和儿童的青睐。
四、设计思路
通过对市场上现有产品和消费者的调查研究,针对中国市场现有儿童益智玩具的缺失或不足之处进行创新设计,设计一款能促进儿童与父母交互,培养儿童智力,品性等的益智玩具。2-3岁的宝宝已经有自己想法对新世界的奇特充满好奇并且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在生活上热衷于模仿父母长辈的动作行为。所以此阶段的儿童最需要的是父母或者伙伴的陪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他们通过参照,模仿同伴或者父母的行动,声音等从而快速的获得各类成长的知识。本产品设计就是从儿童玩具市场在互动方面的不足出发,创新设计一款互动性的益智玩具。玩具有多种模式,游戏中父母与小孩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在迷宫中闯荡。儿童在玩的过程中不但能获得各类成长知识还能与父母伙伴发生情感交流,增强他们之间的感情联系!
五、论文提纲
(一)题目:多玩迷宫玩具设计
(二)关键词:儿童、益智、玩具,创新设计
(三)儿童益智玩具调研
3.1儿童益智玩具市场调查
3.2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原则
(四)设计方案
4.1使用对象
4.2功能定位
4.3形态定位
(五)设计评价
(六)总结
六、进度安排
20xx.3.21-20xx.3.31.针对项目情况进行调研
开展现状资料调研工作。利用约三周时间进行调研和现状资料整理工作,绘制关于现状情况的各类分析图,并由此推出设计方向和重点从而确定自己设计主题。
20xx.4.01-20xx.4.10设计方案初稿
主题确定后开始构思,初稿以手绘方式进行,内容以总平面和平面布局方案为主。老师对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并提出二稿要求。
20xx.4.11-20xx.4.20设计方案二稿及审查
二稿以计算机绘制,内容应包括方案的全部图纸,布图和格式可暂不考虑。老师对二稿提出修改意见,并提出终稿要求。
20xx-20xx.4.25设计方案终稿
终稿以计算机绘制,内容应包括方案的全部图纸,布图和格式已基本确定。对终稿修改,并期间去定做展示所需展示材料。
20xx.4.26-20xx.4.29终设计文本、展板、模型
对设计方案作最后调整,并完成最终设计成果,做成实体模型。
20xx.5.3-20xx.5.7打印输出、完成展示效果
将电脑稿打印输出,对作品进行排版布局,以及展台布置,完成最终展示效果。
七、参考文献
[1]潘丽萍.寻找适合孩子成长的路径——访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理事长张开冰[J].山西教育,2006年,1期
[2]张军强.儿童的美术教育[J].新视觉艺术,2009年,3期
[3]王文斌.文献题名[D].体验性儿童玩具设计应用研究[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09.
[4]于晓燕.在教育游戏中开发儿童的多元智能[J].信息技术,2009年,7期[5]王喜海.正确认识儿童和儿童生活[J].幼儿教育,2003年,7期
[6]吴玉树.儿童玩具的艺术教育功能: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库
[7]许政涛.幼儿园游戏与玩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丁海东.学前游戏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9]钱玲娟.玩具伴孩子健康成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0]靳桂芳.玩具设计个性化要求及相关问题.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
[11]孟海、徐秋枫.影响儿童玩具设计的因素.河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12]鲁道夫·谢弗、王莉.儿童心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3]黛安娜帕帕拉、陈福美.孩子的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4]李斌.玩具与儿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
一、选题的依据及课题的意义
选题的依据:现如今,在这个人口已经达到66亿的地球上,它承载着大多的压力。是地球给了我们生命,而现在随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需求,地球的整个生态平衡已经遭到了人类严重的破坏。像近几年来,全球的气候逐渐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因为我们人类肆意的砍伐森林、汽车的尾气排放以及焚烧化石矿物质所排出来的二氧化碳等原因造成的。无疑,这样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人类将会受到地球的惩罚的。为此,我选择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创作flash作品,以此呼吁人类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题的意义:在处于发展中的我国,虽然对一些森林砍伐、汽车节能减排在政策上有一些节制,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钻法律空子,为谋求利益,私自对森林肆意砍伐。这些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如果想要彻底根治这些不良行为,必须得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个人心里面都谨记那些不良行为所带来的灾难。而这,也正是我想做的,通过用flash制作出来的生动、逼真的画面来警示人们二氧化碳带来的危害,并呼吁人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环境。
二、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综述
在“保护环境”这部公益短片中,会运用到Flash里很多常用的表现方法。例如:简化主题、循环法、再加工法等。我们着重讨论一下循环法的灵活运用,这是我们最经常用到的一种表现方法。打个比方,树上的树叶在树上不停的晃来晃去的。详细的制作方法为:首先,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元件,在第一帧插入一个关键帧然后将树跟树叶都绘制出来,然后在第三帧跟第五帧都分别插入关键帧,选择第三帧,将要移动的树叶调整移动位置的中间帧,接着在第五帧上继续对树叶进行移动,在完成对树叶飘动的动作后,分别在第二帧跟第四帧创建补间动画,树叶在飘动元件就制作完成了。这种循环法在本次创作的短片中会运用到很多地方,它不但能使人感觉树的生机勃勃,更能使你联想翩翩,还不会让人感觉画面的僵硬没生机。
近几年来,各个国家都在不断的对保护地球环境加大宣传力度,以达到实现全人类对各类环保概念的认识和学习。但我们都知道,宣传是离不开影视宣传的,当然,我们所学的动画,也是影视宣传的一类。而且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动画宣传片占到了很重的比例。
Flash动画宣传片的制作不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以及太多的资金投入,而且跟相同的影视制作要廉价很多,所产生的效果那也是不一样的。用FLASH制作的宣传短片,生动形象,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是Flash动画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中的运用以及作用,由于现阶段全球在掀起一股保护生态环境热,所以选择公益广告《保护环境》作为创作主题。
在创作过程中,综合运用滤镜、遮罩、帧的灵活切换以及脚本的使用,分别对它们进行分析并实践。
在场景的设计中,在色彩以及造型的创作上,会创作出给人一种难忘的物体,使作品更有感染力、吸引力,以达到最佳宣传的效果。
在整个方案中,有一个完整的步骤,现在正进行到对一些资料的收集,以及对它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下一步还会收集一些优秀的Flash公益宣传片进行学习跟探讨,然后再把整个收集好的资料跟好的宣传片进行整理、分类等,从而更好的为这个主题进行研究。
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目标:
完成公益广告《保护环境》的设计与制作,并希望能够起到人类对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的警觉,能让大家都能用内心来保护我们的地球。使得地球成为一个绿色地球,而不是一个失去生态平衡的地球。
主要特色;
在通过对整个过程以及作品的研究后,所创作出来的公益广告,其在叙事结构上会有很大的突破,在剧本方面,会通过翻阅一些资料以及文献,并在里面找到一些创作灵感,使其保护环境的主题更容易让人理解,而且不缺幽默。在技术上,我会用很充足的时间来做,它定会是一个一眼难忘的作品。
工作进度:
20xx年xx月-20xx年xx月,阅读文献,观看作品,完成开题报告。
20xx年x月-20xx年x月,剧本创作,并根据剧本绘制分镜头台本。
20xx年x月下旬-20xx年x月下旬,运用技术进行毕业设计作品创作。
20xx年x月下旬20xx年x月上旬,完善作品,送交审阅。
dodolong64
刑法具有保护价值与保障价值,而刑法保障价值作为刑法保障功能之价值彰显,具体表现为刑法保障国民利益价值和刑法保障被告人特定利益价值。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刑法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在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工业和城市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当前,超标排水、排气、排污、重金属污染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及时采取有效 措施 ,打击环境犯罪,用法律途径惩治环境犯罪行为,促进我国社会生态环境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犯罪的刑罚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将在分析当前我国环境犯罪相关刑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完善环境犯罪刑法做进一步的研究,以为打击、惩治环境犯罪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环境犯罪;刑法;问题完善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障,然而当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已经给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进一步完善环境犯罪相关刑法,既能充分发挥刑法在惩治违法犯罪行为方面的 教育 、震慑、惩治作用,又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规范环境保护行为。然而当前我国相关的环境刑法还不完善,其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彻底。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犯罪的相关刑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由于人类前期的对生态环境的不断索取和破坏,导致当前雾霾、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使得很多国家纷纷走上了通过立法来打击环境犯罪的路子。因此,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是保护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当前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些环保策略,对改善生态环境有所帮助但效果有限,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仍然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问题正逐步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加大。研究表明,生态环境破坏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水土流失、酸雨等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环境犯罪行为,离不开环境犯罪刑法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环境相关法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相关刑法的完善已经迫在眉睫。
二、当前我国环境犯罪刑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客体、保护范围不明确
在对我国当前环境犯罪相关法律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当前我国法律中对环境犯罪的客体的界定十分不明确,有时甚至存在无法确定环境犯罪客体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离不开传统的立法模式,由于当前我国相关环境犯罪的刑法立法仍然采取传统的立法模式,而环境犯罪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最终导致环境犯罪客体界定模糊的问题。此外,我国环境犯罪的保护范围也不明确,我国当前的环境犯罪刑法虽然对常规的环境违法行为做了相应的规定,然而却对水土流失、噪音污染、非建筑引发污染等新的环境问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在处理一些环境犯罪行为过中出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
(二)归责不科学
当前我国的环境犯罪刑法对环境犯罪的归责方面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并缺乏有效的追责机制。虽然我国社会各界对环境犯罪行为都普遍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然而对环境犯罪的惩治方面仍然存在低限度处罚的问题,甚至对于一些环境破坏行为就采取警告、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等措施一了了之,而没有严格的明确责任。这些现都,不利于保护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反而为一些个人和企业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带来了可乘之机,必然会导致我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犯罪行为的不断加剧。
(三)对环境危险犯规定不足
一般而言,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危害结果是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法律来界定环境犯罪行为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环境犯罪具有持续时间长、行为持久性等特点,必然导致以此来惩治环境破坏行为不但根本无法起到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的刑法立法目的,而且还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不可扭转的影响。当前,我国这种事后处理的环境犯罪刑法模式使得刑法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方面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因此,进一步完善环境犯罪刑法对环境犯罪危险犯方面的规定,明确环境犯罪的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立法不完善、可操作性差
在充分调查和研究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刑法的基础上,发现当前我国现行的环境犯罪刑法将环境犯罪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同等对待处理,这根本无法满足打击和惩治环境犯罪的实际需求。从本质上而言,环境犯罪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环境犯罪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要比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更大、更深远。因此,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刑法中这一规定根本无法体现对环境犯罪的惩治决心和重要威慑力,导致对环境犯罪的处理可操作性差。此外,当前我国环境犯罪刑法对一些环境犯罪行为的相关罪状存在描述迷糊、界定不明确等一些纰漏和问题。
三、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的相关思路
(一)进一步明确界定保护客体及保护范围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当前环境犯罪刑法中存在保护客体、保护范围界定模糊的现象,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首先要明确界定犯罪客体和保护对象,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环境犯罪刑法在保护当前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职能和有效作用。其次,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还要进一步扩大对环境保护的范围,特别是针对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的破坏环境的问题。环境犯罪刑法只有,不断的从保护生态环境的层面寻找新的突破口,才能够真正的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和有效性。
(二)明确环境犯罪的相关责任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环境问题不断突出,一些个人和企业环境破坏行为和环境犯罪屡教不改,部分社会个人和群体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这些现象的存在与环境犯罪刑法打击力度不够、归责不明确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导致我国环境犯罪刑法根本无法充分的起到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的作用。因此,我国环境犯罪刑法必须进一步明确对环境犯罪的相关责任,加大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起到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行为的效果。
(三)增设危险犯的规定
危险犯,即“以行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险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刑法中没有对危险犯的相关规定,而增设对危险犯的规定可以有效地预防以破坏结果来规定犯罪而带来得对环境破坏不可扭转的损失。在我国环境犯罪刑法中增设危险犯的规定,能充分发挥刑法对环境犯罪的预防作用,可以在环境破坏最终结果发生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环境破坏行为进行遏制,以达到达到惩治环境犯罪的目的。
(四)设置独立立法体例
通过对当前我国环境犯罪刑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并没有对环境犯罪设置独立的犯罪类型,而将环境犯罪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混为一体,这必将会影响环境犯罪刑法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和惩治力度。因此,我国必须采取对环境犯罪独立立法的相关措施,基于环境犯罪的本质及特点出发,通过独立立法来加大环境犯罪刑法的威慑力和法律效力,以充分发挥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总而言之,环境犯罪刑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刑法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我们必须不断的完善环境犯罪刑法才能够应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环境问题,才能真正的起到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打击、惩治环境犯罪行为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立明.目前我国环境犯罪刑法的现状及其研究对策[J].上海 财经 学院,2013,13(09):116-126.
[2]张文丽.分析我国环境犯罪立法完善的重要性[J].江苏经济管理学院,2011,13(05):118-125.
[3]王关媛.我国环境犯罪的几个基本问题[J].吉林财经学院,2012(07):120-126.
[4]徐梅玉.我国环境犯罪刑法的着力点论析[J].湖北工商学院,2012,13(11):119-124.
[5]李立旺.我国环境犯罪刑法完善的有效途径探讨[J].浙江经济学院,2011,11(15):132-136.
一、将食品安全犯罪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食品安全犯罪既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也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食品安全犯罪则主要侵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考察,对不特定多数人的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对公共安全的破坏显然重于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因此,将食品安全犯罪归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更符合其罪质,符合刑法对于食品安全保护的目的,实践中能更有效的对食品安全犯罪进行打击。
二、扩大食品安全犯罪规制的行为
《食品安全法》在食品的包装、加工、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环节设立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义务,对有可能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规定。而目前刑法中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刑事责任只体现在生产、销售环节,其他方面在刑法中并没有体现。实际上在食品流通的其他环节同样可能发生严重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应扩大食品安全犯罪的客观行为,从单一的生产、销售行为扩大到包括包装、运输、贮藏等一系列行为上,从而更好的全方位对食品安全进行刑法保护。扩大刑法关于食品安全犯罪本罪的打击范围。
三、食品安全犯罪的主观形态包括过失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刑法立法中,都不同程度地对社会公共安全犯罪规定了过失危险犯。美国食品安全犯罪普遍遵循这个原则。这种责任原则不要求原告明确证明缺陷的存在,并且原告不需要证明产品缺陷是造成损害的原因。在我国,故意犯罪占较大比例,因为绝大多数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不法生产经营者为谋取暴利而人为造成的。但是因过失行为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高发的事实应引起我们的关注。食品安全犯罪不能只惩罚故意犯罪。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中,除了食品监管渎职罪外,因重大过失引起的严重食品安全事件,只能间接适用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食品犯罪的主观罪过包括过失,那么,我们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惩治将更加全面有力。
四、细化罚金适用标准
《食品安全法》中罚款标准是根据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的不同而确定不同幅度的罚款。采取特定数额制和倍比制两种立法模式,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也可考虑采取同样的立法模式加以规定。
(1)设置食品安全犯罪罚金的最低数额。原则上罚金的数额应高于食品违法行为所要承担的罚款数额。(2)对罚金刑量刑幅度细化,对食品安全犯罪的主观、客观行为、危害后果以及犯罪人是否为累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防止出现量刑的畸轻畸重,实现食品安全罪责刑一致。(3)针对自然人犯罪与法人犯罪设置不同的罚金刑体系。法人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数额要高于自然人犯罪的罚金数额,以区别对待,实现不同的惩治效果。
五、增设资格刑
为了从源头上杜绝犯罪分子从事食品安全犯罪的可能性,必须增设相应的资格刑。《食品安全法》中虽规定了资格处罚措施,如吊销卫生许可证、停止生产经营等。这种打击和威慑效果明显不足:行政处罚措施力度小,且没有具体禁止从事生产经营期限的限制。
鉴于食品安全犯罪往往是滥用自身的某些资格和优势实施,因此,对食品安全犯罪资格刑进行设置时,从业禁止等资格刑可适用于生产经营者;强制破产可适用于单位。根据犯罪的情节不同和危害后果严重程度,对食品安全犯罪人处以禁止从事食品生产和经营的不同期限的刑罚。在具体设置资格刑时,要针对不同种类的犯罪,选择相适应的资格刑种类。
刑法论文开题 报告 相关 文章 :
1. 法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2.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 有关法律毕业论文范文
4. 法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 汉语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宅基腐闹不住
人类活动对农业生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周春祥 , 刘桂英 , 刘志然 , 王俊杰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 廊坊 065001) 摘要: 调查了廊坊地区有文献记载的主要动物种类 25 a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 多数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减 小, 有些种类甚至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分析了人类活动和农村生产生活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廊坊; 生物多样性; 人类活动; 影响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 1631 (2008) 012 00932 03 2 结果与分析 211 统计结果 调查资料显示, 人类活动和农村生产生活巨变对农业生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 20 a以来,农业生物多样性呈现严重下降趋势, 动物种群数量普遍减少、个别面临濒危, 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表 1)。鸟类除喜鹊种群比较稳定外, 麻雀、燕、啄木鸟等优势种群均呈减少趋势; 蝙蝠、黄鼬、青蛙、蟾蜍、蛇和蜥蜴等面临生存危机。在 2006年 9~10月近 2个月的调查中, 仅在文安 3处、固安和香河各 1处有水源的地方见到青蛙和蟾蜍, 全程其余地方未见到两栖类。由于廊坊地区地貌环境趋于一致, 对各县区市间动物资源变化进行分别比较, 发现县区市为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变化情况基本一致, 即生物多样性均呈下降趋势。个别物种如两栖类由于对环境 (水) 有特殊要求而有所差异。 212 农村生活变化对农业生态多样性的影响 居住条件和环境变化影响除农业昆虫外的几乎所有动物类型, 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破坏了许多动物生境[ 6 ]。以砖、瓦和钢筋水泥为主的新型建筑, 使很多生物失去栖息地[ 4 ]。蝙蝠、麻雀主要巢居在农村土木结构的老旧房屋里, 刺猬和黄鼬在农村荒宅或柴草垛中筑 巢, 老旧房屋只有少量存在。家燕 (包括金腰燕 ) 多居住在有人居住的堂屋, 而现在农村房屋普遍采用塑钢门窗, 使家燕、壁虎无法巢居。乡土建筑缺失和庭园地面硬化, 使鼠类和爬行类动物无法栖身。 213 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多样性的影响 21311 农田环境恶化对农业生态多样性的影响 农田是平原地区最大、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 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对非靶标生物包括害虫天敌。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麦田不适当地喷施有机磷农药, 使麦蚜虫的重要天敌七星瓢虫大量死亡, 结果导致化防区的麦蚜反而比不防区的高出 1~2倍, 使麦田的生物多样性下降[ 5 ]。大量不科学地喷洒化学农药, 不仅土壤、水体和农产品遭受污染且农田生态失衡, 病虫害越治越严重, 同时影响食品安全、危害 人类健康。 21312 农业耕作制度对农业生态多样性的影响 由于耕作改变土壤物理环境如水分、空气、紧实度、孔隙度和温度等, 从而对土壤生物的群落产生影响。土壤中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线虫、蚯蚓、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少数高等动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 采取少耕和免耕的方法能够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 7 ]。表土耕作常常会伤害一些巢居鸟类和小型动物[ 8 ]。廊坊境域农作物多数为一年两熟制,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 频繁的耕作 (包括耕地、播种、 中耕除草等) 严重影响野兔、鼠类、两栖爬行类、环节动物、穴居昆虫等生存环境。 21313 农田灌溉方式对农业生态多样性影响 大水漫灌, 特别是使用再生水灌溉, 直接伤及动物, 影响穴居动物野兔、鼠类、爬行类、环节动物、穴居昆虫生活和繁殖[ 9 ]。廊坊中北部农田灌溉条件较好, 通常一季小麦要灌 浇 4遍水。频繁漫灌, 对土壤生物群落构成影响。由于水资源紧缺, 城市周边污水灌溉现象较普遍。污灌用水大多是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 污水灌溉导致污染物质累积, 不但影响土壤生物的生存状况, 而且影响粮食、蔬菜等的质量, 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类健康, 危害深远[ 10 ]。 214 农业自然景观生态变化对农业生态多样性的影响 平原农业景观格局对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庭院中树篱、林地以及农田边界可能是保持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景观单元[ 7 ]。廊坊地处平原, 原生自然环境保存较少, 相对变化影响也小, 次生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变化对多样性的影响最大。廊坊次生自然环境是北部以生态林为主, 中南部多自然洼淀、洼地为主的半自然地貌。近 20 a廊坊生态林地大幅减少, 农田边际原有的众多小型自然板块多数开垦为农用地, 河流干涸, 洼淀湿地消失, 对农业生 物多样性构成威胁。1986年廊坊市第 2次全国土地普查资料与 2001年廊坊市国土资源局统计数据资料比较,15 a间廊坊市林地面积减少 12 45112 hm2, 占原有林地面积的 38122%。林地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 是众多动植物生存的场所与领地, 在保护物种与生物多样性方面 的作用不可低估。林地特别是生态林地的大量减少, 破坏动物生境, 尤其两栖爬行类、鸟类受其影响最大。南部洼淀地区自 1987年以来基本上处于长期干涸状态,原有次生自然环境无存, 使多数水生动物灭绝, 并秧及两栖、爬行类和其他动物资源生存。 215 植物群落变化对农业生态多样性影响 植被单一化, 改变相关生物的生境, 对一些与植物物种密切相关的动物、微生物的多样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多样化的种植系统和保持野生植物的多样性, 可明显减少害虫种群数量和保护天敌[ 11 ]。间作、农林复合系统、转移农业与其他的一些传统的农业模式, 因模仿了自然生态过程、遵循相似的生态模式而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 7 ]。近年来, 廊坊地区人工植被呈现单一化, 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趋向降低。廊道绿化、林地 90%以上为速生杨树, 原有的乡土树种, 如柳树、榆树、洋槐、椿树和土生杨树, 成为稀缺树种; 种植业单一化模式经营,春夏季主要种植小麦, 夏秋季为玉米、少部分为棉花、零星见有大豆、甘薯和花生, 芝麻、谷子、高粱、黍子和杂豆等几近绝迹; 除草剂的使用导致林地、园地以及农田植物多样性减少。 216 环境变化对农业生态多样性影响 环境污染造成局部地方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系统中益虫 (如蜜蜂类、寄生蜂类等 ) 和益鸟减少[ 8 ]。环境污染最终造成水体恶化影响生物多样性。廊坊市1964~2003年气候、水资源等相关资料显示, 随年代变化呈现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的趋势。尤其自 1997年以来, 廊坊市枯水、平水年份连年出现, 水资源紧张加剧[ 12 ]。由于自然降水不足, 地下水超采致水位下降, 上游无水补给, 致使河道常年干涸, 坑洼水面大量减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水体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简易堆放和工业三废也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有水皆污 ” “ 逢雨必酸 ”成为严峻的生态问题。由于没有自然水面和干净的水面用以繁殖, 廊坊中北部地区两栖类动物已基本绝迹。 3 结语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不仅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食物来源, 也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物圈环境[ 13, 14 ]。 (1) 平原地区因为缺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 农业兼顾食物生产和维护生态功能, 农业生态是平原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系统; (2) 人类活动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至不断恶化的趋势, 必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 限制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4 ]; ( 3) 关注生物生存就是关注人类自身。在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下, 研究如何采取更为和谐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农业措施, 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生境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很有必要;(4) 生态农业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5 ]。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对于加入世贸组织不久的中国而言,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
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利与弊(一)对于当前的中国大学生而言,绝大部份并不适合创业。单从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上来看,对大学生就是一个根本性的挑战。 一般创业能力主
摘 要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坏账损失的产生问题,分析企业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并且找出解决的对策就成为了企业提高资金利用率,避免企业呆坏账的重要方面
1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服装对于文化的意义,和服和旗袍对于中日两国服装历史的意义,以及二者对于中日两国人民生活和文化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性质的,总结目
我国的华北地区由于悠久的农业开发,森林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20世纪初的时候,山西汾河、滹沱河流域土壤侵蚀之严重,水涝灾害之频繁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严重关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