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踢飞你
嘉兴南湖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是嘉兴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嘉兴南湖还因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是党的诞生地。那么,如果你也想领略南湖的秀丽风景,想了解多姿多彩的嘉兴文化,就往下看看吧。 主要景观 烟雨楼 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建筑面积640余平方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楼前檐悬书“烟雨楼”匾额。登烟雨楼望南湖景色,别有情趣。夏日倚栏远眺,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天细雨霏霏,湖面上下烟雨朦胧,景色全在烟雾之中。 南湖革命纪念馆 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是“一大”嘉兴南湖会址的保护和管理机构。1985年9月,邓同志为南湖革命纪念馆亲笔题写馆名。 会景园 会景园坐落在南湖的南岸,呈半岛形,占地面积33600平方米。园内假山瀑布、楼台庭院、林荫步道、古桥流水,充分展现了江南园林风格。望湖楼与烟雨楼遥相呼应,醉仙楼传承了金庸小说的神韵,红菱长廊体现了江南水乡风情……,望湖广场是嘉兴市民和八方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也是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和节日庆典的重要场所,游客服务中心、入口广场、渡游船码头,是南湖风景名胜区内重要的接待服务设施。会景园融望湖赏景、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和旅游接待服务于一体,是浏览南湖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入口。 湖心岛 湖心岛位于南湖中心,全岛面积17亩。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组织疏浚城河,将淤泥垒土成岛,次年移建烟雨楼于岛上。清以后又相继建建成清晖堂、孤云簃、小蓬莱、来许亭、鉴亭、宝梅亭、东和西御碑亭、访踪亭等建筑,形成了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 南湖红船 1921年7月23日,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这条“一大”纪念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南湖红船”,是一艘代表党的红船。 英雄园 嘉兴革命烈士陵园,亦名英雄园,始建于1969年,原址为市区三塔,是建国后为纪念曾经为嘉兴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而建的,后因城市规划,于1996年5月搬迁到南湖风景名胜区。坐落于南湖风景名胜区南溪园中,占地面积30.1亩。为了更好的缅怀先烈,教育后人,更好地发挥烈士陵园的瞻仰、纪念和教育功能作用,改善南湖景区的整体形象,于2005年12月开始,历时4个多月,投资600多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整体改造,于2006年清明节前竣工对外开放。 揽秀园 揽秀园位于南湖西侧,占地11300余平方米。揽秀园之名出于《浙江通志》:“秀水东会沪渎,西控语溪,襟带具区,独揽其秀”之语,是南湖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处文物碑刻主题公园。 伍相祠 壕股塔是古时嘉兴七塔八寺之一,因北临城濠,其水曲如股而得名。壕股塔是嘉兴市内唯一可攀登的塔,塔中179级木梯盘旋而上,可俯看南湖全景,整个嘉兴城全貌亦尽收眼底。 南湖渔村 南湖渔村位于南湖西北,是明代勺园旧址。渔村占地约5万多平方米,景区充分利用原有水池、河道进行改造,以体现江南渔村的自然风貌,使整个景区自然、朴素、古雅,同时渔村保留了高家祠堂等传统建筑,以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南湖渔村内有按五星级标准建造的酒店,成为高品质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地。 沈钧儒故居 沈钧儒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城南,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主战士沈钧儒先生而建,设在沈钧儒故居内。 小瀛洲 位于南湖东北部,是湖中小岛,与湖心岛上烟雨楼南北相望,旧称小瀛洲,俗称小南湖、小烟雨楼。清康熙时疏浚市河,堆泥于此,遂成一面积约8亩的分水域,初为渔民晒网之地,后渐成游览胜处。 梅湾老街 嘉兴梅湾街因相传古代人们这里种植梅花,且濒临京杭大运河河湾而得名,是嘉兴现存为数不多的体现江南地方特色的传统住宅、商业街区,具有浓重的清末民初风格。
winnie1103
发布时间 : 2022/11/27 10:40:07 星期日 文章嘉兴南湖的现状与发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革命圣地嘉兴南湖的现状与发展——营销0913 包屹 1号一、调查地点:嘉兴南湖及其周边环境 二、调查方式:实地观察、查阅资料等 三、调查时间:2011.01.21--2011.02.17 四、调查内容:(一)革命圣地南湖现状目前,南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华东旅游线上著名的旅游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同时,南湖风景区也是浙江省党员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基地和诚信景区。据悉相关负责人介绍到,10年平均每天来南湖的游客有上千人,甚至数千人,特别是七一前红色旅游的高峰日,日均游客超万人,今年尤为突出。10年七一南湖旅游呈现了“两多”现象:本地市民自发去的多了,外地游客留下来的也多;南湖革命纪念馆免费开放后,许多的当地市民都前来参观,特意来接受革命历史教育。(二)政府对南湖的发展嘉兴市政府对南湖景区进行实施湖水清淤、会景园、水上游等节点工程,将南湖革命纪念馆陈列内容进行重大改版,实施开设“南湖课堂”、扩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把桐乡茅盾纪念馆、海盐新四军澉北支队旧址红色旅游景点穿珠成链等大动作。同时率先连续举办三届声势浩大的“中国红色旅游交易会”,逐波把红色旅游活动引向一个新的层次,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眼球的聚焦点。 (三)群众的声音南湖风景秀丽又是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最后的议程的地方,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是嘉兴红色旅游的昂龙头,是嘉兴人民的骄傲。所以政府对南湖的改善往往受到全嘉兴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 1、对南湖发展的看法政府对南湖景区进行实施湖水清淤、会景园、水上游等节点工程。我也特别关注人民百姓的看法,上网查了相关统计资料,了解到大部分网民们对南湖水质、环境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还是抱有相当的热情,都表示赞同与期待。但也有不少地域区的网民质疑。2、对南湖旅游的看法南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其湖心岛上主要形成了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景色可以说相当秀丽迷人。但在我的调查中,有65%左右的游客认为,游南湖无趣。进入景区由景区会景园码头乘画舫,经水路抵达湖心岛,赏烟雨楼风景(全岛面积仅17亩,十几分钟就基本能逛遍)参观“一大”纪念船——红船;再乘画舫到“革命纪念馆”,重温党建历程。这一个流程下来花不上你多少时间。大多数人会就此离开,这样当然是显得无趣啦。其实南湖周边还有好多古迹也值得欣赏,揽秀园、壕股塔、梅湾老街、沈钧儒纪念馆等。 (四)偶发现的问题1、政府对南湖实施的节点工程,百姓认知度不高,理解度不够,解释宣传工作不足。2、南湖规划区域总面积276.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8公顷,但实景不多。 3、南湖主要景观:湖心岛、南湖革命纪念馆、揽秀园、壕股塔、梅湾老街、沈钧儒纪念馆等未能很好串联。4、游南湖形式过于单调,未能很好表现嘉兴的地域特色。 ??(五)建议与设想1、加大改造改善旅游景点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嘉兴政府关于南湖的咨询服务网络,促进政府工作全透明化,与人民群众意愿协同发展。2、改善南湖景区布局,扩充景区内布景,纳入周边古迹。比如可以先让游客观赏梅湾老街、壕股塔等具有嘉兴特色的古建筑,让其先了解嘉兴的风土人情,再来游玩革命南湖,回味我党的艰辛岁月。3、嘉兴的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度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也就是说,由景观性向文化性倾斜。旅游形式也要更加具有创意,更加新颖。比如名人文化旅游,可以有多种体现形式。景区内不要只拘泥于单纯参观故居、纪念馆这种传统形式。可以适当增加具有嘉兴地域特色的文艺表演等娱乐性和体验性的活动。 4、景>>展开全文<<下载:嘉兴南湖的现状与发展.doc最近浏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5单元综合测评卷及答案(精品试卷)全国市场调查分析大赛题库二十四山分金立向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PS制作网页详细的教程全程训练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天天练28 文言实词(二)蒙太奇手法在舞蹈创作中实践价值与应用探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维修电工 考试试题 以及参考答案 中级四级钢结构罩棚施工组织设计
右耳在聽歌
(1)周边红色旅游城市。南湖风景区周边不乏红色旅游经典城市。嘉兴进入上海和杭州的1小时都市圈后,由于上海杭州两个城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极具差异化竞争力,不仅本地客源外流情况会加剧,而且外地的旅游客源也会偏移。(2)周边红色旅游景点。南湖风景区周围的那些地方,不乏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景点,这些景点都对南湖风景区的发展有着比较大的竞争压力。如温州市浙南抗日根据地旧址、永嘉楠溪江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绍兴鲁迅故居及纪念馆等。这些红色旅游景点也同样是列入浙江省打造的多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如果南湖风景区不能提高对本地客源的开发与维护,那么将面临旅游旺季外地客流外流、旅游淡季本地客流没有的尴尬。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
旅游策划 旅游规划 旅游营销 等服务请找 北京壹度创意
] 李淼. 旅游群体规模与旅游体验质量:针对旅游群体成员间互动过程的实证分析[D]. 东北财经大学 , 2005 [2] 李怀兰. 旅游体验效用因素分析[D]
毕业论文选题是开展论文写作的前提,直接影响论文质量。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旅游产品的科学评价 2. 游游投资项
[1] 王琳. 从旅游产品的特点看青岛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01) . [2] 孙梅. 奥帆基地:青岛旅游新坐标[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