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2

曹婕倩风恬
首页 > 学术期刊 > 有关先锋小说的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倒数第一丑

已采纳

你能找到余华的前期非先锋作品看一下,并研究一下就很好。因为就我所知没人做这块的研究,这些作品也不大容易找到。

209 评论

囡囡宝贝妞

●重申散文的写作伦理《文学评论》2007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4期转载)●终止游戏与继续生存——先锋长篇小说论 《文学评论》1994年3期●不读“文化大散文”的理由 《新华文摘》2003年1期全文转载●批评应“挟着风暴和闪电” 《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全文转载●关于今日批评的答问(对话) 《南方文坛》1999年第4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重返“孤独的个人”——写在2004年的小说随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新华文摘》2005年摘录转载●重塑灵魂关怀的维度——构建一种新的文学伦理 《文汇报?文艺百家》2005年7月31日《新华文摘》2005年摘录转载●对人心和世界的解析——以新世纪散文为例 《文艺争鸣》2007年6期●追问诗歌的精神来历——从《出生地》一书谈起 《文艺争鸣》2007年4期●极致叙事的当下意义——重读《日光流年》所想到的 《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5期●分享生活的苦——郑小琼的写作及其“铁”的分析 《南方文坛》2007年4期●恢复诗歌的精神重量 《当代文坛》2007年2期●接通更广大的精神视野——几部长篇小说的阅读笔记 《当代文坛》2007年4期●小说的物质外壳:逻辑、情理和说服力 《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转载)●文学叙事中的身体伦理 《小说评论》2006年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9期转载)●先锋文学并未终结——答友人问 《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转载)●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兼谈东西的《后悔录》 《南方文坛》2005年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0期转载)●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叙事伦理》 《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2期转载)●铁凝小说的叙事伦理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转载)●消费时代的暖色幽默——《桃李》与当代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型 《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10期转载)●从新的真实出发 《文艺报》2002年9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12期转载)●文学身体学 《花城》2001年6期,19500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4期转载)●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 《钟山》2002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转载)●十部作品,五个问题 《南方文坛》2001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转载《中华文学选刊》2001年1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2期全文转载)●诗歌在前进 《山花》2000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6期转载)●内在的诗歌真相 《南方周末》1999年4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7期转载)●不信的世代与属魂人的境遇——论北村小说的人学立场 《作家》199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转载)●最后一个浪漫时代——我读格非的《欲望的旗帜》 《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6期转载)●历史转折期知识分子的文化定位问题(与南帆等人对话) 《上海文学》1995年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5年第7期转载)●关于世纪末文学的对话 《文论报》1995年7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5年第8期转载)●旧小说与想象的可能——对刁斗小说的简单描述 《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9期转载)●《终止游戏与继续生存——先锋长篇小说论》 《文学评论》1994年3期●重返伊甸与反乌托邦——论先锋小说的转型 《花城》1994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4年转载)●绝望审判与家园中心的冥想——再论余华《呼喊与细雨》中的生存进向 《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转载)●只有创造的文学,才是有价值的文学 《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3年转载)●先锋性的萎缩与深度重建——评北村的《施洗的河》 《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4年转载)●绝望:存在的深渊处境 《文艺评论》1993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4年转载)●发现生活的地基——我读胡廷武的《九听》 《南方文坛》2006年1期●重申长篇小说的写作常识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1期●批评的觉悟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2期●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3期●对人心和智慧的警觉——论李静的写作,兼谈一种批评伦理 《南方文坛》2006年5期●接近那些复杂的灵魂——《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序 《南方文坛》2005年1期●革命、乌托邦与个人生活史——格非《人面桃花》的一种读解方式 《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4期●比权力更广大的是人心——我读范小青的《女同志》 《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6期●经验已经贫乏 《南方文坛》2004年第3期●经验必须被存在所照亮——读艾伟的小说所想到的 《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5期●话语喧哗背后的心灵事变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1期●叙事也是一种权力——中国当代小说的话语变迁 《花城》2003年1期(《小说选刊》2003年5期全文转载;台湾《文讯》杂志2005年总第231期全文转载)●文学:坚持向存在发问 《南方文坛》2003年3期●创造是知识分子的灵魂 《南方文坛》2003年2期●诗歌是不知道的,在路上的 《南方文坛》2003年5期●现实主义是作家的根本处境 《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2期●发现人类生活中残存的善——关于铁凝小说的话语伦理 《南方文坛》2002年6期●词语的冲突及其缓解方式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1期●东北在素素的心中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2期●真正的写作都是后退的 《南方文坛》2001年3期●一九五七年的生与死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通往小说的途中——我所理解的五个关键词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批评的野心 《南方文坛》2001年4期●当死亡比活着更困难——我读莫言的《檀香刑》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5期●物质生活及其幻觉——朱文颖和她的《高跟鞋》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6期;●散文的命运 《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1期●从理想国的梦中醒来 《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4期●走向美学的途中 《文艺争鸣》2000年5期●羽蛇的内心生活 《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1期●贾平凹的实与虚 《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2期●回到事物与存在的现场——于坚的诗与诗学 《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4期●集体话语的限度 《南方文坛》1999年2期●批评对什么有效 《南方文坛》1999年5期●奢侈的话语 《南方文坛》1999年5期●大师没有现身 《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6期●神圣的背面——王彪小说中的末世图景 《文艺争鸣》1997年1期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当代 《小说评论》1995年5期●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抒情性 《小说评论》1995年6期●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存在 《小说评论》1996年1期●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精神性 《小说评论》1996年2期●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冲突 《小说评论》1996年3期●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勇气 《小说评论》1996年4期●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真实(上) 《小说评论》1996年5期●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真实(下) 《小说评论》1996年6期●谢有顺专栏:小说:回到朴素 《小说评论》1997年1期●谢有顺专栏:写作的恐惧 《小说评论》1997年2期●谢有顺专栏:写作的难度 《小说评论》1997年3期●谢有顺专栏:写作与意义问题 《小说评论》1997年4期●谢有顺专栏:写作是信心的事业 《小说评论》1997年5期●谢有顺专栏;我们的怯懦与贫困 《小说评论》1998年1期●谢有顺专栏:沉默或者觉悟 小说评论》1998年2期●谢有顺专栏:闭抑的文学和精神 小说评论》1998年3期●谢有顺专栏:我们批评什么 小说评论》1998年4期●谢有顺专栏:抵制谎言 小说评论》1998年5期●谢有顺专栏:失语和命名的困难 《小说评论》1998年6期●谢有顺专栏:批评的智慧 《小说评论》1999年1期●谢有顺专栏:写作与什么相关 《小说评论》1999年2期●谢有顺专栏:人为什么恐惧 《小说评论》1999年3期●谢有顺专栏:传媒时代的文学空间 《小说评论》1999年4期●谢有顺专栏:序跋二题 《小说评论》1999年5期●谢有顺专栏:诗歌内部的真相 小说评论》1999年6期●谢有顺专栏:失眠的内心 《小说评论》2000年1期●谢有顺专栏:先见鲁迅 《小说评论》2000年2期●谢有顺专栏:阿道夫·艾希曼的良心 《小说评论》2000年3期●谢有顺专栏:通向网络的途中 《小说评论》2000年4期●谢有顺专栏:写作不是养病的方式 《小说评论》2000年5期●谢有顺专栏:批评焦虑的缓解 《小说评论》2000年6期●谢有顺专栏:为破败的生活作证——陈希我小说的叙事伦理 《小说评论》2006年1期●谢有顺专栏:文学叙事中的身体伦理 《小说评论》2006年2期●谢有顺专栏:对人心世界的警觉——〈尴尬风流〉的叙事伦理 《小说评论》2006年3期●谢有顺专栏:重申文学的信念 《小说评论》2006年4期●谢有顺专栏:为一种写作耐心作证 《小说评论》2006年5期●谢有顺专栏:“他在,就还不完全的黑暗”——为巴金逝世一周年而作 《小说评论》2006年6期●谢有顺专栏:重申灵魂叙事 《小说评论》2007年1期●谢有顺专栏:小说写作的专业精神 小说评论》2007年2期●谢有顺专栏:短篇小说的写作可能性 《小说评论》2007年3期●文学与人生的精神遇合——评於可训的《王蒙传论》 《小说评论》2010年2期●谢有顺专栏:小说写作的几个关键词 《小说评论》2012年1期●谢有顺专栏:小说是活着的历史 《小说评论》2012年2期

281 评论

生活算个球

我同意你导师的观点。太多人研究是一方面,先锋小说也不好把握啊。当代作家的研究,容易引起百家争鸣,不如现代的保险。

194 评论

美棉家纺

1、《出走与重构——论90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型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2、《8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文学进程》,《文艺争鸣》2009年第4期。3、《有“大作家”无“大作品”的当代文学》,《南方文坛》2009年第1期。4、《论王安忆的历史想象——从〈流逝〉与〈长恨歌〉的差异性谈起》,《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2期。5、《批判的可能——从〈兄弟〉、〈刺猬歌〉和〈秦腔〉说起》,《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2期。

331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小说插画毕业论文题目

    关于三国的人物形象分析,的确研究的已经比较普遍,但可以从比较的角度来写,比如,三国的人物形象和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在写法上的比较。关于这一点,金圣叹已经说过,是因文

    浮生若梦圈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小说绘有关编辑的

    有的,论坛编辑专区有时会自爆果照。而且小说绘第十三期周年纪念刊他们已经集体爆过了诶。现在我有格五花、色叔、幽幽和螺的真人照电子版,你要的话给个邮箱。

    超级飞侠包警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先锋书店毕业论文

    若能回到大一的校园时光,我会对自己说,这是人生新的一个开始,一定要珍惜时间,做一个有真材实学的人。

    Mikewen12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篮球先锋杂志

    1.《灌篮》我每期基本上都有看,要注意,内容不是只有“灌篮”,很丰富的,很好看,资深专家个人观点、点评。顶2.《NBA时空》NBA中国官方授权发行的杂志,因为是

    果冻爱之梦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先锋论文检测下载

    免费论文查重软件用PaPeR Ra-ter能帮你搞定论文的这是可以通过学校论文查重的软件

    多收了三五斗啊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