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谈心
在辛亥革命100年之际,这部电影《辛亥革命》终于以影像史记替观众梳理清晰了关于辛亥革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即1911年到1912年旧历辛亥年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与清廷、后与北洋袁世凯完整的斗争经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影片的第一段落有壮烈的出场,他留下的那篇着名的《与妻书》100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我曾有幸见过这位福建青年的手书,笔迹神采飞扬之至。然而内容确实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与妻“吾至爱汝”而又不能不“忍舍汝而死”矛盾复杂的感情,对妻子的深情、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责任忍受着悲伤,忍受着无限的不舍,与爱妻永别,献身于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事业。其爱情之伟大,其革命情操之高尚,可歌可泣!如此优美的散文家书,情韵浓厚,内涵富泽,怎能令人不怆然涕下!正如孙中山所说,参加黄花岗起义的尽是才华横溢的中国少年英雄;电影至最后也落在林觉民夫人陈意映和孩子身上,父辈们流血牺牲只为换得下一代人能够过上自由阳光的新生活,这是电影作品里少有的能将大时代、大事件归一为小家庭、小悲欢的一部,也是意图用百年前的这宗大事件感化当代人的一种努力。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整部电影的起首,鉴湖女侠秋瑾毅然赴死的过程已经彰显创作者的意图,即想用朴实的生活道理概括那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革命历程。“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我的死是为所有的孩子。”她昂起头,坚决地拒绝官吏的最后通牒,毅然决然走向刑场。沉重的枷锁根本无力使她低头,握紧的双手决不会再向恶势力松拳,黑压压的脚链拖在泥泞的石板路上,步伐含恨,却是义无返顾的。囚链一环扣一环,扣得越紧,封建社会的愚昧愈发显得深不可测。两边站着的老百姓表情个个太过木讷,正如鲁迅那篇《药》里夏瑜形象的一般。“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捧着与两个儿子的合照,流下两行清泪不染灰尘。张口深深叹息,这是母亲对你们最后的钟爱。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风,吹入你的梦;你,夜里追着风。这目光熟悉又陌生,无惧、无畏,亦无悔。欣喜的是,放眼如今,百姓不再如此木讷!中国人民正团结一心,脚踏实地的走在复兴的征途上。世界看得见我们的努力!我,是幸福的当代学子,不愁吃穿用度,不愁没书念,不愁没有发展的前途。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地迎风飘扬。我知道,革命前辈们,正露出欣慰的笑容,在平静祥和的蓝天上爱抚的凝望着我们。我们,必将不辜负战士们的流血牺牲,不辜负父母用劳动汗水的养育,不辜负共产党正确的领导方针!
我爱欧文
孙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名文,号逸仙。1897年,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称孙中山。 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1892年,他从香港医学学院毕业,先后在澳门和广州从事医疗工作。后来到天津,向李鸿章递交了一封信,要求改革,但遭到了拒绝。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即“兴中会”。 1905年,孙中山与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一道,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 历史 上首个资产阶级革命党。 孙中山在东京设立了同盟会的总部。在国内外设立分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盟会成立后,以《民报》作为其重要阵地,大力宣扬革命纲领,同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了思想上的斗争,明确了革命和改造的界限,批判了保皇论,使革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革命势力也得到了加强。 同时,在国内外积极发展革命团体,联络华侨、会党、新军,并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推动了全国革命的高潮。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不断扩大,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越来越严重,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反帝运动也随之兴起。 1911年,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将铁路建设权出售给帝国主义,引起了全国民众的极大不满,川鄂湘粤等省纷纷开展了保路运动,搞得清政府惊慌失措,穷于应付。10月10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支持下,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并组织了“湖北军政府”。 受武昌起义的影响,各地纷纷响应,不到两个月,十四个省份就脱离清政府而宣布独立,民众自发的抗争,汇聚成一股汹涌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解体。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各省的代表大会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由此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 南京临时政府在孙中山执政期间,推行了与共和民国基本方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方针,注重教育、风俗习惯的变革,并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形式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了中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 历史 上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为了保证自己在中国的利益,为了继续奴役中国,帝国主义竭力支持袁世凯,以取代即将灭亡的清朝,企图颠覆中国的革命。清政府为挽救垂死统治,也只好重新起用袁世凯。袁世凯得到了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先是以武力威胁清政府交出军事和政治上的权力,然后用武力和威逼手段逼迫革命派让步,借此机会夺取全国政权。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下,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者们不得不做出妥协,并同意将袁世凯作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条件是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孙中山履约辞职。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接着,临时政府北上,革命果实被地主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所夺取。 辛亥革命一举推翻清政府,粉碎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从而奠定了“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史,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1913年,宋教仁遇刺,孙中山终于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并发起了“二次革命”,进行了一场武装反袁运动。由于北洋军阀占据着绝对的军权,而国民党的力量、资金、内部的分歧,使得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宣告失败。 1914年,孙中山成立了中华革命党,并在日本继续进行反袁的武装斗争。因为中华革命党不能提出革命方案来调动民众,而加入的党员则要以完全服从孙中山本人为条件,具有很强的宗派主义色彩,与民众非常疏远,所以参加的人数极少,在 社会 上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1915年12月25日,也就是袁世凯“登极”的前一个星期,蔡锷等人在云南成立了“护国军”,并宣称“独立”,不久就掀起了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1916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下,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因恐惧而死去。 在段祺瑞执掌北洋政权后,他变本加厉地实行专制和卖国的反动统治,不肯恢复《临时约法》,不肯恢复议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孙中山虽然举起了“护法”的旗号,但是他必须依赖与皖系军阀对立的西南军阀。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了护法军政府,并派遣军队进行北伐。不久,西南军阀和他的嫡系军阀联合起来,私自进行休战,以排挤孙中山,并对军政府进行了重组。 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愤怒地离开广州,前往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1919年10月,孙中山重组了中华革命党,成立了中国国民党。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的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绝不会允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国家,从而使其失去殖民地的优势。 总之,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蛋卷是某大学国际贸易学系学生,很高兴能帮上你。其实有个很好的办法可以让你迅速拿到这样的文献。我们一般找中英文的文献和论文都是用这样的办法。
我也在找……
神马?我不晓得。
辛亥革命: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马勇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翻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统治,而是为中国传统社会划了
怎么写《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论文辛亥革命刚刚过去一百年,其历史意义我们并不太容易看得清,尤其是这场革命直接后果还在今天继续发酵的情形下,我们能够概括出的主题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