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6

霸气甫爷
首页 > 学术期刊 > 林学类学科概论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月半月月

已采纳

山西农业大学代码是10113。学校始建于1907年,初名私立铭贤学堂,创始人为孔祥熙,后发展为私立铭贤农工专科学校、私立铭贤学院;1951年改私立为公办,成立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列入全国重点院校。

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

山西农业大学,简称山西农大,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第七批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山西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山西省“1331工程”高校,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太谷、太原龙城2个校区,占地面积3588亩,建筑面积1880亩。

院系概况

截至2021年4月,学校设有教学单位21个,开办本科专业71个。

师资队伍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教师、科研人员及职工4413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4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84人、博士生导师118人、硕士生导师734人;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6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青年三晋学者”7人、省青年拔尖人才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3人、省科技功臣6人、省级教学名师29人、学术院长8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科体系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优势学科1个、省级特色学科4个、“1331”工程优势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学科1个、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兽医。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农业、兽医、公共管理、体育、林业、风景园林、机械、生物与医药。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省级重点学科(9个):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体育学。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植物病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省级优势学科(1个):畜牧学。

省级特色学科(4个):作物学、植物保护、兽医学、农业工程。

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学科(1个):畜牧学。

“1331”工程优势学科(1个):畜牧学。

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循环富碳作物学科群、功能农业学科群。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优势专业建设项目7个、省级品牌专业11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4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学、动物医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特色专业:园艺、动物医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省级特色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林学、动物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农村区域发展。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种子科学与工程、动植物检疫、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中药资源与开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农业电气化。

省级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农学、动物医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品牌专业:农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省级精品课程:《生物统计学》《植物生物化学》《蔬菜栽培学》《植物学》《大学化学》等。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生物统计学》《作物化学调控》《普通昆虫学》《植物生理学》《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动物解剖学与植物胚胎学》《蔬菜栽培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食品免疫学》《大学化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生物化学》《植物学》。

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基础兽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作物栽培耕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园艺实验教学中心、农业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农业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农业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动物医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

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山西晋中(太谷)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4月,依托学校(院)建设黄土高原东部旱作节水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省重点实验室、“1331工程”创新平台等省级创新平台省部级平台130个,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4个,直属科研院所(中心)17个。

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级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长治综合试验站。

省部级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省级重点实验室: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331工程”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省级实验室:山西省生态畜牧与环境兽医学实验室、山西省旱作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与装备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绿色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动物药品与疾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作物化学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动物药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设施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猪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肉羊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生猪种业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1331工程”山西省兽药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1331工程”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省厅级创新基地:山西省新型中兽药创新基地。

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兽医新型药物创新研究创新团队。

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小麦旱作栽培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猪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特色肉牛生产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环境安全与动物健康生产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

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设施蔬菜高效固碳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草种选育与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及利用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谷子、糜子基因资源开发与分子育种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电子图书290多万册(其中镜像电子图书40多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3.2万余种,学位论文122万多册,音视频资料时长9.2万多小时。

据2021年6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有中文纸质文献157万册,现刊432种,过刊90000多册册,报纸60多种。引进与自建数据库74种,OA及NSTL免费资源近50种。截至2019年,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电子图书325多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0万余种,学位论文471万多册,音视频资料时长达13万多小时。

学术交流

截至2020年7月,学校与美国欧柏林大学有合作,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奥克兰理工大学和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等10余所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并有来自伊朗、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

对外交流

截至2021年4月,学校与美国欧柏林大学有合作,与美、英、澳、俄、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新西兰梅西大学和奥克兰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有尼泊尔、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学生到校攻读学位。

174 评论

鑫方盛商城

广西大学自考林学本科专业一共需要考18门课程(含选修课),分别为: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英语(二)、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森林培育学(实践)、林木育种学、林业GIS、林业生态工程学、林业生态工程学(实践)、观赏树木学、森林保护学、测树学、测树学(实践)、森林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

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301 评论

小咩要减肥

森林是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但它与其他矿藏资源不同,是可以更新和再生的自然资源。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学科。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它是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林学概论则是这门学科的综合的、概括的论述。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狭义的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含诸如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造林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许多学科,有时也可称之为营林科学尤其是对于森林的重新认识,已经把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渗透到森林经营中,重视的不是砍伐而是科学的经营手段。林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森林,它包括自然界保存的未经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原始天然林,原始林经采伐或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天然次生林,以及人工林。森林既是木材和其它林产品的生产基地,又是调节、改造自然环境从而使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天然屏障;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林业是一项古老的经营事业,但林业的内容随时代的变迁而异。古代的林业主要是开发利用原始林,以取得燃料、木材及其它林产品。中世纪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及森林资源渐次减少,局部地区出现缺林少材现象,人们开始关心森林的恢复和培育,保护森林和人工种植森林逐渐成为林业的经营内容。近代的林业认识到森林资源,特别是木材的永续利用的必要性,要使开发利用森林和培育保护森林保持相对的均衡,开始把林业经营放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之上。现代的林业则正在逐渐摆脱单纯生产和经营木材的传统观念,重视森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多目的综合经营森林和高效率深度利用森林资源为其特征。林学是一门与浩繁的生物界及多变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要掌握这门学科必须要深刻理解其基本原理,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并善于灵活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知识。结合具体地区的条件和特点,进行全面的周密的分析和综合,得出适当的结论,以解决林业生产上的问题。森林除了能直接为人类提供木材、能源和多种林副产品外,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对于保障农牧业的高产稳产,保护和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都具有重大作用。世界林业科学的发展,大体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德国的林业科学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此后,北欧、北美和苏联等国家的林业科学研究也有了很快发展,从而带动了林业科学在世界内的全面发展。中国林业及森林经营历史虽然可追溯到尧舜时代,但由于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严重束缚了科技的发展,林业科技研究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世界林业先进国家。解放前,只有少数几所农学院和农业专科学校开设有林学课程。解放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林业科技事业才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己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林业教育和科研体,培养了大批不同层次的林业科技人才,在林业科学和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大量成果。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也日趋全面,不仅要求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经济效益,而且随着人类的生活和文化科学的发展,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求亦日益增高。实现森林资源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扩大无林少地区的森林覆被和城乡的绿化面积,建立游憩林场、森林公园等,以满足人类对森林的多方面需要是今后林业科学研究的总趋向。因此,林业科学所要解决的理论和生产实践问题很多,牵涉的面很广,从整体上来说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只有不断深化相关关学科和专业的研究,进行多学科合作,才能有效。林业科学中所设的各个学科(专业),有的侧重基础理论,有的则以应用技术为主,但相互间又有密切关系,各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都将促进邻近学科的进一步深化,围绕科学培育和经营森林资源。建设森林生态保障体系和林业的可待续发展的总任务,发挥各自的作用。林木遗传育种学是研究林木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对森林实行遗传管理和对林木进行遗传改良,建立空间培育林木良种和繁育的技术体系;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营造和抚育更新的理论和技术,生态学、土壤学和遗传学是森林培育的重要基础理论;森林保护学是关于森林病虫害及春有害生物防治理论与技术,肩负保护森林的重要任务;森林经理学是研究森林区划、调查、评论和讨论为主,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并扩大知识面。

324 评论

相关问答

  • 林学概论论文4000字

    主要论文: 安徽省东部地区竹种及分布,1996,竹子研究汇刊,15(1):7-13 中国黄山苦竹一新变型,1996,竹子研究汇刊,15(3):14-16 清凉

    张小繁繁繁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分类

    《经济林研究》现在是核心期刊,位于新版“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第5当前的 复合影响因子:0.815 综合影响因子:0.559 主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周期

    麻辣de火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林学概论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

    糖姨是谁啊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社会科学概论论文

    儒家伦理理论的范例学分析 一、题目缘起 :从要素阐发到类型阐发儒家伦理推动或拦阻今世化的要素阐发 (elementary analysis)是阐发评估儒家伦理的

    一心跟着习大大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科学技术哲学概论文章

    〔摘要〕 2012年《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共转载文章131篇,这些文章呈现出十个热点论题:现象学科学哲学、自然主义研究、心灵哲学与认知哲学、生物学中的哲

    朝夕忆可否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