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9

爱美柯净水器
首页 > 学术期刊 > 毕业论文老年教育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童心惠敏

已采纳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摘要: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有所增多,心理问题已明显地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如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成为各级政府及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体多种角度进行了原因的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途径 方法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5 亿人患有各种各样的“心病”, 未来10 年, 由于工作、恋爱、社会关系、学习等的压力, 心理疾病将严重困扰我国青年。同时, 每年全国高校大学生因“心病”出现异常行为的报导屡见报端。在高等教育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已显得非常紧迫了。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但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 而且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 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 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很有必要, 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一、健康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健康的涵义和标准 所谓的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稳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 ②健康的情绪; ③和谐的人际关系; ④健全的人格; ⑤积极的意志品质; ⑥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 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许多高校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精神失常、轻生等案例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甚至一些同学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其表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适应性问题 包括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业的适应、对经济状况的适应和对生活自主性的适应。进入大学后 ,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人际关系 ,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 ,心理冲突多 ,情绪起伏大 ,在实际生活中常出现诸多矛盾。如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幻想与现实的矛盾等。当对这种因环境改变而出现的焦虑、不安、孤独感超过限度时会产生心理问题 ,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的适应常常会出现问题 ,表现为学习不得法、考试焦虑、不会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 ,一旦考试的环节出现问题 ,就会表现出不自信 ,情绪低靡 ,甚至厌学等。另外,由于大学生涉世较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易产生清高、愤世嫉俗等情绪,甚至于产生破坏行为。 2、人际交往问题 进入大学 ,人际交往面拓宽了 ,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大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 ,易引发人际冲突 ,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表现为交往中沟通不足、社交恐怖、关系失调、人际冲突并无力执行妥善解决,也有一些同学为找不到知己而苦恼,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紧张,从而导致心理失调。 3、情绪问题 由于过分紧张 ,大学生通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 ,大悲大喜 ,大起大落 ,时而积极情绪占据主导 ,时而被消极情绪主宰 ,遇事不冷静、易冲动等。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的尝试期。大学生作为中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他们比一般的青年更为理性、敏感、开放、有能力和有个性,他们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喜欢具有挑战性、冒险性的事物,并敢于尝试,而且社会对其期望、要求也较高,大学生自我关注和人生目标的定位也较高。但一旦遭遇学业、就业、择偶等事关一生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的挫折时,极易受到打击,轻者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重者厌世轻生。总的说来,影响大学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因素是很多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变革、科技进步 ,正在转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政治气候的多变 ,中西文化的冲突 ,各种思潮的涌入 ,诸种矛盾冲突对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和复杂。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增大、东西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多元、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等等 ,当这些展现在心理结构还相当稚嫩的大学生面前时 ,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人生阅历还无法使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出现心理失衡是很难避免的。加上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 ,使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单是就业的形势就令大学生感觉到困惑,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2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141万,2003年达到234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再加上民办院校以及上年未就业的76万毕业生,这一年毕业生的数量达到500万左右,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大关,达到413万人,比上一年增加75万人,2007年高校的毕业生更是接近500万。与上述情况相对就的是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岗位数量明显不足,就业岗位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十五”期间,我国可提供的劳动岗位4000万个,平均每年为800万个,而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就占800万个就业岗位数量的一半以上。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进入梦想中的大学殿堂,而走出去的时候面对的却可能是“失业”,使得“温饱问题”成为了他们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特殊群体很难不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 ,竞争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制度上的引进等 ,使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 ,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向人才市场双向选择 ,这种毕业分配制度的重大变化 ,会使大学生“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受到强烈冲击 ,加之我国许多机构单位正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社会的下岗失业人数逐年增多 ,以及社会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等 ,均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 ,原有的优越感、美好的理想在为我的利益法则面前遭到拒绝 ,自负和浮躁受到竞争法则的轻视 ,这种失落感极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2、社会变革因素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引起的。”根据系统论观点 ,系统内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系统内的其他部分就要相应地进行变革调整,不然就会引起系统内部的混乱和失调。社会系统是如此,人这一系统也是如此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更是如此。当他们原有的心理定势不能随着外界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改变,思想状况、态度情感、意志活动等个体内在诸因素来不及协调,那么个体就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若社会或学校中的某些部门、某些人没能作出相一致的调整 ,那么个体就会与社会与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 ,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尚未形成可以宣泄解脱这种不安和焦虑的方式 ,因而易使大学生产生一种混乱、空虚、压抑或紧张、无所适从感。 (二)学校因素 1、人际关系因素 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心理疑惧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组成一个新的集体,开始为期4年的人际关系。大学里,新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不尽相同,其个性差异更显突出。面对着与自己性格、志趣、习惯、爱好都不尽相同的新同学,他们不清楚该怎样与之和睦相处,也不懂得如何理解别人。再加上一些同学第一次生活在寄宿制的环境中,不习惯于小集体的生活,不愿为集体的规则约束,于是矛盾产生了。还有一些同学沉浸在对老朋友的怀念中却不愿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与人交往,有较强烈的戒备心理,因此易陷入孤独、逃避、自我防御境地,产生严重的陌生感及自我孤独感。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适应,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 2、性与恋爱 大学生正处在异性相吸的灼热阶段,他们喜欢与异性交流,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的风度和才华。但是由于他们考虑问题简单,感情容易冲动,在如何对待恋爱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有的学生不懂得如何交异性朋友,有的没有确立正确的恋爱观,三角恋、单恋、失恋在学生中屡见不鲜。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恋爱心理:如爱情至上心理、尝试心理、从众心理等。一旦这些“心理”出现障碍,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调,严重的导致心理疾病。大学生在性心理问题上,集中表现为性知识缺乏健康、科学的认识态度,对自身的性心理感到困惑、不适应,出现性焦虑、性恐惧。另外,社会上一些非法的淫秽出版物屡禁不绝,有些大学生接触了这些不健康的刊物、书籍,产生不健康的性幻想,甚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这些不正常的性交往常常给大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危害,如感染性病,有些女同学甚至要付出流产的代价,严重影响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长期缺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学校严重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这给高校教育埋下了诸多隐患。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近年来发生的"硫酸泼狗熊"、"铊中毒"等一系列大学生不良个案中,多数都是因为学校片面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不够,使得这些看似优秀的年轻人发生了严重的人格偏差。近年来,虽然不少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一直在探索改进,但仍然摆脱不了一些认识误区。比如许多大学里出现的心理辅导站,其实是建立在德育辅导的前提上,而对于如何以很科学和有效的手段来帮助大学生这一心理弱势群体,为迷惘苦恼的大学生编织一张心理健康的保护网,却仍然是缺乏考虑和实践的。 (三)家庭因素 1、 经济问题 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城乡差别以及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收入悬殊问题在高校学生中也表现出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特别是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总体数量在不断增加。就高校的贫困生而言,尽管谁也不愿插上“贫困生”的标签,但他们无法逃避的现实却是:在生活条件方面,从吃穿乃至言行举止都与大城市来的学生有很大的反差,他们除了参与学业竞争外, 还得承受因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压力,不少贫困学生在学习之余不得不靠勤工俭学甚至负债来维持学习和生活。进入大学后, 随着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 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消费心理与行为, 比如刻意的模仿和盲目的攀比都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消费对于来自家庭经济能力有限而又爱面子、讲虚荣的大学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以至产生严重的自卑、忧虑、紧张等,甚至产生犯罪。 2、 父母期望值的压力 当今社会 ,家长的望子成龙心态普遍存在。为了子女的升学 ,诸如考大学、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 ,许多家长都是煞费苦心 ,不惜一切代价。这样一种来自父母的强烈期望 ,一方面可以成为大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动力 ,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适得其反 ,成为大学生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 (四)个体因素 1、学习问题因素 多同学考入大学后,会突然失去自信,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这种心理失落首先是因为竞争对手变了,在“高手如林”的大学里,多数过去的“尖子”不再拔尖。此外,在大学里,竞争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等都成了比较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对自己进行整体否定。其次表现为学习方式、方法的变化。中学时,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详细讲解和具体辅导,自学能力较差,依赖性强。而在大学,同学们获取知识的手段,除了听课,从老师的讲授中获取知识外,自学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它需要学生不仅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习自觉性、自主性和自制能力,而且还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加之大学的考试方法比较灵活等,这些变化往往使那些死记硬背、墨守成规、缺乏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大学生遇到较多的挫折而感到自卑。 2、早期经历及人格因素 一般而言,人的心理发展是连续的,其后的发展总要受到既往经验的影响。早期经历虽成为过去但通过只是、经验的不断拓宽,身心的不断发展,他们回重新解释和评价既往的早期经历,这对重新塑造自我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人格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总和,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属于青年的一部分。他们同样具有青年期的心理特征和青年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一时又由于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如此不稳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特征。”能否调控这种具有两极性的情绪也是个体能否顺利度过青年期的条件之一。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虽然受到各种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努力来进行调节,以维护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都负有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学前教育开始,并且始终坚持不懈,贯彻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的情况下,由于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导致相当多的同学心理保健意识缺乏,对心理健康不重视。许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却不自知,或者是知道但无法摆脱,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较少。这除了心理保健意识不强外,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同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有误解,仿佛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人都会戴上一顶“不正常、有问题”的帽子,有些同学甚至不敢选修心理教育的课程,还有些同学则是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咨询来解决。所以,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作广泛宣传是该项工作能有效开展的前提保证。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一定要做稳、做细,心理咨询指导教师应该由生理、心理卫生知识丰富的专家型教师来担任。同时,要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以便于他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为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必须建立集教学、科研、心理咨询三大功能于一身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宣传调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是团委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以兼职为主。系统学习过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咨询人员匮乏。应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 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特别是要积极发挥政治辅导员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还要重视对班主任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通过课外的各种活动以及可利用的手段,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使大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促进个体和谐发展。可以组织如演讲、辩论、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活动,使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共青团、学生会等社团组织可以组织开展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心理健康宣传周”,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正面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心理知识的理解,解决一些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扰,达到自助与助人的目的。(四)日常性的自我调节大学生自身也应积极进行日常性的自我调试。第一,确立新的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许多大学生入学后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缺乏新的追求目标所致。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 这样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的消极影响。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想轻松轻,不进行目标规划,从而造成理想缺损,结果在大学里浑浑噩噩,产生迷茫感与失落感,最终导致心理问题和疾病。所以大学生进入大学适应新的环境后,应立即确立一个新的学习、奋斗目标。第二,尽量使生活规律化,积极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应建立起一个适合自己的有规律的生活体系。研究表明, 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对保养身心、消除疾病是大有益处的。同时还应做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要保持心态的平衡,遇到问题,应不断进行心理调试,始终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第三,转移注意力,用积极的方式自我宣泄。转移注意力,是有助于摆脱心理困境的。如抑郁时,可积极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如打球、散步、找朋友谈谈心等。时间条件允许时,还可以外出旅游。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一旦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面对新事物,心理环境往往会逐步开朗,有利于减轻和消除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境。总之,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调节自己波动的情绪,以乐观、坚强的积极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困境,使自身的心态保持平衡。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商品社会,机会不会白白送上门,人的心理随时会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挫折和失败。瞬息万变的信息要求我们能准确把握信息各诸方面,有能力占有信息、利用信息,全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我们有同国内各种人士进行交流的机会和可能,这需要我们有丰富的阅历和在各种环境中从容自如的应变力。复杂的社会需要健全的个性,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促进我们的心理健康,完善自我,肩负起21世纪建设祖国的重任。

231 评论

非人勿扰的2016

老年护理是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护理、康复和健康 教育 为一体的连续性、综合性的服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年护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所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的结构比例不断改变。老龄化的速度很快,1990年以来,我国老年人口以每年3.22%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而我国的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的时间里,预期健康寿命只占1/3左右。老年期的患病随年龄的增长呈正增长,而在各种患病因素中,心理因素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所以,做好心理护理以预防和降低老年人易患疾病的发病率,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这个永恒的主题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护理心理保健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004-7484(2010)03-00-01

老年期是人生命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此阶段人处于衰老的过程,身体各个结构老化,功能下降,出现一系列的生理改变,如老年斑增长,骨质疏松,泌尿生殖系统改变等;而从社会角度讲,老年期面临着许多重大生活改变,如退休,配偶亲人死亡等,对老年人来说这些变化都是痛苦的,生活改变随之会出现相应的心理改变,那么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

1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的原因

1.1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的因素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因素包括:生理改变 、 社会地位改变、环境因素、疾病因素 、生活方式 文化 程度、营养缺乏及生活事件的影响。

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老年人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所给予的心理护理:

2.1 孤独

2.1.1 孤独的心理护理

①维持与社会的接触,应给予老年人特别的关心,经常主动与他们进行沟通,帮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走向社会,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动力,来摆脱孤独。

②保持家庭关系和谐,老年人身边关心和亲近的人越多,生活将越充实。因此要维持家庭关系和谐,使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适应。在护理中应与老年人的家庭保持多方面的联系,要求家属密切配合。

③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应给予特殊照顾,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除了用语言交流外,还应增加一些非语言的交流。

④帮助老年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考虑老年人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当的活动。例如,下棋、听音乐、 唱歌 等娱乐活动,以及打 太极拳 、练气功、自我按摩等。

⑤保持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应经常指导老人保持开朗、平静、乐观的情绪。培养其生活情趣,使老人摆脱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乐观、开朗、健康的心境。

⑥做好躯体疾病的护理:帮助老年人正确对待疾病;如果老年人患有某种躯体疾病,可能会加重他们的孤独心理,护理人员和蔼、友善、热情的服务,可使老年人增加信心,同时,应有针对性的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及康复锻炼等情况,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疾病,树立生活的信心。

⑦确保老年人安全,重点护理有消极言行的老人,以防发生自杀等意外事故。

2.2 抑郁

2.2.1 抑郁的护理

①给予老年人心理上的支持,包括了老年人的思想变化和情绪波动,经常与他们交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温柔,处处尊重老人,以获得老年人的信任。

②让老人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和室外活动,保持一定体力,维持自理生活的能力。

③组织老年人适当参加文化娱乐活动,使其精神愉快,减轻衰老的感觉及疾病的负担。

④帮助老人们学会自我排遣寂寞,调剂生活的办法,使老年人克服困难,保持良好心态。

2.3 健忘

2.3.1 健忘的护理

①安排规律的生活:老年人有时会将生活用品一放就忘,因此应指导老年人有规律的安排日常用品,形成固定的位置,或制定日程安排,以便于加深记忆,例如,将每日服用的药物固定摆放,安排合理的日程表,保持用规律的日常活动。

②加强健康教育及护理:应告诉老年人健忘是正常的衰老现象,不要过分担心。同时,应经常提醒老年人,减少因健忘所带来的麻烦和影响。

③加强健脑锻炼:健忘是一种衰老的表现,老人们仍然不应放弃健脑锻炼,护士应教育和鼓励老年人经常做加强记忆的思维活动锻炼,如背诵诗词,英文单词,经常下棋等,有条件都还可以学习计算机。

3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护理

目前我国城市老人前三位的死因是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其致病原因多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例如,我国胃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受过精神刺激和爱生闷气的人,易患胃癌,专家认为,忧郁消沉的人,其免疫力下降,促使癌症发生或日趋恶化,乐观爽快的,其免疫力增高,肿瘤生长受到抑制。[2]因此,老年的心理卫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预防疾病和生理改变给老年人带来的影响,还能使老年人较好地处理各种自身的、家庭的以及社会的问题,让老年人保持较好的心理,利于健康长寿。

3.1 老年人心理保健护理的 方法

3.1.1 首先应教育老年人:对人生要有坚强的信念、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1.2 向老年人讲述及示范各种情绪调解法,如自我教育法,言语暗示法,活动转移法,沟通调节法,环境调解法及适当发泄法。

3.1.3 培养适当的兴趣及 爱好 ,老年人退休后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因此应帮助老年人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多用脑、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

3.1.4 消除老年人的消极心理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小妹.《社区护理学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许能锋.《预防医学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

?【摘要】 目的 总结 各种老年人的家庭护理的 措施 。方法 阅读文献,总结老年人家庭护理的措施,得出全面的结论。结果 开展老年人家庭护理,对于老年人及家人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至关重要。结论 老年人家庭护理模式还不完善,不能全面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还有待完善。

?【关键词】 老年人;家庭;护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逐渐成为全球化的问题。我国居家养老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家庭养老护理员尚缺乏规范性的培训。由此就需要多方面的理论对老年人的家庭护理提供更好的依据,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康复指导、老年病人及健康老人的营养指导和生活指导、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

1 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是以家庭为服务单位,家庭成员为服务对象,护士与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维护家庭健康的系列化和多样化护理活动。以促进和保护家庭健康为目的,预防家庭成员发生或减少疾病及并发症,并帮助家庭成员护理和适应疾病,以发挥成员最大的健康潜能,家庭健康护士需在健康连续状态的任何领域为家庭提供护理,家庭护士还可选择不同的地点为家庭提供护理服务,如可在社区护士的办公室里、在家庭所在地或家里等。同时,家庭护士还要为不同的家庭提供护理服务,包括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有急、慢性病人的家庭,正处在变革中的家庭等。

2 方 法

?2.1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

?2.1.1 高血压家庭护理1 高血压冠心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心、脑、肾各重要脏器有严重损害。

?2.1.1.1 依据病情指导病人按医嘱用药 服用降压约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同时,密切观察疗效,如血压下降过快,应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长期控制稳定后,可按医嘱逐渐减量,不得随意停药。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服药后应卧床2—3小时,必要时协助病人起床,待其坐起片刻,无异常后,方可下床活动。

?2.1.1.2 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 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

?2.1.1.3 帮助病人避免遗忘 将服药和生活中的某些必做的事相联系,将药物放在醒目的位置,用醒目的字体标明用药剂量和服药时间,让老年人易于识辨。

?2.1.1.4 注重心理护理 加强卫生宣教 根据病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参与自身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饮食上应选用低盐、低热能、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多食水果、蔬菜、戒烟、控制饮酒等刺激性食物。肥胖者应限制热能摄入,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之内。

?2.1.2 老年糖尿病的家庭护理 病情不重的老年人,只需要饮食加以控制,口服一种降糖药片就可以了。若出现并发症则应及时就医。糖尿病人饮食要按病人的身高、体重、性别、和血糖、尿糖的变化来定,再按工作性质、生活习惯计算出每天总热量和三餐分配,并按食物成分转为食谱。这些应由医师和医院营养师提出,有家庭护理遵守实施。为了测定血尿糖变化家庭护理人员要学会使用尿糖试纸。

?2.1.3 老年震颤的家庭护理

?2.1.3.1 保持情绪稳定 患者的震颤症状与精神因素、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应避免刺激和情绪激动。因此,无论是患者还是其家属,都应对这一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应始终保持精神愉悦、情绪稳定。

?2.1.3.2 生活上多照顾 肌肉的震颤、关节功能的障碍,家人应给予多方面的照顾。患者服药时,要事先为其准备好开水;穿着选择容易穿脱的拉链衣服及开襟在前、不必套头的衣服。刮胡子使用电动刮须刀,使用纸杯或塑料杯刷牙。进餐时不要催快吃快喝,喝冷饮可选用有弹性的塑料吸管,喝热饮用有宽把手、且质轻的杯子。在患者的碗成盘子下放一块橡皮垫以防滑动。

?2.1.3.3 坚持终身服药 由于治疗所用的药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必须强调按时、定量服用,不要轻易停止或自行改用其他药或加大剂量。对于中晚期病人应把药物送至病人口中,看着他服下。

?2.1.4 老年痴呆的家庭护理

?2.1.4.1 理解和宽容老人 对于老人的唠叨不要横加阻止或指责。不能使用伤害感情或损害老人自尊心的语言和行为,不能侮辱人格,或采用关、锁的方法来处理。可以把病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写在卡片上,放在他的口袋里。

?2.1.4.2 注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老人所服药品要代为妥善保管,送服到口,看着服下;睡床要低,必要时可加栅栏。

?2.1.4.3 注意饮食营养及个人卫生 进食缓慢,防止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生。

?2.2 老年人心理家庭护理

?2.2.1 掌握特性有的放矢 老年人的心理危机几乎每个老年人身上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个性脾气,做到有的放矢,因时而变,合理适度。

?2.2.2 热情关怀,精神安慰 帮助老年人正视现实,鼓励老人要有新的人生追求,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胸怀坦荡,情绪乐观。同时要多关心老人物质和精神需要,与其共享天伦之乐。

?2.2.3 稳定情绪,启发疏导 老年人处境特殊,常因生活中细小事件引发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中要注意细微观察,尽量满足老人的物质及精神需求。督促和帮助老人注意仪表整洁,将衰老的不良刺激降低到最小限度。另外,在老人面前尽量避免谈论家里或个人不愉快事件,避免谈论死亡话题,减少不良心理反应。

3 小 结?

居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促进健康。运用现代护理技术,通过护理手段尽可能稳定或延缓慢性病的发展,一旦发展则给予及时治疗和处理;预防各类并发症,减轻伤残程度;对慢性病的晚期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安全的姑息性诊疗护理支持系统,以提高患者的自主能力和生活质量;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生活、饮食营功能性康复和心理康复等卫生保健方面的建议和技术指导,使人们确切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处于接受有效护理的最佳心身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9—961.

?[2] 乐晓平.从日本老年介护发展过程看中国老年护理事业发展需求[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73—75.

205 评论

蘅芷菁苓

选题参考:1.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2.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3.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4.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职责 5.浅谈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6.如何增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 7.临床心理护理与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8.浅谈门诊健康教育的对策、形式 9.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10.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护理 11.早产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 12.浅谈护士长综合素质的影响力 1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 14.护理文书书写中潜在的医疗纠纷 15.学龄前患儿的心理护理 16.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难点分析及对策 17.自杀精神病人的心理性特征及护理对策 18.精神疾病的康复教育及护理指导 19.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问题实施循证护理的实践 20.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21.继续护理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22.护理记录书写探讨 23.急诊科护生实习方法的探讨 24.加强急诊护理工作防范护患纠纷 25.住院病人休克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26.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27.陪护人员对肿瘤患者的影响 28.老年冠心病的健康教育 29.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开展护理查房 30.护患纠纷分析及防范 31.护患沟通的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32.乳腺癌病人的手术护理 33.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34.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体会 35.心理行为疾病的心理护理 36.开展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7.化疗药物的防护 38.临床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39.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40.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41.烧伤患者的休克期临床护理 42.麻醉后留置导尿的临床观察 43、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44、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45、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剖析及护理 46 、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47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护理 48 、骨伤科病人功能锻炼的护理与指导 49 、儿科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50 、浅谈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51、机械通气病人的气管插管护理 52、成人留置胃管测量方法的探讨 53、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新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理 54 、有关早产儿护理与治疗中的某些问题探讨 55 、肠造口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56 、预防老年糖尿病足的社区健康教育 57 、学龄前住院患儿行为特征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58 、浅谈基础护理在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59 、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 60 、哮喘持续状态的观察护理 61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的配合及护理 62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原因分析和护理体会 63、健康教育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64、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65 、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66 、谈创伤急救术中护理道德 67 、甘露醇在妇科手术前清洁肠道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68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69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70、II 型糖尿病病人出院指导的方法和体会 71 、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72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73 、内科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74、如何在整体护理中进行病人教育 7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76、重症颅脑损伤及开颅术后的监护管理 77 .食管癌围术期的护理 78 、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护理 79 、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80 、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81.昏迷患者的护理 82 、实习护生的教育管理经验体会 83 、临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84 、护患沟通技巧 85、 654-2 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86 、浅谈护士的心理素质 87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88 、护理书写缺陷分析和防范对策 89、浅谈护理纠纷的起因及对策 90 、急诊血液灌流抢救小儿中毒的护理 91、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92 、胃大部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120 评论

相关问答

  • 2020年教育毕业论文

    今年没有特别的教育部下发新文件关于论文重复率变化的问题,按照往年研博生一般在15%以内算合格,不过部分高校可能更低,根据学校的情况来说。

    小北京西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老年教育杂志电子版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山东老年大学主办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山东老年大学;老年教育书画研究院编辑出版:《老年教育》杂志社社委主任:李延亮社长:刘俊奇执行主

    汤汤小朋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老年教育毕业论文任务书

    【导读】: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论文的写作相当重要,写好论文会给大学生活一个完美的句号。阳光大学生网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论文的写作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任

    蚊防四宝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

    1 .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2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3 .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4 .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5 .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

    养啥啥不活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国内外老年健康教育研究现状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对晚年幸福的理解和追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他们更需要通过体育锻炼等手段来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

    jason1920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