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5

都市月亮飘飘
首页 > 学术期刊 > 道德观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gling8826

已采纳

思想道德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篇一

《谈加强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 社会发展,经济腾飞,公民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部分人群心理变得扭曲,导致校园各种暴力频发。笔者在本文中就加强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写作障碍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笔者很疑惑:我们的校园还是净土吗?回顾几年来的工作经历,笔者认为暴力频发的隐患内外兼有,所以笔者就加强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谈一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情况调查――现阶段高中学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笔者曾对某校学生做过一个调查,本文就以此调查为蓝本。

在校学生二千四百多人,主要来自城区和农村,经调查:城区学生约占78.5%、农村学生约占21.5%。留守学生(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约占28.9%,住宿学生约占5.4%,在外租房(家长陪读)学生约占68.6%。为了能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笔者多次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多次召开班主任、任课老师座谈会,内容主要是“学生思想教育状况”,会上老师们踊跃发言,谈话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独生子女较多,以“自我为中心”现象较严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2. 对人和事的识别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差,易受他人影响;

3. 高中课务多,学习压力大,厌学情绪普遍;

4. 家长外出务工多,直接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和关爱不够;

5. 由于父母溺爱,对一些不良习惯,不以为然;

6. 集体荣誉感不强等等。

虽然是一所学校的调查结果,但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这样现象的存在值得深思。

结果分析――对造成学生不健康思想状况的分析。

一、社会因素

首先,让学生在多种声音中判定是非,接受主旋律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严峻的挑战;其次,就业方式多样化导致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一定找到合适工作,而表现一般的学生,凭家长社会关系而占据好的岗位,这个结局显然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教育不利;再次,利益关系引发追求方向的差异,更加强调自身利益,淡化社会责任;最后,分配方式多样化拉大了贫富差距,最大的利益获得者不一定是诚实劳动致富的人,这也严重冲击了学生的理想信念。

所以,以上诸多因素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修养、学识、人品、阅历对子女的思想、习惯产生巨大影响。曾看到一家长在办公室当着孩子的面公然对老师说:“我家小孩即使将来走上犯罪道路我也不怪他。”试问有这样无知的家长,孩子还能教育好吗?

三、个体因素

学生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因素;而将失败归咎于外在因素所造成的。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做人习惯不一,这就造成不同年龄、知识结构层次、思想行为习惯的学生共同存在。城区学生家境较好,但家长缺乏教育的经验;农村学生、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因父母无暇顾及,使得一些孩子养成了对自己前途漠不关心、厌学、自私等现象,给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正常开展带来压力。

通过这次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我第一次真正地理解了“学校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句话的内涵。

解决方法――建立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一度被我们认为知是非、懂感情、明事理的高中生反而更需要对他们进行思想价值取向的纠正。现在的高中生普遍都是感情脆弱、性情偏激,经不起外部的诱惑。高中学校应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1. 坚持平易近人・互动平等的教育理念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共同思考和交流的过程。要达到这种交流,老师要做好一个参谋者、询问者和倾听者,用一种和谐的姿态和学生平等对话。在交流过程中,还要尊重和吸收学生思想的合理成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2. 固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思想教育要从心理的浅层面入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要转变他们的思想意识,也应该跟随他们的思想轨迹。在教育手段上,可寓教育于活动进行渗透教育,从不知不觉中逐渐深入到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亲情教育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3. 做好学科渗透・坚守思想教育主阵地

为了突出重点,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内容,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可以发挥主阵地作用,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思路。同时,通过举行“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和英语节”等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参予的学生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施展才华,教育学生摒弃庸俗的陋习、养成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志趣。

4. 寻求家校联合・推陈出新教育新模式

要在思想教育上取得突破,就必须有创新精神,寻求新的教育模式,而家校联合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定期让学校与家庭联动,共同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真正体现“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5. 摒弃陈词滥调・用爱心呼唤道德良知

对思想行为障碍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以“爱”为主题贯穿始终。学校应加强教师“关爱每个学生”的教育,还要提高教师爱生意识,同时要在学生、班级之间开展以“爱”为主题的教育,只有学生感受到生活在爱的空间里,各种良好的思想也才能形成。

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非一朝一夕之事,它能否发挥应有的功能,需要刚性的机制去约束。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老师自身形象的示范、导向作用,言传身教并重,以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来感召学生,既做到外塑师表,内铸师魂,精炼师能,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要有效的地贯彻教育策略还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只有我们共同关注,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思想适应时代变化,才能解决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层出不穷问题。

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篇二

《浅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中学阶段思想政治的教育,因为中学时期是培养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黄金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实行的好坏,也决定了未来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清楚了这一点,才能让中学生更好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地做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中学生;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蒙海华,女,出生年月:1974年6月,贯籍:河北省滦平县,学历:本科,工作单位:河北省滦平县二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7--01

一、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由于国内外形势在不断地发展,所以中学生所成长的社会环境和他们本身的身心发展特点都有了很大变化。自从我国加入了WTO,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更为广泛密切,在学习和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科技以及特有的文化的同时,来自西方的影视、书刊、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也随之大量的进入我国,宣扬着资本主义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使得我国中学生过于“西化”。另外,社会上有很多道德丧失的人士,在无时无刻的宣扬着黄赌毒、腐败、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活动等社会丑恶现象。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除此之外,在当下的信息技术时代,开放的互联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不健康的内容。这些不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作为载体进行传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所以对这一状况很难控制。这种不良思想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影响极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在复杂的环境和当前的新形势面前,我们必须要去努力的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随时出现的情况,大力探索新的解决方法,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年轻一代健康茁壮成长。

二.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陈旧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致使他们思维敏捷,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但对于事物的好坏善恶的标准可能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需要老师给予引导。而如今的政治教师,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观念陈旧,没有与时俱进,还存在着很多错误的成才观、价值观,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写照来教育学生和用学习成绩和衡量学生的现象还较为普遍,使思想政治课面目可憎。还有一些学校从心底就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呈现出一种懒散的状态,敷衍了事,政治思想教育也往往仅仅留于形式,照本宣科。这是阻碍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方法简单化

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太过简单化,教育方法单一,没有一套操作性较强的适应年龄变化和学生层次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全方位的评价学生成才体系。教师试图只靠一本书、一支笔、一口气来将教材中的知识,强灌给学生。中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加上独生子女的特殊经历,使他们的内心世界较而言年龄更为复杂,从而使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项目的效力减弱。教师一味地进行说教,使学生感到枯燥而又乏味,提不起兴趣,进而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一味封闭式的强灌知识是完全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的。

(三)日常行为不规范

虽然教师在课上总是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可在课下往往面对学生的种种问题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例如,近些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网上流传着各种群殴事件的视频,而且大都是女生,这必须引起学校以及教师的重视,我认为这都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所导致的。日常行为没有狠抓实抓,导致学生见到师长不打招呼,没有基本的礼貌、社会上的“行话”、俗语脱口而出,脏话连篇、染发、奇装异服者更是不在少数。以至于引起社会人员的批评跟指责。青少年思想教育问题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传统的旧观念

青少年的思想特点及对祖国和对未来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对这一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事关青少年发展成败得失,事关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大计。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实施。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旧观念,清楚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社会下的作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素质,解当下的时事新闻,寻找跟学生之间的共同话题,用新鲜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并且,对学生一视同仁,看到成绩之外每个学生道德上的闪光点,将学生从“优”“差”生中“拯救”出来。

(二)让课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过去的那样一种照本宣科的说教。主要注重要学生接受,因此学生在上课时不是以一种主动的身份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来接受的话,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课堂讨论就不失于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开展讨论,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此外,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直观的图片,或生动的录相教材,以达到板书所不能达到的良好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老师既要讲授正确的思想观点,又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对重大的理论问题、现实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有研究兴趣,使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三)注重开辟“第二课堂”

现在的学生注重独立、个性、自尊和自信,渴望得到关注以及尊重,但是他们往往选择了错误的表现方式,例如通过奇装异服、打架、斗殴等方式让别人对自己产生畏惧。而这种现象仅仅通过课上的说教是不能解决的,只有把课上的理论和课下实践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并且投入到道德实践当中。所以,首先,教师要严格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遇到没有礼貌、脏话连篇的“问题”学生就要及时的批评,让他知道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另外,教师要认真积极的组织中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真正的个人价值,培养起学生的是非观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到什么样的行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总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在当前新形势下对青少年思想教育问题进行调查与思考有着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强烈责任和使命感,无私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甘当绿叶,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善校园氛围,打造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王殿卿、黄秀清:《寻求学校德育新定位》,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胡培培、杨绍安:《浅谈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第02期

265 评论

蚊防四宝

大学生历来都是时代进步的先锋者和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肩负著历史的重任,人民的重托。社会道德风尚的现状会影响的大学生的道德状况,进而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社会心理。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调查分析

【摘要】通过对桂林市八所高校在校本专科生进行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认为当代大学生普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观,总体道德素质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政治观取向功利化、社会公德认知功利化、个人道德认知庸俗化、道德和行为不一致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素质;功利化

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主题人群之一,其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程序。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在不断扩大,而生活、学习、发展、就业环境和条件的改变也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党中央对此十分关注,并提出了相关要求。本次调查研究期望描绘出一幅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全景图,让更多大学生能因此了解自身情况,让社会更加关注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现状,为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提供建议,同时也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问卷为自行设计的《大学生道德素质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物件为桂林市八所高校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漓江学院2008、2009级在读本专科生,调查时间为2010年4-8月。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49份,回收率为93.6%。其中男性占51.9%,女性占47.9%。访谈物件全部为桂林理工大学在读本科生,随机访谈20名同学。另外,在专案后期又随机抽取了20名被调查者进行电话追踪访谈。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道德素质明显受社会功利化影响

①政治观取向功利化

积极的政治观是道德素质良好的一个体现。在调查问卷“您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什么”的选项中,大学生入党动机为“有政治信仰和追求的”有17.1%,“为将来好找工作”的有49.9%,“为获得政治资本”的有10.3%,“为在大学里证明自己的能力”的有11.2%,而只是为了“随大流”的大学生有9.7%。其入党动机多元化和功利化倾向清晰可见。

爱国主义也是思想政治的核心,本调查设计问题中在评选“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时,“爱国”作为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出现在第一位的比例最高,为26.5%,排在第二位的是“自尊自爱”,第三位的是“孝顺”。“爱国”在前三位的综合比例为41.2%,排名第三,跟第一孝顺、二名自尊自爱差距不大。由此说明,尽管面临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意识仍很强烈,占据着大学生思潮主流,而中国传统美德也为当代大学生所崇尚。

②社会公德认知功利化

社会公德认知体现在大学生应具有的基本础文明行为上,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明礼诚信、培养公民意识与家庭观等。此果皮纸屑、公车上的让座、购物找零。

调查结果分析:场景一,作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及思想素质的大学生,理应是选择“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但结果显示,更多的大学生选择的是“很正常,当作没看见”56.1%,而所期望的“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所占比例仅为28.2%;场景二,结果显示选择“主动让座”的占绝对优势90.8%;场景三,选择主动退还的有58.5%,另外,采取“保守态度”即“看情况”的也占到31.6%。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认知总体上是好的,但明显受功利化影响,利己思想作怪。在不损自己的利益前提下,大学生普遍乐意去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③个人道德认知发生改变

大学生对校园文明行为的判断可以反映他们对社会文明准则的评判尺度。对此,进行了“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的评比,让调查者对给出的十种不同的不文明行为由最不文明开始排序。在一些校园不文明的行为中,被高校大学生列为最可恶、最不能容忍的行为是“偷窃”,而被高校大学生列为最不可恶、最可容忍是“抄袭作业”的行为。访谈中发现,对于盗窃行为,很多同学认为这直接损害了自身的利益,所以对此深恶痛绝。而对于抄袭作业,绝大多数同学却没有认识到这其实也是一种“盗窃”行为,或者是认识到了却因为这种行为盗窃的是“知识”,不是实体,并且这种现象在周围普遍发生而给予了极大的宽容度。可以看出:普遍大学生厌恶的其实并不是“盗窃”行为。他们的评价标准是盗窃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跟自己的利益是否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查中高校大学生对“大众场合搂搂抱抱”这一不文明行为的宽容已提升到相当高的程度。“大众场合搂搂抱抱”在校园中发生率的上升是有目共睹的,它是一种逾越传统道德规范,至少这是一种对大众场合中的其他人不礼貌的行为。而高校大学生对此宽容度如此之高,说明了社会舆论对此种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对大学生来说正在逐渐减弱。

另外,结合表中的最可贵品质评比看到:在当代桂林市高校大学生中,普遍把“孝顺”、“正直”、“自信”、“责任心”列为最可贵的品质,但是“谦虚”、“冒险”、“俭朴”、“守纪律”等趋向于传统的道德却受到一定冷落。

2.大部分大学生在道德素质方面知行不一

①“在义利关系上,您最倾向于”的选择

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义利兼顾”46.1%跟“具体情况具体对待”36.9%。道义和利益的关系是道德取向的基本问题,“重义轻利”是社会一贯提倡的主导观念,而当代大学生却表现出了与其传统道德观的较大冲突。显然,这是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在道德价值观上的一种体现。

“您对考试时的作弊行为有何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7.5%的人认为“作弊总比补考好吧”,17.2%的认为“为了高分可以理解”,甚至16.0%的人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但是依然有38.7%的人是“反感,自己从来不作弊”。也就是说共有61.3%的大学生因不同缘由选择容许作弊的选项。

在“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的评比中也把“考试作弊”列为不文明行为其中的一个选项,大部分大学生对此表现出很大的宽容度,仅次于“在课桌上乱涂乱画”和“抄袭作业”。这两个调查结果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问题虽然都有了正确的认识,但是仍然因为各种原因作弊过或对作弊表示无奈与认同。

按性别统计的结果表明:在表示不作弊方面男女选择比例基本持平男38.05%,女39.44%,在表示容许作弊方面,男生选择“为了考高分,可以理解”与直接承认自己做过“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的比例比女生高;而女生在选择“总比补考好吧”这一选项则比男生高出6.95个百分点,这也反映出不同性别对道德认知和感受的差异。

②擦黑板现象

调查结果发现,有23.9%的人漠视擦黑板这一行为,即使注意到黑板要擦这一事件,大部分人不是认为应由班干部来擦17.4%,就是认为应由前排的同学来擦15.9%,甚至认为应由老师来擦5.9%。这说明在尊师这一道德上,大学生在“知”与“行”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另外,在调查很少人擦黑板的原因中,有27.6%的同学选择“大家都不擦,如果自己擦,太出风头,不好意思”这一选项,在其他选项中占第一位。大学生的行知不一也一定程度受到从众和不出头思想的影响。

尊敬老师并不是意味着拘泥于擦黑板这些小节上,但是为老师创造一个干净舒畅的教学环境,是大学生尊敬老师的一种行为表现,理应做到义不容辞。这种“知”与“行”之间的差距值得思考。

三、结论与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综合讨论,可以认为:当代大学生已普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观念。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从小开始接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的传统道德教育,传统道德很早就在大学生的心灵立下根基。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年龄不断增大,大学生对社会现象异常敏感,逐渐受到社会上功利化等不良思想的影响。这时候大学生的传统道德思想跟社会上存在的不良思想发生激烈冲突,而大部分人在这两种思想之间选择“中立”的态度,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观念。

在这种自发形成的道德观念影响下,大学生对待事情普遍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做事功利化,但又承认传统道德的作用。普遍在不损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乐于做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

据此,可以解释所调查的现象:因为受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取向功利化”、“社会公德认知功利化”、“个人道德认知发生改变”;同时又因为受到传统思想的约束,导致了大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知行不一”。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事物的认识尚处在不稳定、不全面和矛盾阶段。可以看出,这种大学生自发形成的独特的道德观念是不稳定的,当传统道德跟社会功利思想二者择一时,大学生极易偏向社会功利这一面。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着这种“道德危机”,大学生本身以及全社会都应该对这种“道德危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重视这种“危机”的存在,通过家庭、社会、学校、教育者、大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化解“危机”,使大学生群体在良好道德素质环境的支撑下,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朴永刚.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分析[J].华章,201010:68-75.

[2]李惠.谈传统文化美德与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3:82-83.

[3] *** 中央国务院. ***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3-5.

[4]马昊,何向东.和谐社会领域下的我国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优化路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72:48-53,69.

>>>下页带来更多的

114 评论

相关问答

  • 道德思修论文参考文献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谈人生观价值观的大一思修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生观价值观的大一思修论文篇一:

    D20600531014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大学生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给你个范文 你自己少加修改就是一篇你要的好论文了 《关于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 搞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摘要】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

    艾薇喵跑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我的道德观1500字论文

    这个就要看你自己的文采了,其实在大学生涯很好写的,只不过就靠你自己爱不爱吹嘘了。

    怪叔叔是绅士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教师道德论文的参考文献

    通过学习教育法规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使之成为一种职业习惯。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论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简论高校教师

    冰灵蜜蜜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法律与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育官方显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属于参考文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shiyeyouyou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