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天11
源于风姓包氏,出自远古部落首领中国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字伏羲号黄熊谥太昊后裔。《易经系辞》载: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古代的包羲氏称王于天下)。
包拼音:bāo,注音:ㄅㄠ,部首:勹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5画,五笔:QNV
仓颉:PRU,郑码:RY,四角:27712,结构:右上包围,电码:0545,区位:1692
统一码:5305,笔顺:ノフフ一フ
释义:
1、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2、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 )包。
3、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4、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5、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6、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7、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8、围:包围。包剿。
9、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10、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11、姓。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憨包[hān bāo]
“憨包”,也叫“宝器”,或者说“瓜娃子”,在西南方言里都是表示很傻的意思。
2、包好[bāo hǎo]
将一些东西利用较大的物品将其包裹起来,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毡包[zhān bāo]
毡房;我国北部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
4、饭包[fàn bāo]
饭袋。
5、包浆[bāo jiāng]
指铜、玉、竹等古玩表面经长期抚摩所发出的光泽。
锐客家族
包姓起源与庖字有关,庖是烹调的意思。古时候,包和庖两个字是通用的。远古有个著名的部落首领,叫伏羲,他的部落在他的领导下很昌盛,文化也很先进,所以在古代传说中,有许多文化的发明是归功于伏羲的,比如说伏羲创八卦。伏羲也叫包羲,因为他的族人在食物烹调上很先进,这也是文化发明之一,就是食文化。包羲的后代,就形成了包姓。另有一支包姓出自春秋时楚国贵族申包胥,申包胥的后代去一个包字为姓。包姓先人还有如:[包拯]宋朝清官,民间广泛传颂他的故事。叫包公、包清天,他为民伸冤,惩治权贵。包公已成为一个戏剧人物,成为公正法官的典型。而真实的历史人物包拯,确实也是个刚正不阿的人物,原籍是合肥人。[包氏属地]丹阳郡,今安徽宣城。《百家姓》注居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县。[包氏来历]《通志•氏族略》记载,包氏源出于芈姓,是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据《元和姓纂》一书的考证,申包胥是春秋后期楚国的大夫,是楚君蚡冒的后裔。此人品行高尚,重信义,他和伍子胥是好朋友,当年伍子胥因父遭谗被害而出逃至吴国,并于楚昭王十五年(公元前506年)用计助吴攻破楚国。申包胥赴秦国求救,但秦哀公拿不定主意是出兵还是不出,申包胥就“哭秦庭七日,救昭王返楚”,秦哀公终被其诚意感动而出兵求楚。楚复国后,要重奖申包胥,但他却拒不受赏,躲到山里隐居起来了。后来他的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包”为姓,称为包氏。[包氏名望]包氏名人中,最值得称颂的当首推宋代名臣“包青天”包拯。包拯,字希仁,官至枢密副使,为官堂堂正正,大公无私,以廉洁清正著称于世,是官吏的典范。除了包拯之外,历史上的包姓名人还有东汉大鸿胪包咸,唐代诗人包融、包何、包佶,宋人理学家包恢,清代书法家包世臣等。
精灵酱酱儿
1、姓氏的历史: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姓氏的现状: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中,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7%。其中,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和马。历史上,中国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这19个同姓人群中。中国姓氏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1、中国姓氏文化是解读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把钥匙。2、中国姓氏文化是标记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一座史碑。3、中国姓氏文化是时代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4、中国姓氏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纽带。5、中国姓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资源。回答于 2021-05-20
梁小姐12
包姓的来源和历史:1、源于风姓包氏,出自远古部落首领中国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字伏羲号黄熊谥太昊后裔。《易经系辞》载: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史记》载:伏羲至淳厚,作《易·八卦》。《汉书》载:伏羲为三皇之首。《楚帛书》、《中华万姓同根》、《百家姓》载:包羲母风华胥,包羲随母姓风,为风姓包氏。《路史》载:包羲后裔有包氏,以氏称姓为包姓。太昊创制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厨,故又名庖牺(繁体字庖犠)氏简化为包羲氏。按史籍《路史》中的记载:“包羲氏后有包氏”,属于以职业形成的先祖名字简化为姓氏,以氏称姓。包氏正确读音bāo。2、出自春秋时楚国大夫上将军包胥的后裔。《史记》《百家姓·包》载:包羲之子黄帝子孙楚君棼冒后裔包胥救楚有功封于申,史称申包胥,包胥辞不受,人称王孙包胥。申包胥的后人,在周敬王十四年即开始以包字为姓氏,该支包氏自此开始,汉朝时成为汉族包氏,史称汉族包氏正宗,因而,申包胥被尊为汉族包氏的得姓始祖。3、《帝系谱》《世本》《三皇庙碑》《元和姓纂》载:包羲娶少典为妃。宋朝时赐羌王榆龙琦姓包,名包顺,后裔形成羌族包姓。4、源于伪托改姓,妄言避难改姓为氏。据说史籍《后汉书》记载:“西汉末年丹阳包氏,本为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鲍为包。”此后成为包氏的一支。但在各种版本的《后汉书》中没有查到有此记载!5、源于包姓孛儿只斤氏族。《绎史》《世本》世系表载:包羲后裔蒙国豕韦。《帝系谱》载: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后裔蒙国包豕韦,世为东蒙主。《魏书》称木骨失韦。《北史》为高车没歌乞袁部钵室韦。《隋书》译没歌部钵室韦。新旧《唐书》称蒙兀室韦,《蒙古族通史》载:蒙兀室韦乞颜部包·铁木真成吉思汗兼并北方各部为蒙古族,蒙古族包姓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约380万人,为包姓主干,蒙古族第一大姓。6、满族包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姓氏的历史: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
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 据《通志·氏族略》载:在京兆、河间一带的王氏族人,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因此这一支系乃是出
单(Shàn)中国姓氏之一,源出有二:⒈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⒉出自北方少数民族复姓改单姓而来。单氏来源:三千零五十年前,周成王封其少子臻于单邑,称单伯(封建诸
广东省连州市大路边村也有一支成姓,全村将近7000人都姓成,是成吉晋的后袭。
肇庆市为什么能入选珠三角?凭的是哪方面的优势 ?你认为是跟哪方面有关? 有人认为肇庆能入选珠三角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理位置的优势。肇庆位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