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songsam
浅谈《庄子》寓言思维及其后现代性精神影响论文关键词:庄子寓言后现代影响 论文摘要:《庄子》“藉外论之”的由“器”而入“道”的寓言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诗文的一种重要的言说思维形式.它与后现代性精神相通,并影响了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寓言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在《庄子》中共出现三次,《庄子·寓言》中凡两见:“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庄子·天下》凡一见:“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筒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学界一般认为,此二篇皆为庄子后学所为,尽管它主要还是从形式角度言说,但对寓言的看法却已开始从思维的角度揭示寓言的思维实质,即“藉外论之”和“以寓言为广”,可惜后来的文论大家对此重视不够,如刘勰《文心雕龙》虽然在《诸子》、《论说》、《情采》、《知音》篇中都说到了庄子,但《诸子》说的是“庄周述道以翱翔”,强调其想象丰富,《论说》说的是“是以庄周《齐物》,以论为名”,是从形式立论,《情采》则说“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知音》则只是就音乐表明态度的陈述:“然而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此庄周所以笑《折扬》,宋玉所以伤《白雪》也”。四者均未就其寓言思维实质发表看法,倒是《谐隐》一篇有如下一段话:“嚣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昔还社求拯于楚师,喻眢井而称麦麴;叔仪乞粮于鲁人,歌玉而呼庚癸;伍举刺荆王以大鸟,齐客讥薛公以海鱼;庄姬托辞于龙尾,臧文谬书于羊裘。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于权谲,而事出于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汉世《隐书》,十有八篇,歆、固编文,录之歌末。” 上文谈到了“隐”的问题,涉及到文章的思维运作方式和技术处理方式,应该与寓言思维有相类之处,可惜无一字言及庄子之文。钟嵘《诗品?序》在谈诗时,将“兴”、“比”与“赋”相比较,谈到了寓言:“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口他是从运思角度谈的,可惜没有深入展开。文史大家刘知几的《史通》内篇“采撰第十五”、“言语第二十”、“曲笔第二十五”亦谈到了寓言,但只是从文体形式角度言说,外篇“杂说下第九”多处谈到寓言,除了从文体形式言说外,有一处也如同《诗品》一样触及到了寓言的运思问题:“此并战国之时,游说之士,寓言设理,以相比兴”。『棚但他的言说角度只是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评论,并无意谈寓言思维。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在内篇一、二、四和外篇二都谈到了寓言,但多是从文体形式着眼用来作为例证。 可以说“寓言”在古代文论中的缺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现代学者中,茅盾、郑振铎等人对寓言进行了研究,但多是将寓言看作一种文体来加以议论。当代寓言界理论知名学者陈蒲青先生在他的《中国古代寓言史》中认为“寓言是另有寄托的故事”,虽也是从文体的角度来把握,其“另有寄托”已然触及到了寓言思维的实质,他还进一步申说道:寓言有两大要素,一是故事性,二是寄托性,这两大要素形成了寓言的双重要素,其表层结构是一个故事,可以称之为寓体,其深层结构是作者寄托的一种观念,可以称之为寓意。呵以说这是迄今为此关于寓言思维的最简捷明了的表述。但毕竟他还没有上升到从文学理论的范畴的高度来进行形而上的思考。 笔者个人认为,寓言的思维方式既非纯形象思维,又不像是理性思维,它表层看来关乎形象,骨子内层却包蕴了多重理性因素,它在形象的显语言的外衣之下,追求的是一种潜语言或一种超语言,它既是一种言外之意,诗的物质,又隐显出理性的火花。这种思维方式在先秦诸子中已成熟地大量运用,而且对后世诗文影响犹大,它应该成为古代文论乃至当今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要说明这一问题就要从其源头谈起。在先秦诗文中寓言思维用得较早也最为娴熟的当推《庄子》。因此廓清《庄子》寓言中的思维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我们从文论的角度来作理论的概括和建构。因为语言与其对象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一种思维关系,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所显示的意蕴及理性特色。作为语言艺术之一的诗文则更是如此。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所著。为了更本真地揭示《庄子》寓言的思维方式,本文拟就内篇的寓言及其思维的方式作一个大体的考察,庶几有助于澄清一些问题。《庄子》内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等七篇。其中均用寓言连缀,陈蒲清先生在《中国古代寓言史》中统计有五十则。 这五十则寓言其实是《庄子》(内篇)一书的主体,寄托了庄子主要的学术思想。庄子以一些议论性的文字加以连缀,便组成了一篇篇包蕴厚重内涵的文本。考察其思维的方式,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就“故事形象”而言,是一组系统的、由有着构成、变形规则所组成的语言符号,并由此带来一组系统的文化信息,进而转换成一组象征性意象,寄托富于理性色彩的寓意。在这组语言符号里,构成规则是“物—像一意(情)一理”的思维程序。变形规则是一种“化境”、“异化”或是一种“物化”。如“庄周梦蝶”故事。蝴蝶或庄周本身只作为“物”(人也是一种物)而存在,但进入故事便成了“像”,故事的过程便使“像”附着了“意”。而庄周蝶化,或蝶化庄周,显然是“物化”。再如“支离疏”、“叔山无趾”“王骀”、“申徒嘉”或“不材之木”等等都可视为“异化”(当然并不是每一则故事都有“物化”或“异化”)。正因这种构成规则和变形原则,使语言符号转换为象征意象并蕴藏理性才成为可能。 (二)就“理性寄托”来看,理性意念的获取,在于其模型思维(姑名)样式的运用。模型思维样式可以界定为一种非纯粹的抽象思维和非纯粹的形象思维,它既隐含有某些概念、理性成分,也不能没有形象。它是将取象中由此物及彼像的特征加以延展,迁移到其他事物上去。这种延展、迁移又往往是通过象征、比喻(比附)与联想等方式来完成。以上述庄周梦蝶的故事为例,陈鼓应先生认为可导出四个重要的意涵:一是庄周蝶化的含义(象征人与外物的契合交感);二是蝴蝶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庄子将自我、个人变形为蝴蝶,以喻人性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三是人生如梦的说法;四是物化的观念,即将死生的对立融于和谐之中,物我界限的消解融合。 (三)从上述二者统一的角度分析,庄子寓言是基于客观物象的逻辑推论,而又超越客观物像,从“有形”世界,探求“无形”(道)奥秘的思维,也即由“器”而人“道”。可以把上表中的“故事(语言)形象”视为寓体,而“理性(思维)寄托”视为寓意,前者正是有形世界的“器”,后者则是无形世界中的“道”。而庄子寓言正是表层结构以故事形象为寓体,深层结构以理性寄托为寓意的高度融会与统一。 (四)从文本创作和接受看是整体直觉内省式的体察把握、冥通,构成了主体在造像造意或读解体悟中的刹那间的豁然贯通。对于庄子来说,这是一种以“知”测“不知”,进而达“智”(理性知)的整体性把握思维,通过对已知的“知识”(物像)的整体性感触,然后进行理性的思考,再在比附联想中对已知的“知识”(物像)进行冥通性推测,达到“智”(体道),也即冥通的境界。对于读解体悟者来说,只要明了庄子寓言的思维方式的三步曲,在整体直觉体察中把握有形的宇宙(形而下的像)起源于“无形”的宇宙(形而上的道)这一规则,便理解了道中有物、物中有道、道物相融的境界。鲲鹏变化的寓言便是庄子借变了形的鲲鹏以突破物质世界中种种形象的限制,将它们从经验世界中抽离出来,并运用文学的想象力由巨鲲潜藏的北溟,到大鹏展翅飞往的天池,拉开了一个无穷开放的空间系统,展开了一个广漠无穷的宇宙。在这新开创的广大宇宙中,赋予你绝对自由而不加任何限制。庄子将“有待”寓意有形之物质世界,“无待”寓意无形的(道)世界。他所做的思维工作,正是在豁然贯通之中冲破有形世界的囿域,把思维的触角伸向了“无形”的世界。可见,庄子的寓言既不能作纯粹的譬喻象征来看,也不能作为虚构事实的幻想来读,它是一种整体展示与显现。内篇“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通过虚构、变形、荒诞、魔幻、调侃等等表现艺术方式道尽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从内篇整体看说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如何才能“内圣”,如何才能“外王”?庄子又用七篇(七个子系统)进行了分别论述。妙在其论述多是用一个个寓言故事来串通连缀。这样一来,《庄子》(内篇)便是由几十则小故事所组成的散体文章:《逍遥游》悟道人生最高境界,《齐物论》阐明逍遥游的前提在于齐物,齐物的前提在人的修养达到与天地精神合一,如是又引出《养生主》,只有善于养生适性、顺其自然,才可处于人间世而无所忧虑,善于用世而不被世用,便有了《人间世》一篇,《德充符》亦应运而生。能不被世用,自是因为内养道德的充沛,合于天地之宇宙精神,由是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及“死生一如”观中,方是“内圣”修为的完成,是为《大宗师》。最后“无为而治”,出为“外王”,水到渠成以《应帝王》作结。从上述寓言的寓体(故事)与寓意之对应关系,自然知晓庄子文气贯通、言断意连、意在于此而寄言于彼的思维方式。 综观《庄子》(内篇),如果以今日开放的小说观念来判断,《庄子》(内篇)实在可以算得上是一部以像来显意现理的情节淡化的寓言小说,充满了艺术的抽象美,是庄子由思维的具体演绎上升为思维的抽象的结晶。而且我们发现,后来的《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说苑》、《新序》、汉赋中的小故事等都是走的这条路子。志怪、志人小说也都有这种思维方式的痕迹。更重要的这种思维痕迹也扩展到了唐宋古文、唐传奇及明清小说中,柳宗元、苏东坡更是直接以寓言这种思维方式来感受表达宇宙人生,《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无不散发出浓厚的寓言思维意味。 为此我们看到在现当代以来所形成的多元共生的文学格局中,寓言思维的创作思维方式亦无处不在。以小说而论,在考察其历史演进的同时,理论界习惯于从社会思潮与创作方法之间的关系上进行一种地域式、流派式、断代式的类型化探讨,诸如鸳鸯蝴蝶派、海派作家群、伤痕小说、寻根文学、实验小说、新写实小说、晚生代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六十年代作家群等等。这诚然有它绝对的探讨价值。但如果让我们换一种眼光,我们惊奇地发现在现当代小说创作中,有一种庄子式的寓言思维方式一直存在于小说的叙述文本之中,而且在今天有愈演愈烈之势。且不说现代鲁迅、许地山、废名、施蛰存、沈从文、老舍等人的作品,即如当代亦层出不穷。韩少功的《爸爸爸》像一把有许多匙孔的锁,可以用不同的钥匙去打开。它语言表层和精神内涵都具有一种震慑人心的效果,显示出“物—像一意(情)—理”的思维方式,完成了文本厚重内涵的建构。他后来在1996年发表,与《爸爸爸》相隔10多年的长篇《马桥词典》干脆便以词典条目的形式,用感受性议论连缀起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创造建构起一个具象中的抽象世界。其感受性议论连缀方式正与《庄子》感受性议论合拍。贾平凹《太白山记)20则,亦极富于寓言思维的特质。作家以某种理性的灵气来灌注形象,来捕捉流动的生命,观照社会、人生和人的命运,其用意绝不仅在故事的本身,只要向故事的深层处发掘思考,便可以看出作品别一层面的别一含义,且复杂多解。因而小说“实”是一层结构,“虚”又是一层结构。在虚实之间作家主要用“物化”、“异化”、“幻化”等变形思维形式来达成。而他发于1998年的《高老庄》,以村子“高老庄”喻示以儒家文化为支柱的宗法社会,以人物“子路”喻示儒家文化的代表,以人物西夏喻示不同于传统汉文化的某种异质文化,以蔡老黑喻示汉文化中的“游侠”之风,以苏红等地板厂员工喻示现代文明。以这些语言符号巧妙地与历史相契合,组成四种文化类型,形成汉文化与异质文化、汉文化内部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等三条矛盾线索,并用近似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极力营造种种神秘意象,揭示出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类型的冲突碰撞和融合。这实是作家对社会理性的整体把握之体察和冥通。史铁生《我与地坛》更接近于庄子的散文化式的情节淡化小说,小说通过“我”十五年来不问断地日复一El在地坛度过的故事,去感悟生存和生命哲学:“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姜戎的《狼图腾》在狼文化的氛围中由狼性反观人性,进而预示人类注定会陷入某种自我迷失,阐述了某种宏大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韩少功的另一长篇《暗示》在谋篇布局、语言指向与隐喻、形而下与形而上的交流上无不与《庄子》有着契合与融通,只不过《庄子》谈的是天下意识,《暗示》谈的是全球化意识而已。 我们不用再繁琐地罗列下去,这三位作家都是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家,而且基本上都是从70年代末8O年代初开始一直活跃到如今的作家。他们的创作轨迹、创作心态无疑都要受到时代的影响,但他们的作品中都始终有一种从古以来一以贯之的创作思维方式,这种创作思维方式制造出的文本是那么的厚重,那么的“有意味”,令人把玩不尽。如果我们再将“实验小说”家马原、苏童、余华、洪峰、格非,、兆言、孙甘露,晚生代小说家韩东、鲁羊、朱文、何顿、徐坤、毕飞宇、邱华栋、刘继明、述平、丁天、张梅、东西、鬼子、祁智等人乃至21世纪初的优秀作品罗列出来与《庄子》寓言思维相对照的话,便会发现他们在文本游戏里,使语言服务于结构,展现出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图景的变形。这些小说家的叙述意向多是双重的,即由表层结构(思维的外在形式)和深层结构(思维的理性内核)相统摄。这种排列组合,可以扰乱正常的时空序列,进行巨大的时空跳跃,也可以将情节组合排列得无序化,甚且将物、人进行变形、幻化。而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表层具像的描写中不拘于形,只摄取其神,抓住此物与他物的比附功能属性,完成与深层结构之“理性抽象”的对应。因而对于中国作家来说,其祖师并非拉美之魔幻(当然拉美之魔幻也有与《庄子》相通之处),而正是受《庄子》寓言所影响的表现文学体系的一以贯之的思维形式。
我才是黄蓉
问题一:论文种类有哪些?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弗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 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 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问题二:文章类型有哪些 小说、散文、散文诗、戏曲、剧本、小品、诗歌、寓言、童话、科幻故事、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书信、启事、合同、广告、座谈会纪要、声明、日记、说明书、报告、总结、摘要、演讲辞、辩论辞、简章、简报、序、采访记、BBS、广播等 我想补充说明一下,文章有文体或体裁之分。但是实际上很多文体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散矗,就有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叙事成分较多的散文把它归为记叙文也并没有错.所以不必太在意文章的分类. 问题三:文献有哪些类型 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发表的文献。参考文献表应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文献作者在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超出3名的列出前三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外文作者书写时,姓前名后。参考文献具体请按下列格式给出: (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发布年。 (6)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8)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问题四:学术论文摘要的类型分为哪些 摘要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1) 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 也常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 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 通常, 这种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阅读全文. (2) 指示性摘要 (indicative abstract): 也常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descriptive abstract)或论点摘要(topic abstract), 一般只用二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 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 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 该类摘要可用于帮助潜在的读者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 (3) 报道-指示性摘要(informative-indicative abstract):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的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问题五:毕业论文题目类型 要搐你具体内容,也就是研究思路、方法。 如果你是以调查研究为研究切入点,是F 如果你是以基本点品牌理论、商标理论为研究基础解决发现的一些问题,是G 问题六:论文文献[N]是什么 【N】――报纸文章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问题七:论文参考文献后面【M】【D】等都代表什么 参考文献可以在百度学术中找到。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C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Spivak,G. “Can theSubaltern Speak?”[A]. InC.Nelson & L. Gros *** 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 *** [C].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 问题八: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成熟 所以呢
好运大鸟
伊索寓言浅谈寓言,在今人眼里似乎是幼稚的,在高 大巍峨的文学殿堂里已没有它显耀的位置。但它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并且,它不象某些文学体裁那样,只和一阶段的文明史相联系,完成了使命便成了历史遗迹。寓言它古老而常新,伴随着世界文学的历史稳步地发展到今天。就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一世的影响而言,一占希腊的寓言堪称古代寓言中的珍品。而伊索又是古希腊寓言的集大成者。史家推断,护索的生活年代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前半期。传说他曾是萨摩斯岛上雅德蒙家的奴隶。而唯共是奴隶,他的名字鲜见于经传。据传说,伊素的死是很悲惨的。伊素曾作为克洛索斯的特使去德尔斐,被控r读神灵,为当地的居民所杀害。伊素死了,可他的名字和他的寓言一样 在千千万万的人民中传诵。伊索的时代距离今天己经很久远了。在这没长的年代里,那些豪武威赫,名噪一时的公侯骑士,县花一现,如今白骨成灰,无人提及;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奴隶主的颂歌,早已被人遗忘;那些教会文学问世时就已衰老,更不曾给人留下任何记忆。而为什么奴隶伊索口头创作的离言却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语言代代流传?因为,伊索的窝言体现了人民的喜怒哀乐,它反映了人类童年例一期的万种情慷,因此,具有永久的魅力,伊索离言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它突出地体现了古希腊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深刻解。伊索寓言是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蚂蚁和促织的故事:一到冬天,蚂蚁把在冬天的米粒出晒;促织饿得半死,向蚂蚁借粮,蚂蚁说:“在夏天唱歌作乐的是你,到现在挨饿,活该!”这故事应该还有下文。据柏拉图《对话篇·菲德洛斯》(Phaedrus)说,促织进化,变成诗人。照此推论,坐看着诗人穷饿、不肯借钱的人,前身无疑是蚂蚁了。促织饿死了,本身就做蚂蚁的粮食;同样,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了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和朋友,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狗和他自己影子的故事:狗衔肉过桥,看见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一只狗也衔着肉;因而放弃了嘴里的肉,跟影子打架,要抢影子衔的肉,结果把嘴里的肉都丢了。这篇寓言的本意是戒贪得,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应用到旁的方面。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麽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譬如这只衔肉的狗,照镜以后,反害他大叫大闹,空把自己的影子,当作攻击狂吠的对象。可见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天文家的故事:天文家仰面看星象,失足掉在井里,大叫“救命”;他的邻居听见了,叹气说:“谁叫他只望着高处,不管地下呢!”只向高处看,不顾脚下的结果,有时是下井,有时是下野或下台。不过,下去以后,决不说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只说有意去做下属的调查和工作。譬如这位天文家就有很好的藉口:坐井观天。真的,我们就是下去以后,眼睛还是向上看的。乌鸦的故事:上帝要捡最美丽的鸟作禽类的王,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应选,果然为上帝挑中,其它鸟类大怒,把它插上的毛羽都扯下来,依然现出乌鸦的本相。这就是说:披着长头发的,未必就真是艺术家;反过来说,秃顶无发的人,当然未必是学者或思想家,寸草也不生的头脑,你想还会产生什麽旁的东西?这个寓言也不就此结束,这只乌鸦借来的羽毛全给人家拔去,现了原形,老羞成怒,提议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个干净,到那时候,大家光着身子,看真正的孔雀、天鹅等跟乌鸦有何分别。这个遮羞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足了气,问小蛙道:“牛有我这样大么?”小蛙答说:“请你不要涨了,当心肚子爆裂!”这母蛙真是笨坯!她不该跟牛比伟大的,她应该跟牛比娇小。所以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这样,彼此各得其所,当然不会相安无事。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己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经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叹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这几个例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Emile)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跟的乌鸦同情,反会羡慕善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象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Primitivist),主张复古,而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象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到:“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浅谈《庄子》寓言思维及其后现代性精神影响论文关键词:庄子寓言后现代影响 论文摘要:《庄子》“藉外论之”的由“器”而入“道”的寓言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诗文的一种重
二战时期,有一个国家的训练营内正在组织一次赛跑。军队领导经过仔细地勘查,科学地设计了一条十分考验人的线路。领导非常重视这次赛跑,决定从这次赛跑的优胜者中挑选几个
问题一:论文的一辩与二辩有什么不同? 一辩是先锋,可以看作旗手,首先为己方树立一个论点(鲜明的旗帜),此后的辩论都要以次为出发点,此外他还要负责攻辩阶段的小结
一个人的肉体虽然被毁灭了,但是,那个人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毁灭的。 《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人与自然界的斗争。小说的主人公老渔夫桑提亚哥历尽千辛万苦,才捕到
我不会写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